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很受消费者欢迎,营业额连续10年递增,每年均以15%~20%递增率递增。可到了第11年,企业绩效停滞下来,以后两年也都如此。公司召开高层会议,商讨对策。会议中,总裁承诺道:“谁能提出办法让公司业绩增长,重奖10万元。”大伙有的建议扩大营销宣传,有的建议推出精品广告等。有位年轻的经理递给总裁一张纸条,总裁看完后,立即签了一张10万元的支票给这位经理。
那张纸条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在的牙膏开口扩大1毫米!消费者每天早晚挤出同样长度的牙膏,牙膏开口直径扩大1毫米,每个消费者就多用1毫米宽的牙膏,每天的牙膏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啊?公司立刻着手更换包装。第14年,公司的营业额增加32%。
不难看出,一个小小的改变,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突破原有的习惯思维的做法,节省了多少资金投入。其实,这两个案例中所包含的最本质要素,是在智性上对定式思维方式的突破。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常常习惯于过去的思维方式。思维有了定式,心路就变窄了,许多事情就会在既定的框框中思考。其实,你能把自己的心径扩大1毫米,你将会体验到你智性的高度与广度。可悲剧常常是人人收集累积经验,经验形成观念,观念又制造了局限。
有相思维
当我们过分看重事物或人所存在的外在表形表象而不能触及其实质,便产生了智性的又一缺憾,即有相思维。俊男吸引我们眼球,此乃外相之诱,倩女使我们魂牵梦萦,此乃形美之惑,问题均在此俊男倩女之外相外形,能认识外相之浅表,透内质之深刻,即是离相而智啊!中国禅宗之“禅定”境界,也无非是外离相则禅,内不乱则定之深刻所在。
早年我在大学听第一堂生理课,生理老师进教室提笔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性”,然后问学生联想到了什么?
女生们立即各个脸色通红,而众多男生则哗然大笑。老师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说:“大家不要笑,联想到什么就讲出来,不要怕难为情。”
同学们交头接耳后,前排桌的一个男同学鼓起勇气举手站起来说:“我联想到了……高潮。”同学们一阵大笑!接着有人说性交、怀孕、裸体、变态、阳痿……最后,似乎该联想到的都讲完了,同学们便停下来等待老师评论。
“很好,联想得很丰富!”
生理老师扫了全班同学一眼,拿起粉笔用力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爱”!那一刻,教室里忽然很静,很静……你会为这一切做怎样的思考呢?从形式上看表相,性交、怀孕、裸体、变态……均为有相存在,但在选择和本质上通过它们是可以达及另一无形无相之更高境界,这就是爱!这不仅是对语境的突破,更是一种智性思维的通达与深刻所在。
相似的生活个案还存在于其他更多领域与实践之中。以下两个案例更贴切地说明了有相思维所引起的智性缺憾。美国一家航空公司号称服务一流,对每件事情都要求做到尽善尽美,其“超越期望”的服务理念深入每一个员工的心。有一天,一位贵宾乘客托运了一只宠物狗,始发地发送电报告知他们:那只狗是贵宾乘客心爱的宠物,它将在此地转机回澳洲。电报特别提醒他们务必认真照看,不得遗失。
经理看完电报,马上吩咐员工谨慎对待并分配了任务,甚至买了狗食备用。当他们什么都准备好之后,负责去接宠物的职员却报告:接到的那只所谓的名贵狗已经死了。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协商后最终取得了一致意见是去买一只相像的宠物狗。新的任务重新分配了,有人负责筹钱,有人负责打电话询问,有人负责包裹尸体扔到垃圾筒……小小的办公室忙得鸡飞狗跳。幸好,转机时间长达5小时,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这件事。
工夫不负有心人,他们还真的找到了一只十分相像的狗,花色几乎无差。
可是,意想不到的是次日他们就收到了投诉电报。大家都想不明白到底什么地方出了纰漏,于是就怂恿经理打国际长途到澳洲的办事处询问,结果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人家托运的那只狗本来就是死的,主人正因为太喜爱它才千里迢迢送它“叶落归根”回老家的。
早年下乡时,刚刚时兴BB机和大哥大,谁有这些东西,不仅仅是一种时尚,还是一种尊贵身价的象征,这是我所亲临的事情……张明年轻有为,正直廉洁,刚刚三十出头就当上了远城县的县长。上任第一天,张县长组织开了一个全县干部会,以便认识认识各单位、各乡镇的领导,熟悉熟悉情况。会议即将开始,张县长缓步走入会场。好家伙,会场里热闹非凡,“嘀嘀嘀”的BB 机,大哥大的呼叫声和回电话的声音响作一团,此起彼伏,络绎不绝。张县长一看,眉头就皱了起来。不用说,这些钱都得掏国家的腰包,得花老百姓的血汗钱。这么多的“机”叫声,该是一笔多大的浪费呀!看那个李局长,说话笑眯眯的,聊着些不着边际的闲话,还有大古乡的那个龙乡长——太可气了,大古乡是全县最穷的一个乡,很多村至今还年年需要国家的扶贫款生活,乡长却用起了手机,抖起了威风,成什么话!
