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降将王平是守街亭的副将,他反对马谡的错误指挥,且坚守阵地有功。被加拜参军,从稗将军进位为讨寇将军,封亭侯。
刘巴与诸葛亮有宿怨,诸葛亮认为刘巴是个人才,数称荐于刘备,乃得重用,位至尚书。
董恢出使东吴,能正确回答孙权提出的难题,显示其见识卓越。回蜀后未及三天,诸葛亮便调他到相府,不久提升为巴郡太守。
诸葛亮处分下属,用心甚平,且谁有罪处分谁。决不株连家族,故受罚者多无怨言。
孙权,时人赞他“赏不择恩仇,罚必加有罪。”甘宁英勇善战,曾有功于黄祖,而黄祖以他曾是“劫江贼”不予重用,他拟投东吴,又恐江东恨其救黄祖杀凌操之事,不被东吴所容。后得吕蒙推荐,乃投东吴,孙权见他大喜:“兴霸此来,大获我心,岂有记恨之理?请无怀疑。愿教我破黄祖之策。”甘宁乃陈述先破黄祖后取巴蜀的策略,权认为是“金玉良言”。后果破祖。之后,他又多立功勋,拜折冲将军。
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建大功,孙权立即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从此,对他的功勋念念不忘。瑜病死,孙权流涕说:“公瑾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后孙权称帝,对公卿说:“孤非周公谨,不帝矣!”对周瑜遗下两男一女,都予照顾;但对于他们的不法行为则绝不纵容。
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都乡侯周胤是周瑜次子,他自恃是功臣子弟,“酗酒自恣”,横行不法,孙权曾“前后告喻”,却毫不改悔。孙权不因周胤是功臣子弟而宽恕他,便将他徙庐陵郡。诸葛瑾、步骘因胤是功臣之子不忍他因罪见徒,便上疏为他求情,要求复他原职。
孙权不同意说:“孤于公瑾,义犹二君,乐胤成就,岂有已哉?迫胤罪恶,未宜便退,且欲苦之,使自知耳。”这就是说,周胤有罪,不能不处罚,要让他吃点苦头,使能改过自新,才能挽救他。由于孙权能赏功罚罪,故将士肯为之卖命。
曹操,《魏书》称他:“攻城拔邑,得美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四方献御,与群下共之。”曹操统一北方后,并没有把功劳全归自己,而是充分肯定部下的功劳,说:“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攻必克,岂吾功哉?
乃贤士大夫之力也。”便于建安十二年,下令大论功行赏,封功臣20余人为列侯,其余各以次受封。
越葵一语定军心
南宋宁宗时期,有位少年将军名叫赵葵。他在童年时代便一直跟随父亲赵方,在军营中成长。
赵方是位名将,担任京湖制置使,与入侵的金兵作战,常年转战于淮西一带。他作战勇猛,屡战屡胜,使金兵闻风丧胆。
赵葵十一二岁时就向将士们学习骑马射箭,练出一手好箭法,他立志要像父亲那样,杀敌立功,保卫国家。赵方因此很器重他。每次有战斗警报,赵葵都跟随将士们一起上阵,与敌人进行死战。将官们唯恐失去了制置使心爱的儿子,遇到危险时都拼死保护他。赵葵不仅在实战中提高了自己的武艺,也与将士们结下了生死与共的亲密友谊。
一次,一场激烈的大战胜利结束后,赵方决定论功行赏,并慰劳参加战斗的官兵。赵葵得到消息非常高兴,就到各个兵营去玩耍,与大家共享胜利的欢乐。
这场大战赵葵也参加了,他当然先去与他一同战斗的一位军官营中,向他祝贺。他亲眼看到那位名叫王恩的军官勇猛冲入敌阵,用手中的长矛横扫金兵,将敌人杀得落花流水,他无疑会受到重赏的。
他一到军营,意外的是竟看不到一点欢乐的影子。王恩铁板着脸盯着赵葵一声不吭,士兵们也是个个愁眉不展,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不如意的事。
赵葵不解地问:“打了这么大的胜仗,为何不欢庆一番呢?”王恩冷冷地说:“我们打了败仗,正在等待受罚呢!”赵葵越加糊涂了,忙问:“我也参加作战的,谁说吃了败仗?”王恩说:“既然作战取胜,别部都有奖赏,我们为什么没有呢?
如此赏罚不明,令人失望,大家都在收拾行装,准备散伙了!”赵葵发现事态严重,忙劝解说:“将军跟我父亲多年,一同出生入死,怎能为了一点误会就产生异心呢?”王恩说:“明明不给奖赏,怎说误会?制置使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才是实情!”
赵葵灵机一动,立刻接口说:“现在发的是朝廷的奖赏,制置使的赏赐正要另行颁发呢。怎说不是将军误会了?”王恩忙问:“果真如此?”
赵葵说:“我亲耳听到父亲这样议论的。”营内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赵葵回来后将这事告诉了父亲,并且表示了自己的意见。赵方发现确是自己的失误,十分焦急,但又想不出恰当的补救办法。
赵葵方才说:“孩子撒了个大谎,请求大人饶恕!”他把“制置使另行赏赐”的话告诉父亲之后,赵方十分惊喜,又派人进行调查,不让一个该得奖的人遗漏,然后以制置使的名义补充奖赏,鼓舞了军心。
赵方看到这么小的孩子能用一句话就稳定了军心,很赞赏他的机警。后来,赵葵和他的哥哥赵范,都成了父亲的得力部将,南宋著名的抗敌将领。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论功行赏对士气是何等重要!中国古贤孔子更早就说过这样的话:“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在奖罚问题上,每个领导者确实不可粗心大意,草率行事。
美国管理专家米契尔.拉伯福认为,当今许多企业、组织之所以无效率、无生气,归根到底是由于它们的员工考核体系、奖罚制度出了毛病。对今天的组织体系而言,其成功的最大障碍,就是领导者所要的行为和你所奖励的行为之间有一大段距离。
拉伯福说,他所辛辛苦苦发现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就是:“人们会去做受到奖励的事情。”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者,建立自己正确的(即符合企业、组织根本利益的)、明确的(即不是模棱两可、摇摆不定的)价值标准,并通过奖罚手段的具体实施明白无误地表现出来,应该是管理中的头等大事。
拉伯福说,企业在奖励员工方面最常犯的有十大错误:1.需要有更好的成果,但却去奖励那些看起来最忙、工作得最久的人;2.要求工作的品质,但却设下不合理的完工期限;3.希望对问题有治本的答案,但却奖励治标的方法;4.光谈对公司的忠诚感,但却不提供工作保障,而且付最高的薪水给最新进和那些威胁要离职的员工;5.需要事情简化,但却奖励使事情复杂化和制造琐碎的人;6.要求和谐的工作环境,但却奖励那些最会抱怨且光说不练的人;7.需要有创意的人,但却责罚那些敢于特立独行的人;8.光说要节俭,但却以最大的预算增幅,来奖励那些将他们所有的资源耗得精光的职员;9.要求团队合作,但却奖励团队中的某一成员而牺牲了其他的人;10.需要创新,但却处罚未能成功的创意,而且奖励墨守成规的行为。
总之,每一个领导者都要牢记拉伯福所说:“在表现与奖励之间建立起正确的连带关系,是改进组织运作的唯一要诀。”在考核和奖励员工时特别要注意的是,要注重其实际业绩,而不要注重其口头上怎么说。不能奖励了投机取巧,冷落了埋头实干,否则以后我们指望谁来做事呢?管理大师卡耐基说过:“我年纪越大,就越不重视别人说些什么,我只看他们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