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静态就业观念强,动态就业观念弱
传统的就业观是终生在一个单位“服役”,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就业形势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人事制度的改革,打破了“铁饭碗”和“大锅饭”,竞争上岗、人才流动和再就业已成为普遍现象;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知识更新、产业高级化趋势加速,传统产业逐渐被新型产业所代替;就业岗位在不断地调整,就业者的观念也必须不断更新。所以,高职院校毕业生必须改变“一次就业定终生”的观念,认识到职业是可以变化的,就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业了,也可能失业,可能下岗,就要再就业,所以要树立动态的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是现代就业的基本观念
第三,不当的高薪观,以薪酬作为择业的标准
目前,许多毕业生把薪酬多少作为择业的主要标准,理由是读书时投入大,要尽快收回成本。目前有相当多的毕业生把就业地区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北京、上海、天津、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成为高校包括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地区。为此,经常出现上述地区企业招聘时,应聘者云集,而一些偏远或经济较落后地区企业招聘会则冷冷清清的局面。同时还有部分毕业生将职业稳定舒适作为择业的唯一标准,而把那些很有发展前景,但尚存一定风险,需要一定付出的职业排除在选择范围之外。据2004年浙江大学就业价值调查和2004年北京大学生毕业调查表明,收入高低是影响选择职业的第一因素,《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社2004年组织的调查也表明,只有两成学生要求就业应该专业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有56%的学生要求求职的工资底线为1000~3000元、工资底线的平均值为2244.6元,只有9.4%的人满意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而根据国家城调总队2004年调查表明,全国36个大中城市居民收入最高的深圳居民的月平均收入也不过1798元。另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做的一项调查表明,5所大学896名2004届毕业生中对理想职业的首选因素的选择中,77.8%的人选择“收入”。
2.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影响高职学生就业
据一项调查显示,高职学生素质不能令企业满意是造成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另一类原因。许多企业反映,一些高职学生做事眼高手低,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不会关心别人。一位北京市政协委员对教育部门呼吁:我们现在招聘的标准谈不上人才,是一个合格的人就不错了,由此可见毕业生素质问题的严重性。应该看到在院校培养人才和用人单位需要人才的标准上,已逐渐趋向共识。高职院校首要的责任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学生的综合素质高,用人单位愿意要,学生好就业,长此下去学生就业就将形成良性循环。
三、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
就业是高职学生人生的重大转折,就业心理是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也是毕业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目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让高职学生有了很大的思想、心理压力,也使部分高职毕业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日益复杂。
媒体曾经披露的两则消息格外引人注意:一则是2005年12月10日《工人日报》报道的重庆某高校校园网上出现“薪资联盟”的帖子,号召应届毕业生“工资在2500元以下的就业协议,坚决不签”。另一则是2005年12月1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的沈阳工业大学的人才招聘会上,有不少毕业生提出了“零工资就业”的口号。这两则消息,一方面反映了高校毕业生“初生牛犊不怕虎”,试图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另一方面却反映出,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当前就业压力下又不得不“贱卖”自己的无奈心态。很多走出大学校门的高职学生也处于这样一种矛盾心态。
(一)价值观、价值取向与就业
目前,高职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把经济利益、个人发展、社会地位等几个方面作为择业的首要因素来考虑。
复旦大学主持研究的《2002~2003年大学生发展报告》很有意义。这份报告调查显示收入是绝大多数大学生择业的首要考虑因素,同时,选择个人发展空间的人数与前者相差不大。除这两点之外,个人兴趣、单位或行业发展前景、工作稳定性也是大学生较多考虑的三个因素。择业时常常会遇到不能两全的处境。在调查中,很多大学生都宁愿到收入高但随时可能下岗的单位(84.9%),也不愿意去收入低但不会下岗的单位(15.1%);宁愿到有晋升机会但工作很忙的单位(91.3%),也不去没有晋升机会但工作清闲的单位(8.7%)。此外,多数人愿意到一般小公司去干富有挑战和创意的工作(63.6%),也有不少人愿意接受著名大公司的一般性工作(36.4%)。在《大学生择业心理浅析》文中提到毕业生在择业时,价值取向上趋向追求经济利益。其次在地域选择上,普遍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其普遍趋势是边远地区的学生向往内地,内地的向往沿海地区,农村的向往城市,中小城市的向往大城市,而不愿到边远贫困地区工作。在对行业的选择中,尽管对行业选择上可能因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别,但总的标准是大都把经济利益、个人发展、社会地位等几个方面作为重要因素来考虑,这也是新世纪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最突出的特点。浙江大学楼成礼等几位老师在《新时期大学毕业生择业就业观调查与研究》中提到在2002年对浙江大学12个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调查后发现新时期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就业观呈现以下特点。(1)择业就业态度上积极热情与积极冷漠交织。(2)择业心理上自信与忧虑并存。(3)就业期望值过高,职业选择标准体现多重性。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把注重职业的“经济收入高,福利待遇好”放在第一位,占到26%;“能发挥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符合个人兴趣爱好”排在第二、三位,同时希望工作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和社会地位。
此种价值取向无所谓对错,但是,我们的高职学生在择业时,更要注意树立一种理性的职业价值观,以期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高职学生在选择自己的职业时,要给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作出合理的定位。首先,要确立合适的职业目标。确立合适的职业目标是建立在对社会需求、具体环境条件和个人能力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客观认识自己,结合社会需求,并作出综合分析、判断,就能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其次,立足长远发展。传统观念认为人们工作就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但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职业对个体的意义已经远不是如此简单,职业可以满足人们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多方面的需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体发展、社会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择业时不能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因此,要在考察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树立重自我职业发展、才能发挥、事业成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不怎么样,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总之,盲目到一些表面上看来不错,但不适合自己,自己才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单位工作是不会让自己满意的,与其将来后悔,不如现在就改变自己,建立适应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人才需求规律的合理的职业价值观,以指导自己正确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