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露你的怀疑。孩子如果倾诉了一些挫折、失意的事,在父母听来可能是不起眼的小事,如别人抢了他的东西;在托儿所吃饭时,老师把他喜欢的碗分发给了别人等等,父母都应表示出相应的理解、同情,使孩子不愉快的心情得到宣泄和抚慰,以后孩子就更愿意和父母交流了,心中有什么事都愿意和父母探讨。
4.培养孩子的早期金钱意识
在现代社会中,到处充斥着金钱的影子,每个人都睁大了双眼,在寻找着可以创造财富的机会,在做着同样的金钱美梦。而把自己的梦圆得最好的,要数犹太人。犹太民族巨贾富商人才辈出,如天上的星辰一样繁多。这一方面与他们的民族性格有关系,另一方面与他们的后天家庭教育和熏陶有关系。
犹太人重视教育,而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他们对金钱观念的培养。他们采取彻底的同工同酬制度,薪酬的标准是按照工作的难易程度而定,和年龄的大小无关。
很多犹太家庭对子女的金钱教育,都是采用这种方法。一位犹太商人这样述说他对小孩灌输金钱教育,他说:“我给利莎他们姐弟的零用钱不是每天都有,是依他们做事的程度及多寡而定,例如我和他们事先约好,早晨起床后帮忙割院子里的草给10元;去买一份早点给2元等等。我对他们从来不分年龄大小,一律采取同工同酬制度。”犹太人认为,金钱并非铜臭,更不会玷污童稚之心。相反,让孩子很早就接触金钱,对其财商的培养是很有益处的。
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告诉人们:要爱金钱。这句话说得一针见血。假如一个人不爱钱,就抓不住财富。只有爱钱的人,财富才会逐日增加,因为钱怎么会躲在不爱钱的人手中呢?所以,与其对钱“欲说还休”,倒不如像犹太人一样,把钱爱得彻底一些。
西方教育专家们普遍认为:犹太人里面巨贾富商层出不穷,这除了他们自身的努力和勤奋外,还与他们早期的经济意识的培养分不开的,经济意识的培养开始于3岁,此时应该制定出适合各年龄阶段的计划:
3-4岁: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会自己辨认钱币种类,认识币值多少。
4-5岁:能够在家长监护下,用钱购买一些简单的小商品。
5-6岁:教育孩子钱来得不容易,要想得到它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
6-7岁:可以数1000-5000美元的钱,能用储钱工具储钱,培养“这是我的钱”的意识。
7-8岁:自己可以看懂商品价格的标签,能和自己口袋里的钱比较,判断自己有无购买此商品的能力。
8-9岁:自己明白在银行开户存钱,能自己工作挣零花钱,如卖报、擦皮鞋、做家务等。
9-10岁:能合理的分配自己手中的钱,去商店买东西时能和店主讨价还价;自己卖东西时力争每一分钱,学会买卖交易。绝不忽视一分钱的价值。
10-12岁:亲身体验到赚钱绝非易事,要有一定的节约观念。
12岁以后可以像成人一样参与任何商业活动。
这样,犹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一些金钱与金融方面的知识,这无疑使犹太人在金融方面拥有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为他们以后能够一直垄断着世界金融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人们称犹太人是“天生的金融家”,这句话很有道理。
在那些犹太富商的早年,大部分人都是在传统的金钱教育下度过童年的,他们很早就知道怎么去赚钱,去挖掘自己的“金矿”。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从小就接受财富教育。
洛克菲勒出生于典型的犹太家庭里,他的父亲经常用犹太人的教育方式来教育洛克菲勒。
父亲从他四五岁的时候就让他帮助妈妈干各种力所能及的事,然后给他一些零花钱。他还把各种劳动都标上了价格:给父母做一顿早餐可以得到12美分。当洛克菲勒再大点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不再给他零用钱了,告诉他如果想多花钱,就自己挣!
