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改革
18世纪上半期,当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在西欧的英法等国飞速发展的时候,俄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生活极端困苦,像牲畜一样任凭主人打骂,因此缺乏生产积极性。
19世纪30年代,俄国也发生了产业革命。自1840年起,十年间俄国购自国外的机器,数量增长一倍半多。1860年,俄国已有产业工人近86000多人,其中大半是雇佣来的,也可以说是资本主义雇佣制。
在俄国的西北部及其他一些地区,地力薄,农作物产量低,那里的地主就向农奴课征代役租,即对农奴不加使役,农奴则须缴纳币帑换取免役,叫作“代役租”。
俄国当时的工业是资本主义的,农业也属商品经济,而在工厂里、田地上劳作的人,却一律是农奴。这种经济自然遭到民众的反对。
自从12月党人起事后,为解放农奴而奋斗的革命者不断地涌现出来。就在这时,发生了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也称东方战争,是1853-1856年间俄国与英国、法国、土尔其、撒丁联军之间的战争,因主战场在克里米亚而得名。
当时,俄国企图慑服土耳其,控制黑海海峡,进一步染指近东和巴尔干。这和英、法的政治经济利益相冲突了。1853年7月3日,俄国以保护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居民的权利为由,进兵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10月16日,土耳其对俄宣战。11月30日,俄国攻击锡诺普港,歼灭了土耳其舰队。
英、法两国闻讯,1854年1月派舰队进入黑海进行干涉。他们先后对俄宣战,并于秋天在克里米亚登陆。1855年1月,撒丁也参战了。9月,在英法先进的蒸汽铁甲船的攻击下,俄国惨败,俄军在两年多的战争中损失了30万将士。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落后和虚弱。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在近东的扩张受到沉重的打击,加深了国内农奴制的危机;同时国内矛盾的日益激化,农奴不断暴动,沙皇的统治处于内外交困的危险境地。
为了挽救沙皇统治的危机,也为了赶上英法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农奴制的废除已经势在必行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决心改革,他对贵族们说:“眼下的农奴制度一定要改革。我们自己主动废除农奴制度,要比有朝一日被人逼着废除要好得多。”
亚历山大二世着手组织一些大臣,建立了一个“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随后,他在各州也建立了委员会,中心工作是拟定改革方案。农奴制度在俄国已实行数百年,突然要取消,贵族们实在如刀割般难受。只是皇上主意已定,他们出于无奈,便众口纷纭,献出十多个方案。他们为了自身利益,各抒己见,互不相让,一直拖延了许多年。
1858年,农奴实在忍受不了压迫,又开始暴动了。后来暴动频繁,五年间发生了三百多次。亚历山大二世知道此事不能再拖,严厉地指责大臣:“如若再如此久拖不决,必将引起更大的灾祸,可能蔓延到全国,带来严重的后果。”
大臣们见皇上态度坚决,也不敢再从中作梗。接着拟定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法令,于俄历1861年2月19日颁布,称《二月十九日法令》。从此,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他们获得的“解放”很牵强,虽然可以自由谋职、签约等,但得到的土地还要缴纳极高的赎金才能取得永久使用权。民众一次拿不起这笔钱,便在法令中写明,赎地之时可缴赎金的十分之二三,余下者由官府代为垫付。只是土地赎金必须在49年内偿还官府,且须附加极高的利息。
1861年的改革并没有满足农奴要求无偿获得全部土地的愿望,地主往往将好土地占为已有,而将差土地以很高的赎金卖给农奴。改革也没有使农奴从地主的权力下解放出来,获得自由的农民还是要受地方贵族掌管的“村社”监督。
尽管这样,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把俄国带进了资本主义时代。亚历山大又进行了司法改革及地方自治改革,有了一定的进展,由于这是来自沙皇自身的改革,亚历山大二世依然牢牢地掌握政权。
