1.建立导师组,有机整合各专业的师资资源。本科生导师制有导师组和个人两种组织形式。实践表明导师组这种组织形式在民族院校更具优势。这是因为导师组可以将各种层次、各专业和各具特色的教师资源科学地组合起来,发挥团队优势的综合效能,以便对学生进行共性和个性方面的指导,使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并根据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专业方向。
2.建立辅助导师组的导生制,从大四或研究生中选取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优秀学生担任低年级新生的导生,既可起到模范作用,又可发挥导生与学生的零距离交流优势,以便导师组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动态、生活状况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3.实行分年级指导。低年级新生对学习生活感到茫然,有些不适应,他们主要需要学习方法指导。因此需建立规范的任课教师答疑制度,回答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需要配专任导生,负责了解新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学习方法交流,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而高年级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具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他们最需要科研和实践方面的指导,需配备专业导师,侧重专业知识学习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的深造或工作奠定基础。这种分年级指导的方法可以基本满足民族院校本科生的实际需要。
4.建立导师激励机制。经费投入不仅是本科生导师制成功推行的物质条件的保证,更是学校对教学工作重视程度的体现。由于各种原因民族院校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经费支持力度十分有限。民族院校应该增加拨款,建立相应激励措施,支持本科生导师组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任成印.关于深化本科生导师制改革的几点构想.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6).
[2]蔡其明.民族院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刍议.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9).
[3]姚娜.本科生导师制的困境.科学时报,2005(4).
[4]邱国玉.在我国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08(9).
[5]姜华珺.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学分制的比较分析.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学分制对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挑战及对策
陈颜 蔡春浩黄瑞
摘要:学分制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它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对我国高校尤其是民族院校的教学改革是一种新的考验。学分制不仅考量高校的教学实效,更对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适应学分制这一大趋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搞活,正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关键词:学分制,民族高校,教学创新
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完成学业状况的一种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它是以选课为核心、以学分计算学生学习数量和质量的计量单位。学分制的特点,让以学分制为考核标准的大学的学生在通过选课来规划自己的学习质量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必须做出科学选择。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作为基础,对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试图探讨出适合民族高校学分制改革实际、且具有现实操作性和发展前瞻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基本思路和解决具体难题的对策。[陈颜,西南民族大学政治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黄瑞、蔡春浩,西南民族大学政治与社会学学院讲师。]
为深入研究学分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可操作性途径,西南民族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教研室于2007、2008学年,对全校开设“概论”课的所有教学班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和访谈。
问卷调查阶段:两次问卷调查,针对2007、2008级学生共发放了420份问卷,总计回收有效问卷410份,有效率97.6%。两次问卷,分别选取西南民族大学电信学院、化环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彝学学院、法学学院的二年级各10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访谈调查阶段:根据问卷分析掌握调查的基本情况后,从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分两次分别选取4个学院总计10个班的学生代表做个别访谈(其中,理科类4个班、文科类4个班,其他类2个班,共计20名学生代表)。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如何看待学分制?在学分制下,学生是怎样处理学习、生活以及社会活动关系的?学生怎样评价学校在学分制条件下所采取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其中也包括学生对学分制下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和要求。
一、学分制下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出现的新情况
实行学分制后,高校班级、年级观念淡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工作场所不固定化,学生个性化发展意识日趋强烈,管理工作的不可预料性加大。在这些现实问题面前,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就面临以下新情况:
1.学生在学习上更具自主性。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学生对学习自主性、自由度关注度最高,达85%;其次是自主选择课程、选择任课教师,关注度为75%。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对学分制管理表示任可,约60%的学生认为实行学分制对拓宽、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55%的学生认为,学分制对学分结构的要求反映出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要求;超过60%的学生认为,实行学分制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15%的学生认为,实行学分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提早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由此可见,“学习自主性”应当成为学分制管理的核心并成为课程教学关注的重点。
两次问卷调查中,对学生学习自主性涉及的内容和调查结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显示:
第一,学生从提高自身的素质出发,注重挖掘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从问卷中学生对待选修课的态度中可以得到印证。
问卷第四项:你选择选修课的根据是什么:(%)
(1)个人的兴趣、爱好占63%;
(2)课程的实用性占50%;
(3)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占46%;
