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大教堂总给我许多的遐想,因为它不仅是一幢雄伟的建筑,还是一座精美的雕塑,其间又有许多造型各异、大小不同的雕像,像一本里外都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以石雕石刻的宗教寓言故事吸引众生,教化众生,愉悦众生,这自然已经是过时的事情,今天,人们更多地以审美的眼光看这些教堂,这些宏伟的建筑,它们不仅是宗教的象征,还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是不会再产生的艺术品。如果附近有哥特式教堂建筑,劝你一定去看看,不管懂与不懂,不管有无审美素养,让心去体验,慢慢地,你会爱上它,爱上后,奇异的感觉会发生。
哥特式建筑诞生于法国西北部,十一二世纪的时候。仿佛春风催发的竹笋,突然间破土而出,直耸云天,而且几百年中独领风骚,蔓延西欧许多城市,成为大教堂的建筑样式。哥特式,哥特人发明的建筑样式,从一开始,便用来祭奠神,仿佛雅典卫城上那些恢宏的建筑,原本就是人献给神的。人的心原来可以如此的无我而高尚,如此的圣洁而谦卑。大约正是由于无我,才能创造出如此宏伟的艺术;由于谦卑,才会雕琢出人间无与伦比的美。想到此,人由不得会崇拜那些陌生的古人,心会不由自主地为他们的高洁而颤抖。
审美并不是说你觉得什么好看,不是那样简单。审美是培养出来的一种深邃的感情。这种感情一旦生成,它会陪伴你,承载你的心,不论你的心境如何,它会自然而然地帮你调节。当心情好的时候,如果正好有座哥特式的教堂在你的附近,进去坐坐,冥冥中,飘飘然的感觉会自内在油然而生;或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进去坐坐,感觉那祥和的气氛,呼吸那弥染圣洁氤氲的空气,你会觉得这些石头好可爱,几百年被镶嵌固定在一个角落或一个缝隙,并不生烦恼地恪尽职守,呀,心情会顿时有被洗涤的感觉。还暂时别提那些彩色玻璃窗,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彩色玻璃窗就是其间最华丽的音符、乐章。那种遐想,那般神思,只有坐在面前,你才能够体会到。
法国的哥特式教堂多以圣母玛利亚的雕像镇门,她或抱着耶稣小人,给人温和柔弱的感觉,这是进入上帝殿堂前的洗心;再看两边,各路神仙圣贤的雕像,都是当时艺人在极其虔诚的心境下雕琢而成就的。你当下会明白,奉献的艺术是最妙的艺术。维也纳的圣斯蒂芬大教堂我最熟悉,大门口不是圣母玛利亚,而是耶稣基督,直接坐在的门楣当中,迎接善男信女。那闲逸的坐姿仿佛要开百家讲坛的样子,曾让我忍俊不禁。两旁罗列圣人天使——天主教中的“罗汉们”和更多的不知名的角色,总之,一切秩序井然。这是一个暗示: 进去之前你要明白,天国代表最高的秩序,而大教堂是世界秩序的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