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画一个家庭所在地的平面图,标注清楚门、窗、楼道等逃生线路和家庭成员出来之后的集合地点。平时要熟悉住所的各个通道、出口,牢记逃生路线。
2.平时应组织家人模拟火灾、地震等场景,参照逃生避险图进行演练,演练的内容除了让家人都熟悉逃离线路外,还包括演练撤离前的注意事项,如尽可能关闭煤气、水阀门、电源开关,以防火灾等次生灾害等。
3.要熟悉住所附近的消防设施及其使用方法。
4.教育小孩、告知老人牢记并会拨打“110”、“119”、“120”等报警电话。
5.要明确自家应急物品和场所的位置及功能。每个家庭应准备一个家庭应急救援箱(包),并将其放置在易于拿取的固定位置处。
家庭应急物品
1.家用灭火器(定期更换)。
2.应急逃生绳:承重力不小于200千克,绳直径为25至30毫米,外裹阻燃材料。
3.简易防烟面具:当遭遇火灾或其它有害气体侵害时应急使用。如:毛巾、口罩等。
4.锤子、哨子、收音机、手电筒、电池(定期更换)、绝缘手套等。
5.瓶装矿泉水、压缩饼干、巧克力、方便面及罐头等饮料、食物(定期更换)。
6.医药用品:绷带、胶布、止血带,剪刀、碘伏、酒精药棉、烫伤膏、消炎粉、退烧片、保心丸、止痛片、催吐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