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说世人修佛参禅,最先要做到的就是本心的静与净。“静”就是说世人修佛参禅,要持专心、恒心、百折不挠心;要弃嗔心、妒心、犹豫不决心。而“净”就是说在修佛悟禅的时候,应不为名利所动,不为钱色所诱,心无杂念,唯有净土。世人只有秉持此二心修佛参禅,才能领悟到佛理禅机的妙谛所在。本章旨在为世人揭示修静心与净心的法门,助世人早日达成正果。
盛怒行事,善果难成
嗔怒就是心魔,就是阻碍修心修性的障红尘俗世里的芸芸众生,无一不在受着七情六欲的困扰。七情六欲影响着一个人的心性,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凭依。也就是说,一个人喜好什么,憎恶什么,是会决定这个人的生活状态的。在喜好之心下的行事,自然是温谦有礼,可得善果;在憎恶之心下的行事,必然是嗔怒无理,当得恶缘。
七情者,盖喜、怒、哀、思、悲、恐、惊耳。而在这七情之中,以“怒”最为伤心伤身,伤己伤人。试想一下,在当一个人火冒三丈怒发冲冠之时,此人怎还会顾及事情的后果?不畏惧后果的源头,又如何还会流出善良的水流?佛家有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这句话就是在告诫我们,怒火会将一个人心中所有平和安静的绿色烧为灰烬,会将一个人心中的宽容之海煮得沸腾,再也容不下任何人与物。
一位云游四方的禅师正坐于高台之上给当地的住民传授佛道经法,台下信徒之中突然有一个年轻人站起来向这个禅师提问说:“大师,什么才是阻碍修行的最大屏障?”
这位禅师眼皮也不抬一下道:“施主真是愚笨啊,连这么简单的佛理都不懂,还修什么佛,诵什么经啊?”
这个年轻人虽然很生气,但是依然强忍着怒气说:“大师的话实在是太不中听了,正因为弟子愚笨,所以才需要大师的指点以开心智,希望大师能为我指点迷津。”
哪知禅师还是连眼皮也不抬一下地说:“我适才在高台之下讲解佛理之时,已然看到施主,施主之相并未显出与佛家应有的那份因缘,是以施主还是请回吧,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闻听此言年轻人更是怒不可遏,但他一心向佛,因此仍然将心头的怒火竭力克制着,仍然用一种恭敬的语气说道:“大师这句话就错了,佛祖不是说过,世间没有不可度化之人吗?难道大师忘记佛祖的训诫了?”
这时候高坐筑台之上的禅师忽然睁开眼哈哈笑道:“施主啊,你不是已经将修行最大的屏障破除了吗?”
年轻人有些诧异,但一细想顿时豁然开朗,于是深施一礼说道:“弟子感谢大师教化。”
原来这位禅师要告诉这个年轻人的,就是“嗔怒乃是修业之障”。
故事中的年轻人以一颗求佛问禅之心压制住了禅师故意挑起的怒火,从而在佛理的修行上又进了一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善果,而这善因,自然就是那颗冷静理智之心。
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了,这样的快节奏生活让很多人的心态也变得越来越焦躁,越来越难以用一种心平气和的状态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就拿2010年一月初发生在北京市大兴区的灭门惨案来说,犯罪嫌疑人与受害者本来还算是朋友,在惨剧发生的前一刻两个人还在一起饮酒聊天。而犯罪嫌疑人以“大量饮酒所致,而且死者之一申某经常用言语‘挤兑’他,说他‘混得没有自己好’”之由作为了自己野蛮兽行的解释,很明显就是告诉我们一切都是因几句话引来的怒火而起。可见,一个人如果不能息怒平心,后果是多么的可怕啊!
冲动是魔鬼,嗔怒乃业障。佛家讲求向善自度,但一颗易怒之心又如何向善,如何自度呢?要知眼前一切于修佛之人只不过是镜花水月,让看不到的花影,摸不着的月相来掀起心灵的怒海嗔浪,这难道不是修心的耻辱吗?
