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理科”的目标
通过对自然事物、现象的观察实验和对自然环境的调查等,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综合性见解和思路的同时,让学生理解自然事物、现象,认识人类同自然的关系。即通过对自然事物、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收集各种各样信息,并以此为基础使学生理解事物、现象里面所包含的原理和法则,让学生获得观察实验的技法、信息收集中的各种手段以及归纳、类推、演示等科学的学习方法。另外,通过调查身边的自然环境和环境问题,加深对自然的关心程度。在观察和实践中获得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对自然的综合性见解和思考方式。也就是让学生站在自然科学的立场上建立正确的自然观。通过目前获得的知识和理解,提高对保护物质资源、能源资源、人类生存的场所等自然环境的关心,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综合理科”的学习内容是弹性的,不能一言以蔽之,应该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订立计划,指导选择适合的教材。还应注意有创造性、合理性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综合理科”的内容和操作
综合理科划分为四大块,需要从自然和身边常见的事物现象出发选择与“综合理科”的特点和目标相吻合的教材。
1.自然的探究
这里,为了让学生关心自然事物和现象并产生兴趣,重要的一点就是从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定课题。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让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的方法。同时,培养对自然的综合性见解和思考方式。为了加深对自然界的理解,掌握科学的方法也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但在观察或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进行过分专业性的指导,同时也不要过分抽象。
(1)自然的认识。这一项目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去发现自然界的宏大、阶层性以及自然界中潜在的法则、规则。为此要考虑把各种各样的观察和实验组合起来,掌握认识自然的方法。
以观察为例,从身边随处可见的生物、岩石、矿物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用肉眼或放大镜或光学显微镜来观察,从宏观到微观有各种各样的观察方法以及器械的操作方法等,这些都要让学生学会。另外,观察时必须的准备和观察结果的记录方法也要了解。
(2)观察实验的计划和实施。这一项目是指从身边的事物现象中(如温度、热量、生物的变异、岩石等)设定课题,在明确观察实验目的的基础上订立实验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为了解决课题,在订计划时要调查以前的实验,了解从文献中学习实验的意义、目的以及假说的设定过程。另外,也要了解其他两点内容。一是实验要在条件统一的情况下进行;二是实验的前后对照是有效的。
(3)观察实验的整理和归纳。这一项目是对实验中所得数据、图形和结果的整理方法、研究论文的写作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处理。数据的归纳整理是指图、表以及图形画法的处理,并要让学生学会应用。另外,在实验数据的统计性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表示中要适当的使用计算机。在使用计算机时,除了设计处理还要考虑利用数据库、实验的模拟、图解等多种方法,同时还要和其他的指导进行有机的结合。还有,通过比较实验结果和文献中记载的数据,让学生考察实验的精度的同时,初步了解测量误差和有效数字。
关于报告论文,为了让观察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考察等十分明了,要进行归纳性的指导。如在学生写的好几个研究报告论文中,在学生之间进行比较、探讨,从而使他们获得归纳的方法。
2.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变化
(1)多样性和共通性。例如,取常见的动植物、岩石物、天然或人工物等进行观察或实验。通过某次观测即使看不见共通性,但经过变化观测或变化思路的话,可以让学生找到他们的共通性。这里,通过各种各样的观察和试验,进行事物观察和分类及相互的排位,对结果进行考察和评价的学习应该是重点。这样就能让学生找到多样性和共通性,并达到一个更高的程度,即认识到在这些考察中标准的选择是重要的。在对事物现象分类考察时,不是直接操作学术性的分类体系,而是让学生理解选择基准的重要性和掌握看自然的方法和思路。
(2)变化,平衡,相互作用。在自然界中,事物或随时发生变化或随时达到平衡。在这些事物之间,存在相互的力和作用。有关这一点要让学生去发现。还要让他们认识到:这样的事物现象在自然界的各阶层各水平都能见到,并且正是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了自然界。这里要应用地球的热平衡,生态系统里存在的各种各样相互作用、化学变化和化学平衡、力的平衡等例子。
