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
一笑心晴
标签:早教课误区
分类:育儿话题
上早教课的十大误区
文/一笑心晴
作为新时代的妈妈,如果你还没听过“早教”这个流行词,那就太老土了。我和天下所有妈妈一样,希望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早期教育。这里所说的“最好”,决不是“物质优越”,也不是“毫无挫折的顺境”,而是指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品格塑造。
现在,很多城市都陆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早教机构、亲子中心,品牌繁多而且课程种类各有特色,像东方爱婴、红黄蓝、金宝贝、美吉姆,等等,都享有盛名。越来越多的小宝宝也开始跟着妈妈走进教室,上起亲子班、早教课。笑笑在0~1岁这个阶段,我只带他参加过三次体验课,并没有接受系统的课程训练。我对早教课的感受是:
(1)课程内容以游戏为主,借助不同的玩具帮助孩子认知。另外,训练宝宝的运动本领,比如爬行,还有就是让家长和宝宝一起做操、唱歌跳舞等。
(2)宝宝太小,完全不理解老师的要求,也不配合老师的安排。
(3)每次课的时间短,节奏太快了,宝宝的自主活动经常被打断,比如老师给他一个几何形状的积木,他正感兴趣地玩着呢,老师又让放回去,拿出一个皮球。
(4)大人可是累得够呛啊,一会儿趴下做操,一会儿绕着圈跑,一会儿举着孩子蹦蹦跳跳,孩子还莫名其妙呢,我却累得满头大汗。
我放弃早教课的理由:
(1)早教课程的内容我在家完全可以做到,我具有早教理念,并且可以从网络、杂志、报纸、书本上获取足够丰富、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
(2)早教课需要持之以恒。由于工作关系,我不能保证每一节课都陪孩子去,所以干脆放弃固定时间,还不如平时就因时因地实行早教。
(3)我觉得每周花50分钟去上一趟早教课,意义并不大。天底下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教孩子,注意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建立完善的性格,等等。
我从来不认为去专业的早教机构上早教课是必需的。对于早教课,家长必须端正认识。以下是我总结的十大误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大家可以讨论。
误区一:早教课的主体是孩子。
很多家长以为,上早教课就是把孩子扔到课堂上,去跟着老师学东西。所以自己心不在焉,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在一旁聊天、随意走动或者打电话。其实,早教课,教的是家长,不是孩子!
早教课的意义在于帮助父母建立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了解一些育儿知识,包括饮食、健康、开发智力,等等;帮助家长及时把握宝宝的敏感期,协助宝宝一起感受新事物;让家长懂得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兴趣和能力;强调亲子互动,使家长通过与孩子共同游戏,掌握一些教育的方法与技能,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前面我说,感觉上早教课我比孩子还累的原因。因为,真正受教育的是我啊。
误区二:早教课的责任在老师。
有些家长把教育的责任全部寄托在早教课的老师身上,以为早教课的老师就像幼儿园老师或者小学老师一样教书育人。其实,早教课的老师,主要是示范和引导,帮助家长和孩子进行互动游戏。
很多家长花钱报了早教班,因为自己工作繁忙,就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保姆,来陪孩子参加早教课,完成“陪读”的角色,心想反正有老师嘛。这都是不对的。最好由父母亲自陪伴孩子参加早教班,才能起到受教育的目的。
误区三:早教课是开发智力,能让孩子更聪明。
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只要上了早教课,我的孩子就会更聪明,就比其他孩子强。其实,早期教育不仅局限于智力开发,早教也不是培养“神童”,早教课的内容还包括为孩子创建一个成长环境,引发孩子的探索行为,促进孩子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能力、情绪和社会行为这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早教班并不是想象的神奇班,不是说所有上过早教的孩子将来就会大有作为,而没上早教班的孩子就什么都不是。
