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44500000010

第10章 子罕第九

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

孔子很少谈利,却肯定天命,赞许仁德。

“析”

前文也提到,孔子并不讳言利,他主张通过正当手段来获利。但是,在利面前,特别是暴利面前,没有几个人不发狂,不铤而走险。而且,围绕利,就会起纷争,破坏社会良好的道德氛围,从而破坏社会的稳定。因而,孔子很少言利,以免引导民众都去谋利,而不去修德。而对天命和仁德,孔子大谈特谈,因为这有利于良好道德氛围的形成,可以引导人们去修德,也使人们心存对天命的畏惧,循规蹈矩。总之,能安定社会秩序和稳固帝国统治的话孔子大谈特谈,不利于稳定的话言之甚少。

9.2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译”

达巷这个地方的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广博,却没有足以成名的专长。”孔子听后,就对学生说:“我干哪一行呢?赶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赶车好了。”

“析”

达巷人认为孔子虽然学问广博,但没有专长。达巷人的这一见识是浅薄、鄙陋的,甚至可以说他们是井底之蛙。他们只知道技艺性的专长,只知道以此来评判人,却不知道君子不器,君子是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和民众谋福利。如果要说专长,这就是君子的专长。对达巷人这一看法,孔子可以根本无需回应。不过,在一个注重人与人关系的社会,孔子还是给予了积极回应,而且很谦卑地说自己无专长。可见,孔子还是一个很关切社会舆论的人。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译”

孔子说:“用麻制礼帽,符合礼制。现在用丝制作,节省些,我赞成大家的做法。堂下跪拜国君,也符合礼制。现在改到堂上跪拜,这是傲慢的表现。虽然和大家意见不一,我还是主张在堂下跪拜。”

“析”

孔子对礼制既有变通灵活之处,也有坚持不变的地方。其变与不变的关键在于某一做法是否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凡是有利于维护尊卑等级秩序,他都会坚持。譬如他就坚持堂下跪拜君主,反对堂上跪拜君主,因为这样会削弱人们对君主的敬畏之心。凡是无损于尊卑等级秩序的,则可以变通处理,如礼帽制作的材料就可以变更。

9.4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

孔子断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

“析”

君子应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如何才能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呢?根本的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避免主观想象和猜测,才能不妄下断言,才不会死抱住过往的经验不放,才能避免把自己看作真理的化身,从而得出真理性结论。

9.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译”

孔子被匡地的人所围困,说:“周文王死后,礼乐文化不都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要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析”

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缺少文明教化和价值洗礼,如果没有,不是文明世界,而是野蛮王国。周朝继承夏商简单的文明,创造了全新的更具规范的礼乐文化。这种文明满足了治平之世的需要,也起到了稳固社会秩序的功用。周后,礼乐文化逐步崩溃,社会面临着文明失范的威胁。于是,孔子就担负起重建新文明的历史使命。他深入钻研和学习周代礼乐文明,经过整理加工,创造性地建立了新的意识价值体系。所以,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而且,他四处奔走,力图在各国实现这种新的价值体系。但是,由于孔子身处乱世,使得这种新的价值体系一时间无法实行。

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

太宰问子贡:“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么多才多艺?”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又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我年少时穷苦,所以学会了很多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技艺吗?不会多的。”

“析”

孔子在世时,世人已将孔子视为圣人,而不仅仅是他的弟子。但是,孔子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达到圣人的境地了,并如实地评价了他的所谓的多才多艺只不过是由于贫穷,需要谋生,才学会的一些技艺。可见,孔子在盛名之下,还能说实话,还能保持谦虚的态度,实属不易。这也表现了他言行一致,即他主张谦虚、诚实,他自己就做到了。就这一点而言,孔子不愧为圣人。

9.7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译”

牢说:“孔子说,‘我年轻时没有官做,所以学了很多技艺。’”

“析”

本章和前一章有相通之处,都言孔子多才多艺是因为年轻时贫穷,无官做,所以,才学了很多的谋生技艺。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国家官职世袭罔替,穷苦的人根本就没机会入官府,即便如孔子一般有大才之人也一样。不过,也应当看到的是,当时又处变革时期,国家为求贤,正逐步向有才能的人开放官职。正因为如此,孔子才开设私学,教授人求官职。

