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这个难题时,我们讲的第一计叫“家庭的本质是爱”。没有爱就没有家。家庭的生活质量高低,就是看爱的水平高低,爱的质量好坏。所以说爱是家庭的灵魂,是家庭的精髓。为什么会有家呢?是因为爸爸妈妈相爱,才有了后代,才有了这个家。家就是爱情的结晶,但家要是搞得不好的话也会出现仇恨。家庭的恩恩怨怨,孩子的曲曲折折,你会发现,一个最根本的因素,最本质的因素就是爱的发展与变化,所以说我们要把握住这个发展和变化。
冰心老人就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世界”,这很深刻。后来老人还说过,“没有爱就没有一切”。没有爱当然就没有家庭,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幸福的家庭,而一个没有真正的爱和幸福的家庭就不可能有健康成长的孩子。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我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这本书最早是怎么写出的呢?中央电视台办过一档很火爆的节目叫“全家总动员,暑假乐翻天”,这个节目请我当评委,就是以家庭为单位到央视来表演各种节目,因为那个节目竞争激烈,一关一关过,最后选出三个家庭去国外旅行。我在那里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家庭。
那本书里有一部分是父母对孩子的十大困惑。父母困惑什么呢?今天的孩子为什么这么难教育?为什么今天的孩子总顶牛?为什么孩子疯狂地追星?为什么孩子会早恋会早孕?为什么孩子会离家出走?为什么孩子这么能花钱?为什么这么不会交朋友?为什么孩子爱煲电话粥、狂发短信?为什么痴迷上网?为什么爱看电视?
孩子对父母也有好多困惑。爸爸妈妈为什么不给我自由?为什么总逼我考前十名?为什么非要让我上特长班?为什么说话不算话?为什么不陪陪我?为什么把我推给爷爷奶奶?为什么对我的朋友说三道四?为什么总训我?爸爸妈妈为什么总是自己去玩不让我玩?相互之间有很多的不理解。
作为父母来说,我们都知道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我去英国旅行的时候,参观过丘吉尔庄园。丘吉尔有句名言“人造住宅,住宅造人”,房子是人造的,可是住进去后就慢慢形成一种文化,这种家庭环境就造人了。所以我们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一个充满爱意的家。那该怎么样营造家呢?怎么才能使家里的爱像江河一样,奔流不息?有首歌里这样唱“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很大的地方”,家可以不大,但是回到家里要让人觉得很温馨,很温暖,很安全。
但是怎么样才能提高家里爱的水平呢?
我知道一个家庭,非常有意思。咱们有国庆、校庆,这家还有家庆,哪天是家庆呢?把父母的结婚纪念日作为全家的家庆。这家子女很多,都把这一天看作是家里最重要的最隆重的节日。
到了这一天,兄弟姐妹们都千方百计赶回来过家庆,纪念爸爸妈妈在多少年前结婚,感谢爸爸妈妈为这个家庭所做的一切,回忆每个人的成长,回忆爸爸妈妈的爱情故事。
这个家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家庭,因为兄弟姐妹多,信息多,除了有家庆外,居然还办了家报,当然报纸不会天天出,但上面有家庭很多的信息。
我觉得这个家真是让我感动。这个家找到了根,家之存在的源头就是因为爸爸妈妈的相爱。这个家就是爱的结晶,爱的延续。这就是关于爱的教育,也是性的教育,男女结合,相亲相爱很负责任。家其实是最让你动心的地方,最不需要掩饰的地方,也是最寻常的地方。
我是1981年结婚的,已经快30年了。我妻子有一个习惯,就是星期六要回娘家。干吗呢?吃饭,全家都到那吃饭。我后来算了算,去吃了有20多年了。每次去90%以上就是包饺子,就这么简单,全家人围在一块包饺子。
