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失落——丧失的自信心
在中学,大家大多是家庭中的中心,是学校里的佼佼者,但是,到了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周围的同学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辉煌的过去,除少数人可以保持原来的中心位置和重要角色,不少同学在从中心角色向普通角色的转变过程中,自我评价受到了冲击,他们忽而发现“强中自有强中手”,发现自己变得渺小无能了,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同时,高考过后,大家从埋头学习中抬起头来,第一次有机会能够看清彼此,才猛然发现自己和他人之间原来除了学习成绩外,还有其他许多方面的差距。在知识、才艺、人际关系、家庭背景乃至身体容貌等方面己不如人的地方也很多。
特别是来自农村、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或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或因为服饰落伍,或因为浓重的乡音,或因为孤陋寡闻,方方面面难免有使人相形见绌的感觉,总感到“见人矮三分”,于是沉默寡言、内向孤僻。在某些学生身上就容易产生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感方面的困惑。此时考入大学的自豪和喜悦,会随着面临的一连串的不适应和挫折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心中的优越感一下子跌落为自卑感。
3.无措——我是一只恋巢的小鸟
从青春期开始,每个孩子都向往着独立自由的生活,渴望摆脱家长老师的约束。远离家人的大学,使同学告别了一切都听从家长老师安排的苦读生涯,大学城里的主人陡然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自由的独立的人。然而自由也意味着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安排,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开创。不少同学在拥有了渴望的自由时,并没有因此产生舒适感,相反却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主自理能力而感到强烈的不适应。缺乏锻炼造成的依赖性给新生们带来的痛苦矛盾从生活、学习、为人处世等各方面反映出来,尤其是在受到一些挫折的时候,新生们就会恋家想家不能自制。
4.孤独——独在异乡为异客
大学生大多是独自离家在外上学,对于新入学的同学来说,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处处感到不适应,一时难寻知音,无法倾诉自己的失落和烦恼。同时,大学生要面对的人际关系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复杂的人际交往使一些同学更容易把自己封闭起来,于是孤独成了新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5.失望——失落的天堂
“上大学前我想象大学是天堂,无忧无虑,充满快乐。”一位新生对老师这样说,那么现在呢,他笑着回答:“比地狱好一点。”这是典型的新生入学后的失落心理,主要原因是在上大学前,对大学生活的期望值太高,进校一段时间后,感觉专业不理想,校舍设备破旧简陋,学风不正,师资水平不高。理想的天堂变成了人间的现实,失望感伴随而来。某高校对进校两月以后的几届新生做的调查发现,新生中认为学校比想象中要好的不超过20%。绝大部分认为学校比想象中的差或是差得很远。失落的心情让他们对今后的大学生活失去了信心。
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仍处于一般水平,男生的适应性要好于女生的适应性。说明当代大学生在学校适应性的提高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方面,学生要逐渐学会自觉激发学习动机、提高人际交往的主动性、转化自己的角色、合理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等,以逐渐提高自身的学校适应性;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学校适应性方面的辅导,不仅要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进行指导和干预,而且要在整个大学期间对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进行指导。在角色适应、职业选择适应、身体症状表现方面女生要弱于男生,这可能与女生的性格特点,就业形式以及自身的身体素质有关,这说明对于女大学生在角色适应、职业选择适应、身体症状表现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年级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强于低年级大学生,体育专业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最好,其次是理科专业的大学生。这说明高年级的大学生逐渐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特点,并且有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对自己也有较好的角色定位,对学校环境也能认同,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低年级的学生进入大学时间不长,深感大学校园环境变化大,难以很快适应大学环境,因此在各个方面的适应都弱于高年级的学生。因此,要格外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体育专业和理科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身心症状表现明显好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可能是体育专业和理科专业的学生在知识的记忆量方面的要求要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注重操作技能的提高,他们也注重身体锻炼和人际交往,因此他们在这些方面的适应较好。
(二)学习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业压力是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应激源,处理不当会引发不良的身心健康问题,甚至触发学生的自杀行为。回顾国内外对大学生学业压力的有关研究发现,国内研究就学业压力存在情况进行了描述统计和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国外的则对具体的应对策略的有效性及其对抑郁情绪等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学生以学习为本,学习是大学生面临的主要任务,学业压力是个体作为学生永远需要面对的主题。而学业压力不仅与学生的学业成就直接相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当前国内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使我们警醒,要想毕业后有出路,得有真才实学。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习再度成为大学生们关注的焦点,而如何应对学习压力问题是各高校和在校大学生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学习压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外界环境所提出的要求进行认知和评价,如果学生认为这些要求超出了自己的应对能力,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焦虑”“紧张”等的不良情绪,学习压力也由此而生。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适当的压力能使我们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从而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学习压力过大或过小都对学习不利。
学业压力主要以日常生活困扰的形式存在,在每学期特定的时候学业压力源增多,如考试或为考试作准备时、等级竞争时、短时间内需要掌握大量的内容时。常见的引发学习压力感的事件有:课业量的增加、分数比期望值低、转专业、找工作或升学、逃课太多、毕业前焦虑、与导师发生争执、转学,等等。