误区四:早教=早学习
我曾听一个反对早教课的妈妈说:“现在的孩子真是累,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就要到处上课。还在吃奶的小屁孩,就开始学习。”她对早教课产生了一个误解,其实,早教课并不是让宝宝来学习知识的。
很多家长喜欢用“会认多少个字”、“会背多少首诗”、“会数几个数”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孩子早教的效果。然而,早教课的最大意义并不在于教会宝宝唱一首歌、认一个字或者背一首诗,而是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生动有趣,让宝宝学得开心,在游戏中提高宝宝的独立性、想象力、记忆力、专注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等等。
误区五:早教课的效果立竿见影。
有的家长说,感觉宝宝上了早教课,也没什么改变,没什么进步。其实宝宝的学习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特别是1岁以下的小宝宝,接触的东西不会马上表现出来,不可能上了课立即就有效果。而且,因为早教课更注重潜能的培养和开发,所以早教效果短时期内难以发现。
家长不能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过分关注孩子是否有所进步。另外,也需要有心理准备,那就是:早期教育是有效的,但不等于所有的早教课程都是有效的。事实上,相当多的早教课程被染上了商业味,炒作成分很多。
误区六:所有的训练都寄托在早教课上。
早教课程一般每周才一次,每次也才45分钟或者一两个小时,如果平时生活不注重点滴培养,那么将前功尽弃。因此早教课的效果如何,更主要是取决于课后的“家庭延伸学习”。老师在教家长和孩子做游戏的时候,并不是盲目的,每一个游戏的设置都是基于宝宝每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家长带孩子早教,应该学习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引导孩子的技巧、如何跟孩子玩游戏,同时,在平时带孩子的过程中重复课上所做的游戏,进行训练。
误区七:早教课越贵越好,越稀奇古怪越好。
这两年,早教如雨后春笋般火热崛起,已经成了一种流行风,被很多年轻父母追捧。当然,商家也会借此炒作,其花费是相当惊人的。很多有经济实力的家庭,为宝宝高价购买“人生起跑线”,一学期下来动辄数千元,贵的上万。一堂课的花费基本上都在100~200元甚至更高,有的“爬爬班”学费居然比MBA还贵。
有些家长盲目地以为,收费越贵的早教机构,环境越好,师资更佳。其实贵的课程未必适合宝宝,早期教育不应贵族化,高价课程更是没什么意义。只要宝宝收获快乐、越来越健康,收费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就是好的早教课程。
另外,一些家长只是一味追赶潮流,对早教并不太了解,看到“蒙氏”、“奥尔夫”等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名字,并不明白其中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就想让孩子与时俱进多接触新奇的东西,尤其是挂上洋名更时兴。这些都是不对的,不能盲目跟风。
误区八:早教课程的品种越齐全越好。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全面发展,那么是不是上的早教课程品种越多、越丰富,就越有益呢?一些爸妈给宝宝在奥尔夫音乐中心报了音乐启智课,又去Baby art上玩画画的课,再去HELEN DORON学英语,最后还报了运动宝贝的课程让宝宝“放松一下”,误以为这样就是让宝宝全面发展了,其实只是把自己和宝宝弄得疲惫不堪。如果报得太多,从表面上看是各有侧重,其实对宝宝智能的提高并没有太大效果。而且,周末无论如何都要留出时间出去玩哦,别忘了大自然也是宝宝的好老师。
误区九:强迫小宝宝上课“认真听讲”。
在我的印象中,每次上早教课,班上都会有个别孩子从开始上课就一直哭闹,直到下课,还有的孩子很淘气,东摸摸西跳跳,就是不好好听课,不配合老师。这时,孩子的妈妈通常都会非常生气,又很无奈,总觉得花了钱来上课,却被宝宝浪费了。
我觉得在早期教育的课堂上,孩子的任何调皮的表现都是正常的。尤其是0~1岁的小宝宝,有的还不是很适应这样热闹的环境,要么整节课都在啼哭,要么一定要吃奶,要么索性整节课都在睡觉。上不上早教,宝宝的感觉最重要。如果只是强迫孩子来适应,不顾孩子的感受和心理情绪,这样的早教就失去了意义。宝宝才多大啊,家长就要求他上课要老老实实“认真听讲”,这样的要求也太高了吧?
