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影响和制约着个体与外部世界的这一互动过程。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我们适应现代社会,迎接人生挑战的基本保证。
典例剖析
我从低谷中走了出来
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读的是计算机专业,这个专业不是我的选择,而是我父母的选择。我真正喜欢的是物理,在高中时我曾获得省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奖。但我父母认为物理学是基础学科,很难找到好的工作岗位,作研究也未必有多大出息。我知道计算机很热门,找一份高薪的工作不难,但我真的对计算机不大感兴趣。上大学后,看到课程学习离自己的志向越来越远,我越来越觉得郁闷、失落,活着没意思。后来我迷上了网络,几乎每天必上网,就是考前也难以控制。我的成绩自然好不到哪里,不仅基础课有不及格的,甚至计算机专业课也挂起了红灯。系领导、班主任曾多次找我谈话,要我珍惜大学的学习时光。父母更是苦口婆心,要我不要毁了自己的前程。这些道理我都知道,我也恨自己意志薄弱,管不了自己。但现在怎么办,想要改变已非常困难,往事不堪回首,现实一片狼藉,唯有在网络中我才能获得一些慰藉,我知道自己快完了。
后来辅导员老师建议我去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我半信半疑地去找了一位咨询老师。第一次咨询,这位老师并未批评、教育我,而是对我的境遇表示理解和同情。我觉得这位老师不一般,我向她倾诉了自己抑郁多年的痛苦。
后来的咨询,老师和我一起分析了我沉陷网络的原因。一是专业不合兴趣,在学习中找不到成就感。因此借助网络获得虚幻的满足;二是自恃清高,不愿意将自己的心思与他人诉说,造成长期的抑郁,使自己更加依赖网络;三是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从而更加郁闷,更加留恋网络,形成恶性循环。通过咨询,我对自己有了更客观的认识,可是怎样改变自己,怎样改变目前的处境呢?正如咨询老师所说,要一下子彻底改变自己是很困难的,首先面临很多问题的自己,给自己一个转变的时间和过程。她根据我的兴趣和志向,提醒我不妨先学好目前的专业,将来可能的话去报考物理专业的研究生,即使毕业后不马上考研,至少也能在社会上立足,为将来打下基础,否则连生存都很困难,根本谈不上追求理想。咨询老师还和我一起讨论和制定了一个我认为可以执行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如果学习计划得到落实,作为奖励我可以上网,但必须有时间限制,而且还要看计划完成情况、情绪状况。上网情况与咨询老师定时联系。刚开始的几天我信心十足,学习计划也能基本完成,但时间长了,我又出现了反复。后来咨询老师建议我找一位值得信赖的同学经常提醒和监督我,跟我一起自修,有时也一起上网,待自己情况好转后再单独行动。慢慢地我发现自己有了转变,每周能固定时间学习了,成绩也不再滑坡,人也变得精神了。对了!我还捡起扔了很长时间的篮球。
我对自己开始有了信心。虽然因为我以前欠债太多,可能拿不到学位,但我估计拿个毕业证书不成问题,如果不考研,找个一般工作问题也不大,最重要的是,我从人生的低谷中彻底走了出来。我想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我不会再重蹈覆辙。我知道:遇到困难时,消沉、麻痹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唯有正视现实,接受自己,树立信心,循序渐进,才有希望的曙光。
从“我”心理问题的产生、发展到陷入网络不能自拔,再经过心理调适、咨询和治疗直到好转的整个过程,说明了大学生中由于社会和自身心理素质的问题,确实有着和社会青年及中学生不一样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矛盾,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是心理困惑、心理不适应和心理障碍。对于这些心理问题要早发现、早调适、早咨询、早治疗。否则,有可能影响健康和不可估量的损失。而对于大学生来说,要教育和引导他们懂得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部分,心理健康不仅对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而且对将来的成长、发展和成才都是至关重要的。正视和认识自己心理素质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心理问题,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标准和特点,克服神秘感和羞耻感的错误观念,一旦遇到心理问题时能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进行自我调适和咨询,或去有关心理卫生部门进行心理治疗。
学术视野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观点
关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许多基本观点,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精神分析学的基本观点
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和早期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他创造的自由联想法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个人人格的合理构造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他把人的意识分为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人们能够知觉到的,下意识不在意识范围,但一旦回忆就可以想起来,而潜意识是人们没有办法意识到的。心理障碍是由于人格结构中无意识成分与意识之间的不平衡所致,这种不平衡往往是无意识成分受到了意识的压制,个人由于采取歪曲的方式表达这种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而产生障碍。譬如,当一名大学生对于母亲依恋的需要在受到压抑时,他可能以采取与比自己年长的女性谈恋爱的方式来满足这种需要。
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荣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除了强调个人潜意识影响之外,还应该看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作用。他认为人类在更深的心理层次上是统一的。霍妮的“自我实现法”认为人的心理障碍来自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激烈冲突。一个人应学会面对真实的自我,在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做一个合理的妥协。
第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更加强调从个人的外部行为而不是内部深层心理活动去研究人。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个人的心理障碍直接表现为一种行为适应不良,也是由于某种歪曲的学习结果所致,改造行为不良的唯一办法依然是学习。斯金纳提出对付不良行为的自我调节法,其中之一是暗示控制法。伍尔帕提出“冷漠疗法”,都可以达到治疗目的。
