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坎德培把他的队伍分成小股,化装混进城去,发动亲友,以作内应。之后,他自己带领一队人马,拿着伪造的委任状,谎称土耳其的苏丹已任命他为克鲁亚城的“城防司令”,前来交接。
不明真相的土耳其守军打开城门,把斯坎德培一行放进城去。结果里应外合,一举全歼了敌人。
这年的11月28日,克鲁亚城宣布独立。在号角声中,一面绣着双头鹰的红旗升了起来,阿尔巴尼亚人终于有了自己的旗帜。
斯坎德培的举动,使土耳其苏丹大为震惊和恼怒,他立即下令征讨。阿尔巴尼亚人民在斯坎德培的领导下,积极备战,准备迎击敌人。为了取得胜利,斯坎德培走遍每一个村镇,号召人民保卫家园,很快就组织了一支军队。为了联合抗敌,斯坎德培通过调解,说服,终于结束了阿尔巴尼亚各贵族之间的纷争,将各公国联合起来,建立了“王公联盟”。
1457年春,土耳其8万大军进攻阿尔巴尼亚,围攻克鲁亚城。斯坎德培的军队只有18万,双方兵力相差相当悬殊。就在这关键时刻,有些贵族还望风而降,成了叛徒,给土耳其人当了奸细。给斯坎德培打击最大的是,他的心腹爱将、侄子哈姆查竟也背叛了他投入敌营,土耳其苏丹还任命他为克鲁亚城的长官来和自己作对。
敌强我弱,形势严峻,但斯坎德培并没有退却。他面对强敌,采取了避实就虚、消耗敌人主力、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战术。
一天清晨,细雨蒙蒙,在克鲁亚城郊的平原上,几支阿尔巴尼亚骑兵急驰着,原来,他们是在执行突袭任务。在薄雾的掩护下,骑兵们悄悄靠近敌人,然后突然呐喊起来,跃马冲入敌营,刹那间人喊马嘶交织在一起,睡眠惺松的土耳其兵以为遭到了大部队的围攻,急匆匆地上马而逃。在混乱中,土耳其兵又互相残杀起来。等到雾散天晴,土耳其人才如梦初醒,只得垂头丧气地收拾一片狼籍的战场,掩埋众多的人马尸体。可是,一个敌人他们也找不到。
连续多日,斯坎德培都不断地派出一小股部队袭击敌军,使土耳其人疲于奔命,终日惶惶不安。
经过精心策划,斯坎德培选出了一批精锐战士,之后他放出谣言,说阿尔巴尼亚的军队已被击溃,斯坎德培离队逃跑了。
土耳其人信以为真,渐渐地麻痹松懈起来。9月的一天,土耳其军队在克鲁亚附近的阿尔普莱纳平原上召开祝捷大会,士兵们个个开怀畅饮,许多人喝得烂醉如泥。
这天夜里,斯坎德培带着他的精锐部队悄悄包抄过来,一举冲入敌营。土耳其军队措手不及,除一部分人还能进行抵抗外,大部分都不堪一击。
结果,这一仗打了一夜,欺坎德培大获全胜,3万多土耳其兵被消灭,叛徒哈姆查也成了阶下囚。
阿尔普莱纳的惨败,使土耳其人丢魂丧胆。之后,土耳其苏丹又增兵攻打阿尔巴尼亚,斯坎德培一边英勇抗战,一边争取威尼斯和匈牙利人的援助,不断阻击敌人。
敌我力量相差如此悬殊的抗战是相当艰苦的,欺坎德培的军队尽管连连获胜,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斯坎德培的亲密战友迪布拉等7位优秀将领献身沙场,无数士兵为民族独立而捐躯。
克鲁亚城附近有一片谷地,据说有90多位阿尔巴尼亚妇女在同敌人浴血战后被包围在这里。当穷凶极恶的土耳其兵把她们逼上山崖时,这些妇女为了不当俘虏,视死如归,全都毫不犹豫地跳下悬崖,无一生还。从此,这片谷地被称为“女儿谷”了。
斯坎德培从1443年到1467年的20多年间带领阿尔巴尼亚人民英勇作战,击退了土耳其军队13次入侵,使他成为享誉欧亚的民族英雄。
1468年1月,斯坎德培染上了恶性疟疾去世,人们痛心地怀念他,继承他的业绩同土耳其人进行斗争。他奋力据守的克鲁亚城,被阿尔巴尼亚人自豪地称为“鹰之巢”。
尼德兰革命
“尼德兰”一词的本来意思是“低地”。这个国家位于欧洲的西部,领土相当于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一带。它由十七个省组成。其中北方有荷兰、泽兰、弗里斯兰等省,南方有佛兰德、卢森堡、阿图瓦等省。在古代,尼德兰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
从1566年开始,尼德兰沦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之下。
尼德兰地方不大,人口也不多,只有三百多万人。但它的经济却十分发达,有大小城市二百余座,有“城市之国”的美称。尤其是新航路发现后,欧洲的商业中心从地中海移到大西洋沿岸,这儿的商业极为发达,毛麻纺织业和造船业极为盛名。南方最主要的城市安特卫普有“世界之花”的美称,每年有二千五百余艘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在此停泊。
