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讲求度人济世,悲天悯人。佛法的宗旨就是劝诫世人秉持一颗慈悲心游走于红尘,往来于俗世,处处行善,时时积德,修出一生的善缘。本章旨在为世人揭示出慈悲的本相,剖析慈悲与孝道、平等、布施、智慧之间的因果业缘,从而助世人早日修出一颗真正的慈悲之心。
善恶是法,法非善恶
慈悲,是善美的关怀在佛的眼里,世间没有不可点度之人,世间也没有不可化解之事。善良的人可以度,邪恶的人更可以度,因为越是出于污泥,就越是能够结出清净的莲花,越是手握屠刀,就越可以一念放下立地成佛。正所谓“善恶是法,法非善恶”,这句话就告诉世人,人之本心皆为善,无一人不可度。
佛家讲慈悲,慈悲之心是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泉源。慈悲就是佛性,心怀慈悲之心,世人皆可成佛。慈悲犹如阳光、净水、花朵,可以带给世人光明、清净、欢喜。
当然,慈悲并非是懦弱,慈悲也并不是忍让,当你受到他人的侵害时,此时的慈悲就是勇敢,要勇敢地用自己的力量自救甚至点化他人;慈悲也不是一时的恻隐,只有穿上智慧之衣的仁慈才是大仁大慈,才是可以解救世人的仁慈;慈悲更不是一时的兴起,而是将善行作为终生的准则;慈悲也不是对他人的心有所求,而是心灵世界的坦坦荡荡;慈悲的至境是怨亲平等,是无我无私。
一位小沙弥向无名禅师问道求法:“您告诉我们学佛就是要普度众生,那么如果是坏人该怎么办呢?坏人已经犯下了恶孽,已经失去做人的资格,还要度他们吗?”
无名禅师听完后拿起笔来,在纸上写了一个“我”字,但这个“我”却是反方向写出来的,就像是印章上的文字。禅师写完后问道:“这是什么?”
小沙弥回答说:“这是一个字,只不过写反了。”
禅师又问:“那你能看出这是个什么字吗?”
小沙弥回答说:“是个‘我’字。”
禅师又说:“那么写反的‘我’字算不算字呢?”
小沙弥说:“写反的字怎么还能算字呢?”
禅师说道:“既然不算,那你为何会说这是个‘我’呢?”
小沙弥立刻改口说:“算。”
禅师又说:“既然算个字,那你为什么又说这个字反了呢?”
小沙弥无言以对。
无名禅师微笑着说道:“正写是字,反写也是字,你既然说它是个反写的‘我’字,就说明在你心里是真正识得‘我’的原字的;相反,如果你不知道原来的字是什么模样,就算我写反了,你也无从知晓,只怕当人告诉你这是的‘我’字后,遇到正写的‘我’,你倒要说是反写的了。”
小沙弥若有所悟地点点头,禅师接着说道:“同样的道理,好人是人,坏人也是人,你只需明了人的本性,能一眼辨出善恶,那么度化坏人又有何难呢?”
小沙弥因此顿悟。
其实无名禅师旨在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皆有其本相,只要明悉本相,那么心中就不会有迷惘疑惑。任其正反,都可不失其道,不乱其规,心如明镜,本相可照。
是以,对于一些误入歧途之人,我们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只有如此,他们的心才会受到感怀,他们才有悔过之意,才有知返之心。
星云大师告诉我们,慈悲是身体力行的道德,而不是衡量别人的尺度。也就是说只有慈悲之心还远远不够,必须“引慈心于己行,行善事以修心”,这才是真正的慈悲。
……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人之慈悲,孝之为本
慈悲之心非空来,孝道为本是其源佛家认为,慈悲之心的源头,是一个人的孝心。
净业三福有云:“孝养父母,尊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世业。”第一句话就是劝诫世人“孝养父母”,可见“孝”于佛家而言是多么的重要。而一个人想要立于世间,那么就必须修德,而修德的第一步就是必须懂得孝顺父母。因为人生世间,父母是自己最亲最近之人,倘若连最亲最近之人都不知道去关心,那么很难想象还会将自己的慈爱友善送给那些素昧平生之人。
是以,世人若想修慈悲之心,则须先养孝顺之德。孝顺是根,慈悲为实;孝顺是源,慈悲乃流;孝顺是石木,慈悲是广厦。
佛祖在舍卫国时,曾为信徒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在过去,印度的波罗奈国有这样一个残忍的习俗——当父母年老时,就将其活埋,这样便可以节省粮食,然后养活子孙后代。久而久之,这个残忍的习俗竟然变成了国家的法律规定。
在这个国家里有一位长者,他的儿子十分孝顺。这个儿子对于国家有这样一条残酷的律条实在是不能忍受,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废除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长者已经到了要被活埋的年岁。可是他的儿子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惨剧,于是他在自己家的地下建了一个密室,把父亲藏在了里面,每天按时按点为父亲送上食物和水。他的这份孝心最终感动了天神,天神决定帮助这个孝顺的孩子。于是天神手拿一卷纸,然后来到国王面前对国王说:“这张纸上写着四个问题,如果你在七天之内可以全部解答出来,那么我就会保你的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但如果你答不出来,那我就会砍下你的头颅。”说完,天神就消失不见了。
国王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可是大家看着纸上的四个问题,谁也没有解决的办法。眼看期限将至,国王无奈之下昭告天下,若有人能解答出全部问题,那么这个人无论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国王都会答应。
这四个难题就是:什么是最大的财富?什么是最大的快乐?什么是第一美味?什么最长寿?
