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领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这一论断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和思路,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指明了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中应该积极、主动创新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它作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经常性思想教育的根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尊重学生,注重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就是要关心学生,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是要鼓舞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热情奔放,聪慧敏感,富有正义感和人生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追求个性的自由。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突出,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勇于追求思想,具有体现自我价值的极为迫切的心情。在各种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大学生会去追求自我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全面发展教育和注重个体的差异发展结合起来,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把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和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成就学生结合起来,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教育的氛围和环境,为每个大学生的成才和完善提供最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与时俱进的原则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一论述灵活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中,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也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即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中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就是要着眼于国内外政治、经济、教育和科学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认清大学生思想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研究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带来的挑战,使其体现时代性;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遵循人的全面发展规律,把握思想教育的规律性;就是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方式方法,优化思想教育内容体系,使思想教育富有创造性。
3.生活化原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尽可能地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坚持生活化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人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中找依托、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也应该自觉坚持这一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就是要求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使生活本身真正成为一种教育活动;就是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他们在日常生活的为人处世中身体力行,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人;就是改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模式,建构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模式。不仅要关注大学生思想状况,也要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更要关注他们的权利、尊严与能力的发展,使他们了解生活的真谛、认识生活的价值及自身在生活中的位置;使他们融入主流生活,不是消极的生活;使他们养成文明、良好的集体生活习惯;使他们心胸豁达,情绪乐观;使他们劳逸结合,坚持锻炼;使他们有生活规律,善用闲暇;特别是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健康观,等等。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的主要方法、策略
1.理论武装法
为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的保证、导向和凝聚功能,必须找准“关键点”,“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信仰、信念、信心和信任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入脑入心,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此法的特点是教师有组织、有目的、有系统地进行,并有较强的针对性。
2.正面灌输法
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的功能,教师必须坚持正面灌输的方法,即正面、直接、旗帜鲜明地向学生阐述政治思想道德原理、理论、立场、观点、方法等,先入为主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运用此方法要注意区分和有效把握正面灌输和机械灌输,正面灌输和强制教育的关系,不能形成和助推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的逆反心理。
3.情景感染法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其中情景感染法是教师们常用和喜欢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空洞说教的枯燥乏味,可以产生寓情于景、寓理于景、情理交融、情景交融的思想教育效果。比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人生价值时,教师就运用幻灯创造了三幅情景画面,一是拜金主义漫画。二是官本位漫画。三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圣西门的一段话,也就是一个政治寓言,他大胆假设:“如果法国损失了50名优秀的物理学家、50名优秀的化学家、50名优秀的作家、50名优秀的工程师——那么,法国马上就会变成一具僵尸。因为这些人干着对整个民族最有益的工作,推动着法国的文明;重新培养这些人,至少需要整整一代人的时间。”他又假设“如果法国失去了国王的兄弟、王公大臣、议员、主教、元帅、省长、上万名财主,并不会给国家带来多少不幸,因为他们并没有推动多少民族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这就很好地教育了学生,人生的价值究竟是什么,让学生们针对这些漫画自己去思考。
4.热点思索法
大学生思想开放,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理论热点、对国际国内形势热点、对政治生活热点、对社会生活热点、对大学校园的热点问题和现象等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和兴趣,都会给予高度的关注。而这些热点问题,恰恰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进行思想教育时的绝好素材,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充分挖掘热点问题所蕴含的思想教育意义,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5.多项激励法
此法是发挥高校思想理论课思想教育激励功能所必需的,它要求教师要善于选准“切入点”。期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在一定时期都有自己的主导性期望目标,有了这样的目标,他就具有了主动学习、工作、生活的动力,具有实现期望目标的内驱力,而人一旦失去了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就会失去学习、工作、生活的内在动力,丧失学习、工作、生活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升学(专升本、考研、考博)、入党、选干等方面的期望目标,找准“切入点”,采取多项激励法,使学生始终保持努力学习、深化认识、锻炼能力、提升觉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和创造活力。
6.需求满足法
需要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是由低向高走向的。这里所说的需求,是指正当合理的需求,不正当、不合理的需求则要加以教育、引导、规劝和警示。从总体上说,大学生的需求分三大类:一是生存,二是享受,三是发展。具体一点,具有求知、求业、求富、求美、求乐、求安、求成(成功、成才)等需求。因此,教师要善于找准学生的“需求点”,在教学中因势利导,积极主动满足学生的正当需求,使学生在需求得到逐步满足的情况下自觉地接受思想教育。
第二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
思维品质培养艺术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理论思维品质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作为教师,向大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意义远远不及培养大学生的理论思维品质的意义,传授理论知识仅仅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教会大学生学会理论思考,形成理论思维品质。培养大学生理论思维品质,对于激发大学生的理论热情,训练大学生的理论思维,发展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掌握理论思维品质的培养艺术,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至高境界。
一、思维的分类、思维品质及理论思维品质的含义
人的思维品质是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全面性的概括。为有利于深入认识思维品质,有必要对思维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思维分为不同的类型。对思维进行科学分类,有助于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根据思维的抽象程度或思维凭借的工具的不同来划分,可以将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所谓直观动作思维是指直接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的思维。所谓形象思维是以具体表象为材料的思维。所谓抽象思维是在感性经验基础上,以概念、判断、推理为形式的思维。按照具体形式的不同,抽象思维又可以分为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是否遵循明确、完整的逻辑规则和程序运行来分类,思维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又称为分析思维和常规思维,是指遵循特有的逻辑规则和程序而运行的思维活动。非逻辑思维又称为非常规思维,是指不遵循明确、完整的逻辑规则和程序的思维活动,主要有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和情感思维。
3.根据思维的运行方向来划分,思维可以分为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所谓正向思维又称为顺向思维,是指按照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遵循已经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的逻辑规则,受人们常用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影响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所谓逆向思维又称为反向思维,是指将已有信息中的条件和目标进行可逆性变换,从相反的方向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4.根据思维答案的指向来划分,思维可以分为聚合思维和辐射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为集中思维、收敛思维、求同思维,是指从给予的信息中朝一个方向收敛前进,从而形成单一、确定答案的思维活动。辐射思维又称为分散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是指从给予的信息中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形成众多合乎条件答案的思维活动。
5.根据思维的智力品质或创造性成分来划分,思维又可以分为再现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再现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现存的方案或程序直接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原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所以,思维品质就是人的各型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全面性的高度概括。理论思维品质是指学生在理论学习活动中感受理论的敏锐性和思辨性,初步把握理论的洞察力和评判力以及领会理论的独创性的智力总和。
二、培养大学生理论思维品质的价值意义
1.大学生理论思维品质的形成对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竞争,将是一种比思想、比知识、比创新的激烈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不仅要有资源、资金、科学技术和人才,而且要有更高的哲学头脑和理论思维。江泽民、胡锦涛同志曾经多次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形势下,只有高度重视哲学指导,加强理论思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才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理论工作的大力普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传授理论、训练思维、升华信念的教学重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大学生重视理论学习,结合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对一些重大理论、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思考及理论概括,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繁荣社会科学,提高民族的思辨力和洞察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