张县长很生气,他决定要刹刹这股歪风,要刹歪风,看样子就要从龙乡长“开刀”了。
张县长清清嗓子说:“同志们,大家好!感谢大家用这美妙的音乐来迎接我。从这BB机、大哥大发出的声音里可以看到各位的实力。我想向大家提几个问题。请大古乡的龙乡长到台上来!”会场里一下子鸦雀无声,龙乡长在位子上愣了一会儿,旁边的人扯扯他,他才站起来,走上主席台。
张县长问:“龙乡长,你们乡人均收入是多少?”龙乡长答:“200元。”张县长又问:“你的手机一个月需要多少钱的费用?”“这……”龙乡长脸上通红,“是……十几元吧。”张县长冷笑了一声:“十几元?邮电局对你可真够照顾的呀,连50元的月租费都不收了?”龙乡长哑口无言。
张县长伸出手说:“我还没手机呢,把手机借我潇洒潇洒吧。”龙乡长急忙说:“不行。”“怎么不行?”龙乡长也不敢再说什么,默默地把手机递到张县长的手里。
张县长已经做好了准备,他要当场砸烂手机,狠刹这股腐败风。张县长把手机接到手里,感觉轻飘飘的,再仔细一看,不由吃了一惊,手里的大哥大竟是个玩具!他呆住了,不知该说什么好。
龙乡长诚恳地说:“张县长,真对不起!我们听说县里都喜欢投资有钱的地方,好出政绩,我们那里真的很穷,怕您看不起我们,不愿给我们投资搞建设,乡亲们在我来时要凑钱为我换副‘行头’。我不忍花乡亲们的钱,就拿了儿子的玩具手机来充充面子……”张县长听完,忽然慢慢地举起了手中的“手机”,放到耳边,说:“喂,大古乡的父老乡亲们,我是张县长,我现在向你们保证,我将陪同你们一起向贫困宣战,请你们相信我!”“哗——”会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为此,你又领悟到了些什么?你能否由此而超越?我们所存在的世界,是以色彩斑斓、有形有相的各种图式不断地塑造着我们以及我们的生活理念。我们能接受西瓜是圆的这一事实,有一天我们遇到方形西瓜会如何对待?我们都能接受早年烧煤炉的煤球是黑的这一事实,我们被给予白颜色的煤球时会作何感想?何时我们能突破智性的有相而达及超越有相之浅表、透其内质之深刻之境地呢?
我向思维
不是以自己对事物或人客观存在的真实状况为标准进行认知和评判,而是以自我意向性的好恶感受来对事物进行评判,所产生的思维。很明显,这比前者定式思维对我们自己和对别人有更大双重危害性,这种智性的单翼缺憾频繁地充斥在我们生活实践的众多领域中。一来这种智性缺憾由于发自主体自我意向,很难使其客观,因为大多数人给他自身所钟情与喜欢的事物和人会比给他不喜欢的事物与人更高的肯定性评价;二来这种智性缺憾的评判结果本身因为出于个人意向而不是真实的客观存在而贬损评判者的人格,所以,这种双重的危害性,前者损智性,后者败人格。
我一生中没有崇敬过多少人,但我大学时的中共党史老师,却给予了我一生的崇敬之感,并自那以后成为了我完善智性成就人格的楷模。
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考入了大学,在一次中共党史的课堂上,我因为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日主力问题与老师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发展到后来演变成一场学术争论,不可开交。当44位同学举目看到老师时,只见他脸色发白,嘴唇发紫,浑身发抖……那时年轻气盛的我,自恃有理,而不做半点让步,寂静的教室似乎掉一根针都能听得到,片刻后,当大家都认为老师会更严厉地批评我或以后肯定会收拾我时,老师讲话了,他相当平静地说:“你和我争论的是一个学术问题,在这一点上,允许有不同的学术观点,你记住,今天为此引发的情绪不快,丝毫不会影响期末考试你的这门学科成绩!”寂静的教室顿时被一片掌声所替代……期末我的这门学科成绩获得了95分,我的老师在这一事实中克服我向思维的智性缺憾,至少分清了两个关系:一是我的卷面成绩是我学习的结果呈现,不应受我曾与他有过的顶撞而改变我所得之分;二是坚持人格对事实的尊重,是一位师长最基本的人格德性所在。
扪心自问,当我们身居高位之时或屈从权威之时;当我们处于强势之中或在强势之地,我们利益可能受损之刻;当我们声誉、权威受到挑战之时;当我们为他人情绪不爽之时,是否还能本真而客观地评判他人他事,能超然这一切?
