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宁夏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在全国堪称典范。说宁夏投资环境好,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民族团结是宁夏的一大优势!”这段话说的是有根据的,在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方面,一直以来是宁夏极为重视的事,并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从小学到大学,回族学生的教育都得到了政策上的优惠。特别是每年的高考,不同区域的回族学生可以得到加分的照顾,回族学生在校生的比例因此有了很大提高,连续多年实现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目标。现在,无论是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还是在自治区各厅局、各市县,各级领导班子中都有许多回族领导干部,其中有的担任的还是主要领导职务。
在宁夏,各民族友好互助的故事层出不穷,真正体现了“谁也离不开谁”。宁夏多数农村都是回汉杂居,尽管他们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但都和谐共处。他们生产上相互学习,生活上相互帮助,习俗上互相尊重。宁夏有一个生活细节:不论是组织活动,还是娶媳嫁女,不论是一般聚会,还是出差旅行,只要其中有回族,哪怕是只有一个回族,都会安排清真餐。因此,尽管宁夏汉族人口占了2/3,但宁夏境内的汉民餐馆总不如清真餐馆火爆。回族在饮食上有禁忌,宁夏有关部门因此对清真餐馆的管理很严格,要求清真餐馆按规定操作、按要求配人。每逢回族群众的开斋节、古尔邦节,自治区各级领导都要到清真寺和回族群众家中祝贺、慰问,不少回族群众也不忘把精心炸制的节日食品送给领导和汉族乡亲品尝;每逢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回族群众也与汉族同欢乐。
说起宁夏回汉团结的事,不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处处皆有佳话。如:主持建成了著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的优秀回族干部海正生,在当地回汉群众心中建立了很高的威信。他去世后,按照习俗,是不许其他民族送葬的。但是,在为海正生“送埋体”时,却破例允许汉族干部、群众参加。回汉同悲,真的成了一家人。曾担任自治区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的著名宗教人士洪维宗,更是民族团结的杰出代表。70多年前,洪维宗的祖父洪寿林(又名洪海如)曾冒着生命危险掩护过红军。红军将领唐天际、程宗受曾向他赠送了“爱民如天”的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