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模式”的探寻中,王传福为比亚迪找到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袋鼠模式。也许正是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让比亚迪拥有了不断开拓新产业、不断研发新产品的动力。
与“核心竞争力”一样,“商业模式”越来越被企业家所重视。在很多企业家看来,成功的“商业模式”甚至比产品或者服务本身更为重要。据2005年《经济学人》情报社的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C E O认为,至2010年,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甚至要大于产品或服务的创新。2006年,在“IBM首席执行官调查”(IBM CEO STUDY)中,同样有65%的回复者认为,在今后两年里他们的商业模式必须进行重大改革。
在很多时候,“商业模式”的创新可以使企业摆脱红海的残酷竞争,甚至让企业起死回生。比如电脑制造商戴尔,因为首先提出了“直销”的商业模式,即不通过渠道商,直接将产品卖给消费者,通过这样的营销模式创新,戴尔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新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快速自然成为了戴尔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因素。
再比如当年的起点文学网。
2004年,陈天桥以1700万元收购娱乐文学门户网站“起点中文网”。在2004年之前,因为像榕树下、起点中文网这样的文学网站并没有找到好的商业模式,所以根本无法实现盈利。一直到陈天桥接手起点中文网后,才为起点中文网寻找到了一种盈利模式,即“小额付费”模式。读者一般阅读一本书需要付费三四元钱。付费方式是自设账户,在线扣款。然后网站再与作者签约,分成。这种小额付费模式的推出,既满足了人们的阅读需求,同时又比买书实惠得多,同时,原创作者也可以根据阅读量得到不错的稿酬。所以,小额付费模式的推出支撑了起点中文网的发展。早在2006年,起点中文网在收费阅读方面的月收入就已经达到200多万元。现在,起点中文网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原创文学网站,每天点击率高达1.2亿,拥有60万VIP注册用户。推出了《鬼吹灯》、《我的美女老总》等叫好又叫座的网络文学作品。
由此可见,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在“商业模式”的探寻中,王传福为比亚迪找到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袋鼠模式。也许正是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让比亚迪拥有了不断开拓新产业、不断研发新产品的动力。
为什么叫“袋鼠模式”?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曾经说,袋鼠有三个特征:长腿、育袋和自我奔跑。他说:“近来,很多企业都在倡导、学习狼性法则(华为的狼文化),而我们更秉承袋鼠模式。”他进而分析说:
巴菲特看中王传福之袋鼠模式
“首先,狼隐含燥性,而袋鼠则更稳健。通过踏实地打造自己的长腿,袋鼠跳得高且远;其次,相比较狼的凶猛,袋鼠则通过育袋,稳妥地培养小袋鼠(新的产业或者产品),并由此达到了企业的发展与传承;最后,狼更强调对竞争对手的进攻,而袋鼠则习惯自我赛跑。在自己的跑道上,通过自我完善与进步,快速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
在这套袋鼠模式中,袋鼠跑得快的长腿就是指比亚迪的优势竞争力。毫无疑问,占有核心技术是比亚迪最关键的“长腿”。就像夏治冰所说的:“我们始终认为,坚持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是比亚迪获得快速奔跑能力的关键。这方面虽然投入数额巨大,但我们也能从中得到丰厚的回报。”
因为在很多时候,即便是有钱,那些关键的技术也是不可能买到的,只有自己掌握这种核心技术,才能拥有话语权。不管是在电池行业还是在汽车行业,王传福都很重视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长腿,并为此投入大量研发经费。比亚迪在宣布进军汽车领域后,还专门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现在这个研发中心已经有3000多名汽车工程师,60%以上的生产设备实现了自主研发。