从60年代起,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产业革命也逐渐完成了。俄国迅速地成为欧洲强国。
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后半期,继欧洲和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后,亚洲的日本也出现了一次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全面革新运动这场资产阶级革新运动。开始于明治期间,所以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是日本近代史的开端。
日本明治维新前是一个落后的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国家元首是天皇,朝廷设在京都。国家的实际统治权掌握在世袭的“征袭大将军”手中。从1603年德川家廉设幕府于江户,幕府实际上成为拥有全权的中央权力机关。在德川幕府统治下,幕府将军把持着全国最高土地所有权,直辖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最大的封建领主。并且,还掌握着全国的商业城市和矿山,垄断着对外贸易,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在政治上,德川幕府名义上是“大将军”,实际上自称“大君”,对外代表国家,对内主持政府,大权独揽。最典型的是,幕府并不设在首都,而在江户办公,处理国家大事,往往自作主张,根本不把天皇放在眼里。
为了更加巩固自己的统治,幕府一方面拼命鼓吹迂腐的儒家思想,尤其把中国宋朝理学家朱熹的学说定为国学,禁锢人民的思想,压制他们的反抗情绪;另一方面,推行闭关自守的“锁国”政策,不同其它国家建立任何关系,把整个日本严密地封闭起来。
18世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商业资本家,他们为了争得政治上的地位,摆脱封建统治,对幕府制度产生强烈的不满。而广大的人民群众不堪忍受苦难的生活,反抗的情绪也日趋高涨,接连爆发无数次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这些反抗斗争,严重地动摇了幕府的统治。
正当幕府惶惶不可终日之时,西方殖民主义列强大举入侵日本。1853年,美国海军将领柏利率领舰队两次闯进江户湾,迫使日本开港通商。幕府屈服于列强的炮火,连续与列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和关税协定,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因为外货的倾入而纷纷破产,日本人民受到双重的压迫和剥削,处境更加痛苦。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迅速激化,一场推翻封建幕府、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迫在眉睫。
1865年12月,长州藩讨幕派高杉晋作率领以农民为主体的“奇兵队”击败保守派,夺取了藩政权。随后,萨摩藩讨幕派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等人也控制了藩权。不久,这两股力量结成讨幕联盟,成为全国讨幕运动的核心,他们一方面实行政治、经济改革,以调动农民、商人和中下级武士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军事上武装自己,购置大量的西方先进武器,与幕府军队抗衡。
这一年的12月,压制讨幕派的孝明天皇去世,不满15岁的明治天皇即位。这时,宫廷形势开始向有利于讨幕派方面发展。1867年10月,萨摩、长州、安艺三藩讨幕派在京都召开秘密会议,决定利用年幼的明治天皇的名义武装倒幕。他们一方面扩充兵力,另一方面秘密同天皇取得联系,准备发动宫延政变,把德川将军赶下台去。明治天皇虽然年幼,可颇有见识,对幕府把持朝政也十分不满,当即答应与讨幕派联合起来,推翻幕府统治。于是,就写了一份“讨幕密诏”,交到大久保利通他们手里。
大久保利通等人接到密诏,欣喜若狂,超紧打开细细观看,只见上面写着:“不讨此贼,何以上谢光帝之神,下报万民之深仇!”大家高兴地叫起来:“天皇英明!天皇万岁!”
紧接着,他们便召集讨幕派的重要人物,于1867年10月上旬的一天,在京都天皇宫中的一间书房里,商量具体的对策。
“我们有天皇的诏书在手,可以说是出师有名啊!”一个武士得意地说道。
“对!有这份诏书,看德川庆喜还有什么招术!”另一个信心十足地应知道。
正在这时,门外突然闯进一个宫廷侍卫,气喘吁吁地说道:“诸位大人,德川庆喜刚刚见过天皇,主动请求辞去将军的职位,把政权交还给天皇了!”