误区十:早教课程就是早期教育的全部或者核心。
再好的早教课程,也不能代替家庭早教的作用,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永远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教育无论何时都是父母的必修课,我们可以不花大钱读早教班,但是,要用爱心和足够的精力陪伴孩子成长。
初为人父母,我们一方面没有育儿经验,另一方面对宝宝可能更多的只是新鲜感,而缺乏足够的耐心、细心、恒心,所以,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到专业机构听听意见,早教班也是我们的一种辅助手段。从早教班上多吸收一些优秀的早教理念,对孩子的早教做一个系统的规划,把握孩子的成长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建立完善的性格,等等,这样比单纯上早教课的意义更大。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早教课十大误区,那么究竟要不要上早教课呢?
(1)上不上早教课不是关键,关键是父母是否有“早教”的意识,是否“用心”教育孩子。如果仅仅是“别人的孩子去,我不能落后,也要去”,有这种想法的话,那就免了。
(2)如果家庭成员的素质和文化程度比较好,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主动学习育儿方法,陪伴孩子,那么完全可以通过家庭教育达到同样的目标。
(3)如果经济上足够宽裕,花钱给孩子营造一个特别的游戏环境,当然也是不错的啊。就像大人,有钱了就四处游山玩水开阔眼界。但是,不要去考虑值得不值得的问题,就比如,你花了1万块去欧洲5国7日游,你说值还是不值呢?
我觉得,参加早教课程之前家长必须端正的态度:
(1)无论参加哪个早教课,父母都应该陪同孩子上课,而不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保姆陪同。
(2)早教课只是领进门,真正有用的功夫是在课下,每天都要和孩子实践。一节课可能没有效果,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上了一学期早教下来,依然没有什么提高或进步,那只能说是家长没有做好功课。
(3)不要对早教机构的期望太高,不要在乎宝宝学会多少技能,上早教课的目的是把老师的正确方法及理念学过来。
(4)对于天生爱学习的孩子,上课是一种享受和快乐;对于顽皮好动的孩子,上课就是禁锢和约束。如果孩子不愿意,就不要勉强,强迫孩子参加早教课有什么作用呢?
(5)孩子并不知道学什么东西将来有何用处,所以孩子究竟该学些什么主要靠家长的选择。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量力而行。
(6)不要跟风,不要攀比。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永远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教育无论何时都是父母的必修课,我们可以不花大钱读早教班,但是,要用爱心和足够的精力陪伴孩子成长。
博主
小棒宝(张辉)
标签:早教体验课0~1
分类:育儿话题
体验课是0~1岁宝宝早教不错的选择
文/小棒宝(张辉)
历尽千辛万苦,宝宝终于在我腹中“安营扎寨”了。经历了最初的兴奋和激动之后,我就开始了养育宝宝的一系列规划。为此,我广泛阅览育儿杂志、书籍。“早期教育”、“知名早教机构”,这些字眼我就是在那时认识的。最初,我对其顶礼膜拜——感觉早期教育是神奇的、有效的、不容忽视的、必须坚决贯彻的。而最佳进行早期教育的地方当然是那些知名的早教机构了,人家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专业的教师,有专业的教具,教程都是已经比较成熟的了。那时候,很是蠢蠢欲动的,恨不能马上把孩子从肚子里拽出来,送去上早教课,好好开发开发智力和潜能!
大约是孕后期,我拿到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相当著名的书,一下子,我就被“洗脑”了。早期教育原来可以由父母在家完成,还可以做得那么好,那么成功!我倍受鼓舞,马上买来若干本0~1岁宝宝的早教书籍在家研读,还做了不少笔记。
只是,那时候苦于没有实施对象,所以这些还只能是很抽象的理论。等到宝宝好不容易出来了,我学到的“理论”也可以落实了。于是,我把笔记整理成了“早教”计划。第一个月该如何如何,第二个月该如何如何,还把宝宝在这个月龄的相应变化都记录下来。就这样,小宝参加的第一个“早教机构”就在我们家里成立了,而教师当然是我这个新手妈妈了!