尼德兰贵族迅速富裕起来,尼德兰的经济开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了。尼德兰人接受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教——加尔文教,强烈反对维护封建统治的天主教。
尼德兰的财富让西班牙红了眼,对尼德兰的统治越来越残酷了,每年要从这里榨取二百多万佛罗林。管辖尼德兰的是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腓力二世身兼二职,既是西班牙国王,又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大权在握,统治地区包括德意志、西班牙、尼德兰、捷克、匈牙利、意大利南部和新发现的美洲大陆。
腓力二世十分残忍。他一上任,就严格执行“血腥诏令”,从十六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在尼德兰屠杀和驱逐新教徒达五万多人。
在经济上腓力二世对尼德兰更是毫不手软。他上台后就宣布国家破产,拒付国债,使尼德兰许多银行破了产。同时,他还取消了尼德兰商人与英国直接进行贸易的权利,使尼德兰繁荣的经济变得十分萧条,许多工场相继倒闭,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到处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民族经济濒于崩溃了。
十六世纪60年代初,尼德兰出现了加尔文教。这一新教一经出现,立刻得到广泛的传播,仅安特卫普一地就有一万多人信奉加尔文教。接着,就有许多新教徒在佛兰德尔、不拉奔等地攻打监狱,拆毁火刑柱,公开反对西班牙的统治。民众的爱国热情深深地感动了荷兰省督奥伦治亲王,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常言道:官逼民反。今天出现攻打监狱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新教徒的这些做法是长了我们尼德兰人的志气,我们也要支持他们的行动。并且,贵族也要组织起来,抗议西班牙如此残酷的行径。”
在奥伦治亲王的支持下,贵族于1565年秘密地组织了“贵族同盟”,反对西班牙的残暴统治。
1566年4月5日这一天,平日里脑满肠肥的贵族们都穿上了叫花子穿的衣服,系上了讨饭袋,来到尼德兰女总督府。他们跪在地上,向总督玛格丽特说:“我们要求政府停止对新教徒的迫害,立即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当前国家日益恶化的形势。”
女总督闻听,怒目圆睁,说道:“简直是胡闹!岂有此理!”女总督身边的官员们见到眼前的情景,都忍不住暗暗发笑。看到贵族们那寒酸的打扮,都用鄙视的目光看着他们,并且交头结耳地说道:“一群乞丐,竟敢大雅之堂。”
这些“乞丐”听了他们的议论,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愤然递交了一份请愿书,然后都离去了。
这次,贵族们到总督府请愿,幻想通过合法斗争使西班牙统治者让步,没想到被人家奚落为“乞丐”。
西班牙殖民者对贵族尚且如此,手工业者和农民的疾苦更是不屑一顾了。尼德兰人民对在自己国土上耀武扬威的西班牙人恨透了。
1566年8月11日,佛兰德尔地区的一些城市首先爆发了“破坏圣像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开始了。参加起义的有手工工场工人、手工业者和农民。他们手持铁棍、锤子和绳索,冲进教堂和修道院,将圣像、圣骨之类的东西全部砸碎。
起义很快席卷尼德兰每一个省,被捣毁的教堂和修道院多达五千五百多个。愤怒的人们还攻占监狱,释放被囚禁的新教徒。农民也随之行动起来,烧毁田契,建立武装,夺取政权。
这种自发的人民起义使西班牙的统治陷于瘫痪,厄格蒙特伯爵和荷恩上将等人看到民众们的行动后,都吓得目瞪口呆,厄格蒙特颤抖地说道:“我本想吓唬一下西班牙国王,并不打算采取这类过火的行为。如今闹到如此地步,该如何是好呀?”
荷恩上将惊恐万状地说道:“西班牙人一定不会饶恕尼德兰的,这回可闹出大乱子了!”