9.8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译”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有一个乡下人问我问题,我一点也不知道,便盘问这个问题的正反两面,终于得到了结果。”

“析”

谦逊是孔子一贯主张的,因为孔子认识到在一个道德性社会,一个高度强调人与人关系的社会,谦逊乃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否则,就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同时,孔子也认识到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外在的奥秘是无穷的,一个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遇到自己不解的问题。因而,在孔子看来,谦逊是必须的。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叩其两端而竭”。所谓“叩其两端而竭”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正反、始末两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查,而不是只抓住事物的一面来思考问题。这是一种体现中庸思想的解决方法,它能得出一个较为正确的结论,而不是很极端的结论,有助于比较公正地看待人与事物,使社会保持和谐。

9.9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译”

孔子说:“凤凰不出现,黄河也不出现龙马负图,我这一生将要完了啊!”

“析”

凤鸟至,河出图,皆象征圣人将要出世。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则言当世圣人不出。孔子一生致力于推行德治和礼制,但忙于争霸的统治者根本不关心文质彬彬的统治方式,使得孔子在推行自己的学说时屡屡受挫,故而,发出了老之将至、功业未建的哀叹。

9.1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译”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穿戴祭祀礼服礼帽的人以及盲人时,虽然他们年轻,孔子一定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也一定要快步走过。

“析”

在孔子看来,权力—道德型社会既要尊敬在位者,也要同情不幸者,如丧亲者和残疾人。尊敬在位者,也就是遵守现行的社会秩序,只有这样,才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统治才会稳固。丧亲者和残疾人皆是我之同类,如果对之冷漠、欺辱,甚至残害,那么就有违仁的精神,造成人情浇薄,造成社会群体的瓦解。

9.1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

颜渊感叹说:“老师之道,越仰望,越觉得高大;越钻研,越觉得深;看着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老师善于一步步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使我充分运用我的才力,似乎能够高高地站立起来了。要想再向前迈进一步,又不知怎么着手了?”“析”

孔子创造了全新的、令人不可企及的学说,这令其弟子景仰万分。但是,由于统治者忙于争霸,迷恋于武力,因而,对孔子的这套治国学说不以为然,孔子也是四处碰壁。于是,孔子设私学,悉心教育学生,一方面寄望于弟子能传布他的学说,不至于因他身死而学说湮没,另一方面,培养弟子入仕,以此来影响君主,期望君主能推行他的学说。

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译”

孔子病重,子路让门徒去做家臣。孔子病好些后,说:“仲由干这种弄虚作假的勾当太久了呀!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居然有了。我骗谁呢?骗上天吗?我与其死在家臣的身边,倒不如死在你们这些学生的身边,不还好些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道还会死在路上吗?

“析”

孔子病重,子路怕他有万一,便安排门人做家臣,准备用大夫之礼为他办丧事。但当时孔子已不当大夫,这违背了礼制。我们知道,孔子很推崇礼制,并且自己也恪守礼制,特别是事关上下尊卑等级秩序的礼制规定,不仅不违背,而且,连权变也不允许。当他病轻点,得知子路做违背礼制的事,就狠狠批评了他。因为,他一生都遵守礼制,不愿终了还违背礼制,辱其名声和学说,动摇人们对他及其学说的信任。

9.13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译”

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放在柜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找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等着识货的商人。”“析”

孔子不提倡“无用”的纯粹思辨,而是主张学问要对社会有用。他的礼制和德治的主张就是如此。因而,他积极游说统治者实行他的治国安民的主张,乃至想走上治国之位,亲自推行他的主张。本章就反映了孔子希望有统治者赏识他,重用他,以推行其主张。孔子的这一“入世”思想深刻影响了古代中国知识分子,使更多的士人自觉地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事,为国出力,乃至救国于危难中。

9.14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译”

孔子想搬到九夷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怎么好住?”孔子说:“君子居住到那里,还会闭塞落后吗?”

