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90700000025

第25章 证据的分类(1)

第一节证据分类概述

一、证据分类的概念

证据分类是指在理论上按照一定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对证据所作的不同划分。对证据进行分类是从理论上对证据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18世纪英国法学家边沁最早对证据分类进行了研究。他在其代表作《司法证据理论》一书中将证据分为九类,包括实物证据和人的证据,自愿证据和强制证据,言词证据、宣誓证据和书证,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等。

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法中没有明文规定证据的种类,因此一般将证据的种类和分类混杂在一起,二者并无严格的界限。如美国证据法学家华尔兹教授在《刑事证据大全》中将证据划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两种基本类型及言词证据、实物证据和司法认知三种基本形式;英国东南巡回审判区高级律师罗纳德·沃克(Ronald Walker)在其所著的《英国法律制度》(1980年第15版)一书中则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与情况证据,原来证据与传闻证

据,最佳证据与次要证据,口头证据、书证与实物证据四类。

大陆法系国家注重成文法的作用,既在法典中规定证据的种类,又在理论上对证据进行分类研究。如日本证据法学者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供诉证据与非供诉证据、实质证据与辅助证据、人证与证据物、书证与书面意义的证物、本证与反证。

我国台湾学者陈朴生在《刑事证据法》中将证据分为本证与反证、原始证据及传来证据、通常证据与补助证据、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情况证据与供诉证据、主证据与补强证据六类。

我国大陆学者一般将证据分为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二、证据分类与证据种类的关系

法定的证据种类是立法者根据证据的存在和表现形式对证据所作的法律上的划分。证据分类以证据种类作为研究对象,它不能离开证据种类而存在;证据分类是对各种法定证据的特点、作用进行深入全面研究后形成的理论体系,是对证据种类的丰富和深化,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1.法律约束力不同

证据种类由国家法律予以明文规定,具有法律约束力,不符合法律规定形式的证据材料不得作为证据使用;证据分类是一种理论上的划分,既无法律上的依据,也无法律约束力。

2.划分的标准和数量不同

证据的种类只有一个划分标准,即证据的存在形式。按其存在形式,法律将证据分为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诉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七种;而证据分类则有多个划分标准,如证据的表现形式、证据的来源、证据的证明作用、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系等,可以据此将证据分为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本证与反证等类。但按两分法只能把一类证据分为对应的两种,如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等。

3.能否全面反映证据的特点不同

证据种类根据证据的存在和表现形式对证据进行划分,不能反映证据的来源和证明力的强弱。证据分类按不同标准、从不同角度对各类证据进行划分,能够揭示各类证据的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则,能够弥补证据种类划分的不足。

需要指出,某一种证据,由于分类标准和角度不同,因而在分类上具有交叉性和多重性。例如,一支杀人的手枪,在证据的种类中属于物证,而在证据分类中则既可以是实物证据,也可以是原始证据,还可以是间接证据。

三、证据分类的意义

对证据进行分类研究在于揭示各种证据的特点、作用和运用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理论方面,将证据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可以认识诉讼中各种证据的不同特点,揭示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各类证据的一般规则,为健全、完善我国的证据法律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在实践方面,通过对证据的科学分类,能够使各种各样复杂、具体的证据材料系统化、条理化,从而便于司法人员和当事人等根据各种证据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客观、全面地收集和审查判断证据,正确运用证据查明案情,提高办案的质量,保证司法的公正。

第二节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一、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概念

以证据的来源即证据是否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为标准,可以将证据划分为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原始证据,即第一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者原始出处的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是指证据是在案件事实的直接作用或者影响下形成的。直接来源于原始出处是指证据直接来源于证据生成的原始环境。物证的原物,书证的原件,案件当事人和证人关于案件事实的亲身所为、亲自感受、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陈述,视听资料的原件以及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检查笔录,现场笔录等,均属于原始证据。

传来证据,即派生证据,是指经过复制、复印、转述、传抄等中间环节形成的不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物证的复制品,书证的副本、复印本,当事人、证人从其他人那里得知案件事实的陈述,视听资料的复制品等都属于传来证据。

二、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特征

1.原始证据的特征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其一,原始证据与案件事实存在直接联系。原始证据是犯罪行为、民事行为或违反行政法的行为直接造成的证据材料,与所证明的案件事实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环节,与案件事实存在直接联系。