比亚迪的另外一条“长腿”还在于它控制着电池制造和汽车制造的所有环节。比如在汽车制造方面,当比亚迪通过收购秦川汽车的方式进入到汽车领域后,王传福立即收购了一家汽车模具制造厂,并请来了汽车设计专家廉玉波担任比亚迪汽车公司的总负责人。通常情况下,汽车的模具成本可以占到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如果模具自己设计,自然会降低汽车的总制造成本。
同时,具有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的比亚迪还可以再次进行产业链的延伸,为其他汽车制造企业提供汽车模具。显然,王传福对比亚迪的模具设计能力很有信心,“我们比亚迪整车的模具的水平都是相当高的,尼桑在美国看了一圈后才发现比亚迪在模具这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尼桑来比亚迪一看,我们产品是日本的品质,中国的成本。”王传福甚至说,“(在模具设计方面)比亚迪排名第一,一汽才排名第二。”
比亚迪的汽车模具设计的确得到了很多汽车制造巨头的青睐,比如通用、克莱斯特等国际巨头都曾把汽车模具的订单交给比亚迪。
通过这些精心打造的长腿,比亚迪自然可以比竞争对手跳得更高、更远。
袋鼠模式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育袋能力”,这是指比亚迪进入新行业或者研发新产品的能力。在夏治冰看来,袋鼠模式中的育袋能力,实际上就是一种有效复制成功的经验。就像他所说的,比亚迪10多年来快速发展,从最早生产镍氢电池,到生产锂电池,到生产手机配件,到现在跨入汽车业,都是把一种成功的模式一次次“复印”。
这种成功的模式当然是从模仿到创造的模式,无论是在电池制造领域还是在手机零件代工领域以及汽车制造领域,毫无例外地,比亚迪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但是,在通过模仿的方式迅速成长起来后,比亚迪会进入研发领域,从而超越竞争对手。
而且,当比亚迪进入到汽车制造领域后,之所以没有出现像奥克斯、美的、波导那样的惨败局面,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比亚迪拥有“育袋能力”。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看似是“毫不沾边、天马行空”,但实际上却是形散神不散,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可以产生一种聚合效应。之前比亚迪在电池领域和手机零件代工领域的积累,使比亚迪在电子部件、模具、车载电池等环节具有优势,这些积累让比亚迪拥有了某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零件的生产能力,进而再组装成整车。就像夏治冰所说的,无论是哪一种模式,都需要资源的传承,而不是割裂的,或者断续的。如此来看,比亚迪能生产出让其一夜成名的F3汽车也不足为奇了。
同时,比亚迪之所以成功实现从电池向汽车领域的突围,其中重要的一点还在于经过发展,比亚迪在电池领域已经站稳脚跟,它有充足的财力支撑其进入冒险领域。也就是说,在电池领域,比亚迪已经建立了绝对的竞争优势,使竞争者难以在短期内突破,这样就为新产业的成熟赢得了时间。所以有评论说:“比亚迪成功实现从电池到汽车的蓝海战略,其重要的一条,就在于比亚迪本身在电池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使其可以从容培育新的产业,避免两线作战的危险。这就是比亚迪造车成功,而波导、奥克斯等造车失败的重要原因。”
袋鼠模式的最后一点是自我奔跑。从比亚迪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一直在专注于自我奔跑。如果不是这样,在2003年比亚迪成功上市之时,比亚迪就已经奠定了在全球电池市场的领先地位,王传福完全可以固守在电池领域,保持在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但是,当王传福狂妄地说出“没有对手,真无聊”时,我们会发现,比亚迪也许根本没有必要再和电池领域的其他对手较劲了,因为当他举目四望的时候,很少有厂商能达到比亚迪的高度。
于是,比亚迪开始自我奔跑,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积累人才,开拓汽车行业和手机零件代工行业。
如果没有这样的自我奔跑态度,或许也不会成就今天横跨电池、汽车、IT行业的制造王国比亚迪。
袋鼠模式尽管造就了一个温和的比亚迪,它没有像狼一样的咄咄逼人与嗜血,但是,这并不妨碍比亚迪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令所有竞争对手都胆战心惊的对手。而这种有潜力、有高发展性的商业模式当然也是巴菲特所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