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头遵守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调节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在因素,支部书记遵守社会公德,就是要带头做到克己奉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带头落实婚事丧事简办、殡葬改革等政策,摒弃落后腐朽的封建思想,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坚决抵制各种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
带头遵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集中体现在事业心、责任感及对待工作的态度上,支部书记遵守职业道德,就是要带头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讲原则、讲道理、重合同、守信用,心系群众,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服务,真心诚意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对那些见利忘义、造假贩假、坑蒙拐骗及违法犯罪的人和事,要坚决予以制止,并依法严厉打击,不搞地方保护主义,不讲情面,更不包庇纵容。
带头遵守家庭美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美德是维护家庭稳定、促进社会安定的重要思想基础。支部书记遵守家庭美德,就是要带头按照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要求,做到孝敬老人,尽赡养义务;夫妻平等,互相尊重;关心爱护子女,尽抚养责任,保证他们能及时上学,接受教育;对子女的婚事不包办、不干涉,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自觉做一个好儿子、好女儿、好丈夫、好妻子、好父亲、好母亲,反对家庭歧视和家庭暴力,同一切违反家庭道德的行为作斗争,保证农村社会的稳定。
9.村党组织书记如何带头反对封建迷信,移风易俗?
反对封建迷信,移风易俗,摒弃腐朽、愚昧、落后的风俗习惯,形成崇尚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在农村,由于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加之我国封建社会时间漫长,一些封建残余思想尚未根除,同时,我们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在新旧体制的转型时期,新旧观念发生碰撞,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封建迷信仍有市场,不良风俗还在影响着人们,不少农村甚至还有蔓延之势,严重影响着农村社会风气的好转,阻碍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大力宣传科学、反对迷信、移风易俗是摆在村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长期任务。村支部书记作为支部班子的班长,必须充分认识封建迷信的危害性,提高移风易俗的自觉性,带头反对封建迷信,移风易俗。
要带头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紧贴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根据村级经济发展规划和农民群众生产经营的需要,重点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使群众在接受科技教育的同时,提高科学意识,学到科技致富的本领。支部书记要带头学习科技、运用科技、发展科技,发家致富,给农民群众做出表率,起到科技带头人的作用。
要把宣传科学与反对迷信、移风易俗结合起来。村党组织书记要结合当地农村工作实际,结合农民群众的特点,坚持不懈地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的教育,帮助和引导他们划清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提高识别和抵制唯心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各种伪科学的能力,旗帜鲜明地反对农村存在的不信真理信邪说、不信科学信鬼神、不信医术信巫师、不信自己信天命等封建迷信,反对利用宗教进行非法活动。要带头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反对求神问卜、打牌赌博、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及宗教派性等活动,破除陈规陋习,大兴科学、文明、进步之风,坚决依法打击搞封建迷信的重点人和突出事,遏制封建迷信的蔓延和宗族势力的抬头,使农村形成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科学文明健康的新型风气,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要严格区分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活动的界限。认真学习和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坚决打击披着宗教外衣搞封建迷信、祸害他人、影响农村稳定的不法行为。
10.村党组织书记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是发展农村经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农村党组织的职能,也是村党组织书记的职责。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支部书记必须做到:
(1)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如:工作对象呈多样性、层次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封建迷信和一些陈规陋习在农村地区有蔓延趋势等。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要求支部书记要学会用教育的、民主的和法制的方法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支部书记必须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科技知识,学习国家有关农村工作的法律法规,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农民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努力适应新时期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2)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是基础。村党组织书记要结合村里的实际,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包括: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其他科学知识的教育以及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等,使农民入耳、入心、入脑,真正起到释疑解惑、平衡心理、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统一思想的作用,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3)围绕经济工作,贴紧农民实际,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农民最反感讲大话、讲假话、讲空话和搞形式主义。做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坚持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融合起来,与村里的其他工作结合起来,渗透到所有工作中去,必须注重适合农民特点,贴近农民生活,做到让群众易于接受,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要特别注意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结合起来,帮助农民树立市场观念,积极参与市场经济活动。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分不同对象、不同层次,因人施教,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和载体,如创建“文明村”“文明户”,干部登门入户,征求意见,访贫问苦等。
