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根据说话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会使沟通变得更顺利。这是成大事的一大技巧。如果说话不分对象,心里想什么,就直接说出来,常常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得罪人不说,无形中还给自己制造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只有看准说话对象,因人而异,才能轻易达到自己的目的。
射箭要看靶子,说话要看对象
说话要看准交际对象,对长辈说话不能用对孩子说话的口吻,对上司说话不能用对家人说话的口吻,对平民说话不能用对官员说话的口吻,否则,就要闹笑话。只有看准说话对象,采取不同的策略,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才能顺利与人沟通,达到自己的目的。
正如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说话也要看交际对象。对长辈说话不能用对孩子说话的口吻,对上司说话不能用对家人说话的口吻,对平民说话不能用对官员说话的口吻,否则,就要闹笑话。只有看准说话对象,采取不同的策略,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才能和人们顺利沟通,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对师长、上级的措辞要礼貌一点;与朋友说话,则亲切一点,自然一点;而对晚辈,用关心、爱抚的口吻说话为好。打听别人的年龄,对老年人不宜问“您几岁?”,最好说“您今年高寿?”或“您今年高龄?”对小孩不能说“你年龄多大?”,而应说“你今年几岁了?”说话不看对象,往往事与愿违。
古时候有个书呆子,他说话老爱咬文嚼字。一天晚上,他睡觉被蝎子蛰了。于是,他摇头晃脑地喊:“贤妻,速燃银烛,尔夫为虫所袭!”他一连说了几遍,妻子竟无动于衷。
于是,他提高嗓门,喊道:“其身似琵琶,尾如铁锥。贤妻呀,快快看看是何物?痛煞我也!”妻子仍没有反应。
他实在忍不住疼了,一气之下,冲着妻子吼道:“孩子他妈,快来看看,蝎子蛰我了!”
说话不看对象,就像这样的书呆子,吃亏了,还不明白吃亏的原因。
说话是一种艺术,必须要看对象,分场合。这样才能真正的体现语言艺术的魅力,才能轻易地达到目的,取得成功。
孔子带着他的几名学生出外讲学、游览,一路上十分辛苦。这一天,孔子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他们在一片树荫下休息,正准备吃点干粮、喝点水,不料,孔子的马挣脱了缰绳,跑到庄稼地里去吃了人家的麦苗。一个农夫上前抓住马嚼子,将马扣下了。
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一贯能言善辩。他凭着不凡的口才,自告奋勇地上前去企图说服那个农夫,争取和解。可是,他说话文绉绉,满口之乎者也,将大道理讲了一串又一串,尽管费尽口舌,可农夫就是听不进去。
有一位刚刚跟随孔子不久的新学生,论学识、才干远不如子贡。当他看到子贡与农夫僵持不下的情景时,便对孔子说:“老师,让我去试试看吧。”
于是,他走到农夫面前,笑着对农夫说:“你并不是在遥远的东海种田,我们也不是在遥远的西海耕地,我们彼此靠得很近,相隔不远,我的马怎么可能不吃你的庄稼呢?再说了,说不定哪天你的牛也会吃掉我的庄稼哩,你说是不是?我们该彼此谅解才是。”
农夫听了这番话,觉得很在理,责怪的意思也消释了,于是将马还给了孔子。旁边几个农夫也互相议论说:“像这样说话才算有口才,哪像刚才那个人,说话不中听。”
看起来,说话必须得看对象,否则,你再能言善辩,别人不买你的账也是白搭。
有这样一个小餐馆,菜的味道不是很特别,但是来这里吃饭的人很多。原来,来这里吃饭的大都是来都市打工的人,而老板娘待人特别的亲切。当有些人心里烦恼,抱着酒杯喝个不停的时候,老板娘甚至会用斥责的口气对客人说:“不要再喝了,该回去了,明天还要上班呢!”之类的话。乍听,这实在不是店家的招呼之道,可是,这些被斥责的打工仔却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因为老板娘的斥责会让他们想起家人充满关爱的斥责。
类似这样的馆子,老板娘和顾客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她们温和斥责的态度,恰巧弥补了都市游子的思乡情怀。而这正是这种小餐馆生意鼎盛的原因。看来,说话看准对象,才是人际交往的成功之道。
智慧妙语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问外人呢
唐高宗李治要立武则天为皇后,遭到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大批元老大臣的反对。一天,李治又要召见他们商量此事,褚遂良说:“今日召见我们,必定是为皇后废立之事。皇帝既然已经决定,要是反对,必有死罪。我既然受先帝的顾托,辅佐陛下,不拼死一争,还有什么面目见先帝于地下!”