“析”

君子不是野蛮不开化之人,而是有德有文化的人。君子凭借自己的德才影响他人,同化他人,而不是被人同化。因而,君子无论是身处何方,即使是不开化的蛮夷之地,他都能把它治理得井井有条,把民众教化得彬彬有礼,而不会让闭塞的地方永远落后。进而我们可以引申出人才的重要性。有了人才,一个部门、一个地方就会得到快速发展。

9.15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译”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鲁国,把音乐加以整理订正,使《雅》归《雅》,《颂》归《颂》,各有适当的安置。”

“析”

《雅》《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曲。我们知道,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人们对什么场合使用什么音乐以及有哪些音乐大概不是十分地清楚,甚至是故意搞混。孔子立志重建礼制,对这种情况当然不能容忍。于是,为维护礼制,孔子对《雅》《颂》进行了整理,告诉人们哪些是《雅》,哪些是《颂》,以使人们能正确地运用这些音乐,从而重建上下尊卑秩序。

9.16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

孔子说:“出外服事公卿,在家侍奉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不被酒困扰,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析”

在孔子看来,对尊上要忠诚,对父兄要孝顺,要尽力办丧事,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贪杯,这不是什么高难之事,他是完全能够做到的。事实上,在权力—道德型社会,这是统治集团应该做到的,而且,是必须做到的。统治者不忠不孝,就会导致上层纷争,权力大调整,结果是民众苦不堪言。

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析”

孔子奔走列国,推行自己的治国安民主张,却终是无果。功业一寸未建,而自己的年齿却在不断增长,老之将至,时日无多,一种危机感、紧迫感油然而生。然而统治者又不垂青于他,他又感到深深的无奈,有一种英雄末路感。这大概是孔子面对流水所联想到的。这不仅是孔子有这样的想法,恐怕是所有不得志的英雄和才智之士的想法吧。

9.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

孔子说:“我没见过爱好道德像爱好美色一样的人。”

“析”

人有七情六欲,喜好美色,也属正常。但是,人不是欲望的动物,不能仅仅满足于低层次的需求,而应该在道德上有追求,有提升,成为一个完整的、有德行的人,也即由爱好美色提升至爱好道德。但是,孔子却看到有位者爱好美色胜过了爱好道德,他们都忘记了道德修养,沉溺于酒色之中,沦为欲望的动物。孔子对此深以为忧,因为在德治社会,有位者不重视道德修养,如何教化百姓,治理国家?

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译”

孔子说:“譬如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成山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土成山,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继续,那是我自己要坚持前进。”

“析”

在道德性社会,德行是生存之本。如何来修炼自己的德行呢?在孔子看来,关键在于坚持和自觉。只要自觉自愿,持之以恒,就能在德行修养以及其他事情上克服貌似强大的困难,就有可能达致成功的彼岸。反之,即使是即将到手的成功也会付诸东流。

9.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9.21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

孔子说:“听我说话而能始终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孔子谈到颜渊说:“可惜呀!我只看见他不断进步,从没看见他停留。”

“析”

在孔子看来,像颜回这样在学业和德行修养上不断追求进步的人还是很少的,堪称是君子之中的君子。孔子正是看到了颜回的优异素质,希冀把他培养成他理想中的圣贤人物,以此说明其学说具有现实性,是能够在天下推行的,不是虚幻的。

9.22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译”

孔子说:“庄稼长出苗却不吐穗开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开花却不结果的情况是有的。”

“析”

孔子大概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不少这样的例子吧,即在学问和德行修养上稍有成就就沾沾自喜,躺在已有的成绩上睡大觉,结果再也取得不了什么成绩,做不出更大的成就。孔子这是告诫后学者要不断进取,不要小有成就就满足了。试想,大家都这样进取,社会的进步就快了。当然,这还要有鼓励人进取的社会环境和机制。

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来者不如今天的人?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还默默无闻,就不值得敬畏了。”

“析”

孔子用复古的眼光看待事物,但却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特别是年轻人。古时,经验智慧集中于上了岁数的人,而年轻人各方面经验不足,被人小瞧的时候多。孔子却不小瞧年轻人。他认为他们年富力强,来日方长,只要努力奋斗,一定会超越前人。因而,他主张对年轻人要尊重。由此我们不能不佩服孔子的眼光独到。从中也可以引申开去,一个尊重年轻人、提拔年轻人的社会,那将是一个有希望的社会。

