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与要求
1.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性质、原则和特点。
2.弄清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及职业生涯规划中常见的问题。
3.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并运用其基本知识和方法,实事求是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4.作出一份符合自己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为最终实现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5.把握职业生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西方。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F.Parsons在波士顿成立职业指导局,迈出了使职业辅导活动系统化的第一步。帕森斯提出了“选择一项职业”要比“找一份工作”重要的理念,并提出了职业辅导的步骤。因此,1908年也就成为职业辅导的肇端。西方国家一直比较重视职业生涯的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是许多大公司的人事部门为员工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中也早就有职业生涯辅导这一课程。在美国,小孩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生涯教育,高中阶段更是请专家给学生做职业兴趣分析。虽然高中生职业兴趣并没有定型,但通过职业日、职业实践等活动,可以观察学生表现出来的兴趣,并进行有效引导,达到根据其兴趣确定其职业取向的目的。
中国的职业生涯教育早在20世纪初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就主张教育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也提出“生计教育”的理念,并提出了“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口号,然而,这些思想,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没有得到普遍重视和推行,致使中国职业生涯教育与发展缓慢。
相比之下,职业生涯规划在中国才刚刚起步,而且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小学和中学根本没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这就使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承担着很大的压力,因为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意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普遍不重视,加上高校由于机制的局限、专业人员的缺乏等,使这项工作的开展遇到了许多困难。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中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也是一个新的课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一)职业生涯的含义
所谓“生涯”,《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从事某种职业或活动的生活。”对于“职业生涯”的含义,目前国内外有许多说法:美国学者罗斯威尔将职业生涯界定为人的一生中与工作相关的活动、行为、态度、价值观、愿望的有机整体。施恩则将职业生涯分为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外职业生涯是指经历一种职业的过程,包括招聘、培训、晋升、解雇、退休等各个阶段;内职业生涯更多地注重于所取得的成功或满足主观感情以及工作事务与家庭义务、个人休闲等其他需求的平衡,也就是内心的自我实现感。
中国学者将职业生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职业生涯是指从职业能力的获得、职业兴趣的培养、职业选择、就职,直到最后完全退出职业劳动这样一个完整的职业发展过程,其上限从0岁人生起点开始;狭义的职业生涯则是指从职业学习开始,踏入社会、从事工作直到职业劳动的结束、离开工作岗位为止这段人生职业工作历程。
从以上种种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定义的角度或方式不同,但其中都包含这样几个元素:第一,这是一个个体的行为经历,与组织或群体关系较小,它随主体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第二,这个生涯是以职业为核心的,是一个人一生之中的工作任职经历;第三,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随着时间的延续而改变。当今世界,很少有人能够终身从事某一职业,每个人都是在工作的过程中慢慢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即使在同一职业中,个人的职位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
职业生涯的过程有两种形式:一是职务的升迁,是在同一职业甚至同一单位中,一个人职位的不断晋升;另一种是职业的改变,是指一个人所从事工作内容的改变。这种改变,并不一定是工作或者单位的变动,也可以是在一个单位中从事不同的工作,这都属于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
(二)职业生涯的阶段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贯穿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
职业生涯阶段如何划分,各国专家学者有不同的划分理论和方法,主要可分为按年龄层次划分、按专业层次划分和按管理层次划分三种类型。一般来讲职业生涯分为六个时期:
1.职业准备期
职业准备期是一个人就业前从事专业、职业技能学习的时期。这是人生职业生涯的起点,也是素质形成的主要时期。但是,对于这个生涯起点,许多人是盲目的,甚至是由别人代替而走过的。
2.职业选择期
在这一时期,要根据社会需要的素质与意愿,做出职业选择,走上工作岗位。这是职业生涯的关键步骤,也是个人的职业素质与社会“见面”、碰撞和获得承认的时期。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选择职业。在充分做好自我分析和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设定人生目标,制定人生计划;再一个任务,就是要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年轻人步入职业世界,表现如何,对未来的发展影响极大;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坚持学习。根据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一生工作所需的知识,90%是工作后学习的,这说明参加工作后学习的重要性。
3.职业适应期
人们走上职业岗位从事劳动,是对人的素质的实际检验。在这一时期,基本具备工作岗位要求的人,能够顺利适应某一职业;素质较差者、素质特点与职业要求相异者,可能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来达到职业适应;自身的职业能力、人格特点与工作岗位的要求差距较大者,难以达到职业适应,可能重新进行其他类别职业的选择;而个人素质超过岗位要求很多者,可能重新进行高层次职业的选择。
