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大伟在拙帖《人生三层楼: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灵魂生活》上留言:第三层楼,太高深,很害怕。其实,佛法和世法是一如的,本来无二致,不同在于是觉还是迷。世界还是这个世界,觉者,当下便是净土;迷者,触处皆为烦恼。
佛教认为,真如是本,万法是殊,一本万殊,万殊一本,宇宙的本体(道、真如、法性、大圆觉海)中流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河沙,一沙一粒皆具本体的因子,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茫茫大千无非佛法,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万千世相无非佛法,世相就是真相,情就是禅。情可通禅,世相可入真相。佛法涵容万有,广摄群品,缘深根利者,可由此证宇宙之本然,获生命之解脱。普通有情者,可由此净化人生,安顿心灵,获入世之智慧,得现世之安稳。
现以“三心不可得”为例,谈佛法与人生之圆融无碍。
“三心不可得”出自《金刚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从佛法上讲,“三心不可得”是佛教化修行者不要执著于妄心,执著于妄心,则见不到真性。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道后叹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念颠倒,不能证得。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真如本性,都具备解脱的基本条件。只是无始以来,我们的真心真性因无明而起妄念,因执妄而流转生死,生生世世。
妄念是究竟虚幻的。执著于妄念,就是执著与幻,就不能见真。一个人的脑海里,前念未断,后念相续,念念不断,念念迁流,绵绵密密,无有间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妄念纷飞之中,哪怕在睡梦中。我们讲“一刹那”,这是一个极为短暂的时间单元,相当于七十五分之一秒。佛经讲“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具体地说,一分钟内有四千五百个刹那,四十五万个念头,可见心念生灭的迅速。《楞严经》曰:“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我们的真性就淹没在妄念迁流之中,以一条河来比,河水就是妄念,河水下面的河床就是真心真性,大河奔流,你如何见得到河床?
佛家追求真理的过程,其实就是降服心念的过程。佛教导大家,过去心不可得,过去的念头已经过去,不要去回牵它;现在心不可得,现在的念头等你意识到它其实也就过去了,不要住着它;未来心不可得,未来的念头还没有到,不要去臆想它。就在三心不可得的当下,截断众流(妄念之流),把握前念后念极其微细的间断,在这极为微细的间断里,法身顿显,当机而契,这就是所谓的明心见性了。但是想想,一分钟就有四十五万个念头,这四十五万个念头的间隙,短暂到了何等程度,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说,追求真理真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然,有的人机缘凑巧,一夕而悟;有的人终其一生,光阴虚掷。
在梅岭关隘,慧能大师对前来抢法的惠明和尚当头一喝:“不思善,不思恶,哪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惠明于是醍醐灌顶,豁然而悟。香严禅师在锄地的时候,捡起地里一片瓦片随手一丢,瓦片丢到竹子上,“铿”的一声响。就在这一声铿然中,香严禅师妄念中断,真如显现,当下顿悟。当然,为了这一“当下”,香严在学理和修行了已经下了很多年的工夫。“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这是香严在开悟的无比欣悦中写下的偈语。惠明和香严都是在“三心不可得”的当下证悟到了本来面目。
以上是从佛法上讲“三心不可得”。下面从世法上来讲。
先讲一个《新概念英语》里面讲到的故事。大意是这样:傍晚一个人的汽车在中途抛锚了,他赶忙下来修车,在修的过程中发现缺少一样工具,无法进行。正担心之间,发现前面有灯火人家。他想起了向这户人家借工具,于是他就向这户人家走去。一边走,他不由得一边想,我得在哪个时候赶到目的地呀,否则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要耽误了,要是这户人家没有工具怎么办?假使有工具,这户人家不借给我怎么办?这个人想着想着,越想越焦虑,越想越愤怒,到了这户人家门前,都快想崩溃了,情不自禁一脚踢开这户人家的门,气急败坏地吼一声:见你的鬼吧!