那个孝顺的儿子见到这四个问题后,立刻询问自己的父亲。长者给出了答案:信用是最大的财富;修行正法是最大的快乐;诚实语是第一美味;法身慧命最为长寿。这个儿子将这些答案告知了国王,国王果然通过了天神的考验。国王非常高兴,于是问他:“这些答案是你自己想的,还是别人教的?”
“是我父亲教的。”
国王很诧异地说:“你父亲应该很老了吧,不是应该已经被活埋了吗?”
“请国王恕罪,我私自将老迈的父亲藏了起来。国王陛下,父母生育我们,养育我们,那是怎样的艰辛与不易啊,无论我们怎么报答都不为过。因此国王陛下,我不要金银珠宝,也不要高官厚禄,只是恳请废除‘活埋年老父母’这条律法。”
国王深受感动,于是将这条残忍的法律废除掉了,而且另增一条:凡是不孝顺父母的人,将治以重罪。
佛陀讲完这个故事后对信徒们说:“孝养恭敬父母,便是孝养恭敬一切佛与菩萨。而那个长者的儿子就是我,而正因这份功德,我才可修成正果。”
信徒听完后赞叹不已,纷纷决心效仿。
佛陀的孝心最后终于为其打开了佛法之门,使其通晓万理,明察千道。世间一切修心向佛之人,当牢记佛陀教诲,恪守孝道,方能慈悲为人,从而救人于水火,度己于极乐。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子女觉得父母年老力衰之后,就会成为家庭的负担。好一点的安心奉养,或是送到养老院托人照料;不好的无卧房可寝,无热饭可食;更有甚者直接将父母扫地出门,任其流浪乞讨甚至自生自灭。这种行为怎能不令人发指呢?
不能事亲,焉能成佛?父母终其一生,将心念都系于儿女身上,我们又怎能不报父母的生恩养德呢?孝顺父母,是佛家现世最基本的慈悲,只有这份慈悲在父母身上生根发芽,才能推及众生,开出大爱之花。
……不孝不顺,与禽兽无异。
布施救人,不留一念
法布施,就是度人佛家讲求布施,而这布施由低至高分为三层:一是物质层面的,世人饥时赠以粥米,困时赠以钱帛,这叫做外布施;二是精神层面的,传承知识,开启智慧,这叫做内布施;三是救世人于苦难之中,度世人于水火之间,这叫做无畏布施。
对修心向佛之人而言,布施自然是一种修行。每个人的佛性皆不相同,那么布施之物自然也不尽相同。身外之物丰厚之人不免勤于外布施,捐款捐物,解人燃眉之急;诗书饱读之人自当勤于内布施,授人以渔,开其愚鲁,化其冥顽,授人毕生所用;而只有心怀大爱之人,才会敢为无畏布施,救人危难之间。
但是无论是哪种布施,布施者都应抱持无施的心态,一切布施皆是空,受者也空,施者也空,不求回报,心境坦然。只有如此,才算是领悟到了佛法布施的道理。
某天晚上,七里禅师打禅诵经,忽然一个强盗闯了进来,手持利刃冲着七里禅师吼道:“快把钱拿出来,不然就要了你的命!”
七里禅师头也不回,非常镇静地说道:“不要打扰我,钱在那边的箱子里,你自己尽管去拿。”
强盗打开木箱将里面的钱币全部拿出,正要离开时,只听禅师说道:“不要把钱全拿走,留一些给我买花果供佛。”
强盗感到很奇怪,不过还是放下了一部分钱。然后他转身又要离开,这时禅师又说道:“收了别人的钱,怎能不说一句谢谢就走呢?”
