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位精瘦的铁汉子,红背心,绿军裤,裤腿一高一低,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奇怪的是他的脚上却趿着一双塑料拖鞋。我们让他谈谈那天爆破的事,他咧嘴笑了:“工作,工作,没啥子说的。”典型的四川好汉,精明而倔强。
在我们的再三要求下,这位汉子给我们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那天,他带着两个战士前去执行爆破任务。但在选择爆破点时,他们犹豫了,他们来到营区的东北角,如果从这里炸一条泄洪道口,工程不大,爆破很方便,洪水可以一泄而下直流汉渠,但这里是一片居民区,住着回民乡亲们,在临近爆炸点200米处还住着一位产妇,不!绝对不行!“我们已经受灾了,不能再让老百姓受害。”于是,他们从营区的东北角转到了东南角,这里虽没有房屋,可是有农民兄弟的上千亩稻田,望着这绿油油的稻田,他们咬咬牙,走开了。
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水面的阳光反射到他的脸上,最后他来到了营区的正南面,这里是部队的战术场和50亩甜菜地,在那坚硬的公路上,他把16包TNT 炸药一字排开。
一声巨响,坚实的公路仅仅出现了一个60公分见方的小坑。继续炸!又是一声巨响,公路还是没有炸开。
最后一箱炸药放下坑去,这是同志们最后的希望,然而,点炮的小战士由于过份劳累和紧张,一下子拽掉了雷管。洪水上来了,如果不及时引爆,后果不堪设想。任庭元急了,“扑通”一声跳进坑里,迅速接好雷管,可当他准备跳上坑时,深陷在泥中的两只鞋却怎么也拔不出来,太危险了,顾不了多想,他从鞋中抽出脚,使出全身的力量,跳出坑来。
随着一声巨响,他那双价值50多元钱的新皮鞋腾空而起,公路炸开了。我们问他当时是不是有点害怕,他伸长脖子叫道:“人到那时,急了,不引爆就完了。”瞧!这就是那个名副其实的“任大胆”。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金钱无疑对许多人有着一种强烈的诱惑力,可我们的战士在这里却做出了比金钱更具有魅力的行动:
战士徐国文和他的战友们把一位泡在洪水中的老大娘背在肩上,可这位老大娘拼命地挣扎着,怎么也不肯让战士们带她走。
“大娘,这里太危险!”“不,我不能走!”
不管怎样劝解,大娘依旧挣扎着不肯离去。
“大娘,难道您有什么不放心的事?”在战士们的反复催问下,这位老人终于说出那难以启齿的事,“同志啊,你不知道啊,我怕儿女不孝,自己偷偷藏下了700块私房钱。这钱是我一点一点积攒的,舍不得丢下啊!”
原来大娘把700元钱裹在手绢里,在忙乱中不慎丢失,战士们听了大娘的诉说,返身扑进水里,在一堆堆泥块瓦砾中扒着、摸着,手指挖痛了,指甲盖掀翻了,钻心地疼痛,十指连心呀,手绢让洪水冲开了。然而,他们却耐心地摸索,终于一张一张地摸出了680元人民币。这哪里是在摸钱,他们是在抚慰老人的心啊。当老人捧着这湿漉漉、带着泥沙的680元人民币时,她的泪水不由得顺着干瘪的面颊流了下来:“老八路又回来了!”她把钱紧紧贴在心口,这不是680块钱,而是战士们那一颗颗活蹦乱跳、热腾腾的心啊!
另一位是造纸厂保管员刘宝印老人,他和他的妻子一辈子省吃俭用。据说他们的省俭方式也很奇特,家中看去一无所有,掉在地上的饭粒也要捡起,养几只鸡下的蛋也要卖钱,13年没有逛过银川,粗茶淡饭、萝卜白菜,至今还是看一个14英寸的黑白电视。然而,在这次洪灾中,他却说有一个藏有5000元现款,5000元国库券,两个金戒指的黑箱子掩埋在房屋倒塌的废墟中。老伴去了北京,老刘说不出具体位置,光是知道哭泣。这可难坏了在现场抢险救灾的战士。这样,他们只好放大范围挖掘,有3位战士在那里翻砖倒土整整折腾一天,然后在一个压成一摊烂泥的鸡厩附近找到了这只上锁的黑箱子。老人抱着它只知道哭,握着战士们的手说:“孩子,你们知道做了什么好事吗,你们这是救了我们老两口的老命啊!”