这看起来是个笑话,但我相信很多人有这种倾向,包括我自己。
这个人的问题出在哪里?出在当自己焦虑的心念出来后,一直住着于这个焦虑的心念中,并不断念念相叠加重这个心念,从而随想入阴,导致了这个啼笑皆非的结果。再想想,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经常会不会想:某个人是不是在整我?整我我就得不到我想去的那个岗位,我不在那个岗位就不能充分发挥自己,发挥不了自己我的前途就渺茫……
“三心不可得”,在这里就是告诉我们,不管是在紧要的关头还是在日常生活,都要神凝气定,要做到起念而不执著于念,这样才能从容淡定处理问题和应对挑战。奥运射击比赛,一个选手如果任由妄念纷飞,如何看得准目标?三心不可得,才能有好成绩。据说韩国射击队就以禅修来训练队员,锻炼心念控制力。
我们在世为人,有成功,有失败;有欢乐,有悲伤。不同的人生境遇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心境。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无论穷通,各有烦恼。快乐非只关贫富,愁苦亦非只关穷通,谁具有“三心不可得”的智慧,谁就能及时走出烦恼而获得自在人生。李莫愁爱情失意,心怀怨毒,丧心病狂,滥杀无辜;网上有位博友,家庭破裂后,日复一日地吟咏情愁,幽怨满博;大音写《自虐与自救》,也是在警醒一个沉溺于以往的悲情女子。一颗心执著于前念,前念回牵当念,当念又影响后念,在愁云惨雾的心境中作茧自缚,以致人生充满了痛苦。其实,推窗见月,满怀都是好景良辰。
所以,不要生活在回忆中,一切皆流,一切皆幻。不好的回忆徒增烦恼,好的回忆也只会增加华年如云飘逝的惆怅,不要执著于当念,因为当念刹那间已是前念;不要太多地臆度未来,毕竟未来还没有到来。三心无执无缚,我们就有一个清明的当下、一个安详的当下。
网友馨香满室博客里有一句格言: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
这是典型的禅家情怀,三心无住,随缘自在。
淡饭粗茶:好的回忆也只会增加华年如云飘逝的惆怅,不要去执著于当念,因为当念刹那间已是前念;不要太多地臆度未来,毕竟未来还没有到来。三心无执无缚,我们就有一个清明的当下、一个安详的当下。
知道了:一个清明的当下,一个安详的当下。
大音希声:读您的博文,总是受益匪浅。世界还是这个世界,觉者,当下便是净土;迷者,触处皆为烦恼。我们在世为人,有成功,有失败;有欢乐,有悲伤。不同的人生境遇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心境。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无论穷通,各有烦恼。快乐非只关贫富,愁苦亦非只关穷通,谁具有“三心不可得”的智慧,谁就能及时走出烦恼并获得自在人生。所以,不要生活在回忆中,一切皆流,一切皆幻。不好的回忆徒增烦恼,好的回忆也只会增加华年如云飘逝的惆怅,不要去执著于当念,因为当念刹那间已是前念;不要太多地臆度未来,毕竟未来还没有到来。三心无执无缚,我们就有一个清明的当下、一个安详的当下。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
我想,我应该用您的博文和智慧加入“传教”的行列才是。
馨香满室:推窗见月,满眼都是好景良辰。活着要有这般的心态的,父亲常说快乐和痛苦只是一种感觉而已,看不到痛也摸不着乐,只是心念而已,索性乐观地面对一切吧。万事做最坏的打算,向最好的方向努力,享受其过程中的艰辛和挑战,却不执著于其结果。这样,你的人生不会很差,也不会觉得很苦了。
大伟:又回过头来学习“三心不可得”。一看,没有感觉;二看,隐隐约约;三看,心悬了起来。继续悟,若有体会,回过头来再记录,这里权当成免费的学习体会记录本吧,老师可以随时批阅!
多情于你的子女爱人,多情于你的父母兄妹,多情于你的朋友同事,多情于你的同族同类,多情于一切众生,多情于你的家,多情于你的土,多情于你的国,多情于这个有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