11.村党组织书记如何发展村里的教育事业?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发展靠教育。农村教育不仅包括基础教育,还包括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迎接市场经济挑战的需要,是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实现他们根本利益的需要,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党员和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上来,放到本村的教育事业上来。村党组织书记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决定的精神,带头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指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不仅是扫除文盲、接受较高层次教育的前提,而且是农民适应新环境、接受新技术,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现在农村的一些学校条件不好,校舍有的还是危房,留不住教师,严重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有的农民对教育缺乏认识,只顾赚钱,过早地让小孩辍学打工,有的甚至重男轻女,贻误女孩子上学,影响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因此,村支部书记要努力保障必要的办学条件,尽可能防止学生流失,让适龄儿童按时入学。要教育广大农民群众增强义务教育观念,自觉遵守《义务教育法》,保障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要与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农村经济紧密结合,要转变观念,多出乡土人才,鼓励学生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积极发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村党组织书记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扫盲教育,努力减少文盲半文盲人口,并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多渠道组织农业技术培训,使农民不断掌握先进的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实用技术。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市场经济、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提高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努力增加农村教育投入。经济相对发达的村,要增加村集体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经济相对落后的村,要提高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深入发动群众,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调动与本村有联系的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支持农村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建设必要的教学设施,并不断改善教学条件。要尊重教师,坚持待遇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保持农村教师队伍相对稳定,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12.村党组织书记如何搞好农村环境卫生?
农村环境卫生指的是农村村容、村貌和卫生状况。包括农村街道、村民院落、农民家庭及个人的卫生和整洁程度。农村环境卫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农民精神状态的直接体现。搞好环境卫生是创建“文明村”“文明户”的需要,是保障农民健康、创造优美环境、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生活质量的需要,是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党组织号召力的需要,是村党组织书记必须重视和带头搞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以身作则,做出表率。要求群众做到的,干部首先做好,这是新时期改进农村干部领导方法、做好农村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治理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工作中,村党组织书记要用好的行为影响群众,用模范的行动带动群众,自觉做到院落整洁有序,衣着整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努力成为村民、农户学习的榜样。要主动维护村里街道的环境卫生,不乱扔杂物,乱堆乱放,坚决制止一切影响环境卫生的行为,用实际行动推动村里环境卫生的治理工作。
加强教育,增强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要紧紧围绕村里的实际,利用板报、墙画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搞好环境卫生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治理措施,提高群众对搞好环境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群众维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广泛进行爱国卫生运动教育和医学常识教育,使群众认识讲卫生的重要性,懂得讲卫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坚持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在校学生的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
建章立制,规范群众的行为。搞好环境卫生,一靠教育,二靠制度。要根据本村实际,建立健全搞好环境卫生、维护村容村貌的规章制度,把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纳入依法治村的轨道,形成长效机制,为搞好环境卫生提供制度保证。以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活动为载体,加强领导,有效监督,严格标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搞好环境卫生的积极性。
努力创造搞好环境卫生的必要条件。搞好环境卫生要舍得投入,有条件的村要成立环境卫生清扫队,专门负责村里卫生的清扫工作。相对贫困的村,也要采取投放务工、聘请业余环境卫生监督员等形式,加大治理力度,保持村里的整洁卫生。
13.村党组织书记如何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问题是中国在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条件。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在落实,关键在领导。村党组织书记是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头人,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是他(她)的重大责任。要搞好计划生育,村党组织书记必须做到:
带头执行政策,为群众做出表率。俗话说:干部带了头,群众有劲头。做好任何工作,干部带头是关键。要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村党组织书记必须带头转变观念,破除男尊女卑、多子多福等旧的传统观念,并努力做好亲友和子女的工作,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做到少生优生,计划生育,重男也重女。这样工作中说话才有分量,群众才服气,计划生育的政策措施才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