这样进行了大约3个月,我感觉很不踏实。毕竟自己不专业,训练方式方法都是照着葫芦画瓢,未必得当。我还是很想带孩子参加早教机构,了却自己当初的“梦想”。于是,我们参加了本地妇幼保健院举办的早期教育课程,一个月上一次。这是小宝参加的第二个早教机构,还比较正规,给我了一些育儿启示,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孩子发展方面的好与不足。
大约小宝半岁时,我还是不太甘心,很想看看那些经常打广告的知名早教机构到底有何优势。所以,我多次参加知名早教机构的讲座,都有所收获。而且听说可以先带孩子免费体验,更是坚定了我要带宝宝上早教课的决心。我先选了一家离家近的。一堂课上,我在观察孩子,学习人家的方式,还与别的妈妈交流育儿心得,咨询老师教育理念,倒是也很充实。小宝虽然小,但是一点不认生,表现得还是很棒的。不过,我的感受是,早教课上训练的内容和我在书上看到的训练形式大同小异,而且每节课的模式都是一样的。我弄明白了他们的思路,所以这课就可以不上了。
后来又应邀带孩子参加了另一所更为知名的国际早教机构,还是双语教学。通过这两次体验,我发现带孩子上不同早教机构的体验课,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我从网络上搜寻相关信息,并积极与人家联系。小宝同学就开始了混迹于本地各大早教机构的生涯,一直到大约1岁半。2岁3个月我们为了宝宝能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也为了培养宝宝的乐感,而为他选择了一家著名机构的早教课。事实证明,宝宝很喜欢,效果也很好!
再来说说我的观点:0~1岁的宝贝可以不上早教课,但是可以上上早教机构的体验课!原因如下:
(1)巩固理论,明确培养目标。此时的早教课,与其说教孩子,还不如说是教家长。通过上体验课,我们可以了解一些教育理念,学习教育方式、育儿知识和培养目标,与书中我们学到的进行互补。其实上了几家后,你会发现这些理论大同小异,和书上写得差不多。咱们“活学活用”,在家里可以天天实施,效果很好,也更持久。
(2)学习方法,给宝宝新鲜感。虽然各家理论差不多,但是方法还是不太相同的。多上几节体验课,我们或许可以多学习亲子互动的方式,比如游戏,比如准备教具等。同时,多参加几家的体验课,孩子可以多感受不同的风格,有的侧重音乐,有的侧重艺术,有的侧重蒙氏,等等。孩子会时常有新鲜感。我们也可以多观察和学习每家与众不同的特点以及孩子的反馈。特别是培养孩子情商的部分,这也是给我启示比较大的地方。
(3)扩大圈子,交流育儿心得。通过参加这些体验课,可以接触很多的早教人员和关注早教的家长们,可以加强交流,收获也不少。宝宝也可以多接触同龄的小朋友,每次都玩得不亦乐乎。
总之,我感觉体验课就是一个窗口:一个让我们多学习育儿知识、技能的辅助手段;一个在我们感觉迷茫或是方法匮乏时,给我们提一下醒、开开眼界的不错机会。如果妈妈们相信的话,不妨试试。
博主
DUDU妈妈
标签:早教亲子班收获
分类:育儿话题
上亲子班大半年的收获
文/DUDU妈妈
我们习惯称的早教课程,我家Dudu自称为亲子班,经常嘟囔:“我去上班,上亲子班。”上了有大半年亲子班了,到底收获了什么?妈妈一贯不主张这么小的孩子能学到什么,也不觉得对智力开发会有多么显著的效果,思来想去,也许只为了一个“环境”。
一、有序的环境
妈妈选择亲子班的初衷是想给Dudu创造一个和小朋友玩耍的集体环境。说到集体环境,Dudu是幸运的,本小区属年轻社区,近几年达到生育高峰,小区里孩子遍地开花。妈妈们上班,老人们带孩子,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闹闹,倒也不缺集体环境。
只是,亲子班有老师带领,创造的却是一个有序的环境。在Dudu身上,秩序的最突出表现莫过于去老师处领取道具和把道具归还老师这两个环节。因每次情景亲子课上会有很多的道具,小孩子玩一个道具的时候,往往觉得不过瘾,不舍得还回去。Dudu很早就能明白一个道理:把这个还回去,老师还会给新玩具。另外,看到别的小朋友去还,自然有了一个“榜样”的力量,小孩子很喜欢模仿。所以,领道具的时候,高高兴兴;还道具的时候,也还是欢欢喜喜。