(4)随大流占10%;
(5)课程难度小,容易通过占15%;
(6)朋友推荐占10%;
(7)其他占5%。
问卷第五项:你更愿意选择哪类选修课:(可多选)(%)
(1)人文类占46%;
(2)经管类占42%;
(3)外语类占35%;
(4)计算机应用类占28%;
(5)专业技能类占26%;
(6)科普知识类占19%;
(7)社会实践类占16%;
(8)体育类占12%;
(9)政治理论类占8%;
(10)其他占2%。
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学分制的实施,无疑为学生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提供了条件和便利。
第二,从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和个人爱好来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上看,所占比例较为分散。调查发现,学生对课余时间的支配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主要用于专业课的学习、做兼职、社团活动、上网、体育娱乐、交友等诸多方面。
问卷第六项:你的课余时间主要是用在:(%)
(1)专业学习占32%;
(2)做兼职占8%;
(3)社团活动占10%;
(4)上网占30%;
(5)体育娱乐占10%;
(6)交友占2%;
(7)其他占1%。
第三,从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方面看,在学分制下,由于选课而造成教学班和行政班界限被打破,学生的交际群体会明显受到兴趣爱好的影响而形成紧密度有差异的交际圈。
2.学生自主选课、选老师具有明显的盲目性。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在选择课程、选择任课教师方面相对自由,其积极意义在于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划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并自主选择自己中意的任课教师,但随之而来的是学生选择的盲目性。主要原因是:多数学生将学分制误读为“绝对自主学习”而对专业要求产生片面理解,从而造成什么课程容易拿学分就选什么课,结果是所修总学分超过毕业要求却达不到自己所学专业的学分要求。在进行访谈时,大多数学生都表示,他们从小学到高中,都是按照老师的安排在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进入大学后,以为按照学分制的要求完全可以自己做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了,殊不知有了“自主”反倒无所适从——既不知道选课与自己的发展规划的关系,也不完全清楚自己所选课程能否形成有机的知识体系。
3.淡化行政班后在教学管理上出现了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与高校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实行学分制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行政班被淡化了,并由此而在教学管理上出现了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如何形成新的联结纽带来保持学生的集体观念。
问卷调查显示,50%以上的学生表示,随着选课差异凸显造成行政班的功能被淡化,并由此逐渐淡化了学生的集体观念。直接的表现是:原来在一个班的同学因为选课不同而使全体同学都有时间在一起开展班级活动的机会极少,从而导致原来的行政班要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就很难。学生要参与集体活动,往往则需要通过社团、党团等组织作为纽带来进行;行政班的集体荣誉感也大多依靠学生个体的成就累积来实现。
4.大学生的“同窗情”、“师生情”被淡化。实行学分制后,大学生从开始自主选课起行政班同学的情感被逐渐淡化。调查和访谈显示,在二年级的学生中,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是中学同窗而非大学同学。接受访谈时,多数学生明确表示自己联系最多的是中学同学,一方面的原因是实行学分制后班级活动少致使班级概念被模糊,同学之间也因为上课时间差而无暇深入交流,甚至因为选课所形成的个人发展规划差异而缺乏“共同语言”造成交流障碍,于是与情感更真的中学同学交往就成为必然选择;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大学生的交往不得不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自然就会“防范”自己直接的竞争对手,其结果是同学之间自然出现不同程度的“排斥”,而中学时代的同学分散在不同的高校,不存在“利益冲突”,感情上也自然就更近一些。问卷调查时,关于学生“遇到问题时会向谁求助”的调查结果,也印证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亲疏程度与功利目的之间的关系。
问卷第十一项:当你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疑惑或苦恼时,愿意向谁倾诉?
(1)朋友(非同班)占56%;
(2)同班同学占32%;
(3)父母占28%;
(4)思政教师占10%;
(5)导师占16%;
(6)班主任占26%;
(7)心理辅导教师25%;
(8)其他占8%。
选择朋友(非同班)的比例最高,为56%;选择老师的,最高比例(班主任)也仅仅26%。这恰好说明了(非同班)“朋友”因为没有直接功利冲突才赢得了大学生特别信任,而这样的比例也表明,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被淡化了。在接受访谈时,多数学生也明确表示,造成师生关系疏远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主选课后,在开课前教师与选课学生根本就不太可能有了解,开课后也会因为学生不主动而无法让老师真正了解学生,因此当学生遇到疑惑和难题时不会将老师作为倾诉的首选对象。
二、学分制下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新挑战
实行学分制后,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增强出现的新问题之一是学生可以在自己认定的时间和范围内选择学习的时间段和学习的基本目标,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首先是学生掌握了课程学习的主动权。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学习自主性、自由度关注度最高;自主选择课程、选择任课教师排在了第二位。这说明,在学分制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最关注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才能更有效地吸引学生选课。
其次是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来影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对学生思想产生直接而有效的影响。
问卷第十三项:你认为下列哪些人对你大学期间的成长产生的影响最大?
(1)专业课教师占60%;
(2)班主任占30%;
(3)两课老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占36%;
(4)党团干部占5%;
(5)导师占10%;
(6)其他占10%。
从所占比例看,学生对专业课教师对他们的引导寄予极大期望。而学生之所以这么看重专业课教师(包括导师),不仅仅在于他们能够为自己传授专业知识,还因为老师品格、修养对于自己成长和发展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老师占36%,这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老师在大学生的成长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次,如何发挥网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重要作用也是一种新的挑战。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互联网的普及已经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通过网络而迅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老师就不得不既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又要面对学生接触的新思想,因此任课老师就必须以自己掌握的更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思想讲活、讲精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从而在积极的学习中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