强盗小声地说了一句“谢谢”。
后来这个强盗终于被官府缉拿归案,审问之后得知他曾抢过七里禅师的财物,于是便请七里禅师来指认。谁知七里禅师说道:“此人不是强盗,因为钱是我赠与他的,而且他也向我说过谢谢。”
强盗听后非常感动,刑期服满后便皈依了七里禅师。
七里禅师的布施不仅仅是财物的外布施,更是点化世人的无畏布施。但无论是外布施还是无畏布施,七里禅师始终抱持着淡然的心境,过后即为空。而也正是由于这份心境,那个强盗才能翻然悔悟皈依佛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能看到一些富翁资助寒门学子圆一个上学梦的画面,这些慷慨解囊之人确实值得我们感动与尊敬。但令人奇怪的是,很多受到过资助的学子虽然在镜头前表现得比较感动,但在内心却并没有生出多少的感激。这是因为这些富翁捐助的目的不是非常纯洁,有的只是想借此机会来为自己留下一些美名,赢得人们的一些好感,可以说与那些寒门学子只是互相利用的关系。而那些寒门学子虽然贫穷,但是自尊心还是有的,没有人愿意受到别人的施舍,更不愿意将自己受到施舍的事情让全天下的人知道。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受恩不知报”现象的原因。倘若那些富人们可以不贪图虚名,甘做默默无名的奉献着,那么那些受人恩惠的人自然会牢记在心,即使因为不知道恩人是谁而在今后无法回报,但他们也一定会将这份爱传递下去,而且也不会留下姓名。如此一来仁爱之心将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终滚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佛性之精髓,在于法布施。而法布施之精髓,则在于无私心,无杂念,施而无所求,舍而无所取,有此心性,则佛法可通,禅理可识。
……布施之心越空,则佛性越明。
佛性平等,普度众生
世人皆有佛性,万物皆有慧根佛陀顿悟之时,曾有言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佛陀的这句佛偈,便是肯定了众生的平等性。虽然世人由于因果业报之差异,而有智愚美丑、富贵贫贱之别,但世人之本体自性其实并无二致。这就好比渡河飞空,渡者飞者有深浅远近,但是水流天空难道也有深浅远近吗?
佛之奥妙,其实无他,唯包融耳。世间之高低贵贱,在佛法里皆不过是觉醒的梦幻,看破的虚无,唯有平等才是世间的根业,是众生的本相。
既然众生平等,那么众生自然也如佛陀所言“皆有佛性”。天边的流云飞鸟,地面的树木花草,日常所见的一切再简单再平常不过之物,都是具有佛性的。甚至说我们平日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都散发着佛性的灵光。而当我们自身领悟到众生平等的禅理后,佛性之光就会真正照进我们的心灵世界,为我们照亮通往至境的道路。
鹤林玄素,是牛头宗第六代禅师。虽然在禅宗史上很少听到他的法名,但是他对禅宗的领悟是非常深的。
曾有一次,玄素禅师正在禅房打坐,突然听到有人在敲鹤林寺的大门,于是问道:“什么人在敲门?”
门外之人回答说:“是僧人。”
岂料玄素禅师说道:“莫说是僧人,就是佛祖来了也不接纳。”
门外僧人诧异道:“为什么不接纳?”
玄素禅师回答说:“这里没有你栖身的地方。”
门外僧人顿悟,遂下山而去。
又有一次,一位住在鹤林寺山下的屠户请玄素禅师到他家里去设斋供。玄素禅师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待玄素禅师一切准备齐当下山赴约,走到山门时却被几个僧人拦住,劝说玄素禅师不要与这种杀生之人来往,以免坏了名声。玄素禅师却说道:“佛性平等,对于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名声是显赫也好,是狼籍也罢,只要是可度化之人,我就会去度化。”说完便下山而去,而那个屠户在经过玄素禅师的劝诫后,也决定不再从事这杀生的行当了。
在玄素禅师看来,人人都有佛性,只要去点化开悟,那么便可成佛。这也是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的不同之处,小乘佛法认为佛性只有少数人才有,大乘佛法则不然,认为佛性是世人与生俱来的。
在现代社会里,无论你是整天忙忙碌碌,还是终日无所事事;无论你是居于高位,还是处于平凡,其实都大可不必有所介怀,因为每个人其实都是平等的。曾有一位知名演员说过:“在人上的时候,要把别人当人看;而在人下的时候,要把自己当人看。”其实这句话所彰显的就是一种众生平等的思想。前不久看过这么一条新闻,说有一个女教师在食堂就餐时,因不满服务员上菜太慢,竟然逼迫服务员向自己下跪道歉,否则就拒付餐款。其实这件事是何其的微不足道,但是这个女教师却小题大做,很显然是认为自己与服务员相比高人一等的扭曲心理所致。试想一下,这样的老师连对人格最起码的尊重之心都没有,又如何去教导学生处事做人呢?