第三,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罗杰斯和马斯洛。认为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两个自我:即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前者就是个人期望的自我(譬如期望成为作家、期末考试得95分),而现实自我就是实际当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譬如实际上作文枯燥空泛、或期末得了65分)。两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人们是乐观还是悲观的心境。只要个人学会调整自己,使两者形成合理的统一,心理就能保持健康。
第四,精神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瑞士兰德学院院长丹尼什教授提出了精神心理学的观点。他认为人类有三种重要的力量,就是知识、爱和意志;团结、真理、服务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伟大目标。人们只有在求知、求爱和意志的自我控制中,才能获得健康的心理。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失衡的年代里,人的心理也由此失衡,因此,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下拯救精神,这就是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呼声。
心理学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当然在实际生活中,可能需要因人因事具体分析,综合运用。
香港高校学生心理咨询的经典方法
在香港或西方国家,较多的人采用心理咨询的经典方法有四种。
第一,以人为中心治疗法
以人为中心治疗法的创始人卡尔·罗杰斯认为人有能力为自己做出选择,并达到自己的目标。只要双方建立一个治疗性的关系并为他提供安全感、给予接纳、真诚、同感、尊重,在辅导过程中,他就有能力对问题产生顿悟,并能处理冲突、矛盾、挣扎,积极面对困扰、解决问题。人在重新整理自己的经验过程中,能够对自己有所启发和自我发现,达到自我认识,又可以发挥个人的潜能。人能够把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使思想言行协调一致。这样,人在情绪上所产生的焦虑、不安、痛苦、失望、冲突、矛盾、挣扎等便会减少。
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处理大学生当时的感受,而不是过去的问题。咨询员与大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在咨询的过程中大学生才是咨询过程的主导者,咨询员只是协助者,负责整理、澄清大学生所讲的内容,并提供一个有安全感、接纳、真诚、同感、尊重……的环境,让大学生能够在毫无压力的环境下说出自己的经历,对自己更加了解。
第二,心理分析治疗法
心理分析治疗法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相信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当其中本我或超我过于操纵另一部分,人格便产生冲突,焦虑形成,人往往会以一些心理防卫机制,例如否定、合理化、投射、倒退、分离等逃避和压抑情绪上的困扰,然而问题往往不能得到解决。心理分析治疗法是通过咨询的过程,运用自由联想、解释、梦的分析等方法,把人在潜意识、不自知的问题,带到意识、知觉里,从而获得觉醒,明白自己问题的核心,把问题化解,处理情绪上的困扰。
第三,认知行为治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法强调行为的重要性,相信人的行为由环境塑造,每一个行为都是从学习得来的,包括适应的行为和不适应的行为,因此人的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强化,例如增强物、鼓励或惩罚的方法,将不适应的行为改变、减弱,同样也可以维持并加强适应的行为。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主要的方法和技巧有松弛法、系统减敏法、敢于自我训练、自我指导。
认知治疗法的目标是改变学生的一些思想、意念,例如有些同学对自己、对将来及对世界充满负面的看法,甚至有抑郁倾向,认知治疗法是将这负面的思维改变为正面的思维,将消极的看法转为积极的看法,将片面的思想角度转为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将缺乏弹性的思维方式改变为富有弹性的思维方式,将悲观的态度转为乐观的态度,总之将非理性的思维方式改变为理性的思维方式。其技巧,有认知家庭作业(学生记下自己一些非理性的思维所产生的负面情绪,然后改变这种思维方式,同时可以带动情绪的改变)、自我教导训练、自我对话等。
第四,交互分析治疗法
交互分析治疗法的始创人柏尼认为人往往成为早期决定的受害者和牺牲品,他相信人是理性的,有能力做选择,能够重新做决定,改写人生剧本,把以往玩的游戏放弃,便能够将问题解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治疗的目的是将人生剧本变成由大学生自己操纵,而不是受过去经验的操纵,这样便能够独立自主地做出选择,掌握自己的未来。由于人的行为受到三种自我的影响,包括父母、成人、儿童。人之所以产生问题,是因为三者之间在沟通上出现了障碍,例如一对夫妇,他们之间的沟通模式应该是成人对成人,但如果一方扮演父母,另外一方扮演儿童,两者便会出现矛盾和问题。人在生活中往往面对四个人生剧本,“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因此,让大学生学习如何以成人的态度来重新做出抉择,重新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
疑难点播
心理是否异常的判断标准
心理异常(abnormal)是指心理偏离了正常范围(规范或者标准)的不良心理活动,是与心理正常相对的概念,离开心理正常(normal)也无法谈论和研究心理异常。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异常与心理正常是一个连续谱,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可以区分,因此,区别心理异常的标准就显得十分复杂。从当前的研究看,要判断心理是否异常,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经验标准。以经验为标准是指通过对自身心理活动的体验和经验,或根据一般人对正常心理活动的经验作为出发点和参考依据判断自己的心理是否异常。如根据自己心理抑郁、感到心理很不愉快、无法控制自己的某些心理和行为的出现,或者根据自己对心理正常的理解等作为依据来判断。由于人的主观体验随意性大,因此以经验为标准常常可能会出现错误,需要与其他标准结合使用。
2.社会适应性标准。社会适应性标准是根据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环境提出的要求,是否符合社会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与价值观念标准来判断是否心理异常。如果行为适应社会生活环境条件的变化则属正常,反之则为异常,由于人的适应行为和能力受到时间、地点、文化、习俗所处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跟着环境条件的变化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以此进行判断也会出现差异性。
3.病因或症状存在与否标准。有些心理异常现象或致病因素在正常人身上是对没有的,如果出现则可以判断为异常。如某大学生情绪很不稳定,动辄发脾气或者哭泣,经医生检查发现甲状腺肿大,且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由此可判断其情绪变化是因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心理异常。这一标准比较客观,但是由于人的心理异常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多数心理异常都没有明显的病因或症状,所以此标准的使用范围比较狭窄,只能使用于少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