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鼓励和简明的言语来造就一个人的道德,显然是比用法律和约束更能成功。
——德谟克利特
在儿童教育中,当儿童学会掌握言语的时候,我们也需要让儿童明白言行一致的重要性。我们知道,言行一致是人在生活中的道德要求,而这种行为的道德要求在儿童时期就应该得到教育。我们说,当个人的言语指涉自己的行为时,就要尽力做到言行一致。这是因为言行一致不仅仅是道德行为,也是维持良好生活的一种秩序。所以,从儿童时代起,我们就应该接受这种教育。
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说,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有言语与行为脱节的现象。而这种言行脱节的现象显示了儿童还缺少责任感。儿童的这种心理所表现出来的是,此时的儿童还没有理解个人行为的责任意识。因此,要想比较有效地消除儿童在道德品质上言行脱节的情况,促使儿童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保持一致的关系,必须全面考虑和正确处理儿童在生活中的言语与行为的关系。
从儿童出生之日起,儿童的心理一直存在着依附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儿童对自身的行为没有责任感,也与儿童的生活没有独立性有关。当儿童心理已然存在着依附的心态时,我们没有必要对儿童的种种行为产生道德上的责问。但我们要有意识地使儿童的心理逐渐理解行为与责任的关系。行为与责任会增强儿童心理的独立意识,有助于儿童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保持心理的健全。
而当儿童掌握了言语的时候,儿童同样也不能理解言语的作用。儿童在言语只是心理上最直接简单的表达,而言语与个人行为也就成为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常有现象。但随着儿童的成长,我们有必要培养儿童认识到言语与行为的关系。譬如,当儿童想自己穿好衣服,并在言语中表达这种意愿,但随后又放弃了这种意愿时,我们应该鼓励儿童努力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让儿童说到做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我们应该培养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这种习惯。尤其是想让儿童的心理对说到做到产生成就的满足感。随后,儿童会在内心体会到言行一致的必要性。当儿童将说到做到养成一种日常习惯时,儿童的意志力也会随之得到增强,同时儿童在这种习惯中日渐建立自身的责任心。这样儿童在生活中就会日渐展露出他的独立性。
儿童的言语与行为保持一致也包含了道德的属性。这种道德的属性有利于日后儿童懂得如何处理与人相处的重要性。譬如,当儿童答应别人去做某件事情,但却因为玩性或是其他原因而没有去做时,这就表明儿童还没有认识到该如何与人交往。所以,儿童需要在言行一致的事情上日渐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在儿童的教育中,没有道德的教育就会使儿童丧失了认识社会生活的可能。而从心理层面来说,这也会增强儿童的自私品性。可以说,儿童没有道德的教育也会使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我们说,在儿童掌握言语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道德的教育。因为言语上的道德教育可以端正儿童的日常行为。
为此,洛克告诫我们说:“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难获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能够再恢复的。怯懦无能和不懂人情世故是大家归给私家教育的过错,其实这并不是在家庭里面进行教育的必然结果,也并不是无法医治的毛病。如果说家里溺爱太过,常常使人懦弱无能,应该竭力避免,那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德行的缘故。”洛克所说的懦弱无能就是缺失道德教育的结果。显然,懦弱的品性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从中我们更可以知道,道德教育对儿童未来生活所发生的影响。
当然,儿童保持言行一致不仅需要培养,也与日常的生活环境有关。生活环境不仅仅是儿童言语教育的自然空间,同时也是儿童道德教育的自然空间。因为,儿童最初的认知能力来自于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很多儿童的行为表现最初就是受到这种生活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模仿的。当然,环境不能完全地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这在儿童道德的发展上也是一样。
我们知道,道德教育的影响对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效果。环境的影响是通过儿童心理的间接感知而发生作用的。而这种间接感知就是儿童当时的内心体验。这种心理的体验对儿童来说就像一个反光镜,只有通过它的折射才能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一些道德品行不好的儿童,其生活能力都会或多或少地显得薄弱。尤其是心理上的脆弱性,要比一般的儿童更加明显。
譬如,儿童学习成绩的落后,并不总是由于智力的落后,而是由于学习正确的态度。儿童这种不好学习的态度,体现了对自身缺乏道德上责任感。这种行为充分体现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说,道德教育是知识教育的前提条件。儿童在心理或许也就接受知识教育的愿望,但只会在心理上有过瞬间的反应。而儿童在言语上承诺努力接受知识教育,但惰性的心理却认定接受知识的教育。这种对自己的学习漠不关心,或缺乏学习自信心的这种表现,就是儿童早期没有道德教育的结果。儿童没有接受知识教育的正确态度,是与儿童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内心体验相关。
儿童在心理上建立自己的道德感,可以帮助儿童言语和行为的紧密关系。譬如,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当儿童向他人作出某种约定后,完成这种约定不仅可以获得内心的满足感,更可以得到他人的信任,同时也会建立与他人交往的基础,从而扩大自己的生活空间。这样,儿童的内心不仅得到完美的体验,更不会形成与他人的要求发生矛盾和冲突。
由此可见,儿童在道德的基础上能够正确体验到言语与行为的重要性,了解到儿童在缺失道德感时所处的地位,以及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因此,在儿童的日常行为中,我们观察儿童的道德感知。这种道德感知的观察不仅是行为上的,同时也要注意儿童的言语和表达。
儿童的言行不一致,首先就是一种心理表现。我们必须针对具体的情况,采取有效的道德教育措施来促使儿童具有积极履行道德要求的愿望,具有把这种道德感知付诸行动的愿望。也就是说,应当设法把对儿童的外部要求逐步变成儿童的内心要求,逐步成为儿童的动机和需要,使儿童能够主动地按照道德意识来调节自己的行动,从而自觉地完成道德行为。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激发儿童的道德行为的动机。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首先建立儿童心理的积极性。当儿童心理有了积极的动机,儿童就会自然地保持言语和行为上的一致。这其中所谓积极的动机,就是外在的要求变成了儿童内心的需要。此外,培养儿童的同情心,也是培养道德感知的教育方法。有助于儿童将不在认为言行一致是一种道德行为,而是具有道德感知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