这个时期是一个人风华正茂之时,是充分展现自己才能、获得晋升、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之时。此时的任务,除奋发努力、展示才能、拓展事业以外,对很多人来说,还有一个调整职业、修订目标的任务。应当对自己、对环境有更清楚地了解,看一看自己选择的职业、选择的生涯路线、确定的人生目标是否符合现实,如有出入,应尽快调整。
4.职业稳定期
这一时期是人的职业生涯的主体,从时间上看也占据职业生活期的绝大部分,一般是在人的成年、壮年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是人们劳动效果最好的时期,也是人们养儿育女、担负繁重家庭责任的时期,因此,成年人在该时期往往稳定在某种职业,甚至某一特定岗位上。在职业稳定时期,如果从业者的素质能够得到发挥和提高,潜力得以体现,就可能抓住机会,逐步取得成果,获得生涯的成功和成就。
这一阶段,是人生的收获季节,也是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大显身手的时期。对于到了这个年龄仍一无所得、事业无成的人来说应深刻反省,重点在自身上找原因。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找出客观原因,才能解决人生发展的阻碍,把握今后的努力方向。此阶段的另一个任务是继续“充电”。很多人在此阶段都会遇到知识更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日趋缩短,如不及时充电,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甚至影响事业的发展。
5.职业衰退期
这一时期是人们进入老年的时期。由于人的生理条件的变化,职业能力发生了缓慢的、不可逆转的减退,因而心理上趋向于求稳妥,维持现状。此阶段是人生的转折期,无论是在事业上继续发展,还是准备退休,都面临转折问题。由于医学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此时乃至以后的十几年,都能身体健康,照样工作,所以做好晚年生涯规划十分重要。
一些老年人智力并没有明显的减退,而知识、经验还有着越来越多的积累,有的学者称之为“晶态智力”。这种晶态智力的发挥,能够使他们的素质进一步提高,出现第二次创造高峰,再一次获得成功。
6.职业退出期
即由于年老或其他原因,结束职业生活历程的短暂的过渡时期。
另外,从人在工作岗位的角度,又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它们基本上与上面的“职业适应期、职业稳定期、职业衰退期”相同。这三个时期,人们的职业生涯有着不同的、特定的任务。
(三)生涯与职业的联系与区分
在美国传统词典中,有一个词语的意思既有“职业”的意思,又有“生涯”的含义,这个词语就是caeer。词典中对“职业”解释为“经过选择的,需要专门知识或特殊训练的工作”;对“生涯、经历”解释为“某人工作或事业上取得成就的总的过程或进程”。我们看出,英文中“职业”和“生涯”密不可分。
中文中“生涯”拆开来看,就是“生”和“涯”,“生”就是活着,生命的长度;“涯”就是边界,就是生命的宽度。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
英文中还有许多词语都有“职业、工作”之意,比如“work”、“job”“occupation”、“vocation”,但是“vocation”这个词语的解释是“正规的工作,尤指一个人特别适合或尤其有资格胜任的职业”,而其他词语皆没有“特别适合或者尤其胜任”之意。
所以,一个由“vocation”组成的生涯历程往往是能够给个体带来更多幸福感的生涯历程,而由一个或多个缺乏胜任感的“work”、“job”、“occupation”组成的生涯历程,虽然种类多,但是却缺乏幸福感。可见,职业生涯中不在乎职业的多少,而在乎是否适合。
[案例1-1]
张恒大学读的是教育学专业,毕业后到中学做了一名物理老师,因为工作出色,几年后升为中学校长,还兼任学校的德育课老师。张恒的生活很充实,因为他喜欢老师的职业,也有非常强的管理能力。
而另一个和张恒同一个专业毕业的同学乔亿在大学毕业后也到一所中学做了一名物理老师。与张恒不同的是,乔亿由于所教学生物理成绩好,成为物理教研室负责人。但是乔亿不喜欢教师的工作,想更换一下自己的职业,给自己更多发展机会,于是乔亿停薪留职离开学校,做了物理仪器的销售人员,后来发现自己不适合,继而到一家保险公司作保险代理人,因为业绩不佳又被辞退,最后还是回到物理老师的位置上终其一生。
[点评]
在张恒的一生中,他的工作就是物理老师和学校管理者,但是张恒做的非常开心;乔亿一生中的工作包括物理老师、销售、保险代理人等。很显然,后者的职业种类更多,但是前者在工作中却比后者更快乐、更充实。
张恒和乔亿的职业生涯的内容差别很大,而造成这种差别的不同在于,张恒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做了规划,在了解了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以后,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兴趣点,确定了自己的职业范围。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刻意地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而乔亿在读书期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进入中学教书也是被动的选择。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职业和生涯的关系:
生涯是由各种职业串联而成,职业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涯规划决定职业的内容。较好的生涯规划,可以使职业的选择更加广阔、合理,职业如果是个体能够胜任和适合的,生涯发展往往更加顺畅;缺少规划的生涯,职业选择不够合理,人、职匹配程度较低,生涯发展往往比较坎坷。因此,在日常应用中“职业生涯规划”和“生涯规划”的内容往往都是对职业的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和“生涯规划”也常常是指同一个意思。
大学时期的想法和做法,决定了将来的职业生涯的宽度。如果盲目而没有规划,生命的宽度很难真正拓展,很难找到一个自己真正适合的工作。而有目标有计划地拓展延伸,往往更容易实现理想。
(四)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1.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职业规划,也可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借此,可以把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最新意义上的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人生规划的概念,即包括工作、学习、休闲、家庭四个方面。
2.职业生涯规划的分类
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个人职业规划(设计)和组织职业规划(设计)两个方面。
在任何社会、任何体制下,个人职业设计更为重要,它是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真正动力和加速器。其实质是追求最佳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按照时间的长短来分类,可分为人生规划、长期职业规划、中期职业规划与短期职业规划四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