李世璾同长孙无忌、褚遂良一样,也是顾命大臣,但他看出,此次入宫,凶多吉少,便借口有病躲开了。而褚遂良由于当面争辩,当场便遭到武则天的斥骂。
过了两天,李世璾单独谒见皇帝。李治问:“我要立武则天为皇后,褚遂良坚持认为不行,他是顾命大臣,若是这样极力反对,此事也只好作罢了。”
李世璾明白,反对皇帝自然是不行的,而公开表示赞成,又怕别的大臣议论,便说了一句很聪明的话:“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再问外人呢!”
这句回答真是巧妙,既顺从了皇帝的意思,又让其他大臣无懈可击。李治因此下定了决心,武则天终于当上了皇后。以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都遭到了迫害,只有李世璾一直官运亨通。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不是为了讨好对方,而是尊重对方,为了与其更好地交流。用对方喜欢的方式与他交流,会让对方有一种被人接受、被人承认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能达到你的目的。
在社交中,常常碰到心理特征、脾气秉性、语言习惯及职业年龄等各不相同的人。怎样才能打开对方的话匣子,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怎样才能与对方一见如故,一拍即合呢?这就需要根据对方的个性与心理,运用不同的谈话技巧了。
例如:某著名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在有三十年烹调经验的大厨师面前,说道:“你们餐厅的菜的确远近驰名,但事实上真那么好吃吗?”主持人在说话的时候,明明是在故意贬低他。有趣的是,著名的大厨师听到这话后,不仅不动怒,反而满脸微笑,说道:“只有尝了才知道,欢迎各位品尝一下!”使当时的气氛显得很轻松。
接受访问的厨师之所以不生气,是因为他已功成名就,而且对自己充满信心。如果不分对象,随意奚落,对方没有自信作支撑就很有可能翻脸。
有一个人装修房子,请了一个包工头,他带着一帮子人进场干活。其中有个四十岁左右的泥水匠,负责贴瓷砖。他手艺很好,做工不错,就是脾气差了点,和雇主合不来,总是瞅空就奚落一下雇主,还把工地搞得乱七八糟,让人极为光火。
雇主很不满意,要求换人。但是情况特殊,中途换人,怕影响装修的整体效果。包工头给雇主提了个建议,他才恍然大悟。雇主给了泥水匠50块钱,感谢他这么多天帮忙,夸他活儿做得不错,让他拿钱给自己买烟抽。
从此,这位古怪的泥水匠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对雇主好得不得了,处处替他着想,快乐地完成了后来的工程。原来,泥水匠的看法很简单,就是做事要讲人情味,“把我请到你们家来干活,连包烟都没有,还想让我给你好脸色看?”
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一个哲学家,不要讲一个产品的生产流程;对一个工人,也不要讲什么哲学的不同流派,而要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讲他们感兴趣的话。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不是为了讨好对方,而是尊重对方,为了与之更好地交流。以对方喜欢的方式与他交流,会让对方有一种被人接受、被人承认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交往中能辨别风向,才能掌好舵,进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央视播出的本田车广告是充满时尚与动感的,告诉观众骑本田车的体验是“将街道变成舞台”。而小县城里卖本田摩托的说辞却是:“存钱不容易,买车别大意!”“本田车就是本田车,骑了就知道!”