……嗔怒烈火炽盛时,应倾柔和忍耐水。
既要惹尘埃,更需净心灵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尘埃是什么?在佛的眼中,山河大地,莽原湍流,众生万相,一事百态,这些都是尘埃,都是微不足道的蝼蚁蜉蝣。但是这蝼蚁蜉蝣,却是俗世红尘的精彩之处。虽然世人在佛的眼中无不可被度化之人,但是既为俗世之人,在大彻大悟之前自然还需行俗世之事。衣食住行是俗,生老病死是俗,七情六欲也是俗,这些俗就是心灵世界的尘埃,就是心灵世界达到清净之前的业障。
什么又是净心呢?净心就是“不可测、无障碍”,达到一种无垢无染、无贪无嗔、无痴无恼、无怨无忧、无系无缚的空灵自在湛寂明澈之境。
惹尘与净心乃是互为因果之关系。世人皆出于红尘俗世,本就是惹了一身的尘埃,此乃因;而当世人了悟红尘,看穿俗世之后,自然会生出皈依净土之心,此乃果。也就是说,只有先惹尘埃,才可后净心灵。
有一次奕尚禅师坐禅之后,忽然听到一阵阵悠扬的钟声。奕尚禅师竖耳倾听,待钟声停下来后,奕尚禅师便吩咐人将那个敲钟的僧人叫到自己的禅房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小沙弥来到禅师的禅房门前,禅师示意这个小沙弥进来,然后问道:“你来了多久了?”
小沙弥回答说:“一个月。”
禅师微微点点头,继续问道:“那你今天早上敲钟时,心情如何啊?”
小沙弥没料到禅师会有此问,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说道:“没什么心情,只为敲钟而敲钟而已。”
奕尚禅师摇摇头道:“我今天听到的钟声,非常高贵非常响亮,而只有真心诚意之人,才可敲出如此声音来。是以我想那个敲钟人一定心有所念,故寻你来有此一问,你再想一想,内心当真别无他念吗?”
小沙弥想了一会儿回答说:“禅师,其实我在敲钟的时候也没有刻意想着什么,只是在我出家之前,家父叮嘱我说,打钟之时应想钟即是佛,必须用虔诚礼拜之心打钟才行。”
奕尚禅师听完后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对这个敲钟的小沙弥训诫道:“切记,今后为事,皆要有这敲钟之心。”
这位小沙弥谨遵教诲,养成了事事恭谨的好习惯,后来终成一代禅师,就是后来的森田悟由禅师。
敲钟便是惹尘,虔诚礼拜便是净心。净心扫尘,本就是要有心可净,有尘可扫。倘若世人一出生便皆悟得佛道禅理之精髓真谛,那么人生还有何意义可言?
在现代社会中,日常的工作生活就是尘埃,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沾惹着。只不过不同的是,有些人的心灵世界尘埃污垢太多,导致了本心的丧失。比如说中国前首富,国美电器前主席黄光裕,不就是因为只知惹俗世之尘却不知扫心灵之埃而导致了最终的恶果吗?而那位2009年捐献最多的民营企业家陈光标,虽然积累了大量的金钱也是在“惹尘埃”,但他却懂得净心修性,知道要用自己的财富来回馈社会,这就是心灵的升华,这就是修佛向善。
佛语有云:“离烦恼之迷惘,即般若之明净,止暗昧之沉沦,登菩提之逍遥。”这几句佛语就是在告诉我们,俗世之中的“尘埃”,当惹可惹,须避则避,只有如此才能净心修性,方可远离迷惘暗昧之苦,达至般若菩提之境。
……清净之心乃德之根本。
静下心来,谛听到花开的声音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静心之人对于这些往往看到的、听到的会比其他人更多尘世俗心,皆有躁静之时。
人心焦躁时,双目所视、双耳所闻的一切人一切物,都会被涂上厌恶怨憎的色彩。叶皆枯萎,花尽凋零,人生旅途从山水的游历变为了沙漠的跋涉,无论沿途的风景多么美好,脚步却依旧是匆匆忙忙,不会给如诗如画的年华一点点欣赏的时间。这样的人心只是在与时间彼此进行着无谓的消耗,即使终老死去也不会带给心灵世界一次真正的解脱。这样的人生是多么的痛苦啊!