其二,原始证据的证明价值一般大于传来证据。由于原始证据没有经过转述、转抄或者复制,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较之传来证据大,其证明价值一般大于传来证据。

其三,原始证据的证明价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自然环境和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原始证据的证明价值可能发生变化,如原始的物品和痕迹会因时间久远而变形或毁损,被害人、目击者因伤亡或记忆丧失等不能向司法人员进行陈述,现场的物品由于不能移动、提取而只能复制等,都会削弱甚至完全破坏原始证据的证明价值。

2.传来证据的特征

相应地,传来证据与原始证据相比,也有以下三个特征:

其一,传来证据与案件事实没有直接联系。传来证据是经过复制、复印、转述、传抄等中间环节形成的,与案件事实的联系之间有一个或多个中间环节,与案件事实不存在直接联系。

其二,传来证据的证明价值一般小于原始证据。由于传来证据是经过复制、复印、转述、传抄等中间环节形成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较之原始证据小,其证明价值一般小于原始证据。而且,转述、转抄或复制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出现差错,失实的可能性就越大,证明价值也就越小。

其三,传来证据必须有确切的出处或者经过查证属实。传来证据无论经过多少次复制、复印、转述、传抄,都必须能够找到确切出处,否则就会因查无实据,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三、划分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意义

以证据的来源即证据是否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为标准,将证据分为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有利于公安司法人员和案件当事人正确收集和运用证据。首先,要求司法人员尽量收集和运用原始证据,由于原始证据比传来证据可靠性强、证明价值大,因此司法人员在办案中应尽可能查找、收集第一手证据材料,力求用原始证据认定全部案件事实,确保办案质量。其次,要求司法人员注意收集和善于利用传来证据,司法人员懂得传来证据的特点和作用,就会在收集原始证据的同时,注意收集传来证据,并且善于利用传来证据去发现、收集和审查原始证据,善于运用传来证据去查明案件事实,进而保证案件的正确处理。再次,要求司法人员对全部证据进行认真的审查判断和正确运用。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证明作用并不是绝对的,它们都有失实甚至虚假的可能性,因此司法人员在审查判断时,不论是原始证据还是传来证据,都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查证、核实。尤其是传来证据失实的可能性更大,更应认真分析其来源,仔细查明有无确切的出处,在转述、转抄或复制过程中有无被伪造、变造的情况,与其他证据能否互相印证等,来判断其真实性和证明力的大小,并加以正确取舍和运用。

第三节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一、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概念

按证据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为标准,可以将证据划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言词证据是指以人的陈述为其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在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中,证人证言,民事、行政当事人陈述,刑事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辩解,鉴定结论等属于言词证据。言词证据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也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其中对于证人证言,民事、行政当事人陈述,刑事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辩解,法律规定口头形式是其基本的表现形式,而鉴定结论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实物证据是指以实物形态为其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在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中,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现场笔录、视听资料都属于实物证据。

二、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特征

1.言词证据的特征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其一,能够具体、生动、全面地证明案件事实。案件的当事人和证人是案件事实的亲身经历者,他们不仅能够把案件发生的主要事实陈述出来,而且能够把案件发生的过程和细节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同时,言词证据是陈述人对他所感知的案件事实的复述,不仅能够把案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后果等具体情节陈述出来,而且能够在司法人员和有关诉讼参与人(如辩护人、代理人)询问或发问的引导下,补充、修正他所感知的事实,澄清疑问,从而更加全面地揭示案件的事实真相。言词证据的这一特点,是实物证据所不具备的。

其二,证据源不易灭失。言词证据是以人的陈述为其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其证据源是案件的当事人和证人的记忆,只要案件的当事人和证人还活着并且思维正常,一般就不会丧失对案件事实的记忆。

其三,易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而出现失实。案件的当事人和证人对案件事实的陈述和表达,要受个人的感知、记忆、表达能力以及思想、感情、品德、利害关系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失实甚至虚假的情况。

同类推荐
  • 个人信息保护:应对法律合规要求,妥善处理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应对法律合规要求,妥善处理个人信息