9.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

孔子说:“符合礼法的话,谁能不听从呢?改正错误才可贵。符合自己心意的话,谁能听了不高兴呢?分析一番才可贵。盲目高兴,不加分析;表面接受,实际不改,对这种人我就没办法了。”“析”

在孔子看来,不仅要听从符合礼法的话,更要按照礼法的要求改正自己的错误,使自己时刻走在礼法规定的大道上,而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不能有所违背。这样才能确保整个社会的尊卑等级秩序不被破坏,社会才能像机器一样运转良好。同时,不要听了那些顺耳之言,只知道高兴,还要用理性的眼光加以审视,因为难保笑里不藏刀。这是对世人的忠告,大概也是孔子的人生体悟吧。在这里,我再说一次,孔子的人学是实用人学,它不谈高深莫测的理论,而只是注重它对现实人生有用。这里的忠告就是如此。

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析”

本章与1。8有重复,不再赘述。

9.26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

孔子说:“一个军队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但一个人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析”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有志向、志气,应维护自己的尊严,这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人。如果一个人一会儿屈从于权势,一会儿屈从于金钱,另一会儿又屈从于威胁与暴力,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他只不过是一种动物。社会需要的是人,不是动物。动物只满足于物质性的需求,人则是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只有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才能使这个社会健康地向前发展。

9.27

子曰:“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译”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绵袍子,和穿着狐貉皮袍的人一起站着,而不觉得耻辱的人,恐怕只有仲由了。‘不嫉妒,不贪求,哪能不好呢?’”子路终身就念这两句诗。孔子说:“仅仅这样,怎么能更好呢?”

“析”

孔子曾说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子路穿破衣服,与穿皮袍的人并立时,毫不觉得耻辱。可见,在孔子的教诲下,子路已经走在通向道的路途上。为此,孔子表扬了他。但是,他却把孔子表扬他的两句诗挂在嘴边,似乎有些小成即安了。孔子告诉他在通向道的路上,仅仅做到这种程度还是不够的,还要不懈努力,不断超越,才能达于道。

9.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

孔子说:“天冷了,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析”

君子或者说仁者也许平时和普通人没两样,看起来很寻常,但是,在关键时刻,在危难时刻,他却能挺身而出,经受各种严峻考验,承担起一个君子应承担的责任。这就是君子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也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重要因素。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文天祥了。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即此谓。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

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被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析”

君子当是知者?仁者?亦或勇者?君子当是知者、仁者和勇者的混合体。知则通达事理,明辨是非,不会被外界事物以及流言所迷惑;仁则不考虑个人的荣辱利害,博施仁爱于社会,就不会因个人的烦恼忧愁而作出对社会有害的事情;勇则敢作敢为,不会惧于困难和胁迫。总之,君子有仁爱之心,会思考,能行动,其中仁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9.30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译”

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一定追求道;可以一起追求道的人,未必都坚持道;可以坚持道的人,未必能通权达变。”

“析”

道是不变的,恒定的,是原则性、规范性的东西。一个人首先要学习道,一个社会首先要建立规范性的东西,而不能先去学习权变的东西,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一个人不能仅固守道,一个社会不能仅固守规范性的东西,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懂得权变,发挥能动性。这种权变和能动性与先于道的权变和能动性不同,它是在深刻理解和把握道的基础上施行的权变和能动,既做到坚守道,又能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灵活而变通的处理,而不像先于道的权变只知道权变,而不知道坚守。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很不易。像以治理国家为例,西方国家注重法治,强调社会的规范性,变通较少;而中国过多地注重能动性和变通,却不太注重规范。

9.31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译”

“唐棣的花朵,翩翩地摇摆。难道我不想念你?是住得太远了。”孔子说:“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

“析”

孔子这里讲了修仁达道的方法,即要有心。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真心追求道,追求仁,那么,所有的困难都将不会成为困难,道、仁也不会离他很远的,相反,只会越来越接近道、仁,直至达于道、仁。可见,有没有心,是否下定决心去做,是获取道和仁很重要的条件。

同类推荐
  •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康德的世界

    康德的世界

    本书是以康德的精神世界这个角度写的康德的传记,描绘了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一生及其思想变化,是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应读的著作。
  • 易经与现代生活

