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不腐,活水养鱼。流动的水才有活力,才更适合鱼的生长。
同样的道理,员工队伍如果死水一潭,也就失去了活力,更不利于员工的成长。因此,必须在保持员工队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岗位的交流。为什么呢?
一是有利于不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个人在一个岗位呆的时间长了,随着兴趣的减弱,逐渐产生惰性。据有关专家研究,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最好是五年左右,超过这个时间员工就容易产生惰性,对工作就失去了兴趣,自然也没有了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一个人特别是主管在一个岗位时间长了,人事关系就会变得复杂化,不利于开展工作。
三是有些人的岗位开始安排得并不一定科学,不一定适合这个人的特点,不利于发挥这个人的长处,通过移形换位可以让他到更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去,更有利于他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县令对调
薛宣是西汉末年著名的丞相。他所管辖的频阳县因为地处上郡、西河等几个郡县交界之处,盗贼猖獗,地方治安十分混乱。而频阳县令薛恭是因为孝道出名而被提拔为县令的,缺乏行政管理的经验和才能,办事十分不得力,弄得地方上怨声载道。
而另外一个县粟县地处偏僻山区,民风淳朴,容易管理。县令伊赏担任过楼烦长,有丰富的治理县政的经验。
薛宣认为,人各有所长,不能求全责备,关键是用其所长,因此,力排众议地将薛恭和伊赏作了对调。结果经过对调后,频阳经过伊赏的整治,治安和民心都稳定了下来。而粟县在薛恭的管理下,也一直保持着原来的淳朴民风。
武则天与狄仁杰
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对于反对她掌权的人,进行无情镇压;但她又十分重视任用贤才。她经常派人到各地去物色人才。
只要发现谁有才能,就不计较门第出身、资格深浅,破格提拔,大胆任用。所以,在她的手下,涌现出一批有才能的大臣。其中最著名的是宰相狄仁杰。
狄仁杰当豫州刺史的时候,办事公平,执法严明,受到当地百姓的称赞。武则天听说他有才能,把他调到京城当宰相。
一天,武则天召见他,告诉他说:“听说你在豫州的时候,名声很好,但是也有人在我面前揭你的短。你想知道他们是谁吗?”狄仁杰说:“别人说我不好,如果确是我的过错,我应该改正;如果陛下弄清楚不是我的过错,这是我的幸运。至于谁在背后说我的不是,我并不想知道。”
武则天听了,觉得狄仁杰器量大,更加赏识他。
在狄仁杰当宰相之前,有个将军娄师德曾经在武则天面前竭力推荐他。但是狄仁杰并不知道这件事,他认为娄师德不过是个普通武将,才干平平,不大瞧得起他。
有一次,武则天故意问狄仁杰说:“你看娄师德这人怎么样?”狄仁杰说:“娄师德做个将军,小心谨慎守卫边境,应该还可以吧。至于有什么才能,我就不知道了。”武则天说:“你看娄师德是不是能发现人才?”狄仁杰说:“我跟他一起工作过,没听说过他能发现人才。”武则天微笑说:“我能发现你,就是娄师德推荐的啊。”狄仁杰听了,十分感动,觉得娄师德的为人厚道,自己不如他。
于是武则天将娄师德调到吏部,专门负责选拔发现人才,果然娄师德干得极为出色。
后来,狄仁杰也努力物色人才,随时向武则天推荐。一天,武则天问狄仁杰说:“我想物色一个人才,你看谁行?”狄仁杰说:“不知陛下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武则天说:“我想要找个能当宰相的。”
狄仁杰早就知道荆州地方有个官员叫张柬之,年纪虽然老了一些,但办事干练,是个宰相的人选,就向武则天推荐了。武则天听了狄仁杰的推荐,提拔张柬之担任洛州(今洛阳)司马。
过了一阵,狄仁杰上朝,武则天又向他提起推荐人才的事。狄仁杰说:“上次我推荐的张柬之,陛下还没用呢!”武则天说:“我不是已经把他任用了吗?他在洛州当司马,干得也不怎么样。”
狄仁杰解释说:“我向陛下推荐的是一个宰相的人选,不是让他当司马的啊。”
武则天这才把张柬之提拔为侍郎,后来,又任命他为宰相。张柬之因此成为一代名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是因为能力问题还是环境问题,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可能不适应,但在另一个地方可能是一把好手,娄师德和张柬之都是如此。聪明的领导者要善于识别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采用扬长避短的方式安排适当的工作岗位。因此,定期做一下移形换位,让每个员工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这也是让企业焕发活力的有效方法。
岗位互换
明朝万历年间,宰相张居正为了加强官吏队伍建设,解决官场中的腐败问题,建立了官吏交流制度,规定知府、知县职位和中央科、道、部、曹等职位六年一交流;各省布政使、按察使职位三年一交流。这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既改变了有些官吏因调动较快出现的短期行为,又纠正了一些官吏因任期较长而出现的弊端。
这个故事说明的是岗位互换给体制带来的好处。在企业的实践中,工作轮换,不但可以丰富员工的知识能力,掌握业务全貌,还能培养协作精神和系统观念。
近年来,一些地方大学生相继入伍,如何将他们锻造成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呢?某军分区团党委经过探索和实践,建立和形成了“岗位互换、交叉任职、全方位锻炼”的培养模式。每年地方大学生干部一入伍,都有团领导结对帮带,跟踪培训。团机关将这些“学生官”全部分配到一线连队,先当兵,再任职,在一线学军事,学技能,练指挥,有意识地将一些急、难、险、重任务交给他们独立完成,突出对作战指挥能力的培养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有了一定基层经验后,再轮调团机关部门,培养他们独当一面、独立工作的能力。
实施全方位、多角色的培养和锻炼,使该团地方入伍的大学生干部人人具备了较强的综合素质。前不久,上级对这个海防团进行军事考核,大学生干部的合格率达到了100%。
这个故事说明岗位互换给人本身带来的好处。
作为培养管理技能的一种重要方法,工作轮换训练不仅可以使受训者丰富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掌握公司业务与管理活动的全貌,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全局观念,使他们明确企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在整体运行和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自觉地从整个企业的角度出发,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魏孝文帝迁都
移形换位不仅仅可以使用在用人上,还可以用在一些特别的地方。
北魏自从太武帝死去后,政治腐败,鲜卑贵族和大商人压迫人民,不断引起北方人民的反抗。公元471年,魏孝文帝即位后,决心采取改革的措施。
魏孝文帝规定了官员的俸禄,严厉惩办贪官污吏;实行了“均田制”,把荒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40亩,妇女每人20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为了这个,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就玩了套移形换位的把戏,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了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30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
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