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民间谚语、歇后语、谜语、绕口令、顺口溜、隐语、方言土语、古语和俚语等统称为俗语。俗语是各民族民众最惯常使用,也是最贴近他们的生活化言语之一。与其他民族的俗语类型相比较,回族民众惯常创作和使用的俗语的类型有谚语、歇后语和经堂语。尽管,回族民众也非常喜爱谜语、顺口溜、绕口令等,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借用它们来表达自己所思所想。但是,这些体裁形式已经形成了固定体式,即使是从内容上,也很难作出明晰的界定。因此,在回族民众口头流传的,比较成熟的回族俗语有谚语和歇后语。
第一节回族谚语
谚语,也称里谚、俚谚、鄙谚、野谚、俗谚等。谚语累积了民间社会中广大民众的最广博的知识和经验,它是民间知识的大百科全书。在回族民众中流传着“最干净的水是泉水,最精练的话是谚语”。回族谚语是一种富有音韵节奏、定型了的短语。它是回族民众根据生产与生活经验与知识的高度凝练性总结,富有很强的哲理性。
回族谚语的形成与古代的波斯、阿拉伯、西域以及汉、蒙等民族的谚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至今,在许多回族谚语中,依然还能寻找到他们的痕迹。回族谚语“摇篮到坟场,习学不中断”、“少年愚昧不习学,老年愚昧贪趸亚(尘世)”、“谦逊是穆民的美德,傲慢是舍以拖乃(恶魔)”与汉族谚语“活到老,学到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内容非常相似,这是各民族间相互影响的结果。
一、回族谚语的类型
回族谚语的的句式短小,结构严谨。大都是二句一首,也有三句或四句一首。根据回族谚语的内容来分,可分为五大类:一是自然现象类谚语;二是劳动生产类谚语;三是时政类谚语;四是民族、宗教类谚语;五是生活类谚语。
(一)自然现象类谚语
自然现象类谚语是历代回族民众通过观察自然现象逐渐总结、归纳出的一些经验认识的总结。它包括时令谚、天文气象谚、物候谚。
1、时令谚
时令谚是回族民众对四季更替、节气变化以及天文气象现象的归纳和总结。一般来说,时令谚对农业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在古代科学技术还不是十分发达的时期,时令谚成为指导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指南。在回族民间社会中就有“百姓不念经,节令记得清”、“时节乱,无好田”、“千节气,万节气,背了节气无节气”等时令谚。时令谚包括四季谚、节气谚和年月日谚。
四季谚是对四季更替时所呈现的自然现象的总结。一年的四季的更替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因此,回汉族民众在反复观察和总结的过程中,创作了大量的反应季节性变化的谚语。这些谚语短小凝练、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如“一场春风一场暖,十场春风换上单;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说明随着春雨下的次数越多,就越意味着夏天来临了。而秋雨下的次数越多,冬天也就来临了。还有“春天回暖早,夏天雨不少”、“冬天越冷,夏天越热”、“秋里有二十四个火老虎”都是说每一季节更替时出现的一些自然现象会直接影响到另一个季节的冷暖。“秋里二十四火老虎”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秋老虎”,是指立秋后还要热二十多天。
节气和年月日谚,我国古代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又分二个节气。前半月
为节历,后半月为中气。后人把节历和中气统称为节气。我国汉族根据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共划分出二十个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对回族民众的影响也很大,尤其是在回族的农事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回族民众也能非常熟练地吟诵二十四节气歌,而且,他们也与汉族一样,按照各节气谚来安排生产和生活。因此,许多的节气谚在回汉民族中共同流行,如“谷雨杏开花,收拾种白菜”、“土旺一十八,土满就立夏”、“小满种胡麻,到老不还家(不结籽)”、“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小暑不管田,等于没有田”、“夏至三天,肚子吃哩个鞭杆”等等。
除了节气谚,年月日谚也是与农事季节联系很紧密。谚语的内容从正月到十二月,甚至具体到某一日。如“头九二九,关门闭守。三九四九,冻死茬口。五九六九,渠边看抑。七九鸭子,八九雁,九九侧老满天转”、“正月十五看社火,七月十五看田禾”、“阳春三月不做工,十冬腊月喝北风”、“三月三燕叽叽飞过贺兰山”、“四月不热,七月如火”、“九月九,谁家庄稼谁家夺”、“十月初一刮北风,做好棉衣好过冬”等等
2、气象与天文谚。
气象与天文谚顾名思义是根据气象与天文的自然现象总结出的认识和经验。通过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以及对人们生活影响的总结,直接地将前人的认识和经验传递给下一代,以此指导他们的生产、生活。如“下雨起泡,没完没了”、“云彩往西走,泡死鸡和狗”、“电光乱闪,无雨晴天”、“月亮带光圈,大风在明天”、“风刮大年头,一年少水流”等。此外,在回汉族民间社会中,气象与天文谚还有一定的科技普及的作用。如“北斗七星一杆旗,南斗六星一张犁”、“二十七八,日月齐发”、“太阳是宝,越晒越好”等。
