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松下幸之助与松下电器工会会长丹羽正治谈话。丹羽说:“我听过不少人向你请教成功的秘密。你总是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比我聪明能干的人数不胜数,我能取得比一般的人稍高的成就,一定是命运特别关照我这平凡之人吧。’在我听来,还是很难信服于人。所以,再一次向你请教。”松下幸之助笑了笑:“这都是老生常谈了。我想可能还是我对命运的态度吧。”松下幸之助接着说:“一般人都把成功归于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把失败归咎于运气差。我的态度恰恰相反,当经营顺利时,我会认为这是运气好的缘故;当经营不顺时,我会认为这是自己努力不够造成的。”松下幸之助的这席话,道破了经营者该如何把握命运的真谛。
1917年6月15日,年仅22岁的松下幸之助,结束了在大阪电灯公司7年的电气工程检察员的工作,成立了松下电器的前身——松下工场。松下工场的厂房,最初是在两间小屋中间的空地上动手搭建的,实际上只能算是个棚子。松下幸之助虽然在电灯公司工作了7年,精通于工程技术,但是对产品制造却是门外汉,他聘请了电灯公司的两位老同事,又请来了内弟,但仍面临着技术上的匮乏。经过十几天研制后,他们终于生产出了第一个电灯插座。然而,改良型电灯插座销售开局不利,最终,两位老同事另谋高就。正在进退维谷之际,松下幸之助以在生产电灯插座的过程中学到的烧炼壳体的技术,制作出了电风扇底盘,意外地接到了一张订单,赚了一笔钱。这才使得工场摆脱即将破产的危机。
松下幸之助的家庭工场能够起死回生,还有赖于全日本工商企业的繁荣。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日本国内各产业蓬勃兴起,电器事业也获得了巨大发展,对电器组件的需要也随之增加。
在此背景下,1918年3月7日,23岁的松下幸之助创立了松下电器制作所。这是一家日本非常典型的家族型企业,最初的产品仅为灯泡插座。正是从这一天开始,松下电器踏上了跌宕起伏而又颇具传奇色彩的发展历程。
一战后,日本国内电器事业成为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松下幸之助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他抓住了这次机遇,摸索研制新的产品,经过几番试验,终于造出更加适用、质量可靠的完全新型的“双灯用插座”,送到市场试销,大受欢迎。松下电器制作所逐渐从工场发展成为工厂,松下电器也从小作坊生产,进入了正规工业化生产的新时期。
1923年,松下幸之助研制出一种明亮耐用方便经济的脚踏车灯,并运用反向推销术销售“炮弹型脚踏车灯”而大获成功。1927年,该产品正式以“National”注册商标。此后松下电器所大力开展广告促销,从而使“National”商标随着它精良的产品家喻户晓,遍布全日本。
1928年和1929年松下电器有了更大的进展,已经拥有了三处工厂,员工已经增加到了三百多人,松下电器从银行得到了15万的新资金后,开始兴建总行和总厂,在业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松下电器越来越引起广大日本市民的关注。
6
抢抓机遇,铸就辉煌
“辉煌事业并非由金钱堆积起来的,而是靠抓机遇而成的。”胡雪岩说。
众所周知,创业并非易事,辉煌事业并非由金钱堆积起来的,而是靠抓机遇而成的。胡雪岩的成功成为他演绎抓住机遇的一个经典案例。放眼全球,这种案例的演绎者何止千万,而山姆·沃尔顿就是其中一位。
就外表看上去,山姆·沃尔顿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乡巴佬”。他成长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二战时期曾在军中服过役,正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后来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业。