而人心平静时,潺溪翠峰,幽谷长河,鸟唱兽啸,山鸣云歌,大千世界里的一切景象,一切声音,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动人。一颗平静之心,带来的会是对人生滋味的细细品尝,会是对人生意义的慢慢扣问。这样的人生为时光的推移流转所滋养浇灌着,在结束的时候,必将会开出一朵超脱之花。
是以,人心须静,方可体味到大千世界的妙理,才能领悟到红尘万象的禅机。
一个本来穷困潦倒的人受到了佛的指引,一下子发达了起来。但是他在过了一段时间锦衣玉食的生活后发觉自己似乎并不快乐,于是他又向佛请教,希望佛能告诉自己怎么样才能快乐起来。
佛听完这个人的苦恼后说:“今后你若是遇到一些疑难之事,千万不要着急地去处理,而是先向前七步走,再向后七步走,如此进退三次,那么快乐便会来临。”
这个人当即向佛拜了又拜,决定以后不管遇到什么疑难之事都按照佛的指引来做。
他得到佛的指引后,到集镇上喝了一些酒。当天夜里回家,他推开自己卧房的门后,昏暗之中却发现妻子居然和别人同眠。因为屋内昏暗加之他自己喝了些酒,所以无法看清躺在妻子身边的人的模样。他心头的怒火已经燃至极点,到厨房寻了一把刀就要去砍躺在妻子身边的那个人,就在此时他突然想到佛在今天给他的指引,于是立即把刀收起,当下前进七步,然后后退七步,如此进退三次之后,他的内心果然比刚才平静了许多。这时他想何不看看躺在妻子身边的是谁,于是他点亮灯光,发现那个躺在妻子身边的人竟然是自己的母亲。
故事中的这个人若非受到佛的指引,恐怕早已造成了惨剧。其实这来回三次的行走,不就是在给一颗心缓冲焦躁的时间吗?所以说,当你的心灵世界充满急躁不安的时候,不妨也按照佛的这个指引,来化解内心的羁绊。
但时下社会的年轻人,普遍都存在着心浮气躁的毛病。谈恋爱者不能许三生之诺,只图一时感官之快;找工作者不能脚踏实地从零做起,而是希望一步到位平步青云;为人师者不能安心授业解惑,却一心寻径敛财;为父母者不能循序善进,却只知揠苗助长,这些都是人心浮躁之表现,都是人心的魔障。
比如说现在的一些年轻演员,将演戏当成自己一条出名之路,而不是真正出于对表演的热爱与对观众的尊重。而现在所谓的“演而优则唱,唱而优则演”,其实就是一种玩儿票,演员歌手的心态根本就没有摆到一个正确的位置上,那么又如何能出现被人称赞甚至可以一直流传下去的艺术作品呢?
静心乃是修心之本,一个连心都不能安静下来的人,又怎会听到佛的教诲呢?
……心静下来,你就会发觉人生的美好与世界的美丽。
真心,不会随外界变化而动
佛法即是人心,人心不动,则佛法自生佛法之真谛,莫若世人皆可把持自己之心,心不可乱。心一旦乱了,那么身必乱,言必乱,行必乱,那么必会为迷惘犹疑所困,参悟不到佛理禅机,也看不破人生的种种。
佛教中常用“明珠在掌”来譬喻佛心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人人可握可执之物。但“石中之火,不打不发”,世人若不修不证,那么即使有佛性慧根也是枉然。
那么,什么又是佛心的基石呢?
佛心的基石是“真心”,所谓“真心”,便是一颗不动不移之心,外界纵有千般变,我心岿然稳如山。也就是说,真心需要静心。
唐朝时期有一位得道的高僧,这就是马祖道一禅师。马祖道一禅师曾提出一个著名的佛理,这就是“即心即佛”。他座下的弟子无不是按照“即心即佛”的佛理修行,而他的一位法名叫法常的弟子更是因为从这句“即心即佛”中悟出了禅机,因此大彻大悟。而在此期间,师徒两人还有一段有趣的禅理对话。
当时马祖道一禅师为试探法常对佛法的领悟,曾对法常说道:“法常,你现在已经领悟了为师的‘即心即佛’,但为师最近又觉得‘非心非佛’了。”
法常听完后不为所动,他对师父说道:“别的我不闻不问不管不顾,我仍是‘即心即佛’。”
马祖道一禅师听完之后,颔首笑道:“梅子成熟了。”
古时候有一位高僧曾有偈语“竹影扫阶尘不动”,法常的回答正是应了这句话,任你万般变化,也不过是因风而摇的竹影,不会扫起阶前半点的尘埃。
在佛家看来,心静即是“涅槃寂静”,无论俗世怎样变动更换,在悟得佛理禅机之人看来,这些最终都会归于平等,归于寂静。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不能为自己找到心灵世界的安静之地,而是因外界的种种变化而总在改变自己,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比如说近些年来被誉为“国家第一考”的公务员考试,每年报名参加的人都在呈上升的趋势。而每一个考生的心态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是真心希望可以服务人民,有些人只是由于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干脆看一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运气,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还有些人就纯属抱着玩儿玩儿的心态。在这些人中,那些目标明确的考生自然受到我们的尊敬,而那些充数之人就不免要让我们引以为戒了。因为凡事都随波逐流的话只能是永远都跟在别人的后面,被前面人的头背脊挡住自己的视线,不能够看到前面的风景,因而也不会知道前面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归宿。
既然静心对人的一生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静心呢?
