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期间,孙正义偶尔翻阅《大众电子》杂志,一张照片吸引住了他的目光:英特尔生产的计算机芯片。他心中涌起一股冲动,眼泪顿时流了下来。他一直想做大事,可做什么并不清楚,此刻才知道,他做的事应该选微型计算机。
此后,在美目的几年时间里,孙正义一方面勤工俭学,一方面搞小发明,他构想的“有声多国语言翻译机”研制出来后,他一次就获得约200万美元。
21岁那年,孙正义携着妻子从美国回到日本。孙正义以1000万日元注册创办软件库公司。公司成立那天早上,他跳上一个装苹果的箱子,热情地对两名雇员发表演讲,我们公司5年内销售规模要达到100亿日元,10年要达到500亿日元……两个雇员目瞪口呆,他们认为自己的老板发疯了,哪里知道当一个人做自己喜欢并擅长做的事时,其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果然,1982年春天,孙正义的软件库成为日本最大的软件批发公司,各地的软件销售公司纷纷加盟,孙正义在代理界的领导地位牢牢确立。
1994年,软库公司公开上市,很快,股价猛增20%,达到每股160美元。孙正义个人拥有公司一半股份,也就是说他拥有了35亿美元。
孙正义的创业选择成功了,他成了日本的巨富。
专注于做一件事,把一件事做透
在我们的一生当中,看起来可做的事情有很多,但真正能够做好做透的却很少。专注于做一件事,把一件事做透,才是通往成功的一条捷径。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仅用5年多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并于40岁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
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王文京(用友软件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从一介书生发展到个人身价高达数十亿元,他一手缔造的用友软件也牢牢占据着中国财务软件的领导地位。谈及自己的创业,王文京用最简单的语言概述他的成功经验:“一生只做一件事。专注,坚持。要想在任何一个行业出头,必须有沉浸其中十年以上的决心,人一生其实只能做好一件事。”正是凭着这朴实而坚定的人生信条,王文京实现着用友软件商业化的梦想。
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哪怕它很小,只要努力做得更好,也会有不寻常的收获。
有一位农村妇女,没读完小学,连用汉语表达意思都不太熟练。因为女儿在美国,她申请去美国工作。她到移民局提出申请时,申报的理由是有“技术特长”。移民局官员看了她的申请表,问她的“技术特长”是什么,她回答是会“剪纸画”。她从包里拿出剪刀,轻巧地在一张彩纸上飞舞,不到3分钟,就剪出一组栩栩如生的动物图案。移民局官员连声称赞,她申请赴美的事很快就办妥了,引得旁边和她一起申请而被拒签的人一阵羡慕。
卢卡诺·帕瓦罗蒂是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有很多人曾向请教成功的秘诀,他每次都提到父亲的一句话:“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你可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上去。”
在回顾自己走过的成功之路时,帕瓦罗蒂说:“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身为面包师的父亲就开始教我学习唱歌。他鼓励我刻苦练习,练好基本功。当时,我兴趣广泛,有很多爱好和目标——想当老师,当科学家,还想当歌唱家。父亲告诉了我这句话……经过反复考虑,我选择了唱歌。于是,经过7年的不懈学习,我终于第一次登台演出了。又用了7年,我才得以进入大都会歌剧院。而第三个7年结束时,我终于成了歌唱家。要问我成功的诀窍,那就是一句话:请你选定一把椅子。”
我们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好,但是我们一定可以把其中的一件事做到最好。