1918年,山姆·沃尔顿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的一个偏僻小镇上。山姆·沃尔顿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这使他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由于自幼便尝尽生活的艰辛,因此在山姆·沃尔顿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地扎下了“对每一个美元都珍重不已”的观念,这对他后来形成的经营风格不无影响。他曾言:“我们为每一位顾客降低生活开支。我们要给全世界一个机会,来看一看通过节约的方式改善所有人的生活,会是个什么样子的。”
山姆·沃尔顿有着极强的竞争意识和冒险精神。他早已意识到,沃尔玛要想获得成功,除了为顾客提供低价位的商品之外,还必须超越顾客对优质服务的期望。因此山姆·沃尔顿倾其毕生精力为此理念而不懈地努力。他激励并鼓舞员工,并身体力行地实践他所倡导的一切。
1936年,山姆·沃尔顿进入密苏里大学攻读经济学士学位,并担任过大学学生会主席。1940年,他成功获得了密苏里大学的经济学学士毕业证书。大学期间,山姆·沃尔顿原计划拿到学士学位后能进入宾夕法尼亚的一所金融学院继续深造。但是当他紧巴巴地读完大学后,山姆·沃尔顿意识到,半工半读根本无法筹到去沃尔顿金融学院继续深造的学费。于是,他决定找一份实际的工作发挥自己的才能。1940年6月3日,他作为管理实习生参加了依阿华得梅因的彭尼店的工作。正是在这里短期的工作经历,为他后来选择以零售业作为自己的事业奠定了基础,也可以说这里是现代零售巨头的起源地。
经过反复考虑,山姆·沃尔顿最终决定加入了彭尼公司,正式步入了他的零售业生涯。在彭尼店里,山姆·沃尔顿学到了很多零售业务知识,初步树立起了他经营零售业的信心。但1942年初,美国对日宣战,作为预备役军官训练团的一员,山姆·沃尔顿辞去了彭尼公司的工作,报名应征入伍。
1945年8月二战结束后,沃尔顿复员回到家乡,恰逢在阿肯色的新港——一座仅有7000人口的小城,有一个巴特勒兄弟公司所属的本·富兰克林杂货连锁店正待出售,所有条件都符合山姆·沃尔顿和海伦的标准。但是,沃尔顿和海伦只能筹集到5000美元,好在岳父罗布森借给他们2万多美元,于是他们与店主很快便达成协议,沃尔顿在他27岁的这一年接管了他的第一个零售店,专卖5美分至10美分的商品。由于山姆·沃尔顿待人和善,附近的住户都愿意到他店里来选购商品。
虽然当时沃尔玛还只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店,但在几十年后,这一天的重大意义就变得清晰起来了,沃尔玛每年都会把这个商店的开业日期作为它崛起的起点而加以庆祝,沃尔玛也会被看成是零售业重大变革的旗手。这场变革改变的不仅仅是整个国家如何购物,它也改变了我们购买商品的方式和地点;它会加速全美由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过渡;而且,他甚至会改变众多美国人居住的郊区风景。
自此,山姆·沃尔顿开始尝试直接向制造商进货,这样他可以节省25%左右的费用。因此,他的零售价也可以随之得以降低。然而,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制造商为了不触犯像巴特勒这样的大公司,往往会拒绝山姆·沃尔顿的要求。于是,山姆·沃尔顿只好驾着汽车到邻近的州去寻找供货商。
终于,他在田纳西州找到了愿意按低于本·富兰克林的批发价向他供货的供应商。山姆·沃尔顿与他们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这样一来,他必须白天在自己的店中忙碌一天,等到工作结束后,紧接着就跳上他的老爷车,一路风尘地赶往田纳西州去拉货。
尽管很辛苦,但当他的整个驾驶舱、后座和自制拖车满载着按优惠价买到的货物时,山姆·沃尔顿觉得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山姆·沃尔顿对顾客的服务细致入微,比如,在他的小店里,商品的摆放方式更便于顾客进行挑选。他对每位顾客都面带微笑,甚至能叫出大多数客人的姓名,让所有的顾客都感动于他的真诚和热情。
山姆·沃尔顿有善良、随和、充满爱意的一面,也有严格、认真、讲究原则的一面。这也预示着他日后既是一个卓越而不平凡的领导人,又是一个节俭、有主见、坚持己见、有自己喜怒哀乐的开拓者。几十年后,也正是由于有山姆·沃尔顿这样一位伟大的开拓者,沃尔玛才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在山姆·沃尔顿的努力下,小店业绩由第一年的10.5万美元,到第二年的14万美元,再到第三年的17.5万美元……而在原店主手中时仅为7.2万美元。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沃尔顿使他的商店销售额增加到每年25万美元,成为整个6个州位居首位的本·富兰克林特许经营店。在这里,他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初遇风波
