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教藏殿是下寺的主殿,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此殿为重檐歇山式屋顶,面宽五间,进深四间,殿基高三米。按照梵文的意思,此殿是存放佛经的地方。所以,在殿内的左、右、后三面墙壁下方,共有壁藏——藏经柜三十六问。藏经柜外观二层,称为重楼式壁藏。柜内也分两层:上层为佛龛,供佛像;下层为经柜,藏经书。现壁藏内仍存有佛经18000千余册。在后墙上方正中偏西处,有一座木桥与一座高悬的楼阁相通。这就是著名的天宫楼阁和圆桥。壁藏和天宫楼阁,在我国的古代建筑中都比较少见。现殿内的梁枋彩绘、天花板彩绘和藏经柜等,也都是辽代的遗物。
薄伽教藏殿内,还有辽代彩色泥塑的佛像、菩萨像、天王像和供养人像等三11尊。其中有一尊合掌露齿菩萨像,神态自然,富有人情味,是辽塑中的一件珍品。
大雄宝殿,是上寺的主殿,为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重建后的遗物。此殿为单檐庑殿顶,面积达1559平方米,是全国现存较大的一座佛殿。因为采用减柱法建造。殿中减少立柱十二根,扩大了空间。大雄宝殿中共有明代彩色泥塑佛像33尊。正中供奉的是5方佛。两侧,有天神塑像22尊,每尊均前倾15度,实不多见。墙上,有清代绘制的壁画20幅,大小人物5000余个,面积达800多平方米。
这些壁画,有释迦牟尼说法图、千手千眼观音图、罗汉图、善财童子图等,使整个大殿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气氛。
(七)太原崇善寺
位于太原市上马街中部南侧,原名白马寺,后改延寿寺,明初建为崇善寺。系“三晋名刹”。
明洪武十六年(1383),晋王朱纲(朱元璋的第三子)为纪念其母孝慈高皇后,差岳丈永侯谢成奏请朱元璋钦准,在白马寺旧址上建筑(扩建)新寺,历时8年,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竣工。崇善寺原占地面积14平方米,沿中轴线由南往北,建有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大悲殿、金灵殿等6座正殿。每个正殿两旁均配左右对称的偏殿、画廊和方丈院。最雄伟的大雄宝殿,面宽9间,高约33米,四周围以白石栏,屋顶装饰螭首、海鱼等,被誉为“玉佛殿”。
遗憾的是,寺庙于清同治三年(1864)被一场大火所吞噬,仅存大悲殿一组建筑,即现在的崇善寺。清光绪八年(1882),在崇善寺的废墟上建起一座规模巨大的文庙,使崇善寺一分为二。对于它辉煌的过去,我们只能观看寺内现存明代绘制的“崇善寺平面图”借以神游,而不能亲睹了。现存的崇善寺,有山门、钟楼、大悲殿、东西厢房和西小院等,占地面积仅3000平方米,为原寺的四十六分之一。
崇善寺无论是宏丽轩昂、舒展健美的木构建筑,还是造型奇特、比例匀称的密宗造像;无论是构图丰满、色彩绚丽的壁画摹本,还是从宋迄今的各种佛藏版本,以及各种雕刻等,都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印刷技术和宗教历史的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大悲殿是现崇善寺的主体建筑,矗立在宽厚的台基上。殿前有平旷的“凸”字形月台,殿身面宽7间,进深4间,重檐歇山顶,出檐深远,黄绿琉璃瓦剪边,通高近20米。殿内正面须弥座上,3尊泥塑贴金菩萨并立,通8.3米,为观音、文殊、普贤,称为“三大士”。三尊造像,比例适度,身容敦肃,体态健硕,面像丰圆,颜貌舒
泰,服饰华丽,衣纹流畅,具有一种温文敦厚、雍容华贵、秀丽妩媚、和蔼慈祥、可亲可敬的神韵,是我国明代雕塑艺术的杰作。
据统计,寺内现存自北宋以来的各种刻印、手抄的经书总计3万余卷。有宋代的“碛砂藏”、明代的“普宁藏”、明洪武五年的“南藏”、永乐八年的“北藏”、明代用真金楷书的“华严经”、清代和尚刺血手书的“华严经”、日本影印的“大藏经”,还有一部泰山拓碑“金刚经”和部分道藏。这些珍贵的佛、道藏版本,不仅是我国木刻印刷史上早期的标本,而且是难得的古代书法、雕刻艺术佳作,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哲学、文学、书法艺术、印刷技术和宗教历史的宝贵资料。
大悲殿内有2部珍贵的壁画摹本——《释迦世尊应化示迹图》、《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是明代成化十九年(1483)原崇善寺的主持者,为了“庸存楷式,永昭常住”,特地请人依大雄宝殿两翼画廊上的壁画临摹下来的。虽历600余年,依然绚丽如初,人称“宝石画”,是研究我国古代工笔画和宗教壁画的宝贵资料。
(八)恒山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恒山下金龙口西崖峭壁之上,为“恒山十八景”之一。