嘉信理财的董事长兼CEO施瓦布,从小文科成绩很少及格。他的读写速度很慢,英文课需要阅读经典名著时,只能从漫画版本下手。他常常说:“我的脑袋里有想法,但是却没有办法将它写出来。”后来医生诊断他患有识字障碍。
施瓦布之后凭借优异的数理成绩,进入美国名校斯坦福大学就读。他发现商业课程对他而言比较容易,于是选择经济为主修,在英文及法文仍然不及格的同时,投全力于商学领域,获得MBA学位。毕业时,他向叔叔借了10万美元,开始自己的事业。1974年,他于旧金山创立的公司,如今已名列《财富》杂志500家大企业,拥有26000多名员工。
现在施瓦布的读写能力仍然不佳,当他阅读时必须念出来,有时候一本书要看六七遍才能了解,写字时也必须以口述的方式,借助电脑软件完成。
一个先天学习能力不足的人,何以能成就一番事业?施瓦布的答案是:由于学习上的障碍,让他比别人更懂得专注和用功。他说:“我不会同时想着18个不同的点子,我只投注于某些领域,并且用心钻研。”
信心加上行动,是实现梦想的途径
人们常说,行动是最美的誓言。但行动往往需要一种内在的动力来支撑,这种内在的动力就是信心。面对困难,只要我们树立坚定的信心,再配合以积极的行动,心中的梦想就会变成现实。
1968年的春天,罗伯·舒乐博士立志在加州用玻璃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他向著名的设计师菲力浦·约翰森表达了自己的构想:“我要的不是一座普通的教堂,我要在人间建造一座伊甸园。”
约翰森问他预算,舒乐博士坚定而明快地说:“我现在一分钱也没有,然而100万美元与400万美元的预算对我来说没有区别。重要的是,这座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够的魅力来吸引捐款。”
教堂最终的预算为700万美元,700万美元对当时的舒乐博士来说是个超出了能力范围、甚至超出了理解范围的数字。
当天夜里,舒乐博士拿出一页白纸,在最上面写上“700万美元”,然后又写下10行字:
1.寻找1笔700万美元的捐款;
2.寻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
3.寻找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
4.寻找28笔25万美元的捐款;
5.寻找70笔10万美元的捐款;
6.寻找100笔7万美元的捐款;
7.寻找140笔5万美元的捐款;
8.寻找280笔2.5万美元的捐款;
9.寻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
10.卖掉10000扇窗,每扇700美元。
60天后,舒乐博士用水晶大教堂奇特而美妙的模型打动了富商约翰·可林,他捐出了第一笔100万美元。
第65天,一位倾听了舒乐博士演讲的农民夫妇,捐出了1000美元。
第90天,一位被舒乐孜孜以求精神所感动的陌生人,在生日的当天寄给舒乐博土一张100万美元的银行支票。
8个月后,一名捐款者对舒乐博士说:“如果你的诚意与努力能筹到600万美元,剩下的100万美元由我来支付。”
第二年,舒乐博士以每扇500美元的价格请求美国人认购水晶大教堂的窗户,付款的办法为每月50美元,10个月分期付清。6个月内,1万多扇窗户全部售出。
1980年9月,历时12年,可容纳1万多人的水晶大教堂竣工,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与经典,也成为世界各地前往加州的人必去观赏的胜景。
水晶大教堂最终的造价为2000万美元,全部是舒乐博士一点一滴筹集而来的。
成功没有年龄限制,大器往往晚成
成功没有年龄限制,早年成功者有之,一夜成名者有之,大器晚成者有之。如果你还没成功,不要急躁,留心每个机会,或许你就是大器晚成者。
现在“麦当劳”这个招牌已为我们所熟悉,提及麦当劳,有必要提及克罗克这个人。
克罗克年轻时,家境很糟糕,高中只上了一年就休学了。他在几个旅行乐队里弹过钢琴,又在芝加哥广播电台担任音乐节目的编导。从1929年起,在随后的25年中,克罗克一直从事推销工作。1954年,51岁的克罗克抓住了他发迹的契机。
有一对犹太人兄弟──麦克·麦当劳和迪克·麦当劳,1943年,通过对过去3年的餐厅收入的研究,他们发现,有80%的收入来自汉堡包,而非排骨。这一不经意的发现,竟推动了食品服务业的一场革命。