3、物候谚
物候谚语主要是由于自然现象的变化导致某些动植物或天气等出现异常反应,以此预兆自然灾难即将来临,如地震、干旱、洪涝等。如“地震快来到,牲口圈里闹”、“鸡不进窝树上栖,鸽子惊飞不回巢”、“燕子高飞不闻声,入夏必定旱得凶”、“青蛙集中,大雨来临”、“糜头向南倒,秋霜来得早”等。
(二)劳动生产类谚语
回族民众的生活离不开劳动生产,它是人类得以生存繁衍的基础和保障。在劳动生产中回族民众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他们把这些知识和经验改编成了通俗易懂,又便易口头传诵的谚语,使之成为回族民众最喜闻乐见的口头文学。回族劳动生产谚语包括农林生产谚、工商贸易谚二类。
1、农林牧生产谚
农林生产谚语是回族民间谚语中最为集中的,内容最丰富的谚语之一。它涉及到农林牧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从春播、施肥、种子、农具、浇水、收割、收藏,到农业生产的管理、林牧业的种养、副业生产等各个环节都有详尽的总结。这些谚语构成了一部回族农林牧生产的百科全书。关于播种的“伏里深耕两三寸,强如种时加大粪”、“一寸浅,三寸深,种麦二寸正可心”、“麦种三年一根线,荞种三年一包面,糜种三年连根烂”等;关于种子的“种子是宝中宝,离它收不好”、“一年选种,三年好麦”、“选好种籽粮满仓,种不好来一包糠”等;关于收藏的“秋收四忙,割、打、晒、藏”、“麦垛不勤晒,好粮霉成牛粪块”、“下雨泥墙,刮风扬扬”、“麦熟八成动手割,莫等熟透颗粒落”等;关于农林牧业生产的“植树造林就是好,秃山变成囫囵宝(方言,指五十两重的银锞)”、“绿遍荒山,六畜兴旺”、“河边成了林,洪水难逞凶”、“畜是农家宝,时时离不了”、“要想富,养蜂又养兔”等。农林牧副谚语是回族民众劳动生产最离不开言语,它对农林牧业生产的指导性作用是其他语言不能替代的。
2、工商贸易谚语
回族是一个非常善于经商的民族。早在唐宋时期回族先民就到中国从事金银珠宝、饮食、异域物产等商贸活动。所以,至今在回族民间还流传着一些谚语,如“孟村街三大行,羊肉、馒头、贩粜粮”、“保定市两把刀,东头卖牛肉,北头卖切糕”、“拾街头,皮毛行,卖零食、宰牛羊,当经纪,闯五行”、“回回两把刀:一把卖羊肉,一把卖切糕”、“回回三大行:珠宝、饭馆、宰牛羊”等,这些谚语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回族所从事的行业以及职业特点。
(三)时政类谚语
时政类谚语反映的是回族民众在特定的社会现实状况下,对时政现实最直接的描述,以此表明他们对现实的态度和评价。该类谚语带有明确的倾向性和讽喻性,折射出强烈的爱憎情感。时政类谚语有反映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国泰民心顺,民和则安居”、“山是大海的哥哥,国是百姓的母亲”、“千里路上吃油嘴,不如在家喝凉水”、“顾国顾不了家,顾家顾不了国”等;还有反映不同阶层、敌我对立的“不要把杂碎当成鲜肉,不要把仇敌说成朋友”、“穷人封斋,财主过年”、“坐轿不知抬轿苦,富人不知穷人饥”等;还有讽喻性的“亲向亲,邻向邻,马鸿逵向的河洲人”、“干部搞了特殊化,莫怪下面不听话”、“集体田里养精神,自留田里打冲锋”、“不怕飞机大炮,只怕总结报告”等。
(四)民族、宗教类谚语
民族、宗教谚语是回族特有的、带有回族特色的谚语。它反映了在回族历史形成过程中,因伊斯兰教、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融合等因素,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强烈的民族意识的谚语。这些谚语的流传对强化回族的民族情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回回的亲,扯不断的根”、“天下回回生得怪,根子来自天山外”、“十个回回九姓马,一个不姓纳就姓哈”、“是教门都得护,是回回都得顾”,等等。与此同时,回族还极力强调与各民族和睦相处、相互尊重、互敬互爱的重要意义。如在回族谚语中有许多反映回汉关系的“回汉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回汉是两教,理是一个理”、“文以穆(穆罕默德)为主,文以孔(孔子)为用”、“汉民有三纲五常,回回有五功六信”等。回族宗教类谚语最为独特,它们是信教的回族民众根据伊斯兰教教义和仪式总结出来的。比如“五功是伊斯兰的五根支柱”、“念、礼、斋、课、朝,五功不能少”、“人生自古谁无死,唯有安拉将永存”、“高念低念,念的都是古兰”、“净身是礼拜的钥匙”、“念经不专心,尔林(阿语,意思是知识、学问)不会深”等。在回族宗教类谚语中还有一些谚语是将宗教信仰与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具有宗教与教化双重意义。如“敬主当敬父母”、“真主允许人做买卖,可不喜欢重利”、“背谈猜疑坏教门,推心置腹睦乡邻”、“修桥补路,等于礼拜五时(五次)”、“老回回没有隔夜的仇”、“口善心不善,枉把安拉念”等。
(五)生活类谚语。
回族生活类谚语是回族民众从生活实践中归纳和总结出的具有深刻的道德伦理价值、
生活常识性知识的俗语。其内容涉及有衣食住行,以及生活上的为人处事、交朋结友、婚姻家庭关系、读书学习、医药保健等多方面,是回族生活的百科大全。包括衣食住行类、婚姻家庭情感类、人际交往类、医药保健类等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