    本书是德勤企业风险丛书的第六辑,主要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最前沿话题。内容包括如何通过数据丢失防护系统应对日益严格的信息保护法规及监管要求;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及监管要求;个人资料保护制度建置;隐私保护的企业现状和合规挑战;管理数据隐私的利器——身份和访问管理;个人资料泄漏调查经验;企业敏感数据保护之道;银行信息科技安全风险管理探讨,等等。本书可为企业的个人信息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最佳实践。
  • 2019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民法·知识产权法

    2019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民法·知识产权法

    本书全面收录了根据多年经验预测的目前复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商法学科所需的法律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最新修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最新修正本)

    第二次修改的检察官法是旨在建立省以下法院人员统一管理制度,改革法官选任制度,建立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制度,严格法官惩戒制度等。
  •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法律的起源与历史上各种类型和各个阶段的法律制度的实质、特点、作用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的科学。它既是法学体系中的独立学科,也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历史学的重要分支。
  • 婚姻家庭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第二版)

    婚姻家庭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第二版)

    不身经百战,怎能百战不殆?无法亲身经历百战,可以通过研究百案来模拟身经百战。本书通过解剖100个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让您迅速“身经百战”,成为精通婚姻家庭纠纷处理的法律专家。本书选取了真实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例进行分析,在总结某类案件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对该领域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点评,既注重现有法律依据的分析,也注重法理推演,力求实践性和理论性相得益彰,以解决一线实战律师遇到的具体实务问题为目标,方便法律工作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婚姻家庭纠纷实务中的法律风险点,为婚姻家庭纠纷法律工作提供帮助,也为审判实务提供参考。
热门推荐
  • 十方魔帝

    十方魔帝

    贪魔体质,吞噬天下。小小十方惨遭灭门,意外觉醒贪魔体质,由此之后,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天若拦我,我便灭了这天。
  • 灵力传说冥

    灵力传说冥

    【人的命,天注定,伸出你的手掌,从降生到这个世界,结果已经被注定,这就是命。】
  • 道掩众生

    道掩众生

    寂灭时代万物凋落,道应及而生教化万物。万古过后,天地战乱不断,万族死伤惨重,残余各族有感平息战乱,修养生息。万万年后群雄并起,诸方云动,多年的宁静即将终结。此时一人族少年从秦城而出.........
  • 请不要注视我

    请不要注视我

    我会好好的过生活,不为了别的,就为这些年我亏欠自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魔牙之降月神..more

    魔牙之降月神..more

    消失的神族,如同破碎的尘埃。千年的等待,灵魂的颤抖,月神重生的时候,就是黑夜降临的瞬间。没有光的神祗,原来纯洁者的祈祷。懒散的千年之人,到死是否能低到的住命运的安排?那么拭目以待吧.....
  • 漫威感官掌控

    漫威感官掌控

    糟糕了,怎么穿越到漫威这里来了?呼,还好我现在的身体是变种人,只是这个超能力怎么是感官掌控?
  • 虚拟救赎

    虚拟救赎

    富庶繁华的都市,短短数月时间内便悬案频发,引发慌乱。为了挽救濒危世界,退役特种兵姜森协助其警探女友,进入了一场对抗智能AI的战争中。
  • 我一脚踩进了修武世界

    我一脚踩进了修武世界

    一次冒险的盗墓行动让落魄少年继承了秦始皇的衣钵,当他走出封印大阵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发翻天覆地的变化!地球陷入一片混沌,混沌之后一个名叫玉墟界的修武世界诞生了。人依旧是那些人,可是整个世界的构造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历史上不曾记载的古武时代!洛小北呼吸着新世界的空气,嘴角微微一笑。既然这是一个以武为尊,强者至尊的世界,那我就痛痛快快的杀出一片天吧!从此之后,他左手东皇钟,右手和氏璧,左脚踩着恶人,右脚踩着敌人,然后,他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了大魔王!我一脚踩进了修武世界!
  • 绝世腹黑王妃

    绝世腹黑王妃

    她一方面是商业界的天才,另一方面是杀手又是一名医生。,被亲人杀害。在另一个国度,她是上官府里不受宠的四小姐上官子涵,她胆怯懦弱,常被人欺,当她变成她,她该怎么办?当她遇到他会发生什么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