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华各民族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各民族文化各有优点和特色。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和柯尔克孜的《玛纳斯》并称我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是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重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超过80种。演唱艺术有几十种,舞蹈艺术有数百种。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等民族的舞蹈,以其鲜明的特点、优美的舞姿,成为我国艺术舞台的常见节目。笛子、大胡、二胡、琵琶等最早源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乐器至今仍然是我国民族乐器不可或缺的常见乐器。雄伟的布达拉宫、美丽神奇的丽江古城成为中华建筑的杰出代表。纳西族创制的东巴文,是世界上最完整、沿用时间最长的象形文字,与甲骨文并称我国两件古文字珍品。
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统一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性,也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所在。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然是各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