星云大师给了我们这些俗世之人这样一些建议:
一是要对感情不执不舍。也就是说感情不可放弃,也不可过分执著,要用理智引导感情,用慈悲净化感情,这样才能有趋于静态的心。
二是要对五欲不拒不贪。五欲指的是财、色、名、食、睡。其实五欲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化导五欲。正当的五欲之求才是幸福快乐的保障,一味的贪婪或是拒绝都会造成莫大的痛苦。因此我们对五欲生活要做到不拒不贪。
三是要对世间不厌不求。不厌不求即是要求我们能够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平常心就是静态而又活泼的心。
四是要对生死不惧不迷。世人常为生死所惧,生死所迷,但生死其实又何足迷,何足畏呢?正常的人生观对生死是不会有任何的迷恋与畏惧的。
如果一个人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那么执著心、愧疚心、痴迷心等等魔障就会在心灵世界作祟,从而将自己陷入痛苦之中。这不是自寻烦恼吗?所以,若想还自己一份快乐,那就应该“不因外界心念变,守源固本心自真”。
……功德从真心而来,圆满自真心而始。
轻与重的感觉存乎一心
世间万象皆有轻重之分,轻重之分在乎心也俗世之心对待世间万物,必有轻重之分。而孰轻孰重在不同的心灵世界里,自然是迥然有异的。慈爱之心自然会将诸般感情视为重中之重,而邪佞之心必是将功名利禄、金钱美色当成自己的毕生所求。佛家说善恶存乎一念间,其实内心对世间万物的轻重取舍,同样存乎一念间。
轻重的差别源于心灵世界的不静,倘若心灵世界清净空明,那么美色不过是红粉骷髅,金钱不过是蛆蝇粪土,权位不过是镜花水月,名望不过是一梦黄粱;而对世俗之人间的感情也不会过于痴迷贪恋,该得即得,当舍则舍,不会留给内心半分的羁绊;至于生死,更是看穿识破,皮囊终须空,本心才是真。是以一心之念,静则万象皆轻,不静则一羽鹅毛亦可搅乱心海。
修心向佛之人,自然会将身外的虚无之物舍弃。万般种种在修佛之人的眼中,亦不过是微尘,不会惹起眷恋不舍之心。是以,若想修得此心,需当用即用,当弃即弃,按照万物本道运行,不逆天而为,自然会将一切看淡看清。
佛陀住世之时,曾有一个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手拿两个花瓶来献给佛陀。
佛陀对他说:“放下。”
于是他把左手的花瓶放下了。
佛陀又说:“放下。”
这回他把右手的花瓶放下了。
可是,佛陀这次依然说:“放下。”
这个人感到不解了,于是对佛陀说:“现在我已经是两手空空,还有什么可以放下呢?”
佛陀回答说:“我所说的‘放下’,并非是要你放下手中的花瓶,而是要你放下自己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都放下你就会将生死看穿识破,从而获得解脱。”
这个婆罗门于是理解了佛陀“放下”的佛理。
故事中的这个婆罗门,在听到佛陀的“放下”后,把手中的花瓶依次放下,可见这些东西于他来说是“轻”,但他并没有放下佛陀真正所指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可见这些皆是他心中的“重”。佛陀的用意,就是点化这个婆罗门能够“视重为轻”,只有抛开心头的负重,才能悟到至上的佛理妙法。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太多的人都在因为心中的负重而喘不过气来。比如说现在最热的房价问题,之所以热,一是因为房市正处在“高烧”的状态,二是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房子一直就是家庭的物质载体,因而在每一个人的心底对房子都有一份近乎狂热的执著。但现实是残酷的,很多到了适婚年龄的青年男女只能“望房兴叹”。可难道只因为没有房子就要失去爱情,失去婚姻,失去幸福吗?当然不是,不久前上海交通大学上演的一幕情侣之间的求婚,告诉了世人在这个越来越物质的时代,真情仍旧存在着。这就是真爱的力量,这对年轻人懂得在心里孰重孰轻。也就是这“存乎一心”的轻重取舍,才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房子不是爱情的保证,没有爱情的婚姻只是一间空屋。时下不是有“裸婚”一族吗?这些年轻人就是因为可以放下对现在不能达到的物质条件的强求,从而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谁能说他们以后就不会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呢?所以,何必将这些身外之物看重,但将这些看成是过眼的云烟,弹指的虚无,你的心灵就会得到解脱,享受到那些不能放下之人享受不到的快乐。
佛家讲“用有”,就是在告诫世人不可执著于身外物,要做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以私有、占有为轻,以“因缘有”、“共同有”、“感恩有”、“惜福有”为重,这才是智者,才是对心灵的解放超脱。
……物质丰但终有限,精神淡却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