恒山又名“太恒山”、“元岳”、“常山”,山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数百里,控关带水,地险山雄,为我国“五岳”名山之“北岳”。据《恒山志》记载,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约公元六世纪),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金、明、清等历代均曾重修,它是我国罕见的一座高空建筑。
寺宇建筑高悬于恒山之麓的峭壁上,崖壁呈90度垂直,崖顶呈倒悬之势。寺坐北朝南,寺基距谷底26米,最高处离地50多米。全寺上载危岩,下临深渊,足履峭壁,峭崖之上凿洞插梁为基,楼阁之间以栈道相通。登楼俯视,如临深渊,谷底仰视,悬空如虹,隔峡遥望,如同一座仙阁悬挂在绝壁之上。正如古人在栈道上题刻所云“公输天巧”。
全寺建筑依山向北逐层增高,共有殿宇楼阁40余间,皆为木质结构,凿石为基,就岩起屋。三教殿是全寺最高的建筑,殿内供奉儒教之祖孔子、道教之祖老子和佛教之祖释迦牟尼三圣塑像,佛主居中,老子、孔子分列左右,三教聚集一堂,可谓古人匠心独运。
寺内还保存了铜铸、铁铸、泥塑、石雕等大小儒、道、佛塑像780余尊,壁间镌刻有历代名人题咏,这些都堪称珍贵文物。
由于地理环境的局限,悬空面积并不算大,建筑规模也不算宏伟,但该寺却是闻名遐迩的海内名刹。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奇险。当游人来到该寺时,不禁会发出惊讶之叹,同时也会为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艺术而感到骄傲。
1982年,悬空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永济普救寺
坐落在山西省永济县的峨眉塬上。寺内的莺莺塔具有特殊的回音、收音功能。它和意大利比萨斜塔等一起,并列为世界六大奇塔;同北京天坛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石琴一起,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
普救寺始建年代不详。隋朝时这里已有一座寺庙,名叫西永清院。唐代大修。五代时更名为普救寺。宋代重修。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寺庙被地震毁掉。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重修。以后虽有维修,但寺内建筑损毁厉害。1924年的一场大火和以后日军的破坏,寺内殿堂毁坏殆尽。1985年起再度修复。
普救寺分前、后两大部分。前部为寺院,后部为花园。寺院部分又分东、中、西三条轴线。东路轴线上的建筑有前门、僧房、枯木堂、正法堂、斋堂等。中路轴线上的建筑有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等。西路轴线上的建筑有大钟楼、塔院回廊、莺莺塔、大雄宝殿等。花园中有树木花草、亭台假山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情侣园。
莺莺塔是一座楼阁式砖塔,方形,13层,高76.76米。塔内有甬道可以上达。此塔重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但还保持着某些唐塔的特征,如方形、塔檐微呈凹曲线等。如果在塔旁击蛙石处,以石相击,便可在蛙鸣亭中听到类似青蛙鸣叫的回声。环境清静时,人们可在塔内听到四五公里外村镇上的鸡鸣狗叫声。这便是莺莺塔所具有的回音和收音功能。很为奇特。
(十)应县木塔
位于山西应县城内,距大同约70公里。原名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公元1056)。
木塔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通高67.13米,底层直径为30米,平面为八角形,五层六檐。外观五层,但是塔内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塔内各层,使用了中国传统的斜撑、梁枋和短柱等建筑方法,使整个塔连成一个整体,既坚固,又壮观。塔自建造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仍巍然屹立。
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现在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木塔自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题联。塔内现存明、清及民国匾、联54块。