世人哪一个人不是赤条条而来,又赤条条而去的呢?既然没有人可以躲开生死轮回,那么人与人之间又有何不同可言?
万般皆是幻象,平等才是真身。既然人皆有佛性,那么人与人之间便没有什么不同可言。当你悟透这个佛理之后,普度众生不过是举手之劳。
……平等待人乃是修心修身的禅理。
弃仁爱之智慧,犹如失航道之行船
无仁之智,终是昙花一朵;怀爱之慧,方为莲华一枝星云大师有云:“智慧,是人生的透视,是微妙的颖悟;慈悲,是善美的关怀,是立场的互易。智慧与慈悲,乃人间至宝也。”
星云大师将智慧与慈悲视为一个人的两件宝物,是人生所不可缺少的两个“心”。慈悲与智慧也应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关系。倘若只有慈悲之心,而无智慧之心,那么慈悲就有可能得不到正确的引导,由此产生“滥慈懒悲”,反而是误己害人;但倘若只有智慧之心,而无慈悲之心,那么智慧终不过是自私自利的“小智”,稍有不慎便会成为奸诈油滑,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
由此可见,以慈悲为根,浇之以智慧之水,那么自然会开出至善之花,结出至爱之果;以智慧为河,以慈悲为源,那么这河水自然会清澈甘甜,源源不断,最终达成汪洋之境,自是可纳俗世之百川而波澜不惊。
真正的佛理禅道无一处不显露出智慧的光芒,而真正的睿智聪颖也无时无刻不受到大慈大悲之心的牵引指点。两者互相借力,融汇有道,共同将人生引到一个新的境界,为世人开启佛法禅机之门。
众所周知,一休禅师是日本著名的高僧。他在世人心中简直就是智慧的化身,在他身上曾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尚娶妻”就是其中之一。
某次,一休禅师正在禅房坐禅,一个信徒忽然走进了禅房,向一休禅师哭诉自己不幸的生活。
原来这个人因为为自己治病而向高利贷借了很多的钱,现在病虽好了,但是债台高筑,债主每天催逼还债,甚至扬言要放火烧了他的房子,弄得他整天提心吊胆,甚至生出自杀之心。
一休听完后问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这个人摇摇头,告诉一休自己现在除了一个年幼的女儿外,什么都没有了。
一休皱紧了眉头,这个信徒看到后哭道:“请禅师帮忙,否则我的女儿就太苦了。”
一休忽然说道:“我有办法了,你可以为女儿找个夫婿,然后让女婿来帮你还债。”
信徒一听苦笑道:“我女儿才八岁,怎么嫁人啊?”
一休说道:“就把你女儿嫁给我吧,然后由我替你还债。”
信徒听完大惊失色,急忙说道:“这怎么行!”
一休禅师却微笑说道:“就这么定了,你快回家去准备准备吧。”
信徒此时别无他法,只能按照一休禅师的办法试一试了。他回家后把一休禅师要娶自己女儿的消息传了出去,结果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个消息,都打算在迎亲那天看个究竟。
到了迎亲那天,信徒的家门口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一休禅师端坐在院内,命人将自己的著作《狂云集》拿出,竟然就这样签名售书起来。那些本来来看热闹的人见状纷纷解开钱袋买书。等一休禅师把带来的书售罄之后,已经积累了几大箩筐的钱。
一休禅师问信徒:“这些钱够吗?”
信徒感激流涕道:“够了够了,多谢禅师。”说完便跪倒叩拜。
一休禅师将他扶起,说道:“我的忙已经帮到了,女婿自然也不必做了。”说完转身而去。
一休禅师先有慈悲之心,然后由慈悲之心开启智慧之门,最终救人于苦难,不得不说是寓慈于智的成功典范。
在现实生活中,聪明人多如牛毛,但是心怀仁慈的聪明人却如麟角。就拿面对汶川玉树地震却一心想发国难之财的人来说,虽然捕捉到了所谓的“商机”,可称其“多智”,但是其结果终是害人害己,弄不好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又是何苦呢?当然,存有此等险恶之心的人毕竟是少数,生活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一些所谓的“明哲保身”之举。比如说遇到躺在路边的病人或是被车辆撞倒的行人,大多数人都唯恐避之不及,而其理由是害怕自己被讹上,要遭破财之灾。前不久不就有一个老太太不慎摔倒,大喊是自己摔倒的与他人无关,这才有人上来相扶吗?世风如此,怎不令人痛心疾首?
没有慈悲的智慧,就如同失去航道的行船。要知仁慈才是本,智慧不过末,舍本逐末,最终会为孽障所困,悟不透佛理,参不透禅机。
……慈悲与智慧,只有相辅相生,方可开启禅境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