    易经与现代生活

    风水学在很多人心目中很神秘,似乎遥不可及。这门集心理学、管理学、哲学、自然生物学等学科之大成的综合学说,曾一度被推进了迷信的泥淖,饱受误解之苦。实际上,这门脱胎于《易经》的学问,凝聚了无数远古先贤的心血和智慧。这些远古智者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研习和体会,摸索出了一套人与环境互为作用、相互促进的方法,提出了“和谐”与“均衡”的风水主张。这与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可谓不谋而合。
  • 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

    什么是思维?思维与思考、思想是什么关系?思维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本书提出,思维是由人的品格与习惯决定的,人的深层底蕴决定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由来与去向。如何实现思维创新?作者提出养成假设的习惯、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尽最大可能地发散思维、不断地自我否定、培养和磨练直觉、更广泛地使用和开发工具、时刻自问自答、思无定势等八个取径。书中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对思维创新的八个取径进行了系统论述与具体解析,读来令人感觉别开生面、深刻细腻、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青春依然,东走西顾

    青春依然,东走西顾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很多个温暖的小故事组成,一个故事,温暖一段青春。一段青春,温暖一段旅程。
  • 进化吧灵宠

    进化吧灵宠

    三年前离去的伙伴,三年后开始旅行的小雨。只是为找到你!小白。
  • 大犬神

    大犬神

    年近三十的家里蹲,整天撩猫逗狗,找不到人生方向,家里老爸忽然失踪,留下一屋子钞票,我打开老爹茶壶之后晕倒,竟然变成了一条狗。什么?我竟然是统御诸天的大犬神!
  • 报告殿下王妃又跑了

    报告殿下王妃又跑了

    前世,她是敌人闻之变色的王牌特工。今生,她穿越成苍月国世家大族清河安氏四小姐。在这个风云乍起的时代,她凭着一身毒术,回本府,斗嫡母,虐渣女,入朝堂,进军营,一双素手搅乱天下时局,还顺带拐走了美男的心。山有扶苏,其华灼灼。他是苍月国惊才艳绝的摄政王。皇兄离奇驾崩,幼帝年少无知,外戚权势滔天,他国虎视眈眈。查真相,除佞臣,上战场,谋江山,江湖朝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她遇上他,一个冷面佳人,一个腹黑王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天下乱,烽烟起,绝世容颜,倾了江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追忆未及

    追忆未及

    一个深谙回避之道,一个单纯执着追爱,两个同样执拗的人之间的纠葛,究竟是上天注定还是那个人的牵引……我是沙漠里那一颗孤独的沙粒,世界纷纷扰扰俱于我无关,我愿随风飘摇,所到之处,莫留牵绊
  • 重生后我把大佬宠上天

    重生后我把大佬宠上天

    女主非傻白甜,上一世因为太骄傲,和男主一样强势,在青春的年纪被渣男骗钱,发现以后放不下面子回去找男主,后来男主为了女主进监狱,男主为了不想被女主看到落魄就没见女主,因为性格两人生生错开十五年,在病房危时,男主求婚,不过不到五分钟,男主就被杀死!在男主死以后才懊悔,重生以后尽情撒娇宠夫。男主开始霸道,后来在女主面前装柔弱。
  • 混沌血神

    混沌血神

    小刀,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了,但在那个神魔并起,黑白颠倒的世界里,他却是一个无敌的象征。蚩尤和黄帝到底谁正谁邪,中国传说中的古武和修真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宇宙是什么样的格局,谁有是宇宙真正的主宰,小刀,这个小小的僵尸又是如何将人类推向宇宙的颠峰,立于仙佛之上,同神魔并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总经理如何激励考核部属

    总经理如何激励考核部属

    总经理带队伍的主要方式无非有两种:一种是激励,一种是考核。本书对这两种方式都进行了详细阐述,着重介绍了总经理激励员工的具体方法,以及企业如何成功导入KPI。方法简单易行,注重实际操作性,辅以生动的案例分析,实用而有趣。
  • 贵妾上位记

    贵妾上位记

    第一次当妾,脑子进水。第二次当妾,权衡利弊。重活一次,只想舒舒坦坦好好过日子,不想整幺蛾子。奈何,总有刁民想害本小妾。既然狗咬我,我当然要咬回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