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奖励是通过孩子的进步,给孩子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以好评,使之在精神上得到愉快、满足的体验,充分调动孩子自身的积极因素,以求不断进步。这种教育方法对所有孩子都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对那些表现不太好的孩子,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表现不太好的孩子,身上的消极因素较多,平时受批评较多,很少能得到肯定,他们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所以尤其需要正面鼓励。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应首先扭转厌烦他们的情绪和态度,不能“恨铁不成钢”,越恨,孩子往往就越消极。其次,要全面地发展地看待孩子。这些孩子虽然缺点比较多,身上有许多消极因素,但他们身上肯定也有积极因素。只不过是对于缺点比较多的孩子,家长往往感情用事,产生偏见,以致对缺点看得清楚,看得过多、过重;而对优点、进步则往往视而不见,或看见了也不以为然。如果只是抓住缺点不放,常常批评、训斥,那么孩子在越来越消极的同时,还会加深对立情绪,以致完全丧失上进的信心。所以家长要端正教育思想,努力发现这些孩子身上的优点、长处和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这对别的孩子来说虽然不值得一提,可对这些孩子来说是却极其可贵的,应及时抓住,给予表扬奖励,而表扬奖励应当是诚心诚意的,千万不能虚情假意。虚情假意的表扬奖励,比不表扬奖励效果更坏。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肯定,这并不都是出于虚荣心,而是由于每个人的正常的心理需求。在得到赞美与肯定的多数情况下,孩子的内心会获得自信,有充足的动力与奋斗的力量去为自己的目标与梦想拼搏。每一个孩子都会因父母或他人给自己的赞美与肯定而心存感激,也会用自己的不懈拼搏给他们以欣慰的回报。
我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则比较难。”这句话在家庭教育中对小孩子尤为受用,小孩子比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更喜欢听好话,而且他们是“喜形于色,怒形于色”的,听到来自外界的好话—表扬、赞美,那简直是比过年还要高兴。
一个孩子,如果你认为他是好孩子,那么他就是一个好孩子,因为你在以好孩子的待遇对待他;如果你认为他是坏孩子,那么他就一定是一个坏孩子,因为他的努力、他的优点,你都没看到,你把他的信心和热情都给毁了。这就是鼓励与赞美的力量。所以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的转变会带来孩子的转变,而这些改变可能就是因为来自父母不经意间的一句肯定、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所以,父母一定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对孩子说一些赞美、认可的话。
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从小就被认定是一个坏孩子。母牛走失了,树莫名其妙地被砍倒了……每个人都认定是他做的,甚至父亲和哥哥也认为他很坏。人们都认为母亲去世了,没有人管教是拿破仑·希尔变坏的主要原因。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他也就无所谓了,于是,他更加变本加厉了。
有一天,父亲说要再婚,大家都担心新妈妈会是个坏女人。拿破仑·希尔也打定主意,根本不把新妈妈放在眼里。
陌生的女人终于走进家门,她走进房间,愉快地向每个人打招呼。当走到希尔面前时,希尔像枪杆一样站得笔直,双手交叉在胸前,冷漠地瞪着她,一点儿欢迎的意思都没有。
“这就是拿破仑,”父亲介绍说,“全家最坏的孩子。”
令希尔永生难忘的是继母当时所说的话。她把手放在希尔肩上,看着他,眼里闪烁着光芒。“最坏的孩子?”她说,“一点儿也不,他是全家最聪明的孩子,我们要把他的本性诱导出来。”
是继母造就了拿破仑·希尔,因为她真心地相信他是个好孩子。如果父母对孩子抱有这样的信心,那么他就一定会成功。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正是继母深厚的爱和不可动摇的信心、激励成就了拿破仑·希尔的传奇。
多赞美和认可孩子,不要吝啬付出自己的信任。这样,孩子不但会更快乐、幸福地成长,父母也会收获丰硕的果实——孩子的好的未来。
好孩子是肯定出来的,这代表着父母的美好期望,而每一句赞美与鼓励又表达了所有父母的共同心声,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最好的,永远都可以更优秀。就如下面这位母亲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饱尝了多少辛酸,而恰恰是这位母亲对孩子的永不放弃最终成就了这个孩子。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妈妈,因为全班只有我的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五十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四十名,我们怀疑他的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听完老师的话,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彩,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老师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
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一趟。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送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欣赏我……”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积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落在手中的信封上。
妈妈的赏识给了孩子巨大的动力,也挖掘出了孩子内心不竭的潜能。我们应该学会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都能展现自身的精彩,这个时间也许很漫长,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一路鼓励孩子、认可孩子,让孩子在赞美中看到希望,一步步自信而坚定地走向梦想。
一定要真心地鼓励孩子,不能敷衍孩子。因为只有真心、真情地鼓励孩子,孩子才会给予积极反应,并努力地认真学习。
那么,父母具体该怎样做呢?
记住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一定要真心地鼓励孩子,不能敷衍孩子。因为只有真心、真诚地鼓励孩子,孩子才会给予积极的反应,并努力地认真学习。
当孩子取得了进步、好的成绩时,父母就要给予适当的夸奖,这也是需要技巧的。
首先,就是夸奖要来得及时。当孩子做了好事或有了进步,最好当时就给予夸奖和鼓励,这样孩子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就会及时得到最大的满足,从而把后面的事情做得更好。
其次,所夸的事实要准确,不夸大、不缩小。如果夸得不准,孩子心里就会有疑问,也就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如果夸错了,孩子就会把错的当成对的,会使孩子走向不好的方面,因为孩子都很在意父母的评价。
再次,就是夸奖要具体。夸奖不能太笼统、模糊,不能简单地用“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真棒”这样的一般评价用语,这样孩子会觉得父母心不在焉,是在为了让他做得更好而敷衍他,父母和孩子之间一旦这样就极容易产生不信任,因此就再也谈不上做孩子真诚的朋友和建立好的亲子关系了。
最后,就是要记住:不要经常夸奖孩子。这样很可能会使孩子骄傲,久而久之,就容易满足于现状,或者是沉浸在昔日的赞美、表扬之中而不能自拔,最终停滞不前。
总之,鼓励、赞美、表扬、夸奖都会让孩子更加地进步,父母只要掌握技巧、把握好尺度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