(3)能源及其变化。取一种常见的能源,应用“(1)多样性和共通性”中的内容让学生把见到的现象用能量这个共通的概念来说明。使他们理解能量的种类和各种能量间的变化,形成能量保存的概念。在这里,也要避开能量原理的详细化,用简单的例子使学生理解。例如用发电、电池、光合成、呼吸等具体的例子,使学生加强对能量的关心,掌握能量的概念。但是因自然界中的事物在变化或相互作用的时候,一定会伴有能量的变化,所以需要让学生把能量的概念和“(2)变化,平衡,相互作用”里的内容联系起来展开学习。
3.人类和自然
这里让学生综合的归纳人类同自然的联系也是学习的目标之一。具体说来就是让学生理解能源、能量及其使用方法;自然环境及保护它的重要性;和自然科学的进步同人类生活的关系等。
有关人类与自然的联系是指自然在支持人类的同时也受到人类生活的影响,因此必须要从科学的角度来处理两者之间的协调。此外还要了解科学的进步和人类生活之间的联系。
(1)资源,能源及其利用。是指水资源、化石资源、太阳能、原子能等能源,能量的种类和特性以及利用特性的方法。例如,针对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有限,不能再生产而太阳能却不会枯竭和无环境污染的特点,今后要考虑开发后一种能源的储备、储藏的技术。另外在使用原子能时,在考虑它的有用性时也要考虑废弃物的处理对人体的影响。此外还可了解一些资源、能源再利用的例子和适当利用生物的增殖力就不会使生物资源枯竭的常识。
(2)自然环境及其保护。太阳辐射、空气、土壤、生物等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了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给人类带来了恩惠,但人类的活动却扰乱了物质的循环、污染了环境。过度的开发利用改变并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这些都要具体的拿出来考虑。另外,还要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的组合,让他们考虑防止污染环境的对策。认识到人类和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3)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生活。例如,通过电子学、医疗技术、新材料的开发等来调查利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的情况。此外,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富裕的生活,但如果利用不当也会有危险的一面。这一点要让学生理解并认识到关心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科学技术及其存在方式是必要的。但是不必涉及过分专业性的内容,也不能太笼统。
4.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即通过探索性的学习让学生获得科学的方法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也对自然科学多一层关心。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设定课题。但希望在设定课题时要和中学学过的理科基础、“综合理科”中“2.自然界及其变化”以及“3.人类和自然”这两项取得联系,同时把它纳入年度指导计划中,设立系统性、连续性的课题。
(1)有关特定事物的观察实验。选择与“2.自然界及其变化”和“3.人类和自然”中这两项有关的课题或日常生活中应用性的、发展性的课题。同时从综合理科的特点出发,不拘泥于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这些特定的领域,从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出发,综合的找出问题。
以与“3.(1)”有关连的课题为例,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
调查各种运动;
能源的种类;
调查可替代能源;
溶解于水的不同物质的分类;
微观生态系里微生物的迁移;
简单组织培养;
微气象;
日射量的测定。
(2)自然环境的调查。用文献或论文的形式调查与自然环境有关的问题,或进行野外调查等来调查研究人类与自然的联系。把野外调查作为课题时,考虑防止事故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不要毁坏自然。
以与“3.(2)”自然环境的调查有关课题为例,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校园杂草群的调查与季节的变化;
土壤与土壤生物的调查;
调放射能的测定;
大气污染的测定;
水质调查;
雨水中的调查与放射能的测定。
(3)科学历史中实验例子的研究。在研究科学历史上重要的发明过程可以以下几方面为课题。①是利用资料文献研究自然科学原理法则的确立过程;②是追踪科学家的思考过程;③是再现那些实验。在此期间还能促使学生去调查发明发现时的时代背景,考察发明发现的动机。
以上“(3)科学历史中实验例子的研究”有关课题为例,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
通过焦耳实验理解“热和工作”;
空气成分发现的历史;
从天地说到地动说;
道具的发展历史——提高测量精度的历史;
高分子化合物的发现,开发的历史和合成实验。
三、指导“综合理科”的注意事项
在内容的处理上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求在考虑与中学理科的内容保持统一的同时,不要笼统的把大部分内容都拿出来,而是要指导学生把1~4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组合。此外,在订立计划时,要通过以观察实验为主的研究活动来取得综合性的理解。同时注意培养科学的见解和思路。
第二,要求在指导“自然的探究”时要让学生把2~4的内容联系起来,取一些具体的观察与实验为例,并通过连续的研究活动掌握探索自然的方法。