学业压力过重不仅会导致低质量的学习行为,还会影响到大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自我效能感等。而且当压力被认为是消极的或压力强度过大时会损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研究发现被调查大学生当感到有压力时部分会出现“易烦躁”“忧郁”“学习工作效率下降”“心跳加快”“失眠”等症状,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45%,43%,39%,35%,35%。而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如冠心病、癌症、免疫力下降、生活质量下降、抑郁或自杀等‘。因此对大学生学习压力的特点及有效的应对方式进行研究,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应对,提高学业成就,增进身心健康。
学业压力产生及应对的有关因素:
1.性别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学业压力的承受能力、感知强度、采取的应对方式有所不同。研究表明,女生的学业压力高于男生。男生常感到学习成绩不理想,常为自己的前途担心,担心自己能否学有所成(用);而女生常感到学习任务较重,学习不如他人。
2.年级
不同年级学业压力水平有所不同,但现有的研究结果得出的相反的结论:余圣陶等以常州和上海两地的工科院校学生的样本进行调查表明,随年级增高学业压力有下降的趋势;而张林等人研究则得出,大一学生的学业压力显著低于其他年级,而其他年级则无显著差异;大一、大二的学生比大三、大四的学生对压力的反应更强烈。此外,研究还表明非独生子女学业压力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3.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从宏观上看,人才是从个人的能力能否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来判定的。当前我国人才市场存在着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选的矛盾。在校大学生则面临着以下问题需要解决: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学什么将来才有用?怎样学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学些什么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而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全球化等在当前的信息社会,由于信息量的剧增,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知识创新能力对我们能否胜任社会工作显得日益重要。
4.生活环境因素
大学生群体生活的小环境,主要包括生活氛围、学习氛围、人际关系氛围等方面。高校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和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及其知名度出台了一些硬性政策从制度上给大学生的学习施加了压力。教师和父母等对大学生的期望过高会给大学生带来压力。此外同学间的社会比较,学业任务过重等,都会无形地增加学业压力。
5.大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学业压力的产生取决于受到影响或威胁的个体对外部环境的认知和评价,而大学生的这种认知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他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业胜任能力,不能理解学习内容,考试失败等是直接引发学业压力的事件。造成学生之间学习压力体验差异的非智力因素很多,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抱负水平、对学习的责任感以及学习方法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学生对外部环境的认知和评价。
(三)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人际关系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感觉剥夺实验”表明,离开他人孤独地生活,就不可能发展出正常的智力和人格。别人已经成为人们适应环境的重要“社会资源”,朋友越多越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另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中多说、多向别人倾诉,以及握手、拥抱等亲密行为更可以直接促使人的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使人能够更快地从疾病中康复。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交往,主动地与人交往,并且积极发展交际能力。
人际关系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建立的可觉察到的直接而稳定的心理上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关系之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他们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许多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令人担忧,且心理问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引起的。对中学生人际关系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和教育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教育的角度来探讨人际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加以教育引导,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本研究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访谈法、文献法,对目前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当代社会中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是:(1)友谊占据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2)交友标准上,强调思想认识和追求目标的一致性;(3)团体现象突出;(4)师生关系有所削弱;(5)易与父母产生隔阂。教育引导的主要措施如下:(1)形成有益的社会环境;(2)发挥高效的学校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已成为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3)重视良好的家庭教育;(4)加强学生的个人修养,培养学生主动交往的意识,提高其交往技能。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关于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理论,对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中学生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业余生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新生面临的第一个巨大变化就是环境的变化。多数学生从中小城市、乡镇农村到大城市读书,在家庭所在地就读的大学生也从走读变成了住校。当他们真正开始大学生活时,新老师、新同学、新校园、新的生活环境、新的教学风格、新的学习方式,一切的一切都发生了根本性地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刚刚进入大学的大学生容易产生各种适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