原来,德川庆喜听到风声,觉着形势对己不利,决定先发制人,主动辞职,以免与改革派正面冲突。
西南各诸侯怎能相信德川庆喜会轻易把政权交出,一眼就看出这是对方的缓兵之计。大家讨论一番,一致同意以武力解决问题,给德川庆喜一个措手不及。于是,他们调兵遣将,很快把自己的部队调集到京都附近,准备发动宫廷政变。
1868年1月3日,西南各诸侯率兵包围皇宫,解除德川幕府驻后宫警卫队的武装。他们簇拥着年少的明治天皇,召开御前会议,宣布“王政复古”,大权全归天皇掌握。明治天皇随即颁布诏书,决定建立由他领导的新的中央政府,并委派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这些改革派主管政事。
德川庆喜连夜逃出京都,退居大阪,集中了全部兵力,杀气腾腾地向京都进犯。他们打着“解救天皇,清除奸臣”的旗号,兵分两路,准备以钳形夹击京都。
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寿人以萨摩,长州、安艺诸藩的武装,在京都附近的鸟羽、优见两地迎击幕府军。明治天皇亲自到阵前督战,大村益次郎率领的5000名装备精良的政府军,早已占据有利地形,架起了巨炮,静等幕府军的到来。
夜半时分,两军相遇,双方展开了大厮杀,只听炮声隆隆,杀声震天。幕府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军心涣散,士气很低,刚一接触,便四处溃逃。而政府军却斗志旺盛,以一当十越战越勇。
与此同时,改革派还提出“减免租税”、“四民平等”的口号,把农民和商人都争取到自己一边,以壮大自己声势。因此,由三井等富商资助的各种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由市民群众送到前线,并有许多市民找出土枪、土炮直接参战。幕府军早已不得人心,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政府军和百姓,早已吓得魂不附体,纷纷投降。德川庆喜看到大势已去,长叹一声后仓惶撤退,逃到江户。
政府军不给对方以喘息之机,跟踪幕府残军,迅即包围江户。
德川庆喜看到自己的军队已经瓦解。江户的居民又不拥护自己,再战只有死路一条,于是决定放下武器,向天皇投降,被降为诸侯,取消一切权力。随后,政府军便开进江户,这样,统治日本长达200多年之久的德川幕府垮台了。
1868年3、4月间,明治政府先后颁布了《五条誓文》和《政体书》,从而提出推行资本主义新政的基本方针,从1868年-1873年,开展了大刀阔斧的维新运动。接着,明治将日本国的首都迁到江户,改名“东京”。
维新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收回封建地主领地、取消封建身份等级制、扶植资本主义工商业、破除封建主义旧文化。这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由一个落后的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强国。但是,明治政府建立的是以天皇为核心的权力机构,灌输的忠君思想,强化了军国主义倾向,使日本由一个被侵略的国家变成一个侵略别国的国家。
苏丹“独立之父”马赫迪
十九世纪末,英帝国殖民势力侵入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并由埃及逐渐向苏丹渗透。1873年,埃及国王伊斯梅尔帕夏任命英国殖民者戈登为苏丹总督。戈登在苏丹横征暴敛,致使苏丹经济凋敝,人民痛苦不堪。不久,戈登的残酷统治在苏丹引起了马赫迪起义。
马赫迪起义的首领阿赫迈德出生在柏拉古的一个贫苦船工家里,一家人经常漂泊各地。阿赫迈德从小就饱尝了人间的艰辛,目睹了百姓的苦难。他父亲虽然很贫寒,却爱儿心切,省吃俭用,把他送到学校去读书。他接受了伊斯兰教育,青年时期以虔诚、博学着称。
1878年,阿赫迈德已经34岁了,在白尼罗河的阿巴岛上定居下来。目睹英国统治者的残暴和苏丹人民的痛苦,他决心唤起民众,驱逐侵略者。那时,苏丹的政治、法律、教育、民俗、习性都和神学融合在一起,于是他便向民众宣传,说穆斯林正在遭受苦难,天国已派“马赫迪”降临尘世,救民于水火。“穆斯林”就是伊斯兰教徒,属阿拉伯语。“马赫迪”也是阿拉伯语,意思是“救世主”。阿赫迈德经常向民众演说:“现在,苏丹的穆斯林正在遭受苦难,欺压穆斯林的邪恶势力就是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埃及人和欧洲来的异教徒。现在,天国已经降下了众所切盼的马赫迪前来解救穆斯林。我就是安拉派来的马赫迪。我要给充满压迫与谬误的世界带来公正与平等。”
马赫迪号召恢复伊斯兰教的纯朴与正统,还提出“推翻异教徒”、“不交一文税”等口号,因而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深受磨难的民众,听说天国派“马赫迪”下凡,无不欣喜若狂。从此,穆斯林便直接叫他“马赫迪”了。马赫迪见民心已归,便于1881年6月举行了武装起义,号召民众进行“圣战”,把土耳其人、埃及人和欧洲异教徒都赶出苏丹。
马赫迪知道官府是不会善罢干休的。他马上安排了眼线,果然不出马赫迪所料,一天凌晨,英国士兵乘坐汽艇偷偷地摸到岛上。眼线马上报告了马赫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