我们全家人都感觉很好吃,一点吃烦了吃腻了的感觉也没有。大家一边看电视,一边聊着天包饺子,在这个过程当中,会觉得老人很满足,孩子很高兴,兄弟姐妹之间也很融洽,相互传递着各种信息,相互非常尊重。
就这么平平淡淡年复一年地,一下子就20多年了。它像一种仪式一样,成了一种习惯,这样的习惯还带动了下一辈,我的女儿和亲戚的孩子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很好的交流,这就是亲情,亲情也需要营造。
除了经常的家庭聚会之外,为了拓展家庭更深入的交流,有的时候还可以带着孩子回老家探亲,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回老家有一种寻根的意义,能够把这个家延伸到更深处,看看爸爸妈妈是从哪里来的。我就会带我女儿回青岛,看看爷爷奶奶的生活,看看那边还有好多亲戚的生活。由于各家生活水平的不同,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上的差异。
有一次回到青岛,我的一个表姐请我们吃饭。表姐家生活水平是很一般的,所以她不会到饭店去请吃饭,都是在家里做,而且还是在原来的那种需要生火的炉子上做饭,还不是用燃气。我女儿看了就很吃惊,居然还有亲戚是这样生活的。这样的体验就可以让孩子多了解一些生活的各个方面。
每一个人的家乡都是珍贵的资源。我忘了自己小的时候的很多事,但也有很多事忘不掉。我舅舅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我们年龄都差不多。有一次大雪纷飞的时候到姨家去串门。那时候雪都没膝深,我们冒着大雪走着去,真的是连滚带爬,终于到了那个村了,非常兴奋。姨招待我们吃完饭,我们就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小妹妹都走不动了,我们三个男孩子就轮流在雪地里背着她,就跟熊一样往前挪动。按说这在当时是很一般的生活,可是过了这么多年之后居然还是很怀念,那个画面真是很难忘,白雪皑皑,一眼望不到边,几个兄弟姐妹在里面走啊走。
这样的生活体验对现在的城市孩子来说基本上很难碰到,现在能够让孩子感动的事情太少了。我们中国的父母,很多人会慢慢感觉到,现在的孩子有点冷漠。可是,我们想过没有,孩子为什么冷漠,我们采取什么解决办法了吗?
我到美国的罗得岛大学访问,一位美国教授和我聊天让我很惊讶。她说,孙先生,你知道吗?我生孩子的时候难产,因为是生双胞胎。我已经知道我要难产,就请朋友来做好准备,在我生孩子的时候架好录像机,把我生孩子的过程全部录下来,做成两个光盘,留着有一天作为礼物送给我女儿。
我一听,确实是挺震动的,有几个母亲敢把这一幕让孩子好好看看。其实我倒觉得可能这是孩子最需要看到的,孩子也想看看自己的生命之初是什么样的,也可以看看妈妈是如何艰难地把自己给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很多孩子对自己是怎么长大的根本就不清楚,每个孩子的生日都是母亲的母难日,是母亲最艰难的时候。可是我们给孩子过生日的时候,往往就忘了这个环节,都光想着让孩子怎么高兴,光顾着喝什么、吃什么、请谁来、怎么玩。孩子到了青春期,自己过生日的时候很多都希望父母这天不在家,只要把钱准备好,把东西准备好。然后你们就走吧,我和同学一起玩儿。
孩子快乐当然重要,生日嘛当然要快乐,但是在生日这一天的时候,其实最需要让孩子铭记的是要对母亲感恩,要向母亲表达感激之情。你至少在某一个时候要让孩子懂得这些,让孩子对此有深刻的体验。
我曾经买了一个小黑板回来,放在家门口的玄关处。后来我们家就创造了这么一个传统,谁有什么事了,就写在小黑板上,不管是叮嘱、鼓励还是祝贺都写在上面。中国人不善于用语言表达,所以有的时候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像书信啊、短信啊、留言板等都是可以的。
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把这个家变成一个爱意满满的地方,最适合孩子生长的地方,因为家庭的本质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