二、亲子的环境
有了Dudu之后,繁忙的爸爸妈妈都或多或少调整了自己的工作习惯,周末的时间尽可能地留给孩子。这是我们达成的共识。亲子班,无疑是个好机会。
只要不是有十分紧急的工作或杂事,周末的时候,爸爸妈妈会一起带Dudu前去上亲子课。就连亲子班的阿姨和老师们都说,Dudu是幸福的,每次爸爸妈妈都来。看着Dudu一点点地成长、独立,有模有样地跟着老师做动作,说实话,爸爸妈妈心里很欣慰。
三、文明的环境
在亲子班上,“老师”的概念被灌输。尤其是随着孩子长大,喜欢背上小书包的时刻起,“老师”这个名词正在慢慢深入内心。Dudu最喜欢轮到自己的时候,跑到老师面前,大声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快乐地唱欢迎歌“hello Dudu”。
四、语言的环境
关于语言,妈妈之前想得并不多。为了女儿能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说一口不带口音的普通话,爸爸妈妈都坚持对女儿讲普通话,甚至奶奶也加入其中。小妞讲的是普通话,但我们大人之间讲方言的时候,小妞也能听懂。我们在用方言交流的时候,小妞会主动用普通话搭腔。
刚开始参加亲子班的时候,尽管有时也会用英语,但老师都是中国老师。随着亲子班规模的扩大,师资队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周末的课程很多都是老外在上。因此,有天Dudu突然说到“老外”一词的时候,我们也不致于太惊讶。
Teddy老师是个黑人,很热情,吐字也很清晰。第一次上课的时候,由中文老师Cathy辅助翻译,到第二次课的时候,就只有Teddy一个人上了。当时有位妈妈提出过质疑,但我们表示可以试试。大多时候,妈妈并不做翻译,因为靠Teddy的肢体语言,Dudu完全能明白。Dudu对外语的领悟能力无形之中得到开发,这是我们无意之中收获到的。
博主
亮哥甜妹
标签:早教课中西对比0~1.5岁分类:育儿话题
0 ~1.5岁中西早教课对比
文/亮哥甜妹
亮亮在1岁半内的Baby时代有幸分别在多伦多和北京待了一段时间,并且都参加了当地的早教亲子课,中西合璧早教了一把。亲身经历告诉我,中西教育差异从早教就已看出端倪。
总体感觉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在多伦多时感受不强烈,特别是对于1岁半内的孩子,大环境给我的感受就是孩子吃好玩好不得病,开开心心就是胜利。
具体到早教课,在加拿大,有个“Early year center”,它是政府组织的最普遍的一个早教中心,公益性质,遍布重要社区,供适龄孩子一周一到两次免费活动。他们以1岁半为分水岭,之前是Baby活动;之后到3岁属于Toddler活动;3~4岁是学龄前活动。同时每个社区自己的小学有可能还会有免费亲子园,周一至周四开放,内容形式基本和Early year center相同。
亮亮8个月大时我们回到北京。1岁内的早教什么样子我不太清楚,我们是在1岁后参加了一个很大众化的早教课。在这里,感觉就是真的上课。一节课45分钟,分四大块内容。每节课老师都有明确学习目标。大动作、精细动作都是按照该月龄孩子的特点设计内容。有时还会留“作业”,比如回家练习穿珠子,认大小等,下节课回来老师还会问作业完成情况。
两地的早教对亮亮都是有影响的,现就从比较中认识总结一番吧。
一、经营模式的差异
加拿大早教活动是政府举办的,适龄孩子免费参加。当然也有私人开办的,以盈利为目的,设有蒙台梭利课程等。我们参加的都是两地最大众化的课程。国内这块可是企业行为,商业性比较强。这一经营模式的差异决定着开课内容的差别。商业行为肯定要看效益,花钱没看到孩子的进步和成果,家长是不会再掏腰包的。当然作为企业,既要有利润得以维持,又要满足客户,也很不容易。
二、内容的差别