于是,洛克菲勒就到了父亲的农场帮父亲干各种活。帮父亲挤牛奶、拿牛奶桶,这些都算好账,他已经把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用钱给量化了。把父亲交给他的活都记录在自己的账本上,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和父亲结算一笔钱。每到这个时候,父子两人就针对账本上的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完成情况开始讨价还价,所以也就经常会为一项细微的工作而争吵。
洛克菲勒6岁的时候,他看到自己房子附近有一只火鸡在不停地走动,过了很长时间了也没有人来找,于是他捉住了那只火鸡,把它卖给了一个农民。母亲是一位虔诚的教徒,认为这样是对神灵的不尊,而父亲却认为这是一个好的表现,认为他具备了商人的独特本领,而对他大加赞赏。
有了这次的经商经历,洛克菲勒的胆子变得大了起来,他的设想也随之丰富起来,不久他就把从父亲那里赚来的50美元贷给了附近的农民,并商定了利息和归还的日期。到了时间他就去讨要,结果他收回了53.75美元。这令当地的农民觉得他很了不起,这样小的一个孩子居然有这么好的商业意识。
早期对商业敏感的教育帮助洛克菲勒在以后的事业上顺风顺水,顺利地获取了成功。
在洛克菲勒成功之后,同样他也运用这套犹太人的教育办法来教育他的子女。在自己的公司,他拒绝自己的儿女加入,即使是他的妻子,也很少进入公司,除非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有一次,15岁的女儿玛利亚因为有重要的事情找他,就去了他的办公室,恰巧他有事情出去了,等他回来,知道了玛利亚来过他的公司,他居然在家里大发雷霆。
这就是洛克菲勒教育子女的方法,因为他要让子女们知道成功要靠自己的奋斗去获得,绝不能因为自己的父亲是富翁而有任何的依靠。
在家里,洛克菲勒实行一套完整、虚拟的市场经济,洛克菲勒让妻子做“总经理”,让孩子们做各种家务,由妻子根据每个孩子完成家务的情况,给他们零花钱,他的家似乎就是一个虚拟的公司。
洛克菲勒还让孩子们学会自己记账,并要求孩子们每天都要记下每一笔开销,无论是买小汽车还是买笔记本,都要如实地一一记录。而且洛克菲勒每天晚上都要查看孩子们的账本,无论孩子们买什么,他都要询问是什么原因要买这些东西,让孩子们做一个合理的解释。
如果孩子们的账本记录清楚、具体,而且解释得有理由,洛克菲勒就会奖赏孩子们5美分;如果他觉得不合理就告诉孩子们,再这样就从下次的劳动报酬中扣除5美分。洛克菲勒的这种询问使孩子们避免了不必要的花销,是绝对不干涉孩子自由想法的行为,让孩子们很高兴,他们都争着把自己的账本给父亲看。
洛克菲勒还教育孩子们学会有节制的生活,他在厨房里摆放了5个杯子,杯壁上写着每个孩子的名字,杯子里面装的则是孩子们一周吃的方块糖。如果哪个孩子多吃了杯子里的糖,那么等到别人喝咖啡放糖的时候,他自己只能喝苦咖啡了。如果再想得到糖;那就只有等到下周。经过这样的几次训练,孩子们都知道了节约是有好处的。
犹太人这些早期的财富教育让他们很早就知道怎么去进行合理的投资;怎样去获得财富:怎样去整理自己的财务,通过这些早期的教育为他们日后的成功积攒下众多的、重要的经验。
这样的早期教育在别的民族中是以另一种形式出现的。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的父母不是教孩子以后生活中关于金融方面的知识,而是在教孩子们怎样听话,教育他们怎样才能博得大人的欢喜,做一个让家长、老师都满意的孩子。
他们望子成龙心切,为了孩子在以后的路上多一些选择方向,多一些成功目标,他们的父母送他们进入各种教授音乐、舞蹈之类的班级,希望他们能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出人头地。他们从小做的所有事情都被父母所管制。有些孩子甚至很大了还需要父母来安排他们的生活。