确实救了老命,因为他们积聚的是他们一辈子的心血。在这些金钱的上面附丽着他们的生命。
老人抖抖嗦嗦撬开箱子拿出一沓人民币要送给战士。战士当然拒收。
战士也很感动,为老人失物重得的欢乐,也为自己干了一件好事激动得落泪。后来,我们在某部采访时见到了这些可爱的战士,得知他们是从安徽参军来的。
此时,他们的家乡也正在遭受着洪水的袭击,他们已经很久没有接到家信了。当问到他们有什么想法,战士奚小峰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们:“那里的解放军也在帮我们家乡抗洪,我们帮助这里的人民抢险,只是尽自己的一点心意啊。”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诚实的心啊!
有这样一个故事:洪水滔天,人类和猴子分别被冲到了两座相对遥望的孤岛上。
后来,水面上漂来两个苹果,一个被年轻的小伙子捞起,一个被小猴子捞起。年轻的小伙子把苹果送给一位姑娘,姑娘把它送给了一位怀抱孩子的母亲,母亲又把它送给了老人,老人又把苹果递给了孩子。而猴子那边则是另一番情景:年轻的母猴子从小猴子手里抢了苹果,交给年轻的公猴子,年轻的公猴子又把它交给老猴子,老猴子把它交给猴王的宠妾,苹果最后落入猴王的口中……于是,猴子站在那里,望着对面的孤岛,都在说,“人类真傻。”当洪水涌进房屋的时候,60多岁的袁老太太正躺在床上,她想,自己长年瘫痪,因大小便失禁,经常光着身子,平时连自己的儿女都不愿多进她的屋子,现在洪水来了,这次一定没命了,她绝望地叫了声:“救命呀!”便闭上了双眼……几个年轻的战士听见呼号声涌了进来,看到赤身裸体的她,这些军营里的男子汉条件反射般地退了出来。在非常时期,人可能失去人性,可非常时期又能使人性发出耀眼的光芒。望着肆虐的洪水,战士们牙一咬,再次冲了进来,他们撩起床单,把老人的身体一裹,将她抢了出来……人啊,这就是人,一个大写的人。
在洪水最汹涌的时候,战士们多次出入商业店铺,这里有成堆的商品,可在搬运过程中,没有人动过一块饼干、一颗糖果。
战士王飞在洪水中艰难地向前走着,忽然水面上漂过来两条云烟,他随手捞了起来,毫不犹豫地送还给附近的那家商店。
事后我们得知,这个在无人看见的情况下,主动把拾到的云烟交还给商店的战士竟是一个一天要吸一盒烟的江西烟民。
在这里,在生与死的边缘,人性总是在熠熠闪光。从凌晨6时到日照头顶,这些在水中拼搏的小伙子早已是饥肠辘辘了。下午1时,几经周折,炊事班的同志把馒头送来了,战士们却捧着馒头,把它们送给老人和孩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颤抖着双手:“孩子,这馒头还是你们吃吧,你们从早干到现在,让我们心里不忍啊。”一个小女孩从衣袋里掏出一个湿漉漉的泡泡糖,递给那个把她从洪水中抢救出来的解放军叔叔,“叔叔,你吹吧!这是大大泡泡糖。”她那天真无邪的眼光充满了执拗的盼望。这些当代的“小皇帝”、家中宠儿,此时此刻竟变得如此懂事,丝毫没有往日的“皇帝”味道。这位战士没有接她的糖,只是紧紧地把她抱在怀里……当洪水铺天盖地袭来的时候,有一位妇女发疯似地连哭带叫,扑打着左邻右舍的院门:“快起来呀,快起来……”在关键时刻,她不是冲进自己的家里,而是冲进一位产妇家中,她知道,这个产妇的丈夫今夜不在家。当她右手抱着婴儿,左手携着产妇冲出房门时,“轰隆”一声,房屋在她们的身后倒塌了。这位普通的中年妇女叫桂凤兰,是青铜峡造纸厂一名普通的职工。
军爱民、民拥军。人民军队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也没有忘记子弟兵。洪水中,青铜峡市委书记朱立清,这个自治区拥军优属先进工作者,涉水到部队营区察看灾情,当他看到部队的40户军人家属房歪屋斜,无处安身时,便亲自到附近的工厂、学校,一户户询问,一间间察看,直到把这40户家属安置妥善,他才放心地离去。市长王贵增,数次察看部队灾情,看到部队为地方蒙受这样大的损失,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向战士们深深鞠了一躬。营区大院积水排不出去,他协调有关部门,抽调十几台水泵,跳进齐腰深的洪水安装水泵,亲自为部队排水。书记和市长的行为像一股暖流,温暖了广大官兵的心。
11日上午,青铜峡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和青铜峡镇的领导及各清真寺的阿訇一行70多人,来到部队驻地,他们带来了政府捐赠的救灾款,带来了大米白面、牛羊肉和新鲜蔬菜,带来了回族同胞连夜赶制的油香和馓子,这些礼物是微薄的,但它却包含着青铜峡22万回汉人民对子弟兵的真情和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