女总督码格丽特被这暴风骤雨般的革命运动吓坏了,她的总督府乱作一团。8月23日,女总督急忙发表公告,佯装答应起义者的要求,停止宗教迫害,允许加尔文教在指定的地点传教,大赦贵族同盟者,并恳求贵族们发扬忠君思想,协助恢复国内的安内。那些被人民造反吓坏了的贵族,听了女总督的宣告,立刻无条件地接受总督提出的条件,解散了贵族同盟,向西班牙政府表示屈从。
1567年春天,革命运动遭到了镇压。接着,曾一度和人民群众造反的加尔文派资产阶级分子也纷纷退出运动,矢口否认事先知道起义的事,要求人民保持安定,停止暴动。这些有产阶级竟然为虎作伥,帮助总督镇压人民起义。两位领导起义的新教徒被杀害。另外12名运动参加者也受到了不同的严厉惩罚。厄格蒙特伯爵的手下人一次竟绞死了21名参加运动的人。加尔文派宗教洗庭也同意当局处死几名圣像破坏活动的参与者,为的是帮助当局有效地“恢复秩序”。
由于资产阶级的叛变,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陷入了低潮。
这年8月,腓力二世任命阿尔法为尼德兰总督。阿尔法设立了“调查骚乱委员会”,血腥镇压尼德兰革命者,并推行新税制。于是,尼德兰人民在南方密林中组成“森林乞丐游击队”,在北方沿海组成“海上乞丐游击队”,英勇地反抗西班牙的暴政。
1572年,北方各省举行大起义,解放了荷兰和泽兰的大部分。这年8月,奥伦治亲王被推为北方各省执政。同时,南方的革命形势也日趋高涨。1576年,布鲁塞尔爆发了起义,推翻了西班牙在尼德兰的统治机构。
1576年11月8日,南北各省代表缔结“根特协定”,恢复南北统一,共同反对西班牙的统治。随着革命的不断深入,在西班牙增兵的情况下,西南几省贵族于1579年1月23日结成阿拉斯同盟,宣布承认腓力二世对尼德兰的主权,天主教神圣不可侵犯。
北方七省和南方部分城市为对抗西南几省贵族的背叛,于同年1月6日结成乌得勒支同盟,建立统一的军队,采取统一的税率、币制和度量衡制,制定共同的军事、外交政策。同盟促使北方七省完全摆脱西班牙的统治,为联省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581年,由北方各省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宣布废黜腓力二世,正式成立联省共和国。由于荷兰省在联省中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最重要,因此也称荷兰共和国,简称荷兰。
随后,荷兰在军事和外交上取得反西班牙斗争的胜利。1609年1月9日,西班牙国王腓力三世被迫与荷兰签订了《十二年停战协定》,在事实上承认了荷兰的独立。尼德兰革命在北方获得完全胜利。
这场革命以加尔文教为旗帜,以城市平民为斗争主力,推翻了西班牙在尼德兰的专制统治,在欧洲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在尼德兰北部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尼德兰革命仅是一次独立运动,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革命胜利后成立的联省共和国被马克思称为“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非洲历史上的“贞德”
在17世纪反抗葡萄牙殖民者的斗争中,恩东果(安哥拉的前身)的女英雄恩津加英勇不屈,立下了不朽的功业。恩津加被誉为“非洲历史上的贞德”。
恩津加的父亲是恩东果王国的国王,1618年去世。恩津加的哥哥姆班狄是个懦弱无能的花花公子,从小只知吃喝玩乐,缺乏治国的胆识才干,只因为受父亲宠爱,才得以继承王位。
葡萄牙殖民者见换了个无能的新国王,就立即发兵进攻恩东果。姆班狄根本就不会作战,很快就被葡军击溃。姆班狄仓惶逃遁,一直逃到宽扎河的一个小岛上。姆班狄召集大臣们在芦苇丛中开会,他沮丧地说:“诸位‘都是先父的重臣,也都是我的老师。现在我们的国家快要完了,敌人又这么强大,怎么办呢?”二十来位文臣武将面面相觑,谁也想不出办法来,姆班狄竟捂着脸呜呜地哭了起来。
这时,在附近一株小树旁静听的恩津加气哼哼地走了过来,大声说:“怕什么?葡萄牙的武器虽然比我们厉害,但是他们总共才几千个士兵。我们恩东果有几十万人,我就不信打不过这些坏蛋。”
大臣们早就知道恩津加脾气暴烈又聪颖非常,听了她这一番话,谁也没有敢出言。
正在沉默的时候,忽听远处一阵枪响。随后,从河的上游过来一只木船,船上一人举着一块大木牌,大木牌上写着“葡萄牙总督请姆班狄国王谈判”。转眼之间,那船靠上了小岛,拿木牌的使者跳上岸来,对姆班狄说:“葡萄牙总督说了,请姆班狄国王到罗安达去谈判。葡萄牙人是最讲信用的,决不会加害于姆班狄国王。以后彼此合作的日子还很长呢!”姆班狄对使者说:“请你先回去,就说我姆班狄谢谢总督大人的美意。容我与大臣们商量一下,三天之内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