1950年,租赁合同到期,原店主看到山姆·沃尔顿小店的良好业绩,就打算将小店收回,沃尔顿只得放弃了原有的发展计划,但同时,一个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随之到来……
其实,1945年沃尔顿选择在新港小镇开店纯属偶然(那时,他的妻子海伦喜欢该小镇的生活),不过,新港小镇初战告捷促使沃尔顿看到了别人看不见或是不入眼的发财机会。自此之后,沃尔顿一直将小镇和小城郊区作为选址开店的金科玉律。这一战略使沃尔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远离了大城市的残酷竞争,在不为人所注意的时候悄然长大成林。
1951年,山姆·沃尔顿夫妇以投资额两倍的价钱卖掉了小店,转而迁居本顿维尔。当山姆·沃尔顿带着全家搬到位于阿肯色州西北角的本顿维尔时,这个小镇还是个只有3000人口的农村边远地区小镇,离最近的城镇罗杰斯也有约10公里。这里的情形可以用海伦的一句话来形容:“实在是一个看起来糟透了的乡下地方”。山姆·沃尔顿在这里买下了一家名为哈里逊的杂货店,加上另租下的隔壁理发店,拥有了不足400平方米的店面,但在本顿维尔及其附近地区来说,他的店已经是最大的商店了。
山姆·沃尔顿把小店命名为“沃尔顿5分~1角商店”。为了为小店争取第一批顾客,沃尔顿在当时的《本顿先民主报》上刊登广告说:“沃尔顿5分~1角商店重新装修开业,保证所有商品物美价廉,儿童可免费获赠气球,别针一打只要9分钱,玻璃杯一只9角……”这恐怕是山姆·沃尔顿所作的第一个广告,也是为数不多的广告之一。
老店原来每年的营业额只有32000美元,主要卖些花边、帽子、裁剪纸样等乡下杂货店的传统商品。山姆·沃尔顿扩大了店面,将老式货架换成新式陈列架和柜台,并开始采用自助式服务的经营方式,小店面貌立刻焕然一新,营业额也直线上升。
初具规模
沃尔顿一开始就获得巨大的成功。第一年本顿维尔的商店营业额就已经达到了70万美元。1964年,沃尔玛已经拥有5家连锁店,1969年增至18家商店。沃尔玛把中小城市和附近大的村镇放在优先地位。其经营模式都是一致的:低利润、小库存、大批量进货、多在成本上下功夫并且积极利用信息工具。
沃尔顿完全明白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哪些,要想继续前进,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忽视。美国实行五天工作制,但沃尔顿深信,只要选择了零售业这一行,周末上班就是应该履行的职责。一年四季除了圣诞节上午关门半天,让职工去参加普天同庆的庆祝活动外,天天都要开门营业。对沃尔玛的员工来说,以真诚热情的态度、细致周到的服务把人们吸引至自己的商店,并且使他们不断地重新光顾,这才是首要的任务。
这一时期山姆·沃尔顿的经营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就是一家店赚了钱,马上投资再开另一家店,不断扩张。到1968年,他有15家商店分布在本顿维尔周围地区,年营业总额达到了140万美元。第二,就是不断改变经营方式,力求创新。
成功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沃尔顿的扩张欲望,1962年,他决定尝试一种更大规模的本·富兰克林经营模式,他与弟弟巴德在密苏里的圣·罗伯特开了一家面积为13000平方英尺的商店——沃尔顿家族中心。开始时的营业面积只有1200平方米,后来扩大到近2000平方米,年营业额超过了200万美元。
对于圣·罗伯特这个不过是个人口仅15000人的小镇来说,一个面积扩大了的杂货店竟能吸引来这么巨大的购买力,连山姆·沃尔顿也感到难以置信。到1962年底,沃尔顿与巴德·沃尔顿和罗布尔家族的合伙王国已发展到16家,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本·富兰克林单一特许加盟店和全美最大的独立杂货店经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