因而,犹太人在创业的时候就显得比别人有经验,不管什么时候,一旦遇到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当别人还在考虑的时候,他们就捷足先登了。这是他们迅速成为富豪的重要原因。
所以,要想成为富有的人,早期的财富教育是不可缺少的。
5.特别的育人艺术
犹太人教育孩子非常讲究艺术。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是:“要按孩子该走的路来认真地教育他。”
《塔木德》上说:“一个教师所教的学生不得超过25名,如果一个班的学生多于这个数,就得雇助教。好学生要和差学生坐在一起,借以带动差学生。要奖励学生的成就,而不去惩罚他们的失误。”
拉比们认为,在给孩子上课时,如果老师讲课学生不理解,那么,老师不能大发脾气或对孩子们发火,而应该不厌其烦地重复课程,直到孩子们完全理解并掌握为止。
犹太人认为:一个学生把老师讲的课重复了好几遍才能掌握,这并不表明他比别人差,他不应该在那些只听一两遍就能掌握的同学面前感到羞愧。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在学习时粗心大意或懒惰,那么老师就应该训斥他们,并严厉地责备他们,这是老师的责任。
老师不能强行给孩子们加重负担,因为指令只有在轻松愉悦地传达时才有效率。必要时,要给孩子们小小的奖励来让他们高兴。一个专心的学生会自己阅读,一个老师应该故意在孩子们面前摆出“漏洞”,然后再通过提问,去激发学生们的才智并考察孩子们是否记住了他所教的东西。
如果孩子们在上课时走了神,教师可以像拉比犹大那样用不可思议的事情来使孩子们精神起来。
有一次拉比犹大在演讲,他发现听众都睡着了,为了听众都振奋起来,他突然高声叫道:“一个埃及妇女一次生了6000个孩子!”
一位听众一下子就从困倦中惊醒了,他大声问拉比:“这怎么可能啊?”
拉比却大声说:“确有其人,她就是约克贝德,她生了摩西,因为摩西就等于6000人。”
拉比犹大在提高学生注意方面,的确做得很好,他的这种做法,值得教师所仿效。
犹太人认为,教育孩子要一手抓紧、一手放开,不能像约书亚那样,把学生的两只手都放开了。
约书亚是怎么做的呢?
一次,约书亚带着他的学生从亚历山大到耶路撒冷,途中经过一个小酒店,酒店的主人知道约书亚是个有知识的人,所以对他异常尊重。
“这个aksania可真漂亮啊!”约书亚说。
aksania有两层意思,可以指酒店也可以指酒店老板。显然,约书亚是在夸酒店。
“噢,只是她的眼睛太小了。”他旁边的学生说道,显然这指的是酒店的老板娘。
“没有道德的家伙!”约书亚叫道,“这就是你整天想的事吗?”于是,约书亚将这个学生逐出了师门。
这个可怜的学生知道自己错了,他多次找到约书亚,请求让他继续留下来,但是约书亚拒绝了他。
一天,约书亚在祈祷的时候这个学生又来了,约书亚这次被感动了,他决定继续收留这个学生,于是他向这个学生先做了个手势,意思是等他祈祷完毕再说。
这次这个可怜的学生理解错了,他以为又被老师拒绝了,于是,他黯然地离开了老师。
犹太人认为,这样的老师是不合格的老师。
同时,从这件事上,犹太人也对学生提出了忠告:
不要光说,更不能说没用的话和越礼的话,言辞要谨慎,如果有空的话,要拼命地学习。
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犹太人总结出了许多条,供学生采纳借鉴:
第一,反复学习。一个把知识复习了1000遍的人,是一个把知识复习了100遍的人永远也比不上的。
第二,认真阅读。写完东西以后,不要认为完事大吉,要再读一遍,因为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疏漏。哪怕是一封短信,也决不能因为匆忙而不去再读一遍。
第三,在写文章时要正确使用语法和准确用词。因为一个人在写作上出现的错误会给他带来不良的声誉,并且人们会一直记着他的这些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