第三,要求在指导“自然界及其变化”时,要尽可能从常见事物和现象或与能源有关的事物和现象中举例,获得看清自然的方法和思路。
第四,要求在指导“人类与自然”时要以内容“自然及其变化”为基础,处理资源、能源、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等与人类的关系,综合的归纳人类与自然的联系。
第五,要求在指导“课题研究”时,从(1)(2)(3)中选定1个以上课题进行研究并通过研究获得探索自然的方法和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受到学生欢迎的“特别活动”
“特别活动”是指班级、年级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特别活动”在1968年以前称为特别教育活动,是日本中学课程的第三方面内容,每周2课时左右。之所以称为“特别”,是因为这方面内容特别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为了突出个别差异,特别活动通常以小组的方式进行。
日本学者认为,中学开设特别活动,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形成学生丰富的社会情感,促进他们独立性的发展。特别活动包括学生活动、学校事务和班级指导三种。学生活动包括班级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俱乐部活动三种。班级活动是全班学生都必须参加的活动,这种活动的目的是解决班级内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学生社团活动由社团全体成员参加。这种活动旨在丰富学校生活,配合学校更好地安排学习和其他活动。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的和自治性的组织,它是学生为发展自我教育能力,谋求学校生活的完善而建立的。每个学校的学生社团都有自己的会长、副会长、秘书、会员等工作人员,社团还有若干附属部,如图书馆部、通讯报道部、体育部、集会活动部、会员福利部等,社团中的所有活动都由这些部来组织。从效果来看,学生社团组织对发扬学校的传统与校风,对维护校纪,以及在美化环境和形成学生良好修养等方面确实具有一定的作用。俱乐部活动由兴趣相同的学生参加,学生不分班级、性别,都可以参加俱乐部中的任何一项活动。俱乐部的活动在整个特别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很多中学也非常重视学生的特别活动。有些学校甚至将俱乐部的一些活动列入学分计划。俱乐部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归结起来,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文化性俱乐部活动,包括文艺、诗歌、外语会话、绘画、美术、摄影、茶道、花道、气象、集邮、音乐等。第二类是体育性俱乐部活动,包括体操、田径、各种球类、柔道、击剑、登山、游泳等。第三类是生产性俱乐部活动,包括园艺、家禽、木工、珠算、家政、服装、烹调、手工制作等。
学校事务活动包括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各种竞赛、体育运动会和旅行等。这方面课程是学校学术课程的补充。这种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日本中学的学校事务活动通常场面热闹。例如,在开学典礼或毕业典礼这一天,校长、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名流都有热情洋溢的讲话,场面壮观、热烈。
班级指导通常由班主任老师负责,内容包括指导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和挫折,为学生选课提供建议,介绍学校图书馆等设施的状况和图书馆等设施的使用,提供学术咨询等。班级活动还有健康与安全方面的生活指导,包括精神卫生和生理卫生教育两方面的内容,如青年期的生活特点,保证身心正常发展应注意的问题,不良行为习惯的防止、疾病的预防以及安全习惯的指导等。在有些学校,班级活动还担负着人生观教育的任务,具体包括对个性特征的分析认识、健康人生观的确立、自觉劳动观的培养等。
日本中学生的特别活动经费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校组织的特别活动经费,主要由学校开支;另一部分是学生自行组织的活动经费,由学生自筹,而学生大多向父母伸手。当然也有学生家长捐助学生特别活动。
从日本中学生特别活动的组织来看,大多数学生对特别活动感兴趣。在那些以为名牌大学输送新生为己任的中学,特别活动开展的非常活跃。而在那些与升学无关的中学,尤其是职业中学,特别活动则显得沉闷。学生参加特别活动的目的大多从娱乐出发,不全是认真地学习一技之长。现在,一方面是由于参加特别活动而成绩下降的学生越来越少,活动积极和学生成绩优秀的学生愈来愈多;另一方面,少数不愿参加特别活动的学生通常业余生活单调,不少人只在电视机旁消磨时间。
特别活动中最热闹、最受学生欢迎的往往是各类文娱体育小组活动,其中以棒球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为热闹。特别活动一般由本校教师兼任指导员,活动时间一般是下午第二节下课以后。据统计,初中生大约有三分之二以上参加某一小组的活动,高中生参加特别活动的比例则更高。
特别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相互协助的精神,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因此,在日本特别活动成为最受中学生欢迎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