于是,麦氏兄弟开始主要销售这种每只15美分的汉堡包,并对经营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采用自助式用餐,使用纸餐具,提供快速的服务。这种独一无二的汉堡包小餐厅经营方式大获成功。1952年7月,美国餐厅杂志以封面故事形式,介绍了麦当劳新观念带来的惊人成就。接着,麦当劳兄弟开始建立了连锁店,并亲自设计了金色的双拱门的招牌。到1954年,拥有10家连锁店的麦当劳汉堡包餐厅,全年营业额竟达20万美元。尽管如此,麦当劳兄弟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发明具有极大的潜力。
那是1954年的一天,克罗克作为经销混乳机的老板,发现麦氏兄弟在圣伯丁诺市开的这家餐馆一下子就定购了8台混乳机。以往从没有人一次就要买这么多的机器,为了能长期抓住这个客户,他就特地赶到了圣伯丁诺。
克罗克抱着好奇的心理品尝了这种食品,立即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此外,克罗克还注意到,麦当劳兄弟俩在餐馆前树起个巨大的拱形“M”招牌,以招徕顾客,而在加利福尼亚洲的另外9家餐馆也使用“麦当劳”店名,并且已经有了联合销售、联合经营的发展趋向。当时,他心里盘算的还只是混乳机,如果每家麦当劳餐厅都买他8台机器的话,他就会发财了。于是他就劝说麦氏兄弟多开几家分店,迪克·麦当劳却摇了摇头,指着附近的山坡说:“你看到上面那栋房子了吗?那就是我们的家。我喜欢那块地方,要是连锁餐馆开得太多了,我们就忙得不能回家了。”
很显然,麦氏兄弟是胸无大志的类型。克罗克凭着多年的经验,意识到机会来了。他看准麦当劳,决心开办连锁餐馆。第二天,他就与麦氏兄弟进行协商,麦氏兄弟很快就答应给他在全国各地开连锁分店的经销权,但条件是克罗克只能抽取连锁店营业额的1.9%,来作为服务费,而其中只有1.4%是属于克罗克的,0.5%则归麦当劳兄弟。一心想干一番大事业的克罗克,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条件。
1955年3月2日,克罗克创办了麦当劳连锁公司。推销员出身的克罗克,充分展示他那推销的天才,开设分店的速度越来越快。到1960年,克罗克已经拥有228家麦当劳餐馆,其营业额达3780万美元,麦氏兄弟拿去0.5%――18.9万美元的利金,而麦当劳连锁系统这一年一共只赚到7.7万美元,随着规模的扩大,麦氏兄弟抽取的利金将更多,而且根据当年合约的规定,克罗克不得对麦当劳兄弟设立的快速服务系统做任何变动。
但实际上克罗克在从事快餐业的7年中,并未遵守合约中的这一条。他在不断地改动,而且不断地要求麦氏兄弟准许他这样。麦氏兄弟一直不干涉他的改良活动,但也不给他书面或口头的答应,只有默许。长此以往,克罗克就忽视了合约的存在,我行我素。麦当劳兄弟虽然并没有威胁说要控诉克罗克违反合约,但这已足以让克罗克感觉到像身边一颗定时炸弹一样,他们只要一行动,克罗克就会陷入难以自拔的陷阱,这就迫使克罗克下决心买断麦当劳。
1961年年初,克罗克和麦氏兄弟就开始谈判出让麦当劳权利之事。但麦氏兄弟开出天价:非270万美元不卖!其中兄弟俩每人100万美元,交税70万美元,而且一定要现金。克罗克觉得这简直是敲诈,他放下电话强迫自己先冷静下来。他们明知他拿不出这么多钱来而把价码定得这么高,其用心是很明显的,就是不想让克罗克拥有控制权。克罗克考虑再三,权衡利弊,最终答应了麦氏兄弟的条件。克罗克使出浑身解数,几经反复,借贷到270万美元,买下了麦当劳餐馆的名号、商标、版权以及烹饪配方。至此,美国的全部麦当劳快餐店都归于克罗克名下。虽然公司的名号仍叫麦当劳,却与麦当劳兄弟毫无关系了,麦氏两兄弟是麦当劳的创业者,但显然不是做大生意的人。克罗克事后说:“他们比我年轻,可他们都歇手不干了,而我可不能抛锚。”摆脱了束缚后,克罗克终于可以自由发挥了,他把自己的那一套做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人们常常认为,人到中年,随着年龄的增大,进取心就会锐减。然而,克罗克却使人们改变了这个看法,在52岁才开始新事业的他,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才真正拥有了麦当劳全部资产,可以说他是大器晚成的杰出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