假如你处在下面这种情景中,是否还能客观地评价啄木鸟?
我的党史老师是一个智性的人,还是一个有德性的人,甚至还可以称其是一个伟大的人。因为大人物有时会做龌龊之事,而小人物也常会有那伟大行为的表现。在这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而是智性使然使你守住一份真实,德性使然使你守住自我信仰真实的人格。
北宋书法家石苍舒,才艺冠绝一时,昔年曾与苏轼、黄庭坚等游从,切磋书学。其久居长安,平生雅好收藏,家中图书古玩、碑拓笔帖甚富。
潞国公文彦博一度领兵驻守长安,亦与石公相往来。石公有唐人褚遂良《圣教序》墨迹原册,潞国公借去赏玩。此系名帖,潞国公珍爱至极,特命其公子临摹一本。
一日,潞国公宴请朋僚,席间出示真伪二帖,请坐中诸公辨别。群人竟众口一词,皆称文公子临摹为真迹,倒以石公原册为赝品。石公在座,始终不出一语,不欲辩白。席将散时,石公与潞国公相视而笑。
石公曰:“今日方知做官之妙处。”潞国公大噱,满座赧然。文彦博以书帖真伪鉴识人之真伪,可谓别具眼力。其实,作为一个人,我们在欲望驱使之下,在利害关系牵制之内,在声誉可能受损之时,多难以进行客观认知与评判,因为那样做是需要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但要真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超越这一切,肯定地说,你是一个超越自我的人。
我们事事如果能在特定的情境中超越一下欲望给予我们的牵引,就能更智慧。在这方面,动物未必不如我们。
“鸟未倦而知返,云将归而始闲,不失早见之明,会收自知之誉”,这段古训向我们提示了成功与态度相关联的另一个侧面。人类可供挖掘的潜力是巨大的,然而作为个体的人,每一个特紫柏老人集(第23卷)定的发展阶段可能挖掘的潜力,可能发挥的主观能动作用,相对来说又是有限的。“鸟未倦而知返”,就是对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客观的随机变化状况持科学的评价态度,及时恰当地调节自身的行动计划和行为方式,以期获得最理想的结果。
“鸟未倦而知返”形象地表达了对于鸟儿的飞行效价的客观审度,这包含着鸟儿自身的生命系统和飞行环境的维生系统两个方面。有一则鸟的寓言:有一只在森林边缘生活惯了的鸟儿,看到蓝天浩渺,一望无际,于是,它决定飞出森林,它飞呀飞呀,突然发现前方金光四射,一片橙黄,喜得它舞姿翩翩,径直向前。不料,当它精疲力竭到了那儿,才知道原来是荒漠的戈壁沙滩,它饥渴劳碌,却找不到食物,也寻觅不到适宜休憩的枝头,想返回那葱郁富饶的森林,已经没有力气,也来不及了。因为接踵而至的是风沙的怒吼和寒夜的降临。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这是一只聪明的鸟儿,对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客观的随机变化状况能够持科学的态度,它首先就该考虑,自己的飞行能力有多大?如果目的地不如想象得那么美好,有没有及时返程的精力和时间?如不能及时返程,那儿有没有起码的生存条件,以蓄积返程的力量?如果这只鸟儿,从主观生命系统与客观维生系统两方面都有比较客观的估价,就不会导致上述的悲剧。这虽是一个寓言,实则不啻为现实生活的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