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问中有人生的大快乐
人不可以不闻道,而道也未尝不可闻也。用一时之力则有一时之功,用一日之力则有一日之功。
情境一:
厉归真学画虎
我国古时有许多大画家,他们为中华留下了灿烂的瑰宝。
五代时画虎的名家厉归真,他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老虎,但是由于自己生活在平原,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所以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一样,他非常的懊恼。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
他走进深山,找到了一位在山里以打猎为生的老人。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在这位猎户老人的帮助下,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他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厉归真之所以能够把老虎画的惟妙惟肖,成为一代画虎大师,就是因为对绘画的热爱,对画虎的执著。浓厚的兴趣铸就了这位大师。
情境二:
凿壁借光
匡衡很勤学但没有蜡烛,邻居有蜡烛却照不到(他的房间)。
匡衡于是就在墙上打了一个洞用来引进烛光,用书映着光来读书。当地有一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里十分富有,书又很多,匡衡就给他家作雇工辛苦劳动而不要求报酬,主人感到奇怪问匡衡,匡衡回答说:“希望可以读遍主人的书。”主人感叹,把书借给他,(匡衡)他终于成了大学问家。
主题:学习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
经典:
【原文】吾尝终日而思,终夜不寝,以思,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释义】一天到晚不吃饭,通宵达旦不睡觉地冥思苦想,没什么用处,还不如学习。
【原文】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王充《论衡·量知》
【释义】人的才能有高有低,但认识事物都是因为学习,通过学习才能得到知识,不请教发问就不会有所认识。
【原文】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释义】对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为证》
【释义】孔子说:“学习,然后用一定时间实习,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而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原文】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论语·卫灵公》
【释义】孔子问:“子贡啊,你把我当成不断学习从而了解现实当下的人吗?”子贡回答:“对,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啊,我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
【原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张子语录》
【释义】给人们认识天地的真理确立一个切实的理论体系,给百姓在世上的安身立命建立一套切实的思想和方法;将古代圣贤之人的绝世之学继承下来,然后为万世创造太平之世。
评解:
一个人要想提高人生的价值,获得事业成功,必须不断增进知识和技能。而学习是通向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快乐的学习是人生成功的动力,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保障。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只有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提倡的学问气氛是轻松的。每天学习一点新知识、新技能并按时温习,同时要求根据自己的需要适时地进行实践,这样既可以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指导实践,还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从而开拓新的思路,达到莫逆于心,身心喜悦的境界。当然学好不能仅有兴趣即可,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古人总结学习方法: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强调了活学活用的重要性。
讨论:
(一)课内讨论
1.“人不可以不问道,而道亦未尝不可闻也,用一时之力则有一时之功,用一日之力则有一日之功。”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在平时的学习中你怎样践行?
2.“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这句话究竟包含着几层意思?你认为怎样才能适道?与立?与权?
3.孔子说的“学”和我们今天在学校里完成的主要任务有不小的区别,孔子论学的话却常常被移植来用。试想想:“温故而知新”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在学习和生活中你怎样去应用它?
(二)课外思考
1.在今天这个时代,信息纷繁复杂,很多无用、无效的信息,我们怎样去辨别?什么信息对我们是有价值的呢?这样的东西何处才能学到?学到的东西又怎样才能与我们的生命融合起来呢?
2.同学们利用假期走访一下与所学专业有关的行业,了解行业的现实情况及其发展前景,以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还有多大的差距?怎样弥补?并写出实训报告。
延伸诵读:
【原文】人不可以不问道,而道亦未尝不可闻也,用一时之力则有一时之功,用一日之力则有一日之功。
——吴与弼《与傅秉彝书》
【原文】学问明则人品真,人品真则事功实,事功实则惠泽长。
——周汝登《郡守拙斋萧侯崇祀记》
【原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原文】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功夫始得。
——朱熹《朱子语类》
【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原文】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1];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2];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3];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
——《论语·阳货》
【注释】
[1]荡:好高骛远而没有基础。
[2]贼:受到伤害。
[3]绞:急切而尖刻刺人
二、知识没有等级
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
情境一:
范仲淹用“风水宝地”办学
北宋初期,朝廷只管通过科举考试录用官吏,而对兴办学校却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连国家最高学府的太学里,平时学生也寥寥无几。
各地学生都只把学校当成应试的客栈。考试前云集于此,考试一过,学校便冷清萧条起来。这样年复一年,国家需要的各种人才,眼看着日趋短缺。一些有心为国尽力的人,为此而忧心忡忡,范仲淹就是其中一位。
范仲淹两岁时死了父亲,随母改嫁,为人继子。生活虽然贫困,但他总是勤奋地读书,力求上进。在河南商丘的南都学舍学习时,他五年没有解衣就寝,获得了丰富知识。
生活的艰苦,造就了范仲淹勤俭、正直的品性。因此,他在做官以后,能够克己奉公、清廉无私,时时把百姓的疾苦和公益的事业挂在心上。面对朝廷轻视教育、学校衰败的情景,他十分焦急,曾经呼吁:“善国者莫先于育人,育才之方莫先于劝学!”但得不到各方面应有的重视。他感叹地说:“择而不教,贤孰继焉?”这正像农夫“不务耕而求获”一样的愚蠢啊!
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范仲淹在苏州当了一般官员,他买下一块叫做“南园”的地,本想建造私宅的。风水先生告诉他:“这是块风水宝地。谁占用此宝地,将来会不断的出公卿贵人!”范仲淹听了说:“既然这块风水宝地如此之好,那倒不如在这里办学校,让它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岂不比我家多出几个公卿贵人更好吗?”
于是他就在这里修建起了苏州郡学,还请来有名望的人任教。为了扭转学生不守纪律的问题,范仲淹把自己的长子范纯佑送去上学。范纯佑在学生中是年龄最小的,但入学以后,“尽行其规”,模范遵守纪律。于是“诸生随之,遂不敢犯,学校风气大变。”苏州郡学后来成了当时闻名的学校,培养了不少人才。
范仲淹用“风水宝地”办学的事,感动了许多人。他公而忘私,重视教育的精神,得到了社会各方的赞扬和钦佩。
情境二:
知识重在不断求索
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沈括,自幼勤奋好学,善于思索。有一次沈括上山看桃花,不知不觉地哼起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这首诗,当读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时,沈括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那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好朋友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乍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顿时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以后的沈括终于写出了科学巨著《梦溪笔谈》。
主题:知识能使我们自信、充实。
经典:
【原文】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什么贫富、地位的差别。”
【原文】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1]。是以杂也。”
——《荀子·法行篇第三十》
【释义】南郭惠子问子贡说:“孔夫子的门下,怎么那样混杂呢?”子贡说:“君子端正自己的身心来等待求学的人,想来的不拒绝,想走的不阻止。况且良医的门前多病人,整形器的旁边多弯木,所以夫子的门下鱼龙混杂啊。”
【原文】卫公孙朝[2]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3],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论语·子张篇》
【注释】
[1]檃栝(yǐn kuò):矫正竹木的工具。
[2]卫公孙朝:卫国大夫公孙朝。
[3]文武之道:周文王、周武王治国之理法。
【释义】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大处),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小处),在他们身上没有什么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我们老师哪里不再学习,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播呢?
评解:
“有教无类”是孔子最先提出来的一种教育主张,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东汉学者马融对这句话注解说:“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意思是不管对哪一类人都给以教育。
孔子的学生中有贵族,但更多的还是平民,甚至还有商人、强盗。正是由于孔子的“有教无类”,才使得这样一些平民、商人,甚至于强盗,受到教育后成为了社会上的显达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