在一个偏僻贫困的小县城,一辆摩托车几千块钱,绝对是大件商品,不亚于城里的工薪家庭去买一辆小轿车。而且,买摩托车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意赚钱,是否好使唤关乎生意,关乎家庭生活水平的改善,是大事一桩!“存钱不容易,买车别大意!”老百姓的血汗钱来之不易,花起来自然在意。这句提醒正好说进了人的心坎里,让人听着舒坦,即使不买,也觉得这个牌子好,从此在心里种下了好印象。“本田车就是本田车,骑了就知道”,本田是大牌,但没有大牌的脾气,只有亲身体验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如果把央视的广告说辞放在小县城,效果又如何?充其量是让老百姓看看热闹而已。所以,尽管是同一件事,因为说话对象不同,也要及时调整说话方式。
智慧妙语从对方的兴趣入手
李先生非常生气,因为他最喜爱的一件新外套被洗衣店的人熨了一个焦痕。与洗衣店的职员做了几次无结果的交涉后,李先生决定面见洗衣店的老板。
进了办公室,看到高高在上的老板面无表情地坐在那儿,李先生心里就没了好气。
“先生,我刚买的衣服被您手下不负责任的员工熨坏了,我来是请示赔偿的,它值1500元。”李先生大声地说道。
老板看都没看他一眼,冷淡地说:“接货单子上已经写着‘损坏概不负责’的协定,所以我们没有赔偿的责任。”
出师不利,冷静下来的李先生开始寻找突破口。他突然看到老板背后的墙上挂着一支网球拍,心中便有了主意。
“先生,您喜欢打网球啊?”李先生轻声地问道。
“是的,这是我唯一的也是最喜爱的运动了。你喜欢吗?”老板一听网球的事,立刻来了兴趣。
“我也很喜欢,只是打得不好。”李先生很高兴,并且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
洗衣店的老板一听,更高兴了,如碰到知音一般,与他大谈起网球技法与心得来。谈到得意时,老板甚至站起身做了几个动作。而李先生则在这时大加称赞老板的动作优美。
激情过后,老板又坐了下来。
“哎哟,差点忘了!你那衣服的事……”
“没关系,跟您上了一堂网球课。我已经够了!”
“这怎么行!小张,你给这位先生开张支票吧……”
了解对方,才能“一语中的”
要做到说话看对象,首先要了解对方。因此,在交谈之前,你要尽量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你的交谈对象。如果你们从没见过面,就不要急于说什么,要先倾听对方的话语,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增进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你才能把握好说话的分寸,一语中的。
任何交际,都离不开特定的对象。与人说话,必须根据说话对象的实际情况,如年龄、身份、地位、性格等,甚至还要考虑到当时的气氛,该谈哪些,不该谈哪些。要做到说话看对象,首先要了解对象。对家人,对亲朋好友,你很熟悉,说话时自然会注意到不同的特点。而对初次相识的人,就不那么容易了。
清朝有一个读书人,经过三科,又参加候选,得了一个山东某县县令的职位。他第一次去拜见上司,不知道该说什么话。他沉默了一会,忽然问道:“大人尊姓?”这位上司很吃惊,勉强说了姓什么。他低头想了很久,说:“大人的姓,百家姓中没有。”上司更加惊异,说:“我是旗人,贵县不知道吗?”他又站起来,说:“大人在哪一旗?”上司说:“正红旗。”他又说:“正黄旗最好,大人怎么不在正黄旗呢?”
上司勃然大怒。第二天,上司就让他回去作教书先生了。这个糊涂的读书人,连上司的姓氏都没弄清楚就胡乱发问,这不是自找苦吃吗?因此,在交谈之前,就应通过其他途径,设法多了解谈话人。
如果遇到了陌生人,该怎样了解他呢?性别和年龄很好看出来,身份、职业、文化修养等,则必须通过言谈话语去了解。因此,与陌生人见面,不要急于说什么,而要先倾听对方的话语。如果对方彬彬有礼,你也应该文雅、和气、谦逊;如果对方说话很直,不会拐弯抹角,你也应该坦诚、实在,想到什么就说出来;如果对方情绪低落不爱说也不想听,你就应该少说几句,或者干脆不说。总之,要在了解对象的基础上,说出适合的话,有礼貌的话。
有一位知名人士拒绝出席某电气厂商主办的演讲会。在与人交谈时,他无意中提起:“我母亲目前在住院……”第二天,也不知演讲会的主办经理怎样打听到的,竟然到他母亲入住的医院来探病,说话极其关切有礼。他在震惊之余,感激对方的好意。尽管主办方在探病的过程中只字不提演讲的事,他还是很高兴的主动答应了这次演讲。
日本本田汽车公司为把自己的小型摩托车打入美国市场,费尽了心机,想出了不少营销办法,比如聘请棒球明星、摇滚歌星轮番上阵,大肆吹捧,但效果并不理想。
本田公司对美国青年的心理进行了深入调查,得知美国青年有追求怪诞的倾向,于是别出心裁地制作了一则广告:一串串荒诞不经、莫名其妙的字符在黑色背景的荧光屏上闪电般变幻着:“我是谁?”“我长得丑吗?”“狗能思想吗?”等等,强烈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与画面相配的声音更是千奇百怪,猛烈地冲击着人们的耳膜:玻璃落地的碎裂声、炸弹爆炸的轰鸣声、孩子们欢乐的嬉笑声等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鲜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