加拿大:三大块——自由玩玩具、围圈唱歌、再自由活动。早上9点至中午12:30或13:00,大部分时间是家长带孩子自由活动。只有10:30到11:00,这二三十分钟的时间是由老师带领的围圈唱歌时间。这几十分钟,老师一首接一首地儿歌联唱,边唱边带大家作动作。中间没有停歇串词,甚至大家问好和最后的再见都用儿歌来完成,大概得有个十几首儿歌吧。每次去,基本都是这些内容来回重复。
北京:四大块——问好、走线、精细动作、大动作。45分钟的时间,这四大块全部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每块内容之间老师都有几分钟的串词。我觉得是讲给妈妈听的,特别是最后5分钟。老师要讲一些这段时间孩子发育的重点,家长应注意的事项。全部给孩子的时间也差不多就30多分钟。
三、形式的差别
1.上课年龄段的划分不同
在加拿大这边,年龄划分很粗,在一起活动的孩子有的可以差1岁多。亮亮刚去的时候就只会趴在垫子上看大点的孩子自由拿玩具玩。很快我们也自己能爬,能拿喜欢的玩具了。而北京我看了几家早教中心,年龄划分都很细,一般是差别不超过2个月。所以我会有上课的压力。一般大的几个孩子在一起,课上老师还偶有提问,人家答对了,我这边就有压力了,回家补课去。
2.上课时间的不同
在加拿大,一次课就是半天开放。中间20~30分钟,老师带领“上课”,其余时间就是自由活动。一大堆玩具,供小朋友分享着玩;或者孩子饿了、困了,妈妈喂奶哄觉,小声聊天。在北京,一节课45分钟,每块10分钟。没有自由活动时间,都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其他还好,亮亮最不适应的就是玩玩具时间比较少。有时孩子还没投入进去就换下一个环节了;有时是玩兴正浓,就要收回玩具,孩子不干,哭得伤心欲绝。比如喜欢的小动物刚攥在手里,就被收走了,亮亮真舍不得啊。由于没有尽兴,妈妈回家也相应地买类似玩具接着玩。
四、最后我想谈谈理念的不同
在多伦多Early year center,1岁半之前的Baby活动,其实更多的是为妈妈们提供一个交流育儿经验的平台。孩子还不太会玩,经常待一会儿就哭闹吃奶睡觉了。妈妈们三五成群地交流喂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公共卫生护士来早教中心坐堂。谁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请教,包括喂奶、辅食、睡眠等问题。有时还会在另外一个房间开设孩子心理问题讲座,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何时出现情绪问题,如何应对很有帮助。所以综合看来,在加拿大1岁半前的早教更多的是关注孩子身心健康的发育。
在北京,早教课老师也很专业,特别是对每个月龄孩子发育特点,可以掌握的本领很在行。每节课都会有口头指导,并按着这个指标设定课程训练内容。
比如1岁的孩子应该认识红色了,1岁半前一定要会穿珠子了等。因此他们的侧重点是在孩子智力体能等发育指标上,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开发早教(当然我想可能所有私人经营的早教都会更专业更精细一些吧,包括加拿大的私人早教课)。亮亮在这样的环境下,进步也是很明显的,我也决定还要适时继续注意。
但身心健康VS。智能发育确实也是中西教育一直存在的差别。我认识这里一个小朋友3岁多,最爱问妈妈的话就是“Are you happy”?妈妈说他是在Daycare里学到了,老师最爱讲这句。
在北京时就有朋友邻居问我要不要上早教课。我觉得国内开发宝宝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人气。每天能接触到那么多的人和事物,这是孩子认识世界最好、最自然的方式。亮亮对这个就受益匪浅,认识了人的男女辈分,认识了好多动物,懂得和人亲昵。一个邻居叔叔就说,刚回来时亮亮目光还呆呆的,见人就怕;走的时候已经是会见人行事的小精灵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