塔内还发现了一批极为珍贵的辽代文物,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我国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经卷为数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实属国内罕见,为研究我国辽代政治、经济和文代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十一)大同云冈石窟
位于大同市城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因其高处名云冈,故取名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的时代,由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大多数石窟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前。历时40年的开凿,加上其余小窟,先后近50年时间。参加开凿人数,多达4万余人。当时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的佛教徒,也参与了这一举世闻名的伟大艺术创作。至今,仍留有中外文化交流的斧痕,是一处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达51000多躯,是中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云冈两道山麓,把石窟分成东区、中区和西区。一窟、二窟位于石窟群东端,两窟同期开凿,窟内布局大致相同。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崖高25米,中上部凿有12个方形石孔。窟分前后两室,后室雕一佛二菩萨像,两颊腴润,体态丰满,形态自然,衣纹流畅,此窟从雕造手法判断,应为隋唐时期的作品。第四窟中央端座佛像一尊,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雕像。这尊佛像,膝上可站立120人,一只脚上站立12人。大佛周围,小佛围绕、互相映衬。
六、山东
(一)济南灵岩寺
灵岩寺位于济南市长清区灵岩山,是山东省最大的一处古代寺院,与浙江天台国清寺、南京栖霞寺、荆州玉泉寺并称为海内四大名刹。该寺位于泰山之北,依山势构筑,参差错落,隐现于群山环抱之中,掩映在云霞烟树之间。特别是该寺千佛殿中的宋塑罗汉像,以造型优美、生动传神而名冠天下。故前人说“登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也”。
灵岩寺始建于前秦苻坚永兴年间(357—358),开山祖师为朗公和尚。据《神僧传》记载:“朗公和尚说法泰山北岩下,听者千人,石为之点头。众以告,公曰:此山灵也,为我解化。他时涅¤,当埋于此。”灵岩寺即取名于顽石点头之意。北魏孝明帝正光初年(520),法定和尚重兴灵岩寺。现寺中有鲁班洞、功德顶、证盟殿、辟支塔、慧崇塔、千佛殿、御书阁、李北海撰书的《灵岩寺颂碑》、钟鼓楼、墓塔林等。
千佛殿是灵岩寺的主体建筑,也是寺内保存最完好的规模较大的一座古建筑,因殿内供养千佛而名。此殿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宋嘉祐和明嘉靖、万历年间重修。千佛殿建于高大的台基之上,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出檐深远。檐下置疏朗宏大的斗拱,错落美观;木棱彩绘华丽,檐角长伸高耸,大有展翅欲飞的雄姿。前檐八根石柱,柱础雕刻有龙、凤、花、叶、水波及莲瓣等纹样,雕工精美,匠心独具。殿内正中塑有通体贴金的“三身佛”。中为“法身”,指佛先天具有的佛法体现于自身,名为毗卢遮那佛,由藤胎髹漆塑造,宋治平二年(1065)从钱塘运至灵岩。东侧为“报身”,名卢舍那佛,为明成化十三年(1477)用2500公斤铜铸成。西为“应身”,名释迦牟尼佛,也为铜质,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铸造。佛头顶有螺形肉髹,体态雍容,目光凝重。三尊佛像皆结跏趺坐,仪容端庄,衣纹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千佛殿内最为观光者和专家们称道的是40尊彩色泥塑罗汉像。其中32尊塑于宋治平三年(1066),8尊补塑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这些塑像皆坐于80厘米高的砖砌束腰座上。古代艺术家们在塑造这些罗汉形象时,打破传统的佛教造像模式,侧重于写实,以形写神,以神表情,以情现心。体现出每尊罗强的个性与特点,使之真实、生动、接近于生活。1912年梁启超来灵岩寺游览,对这些泥塑大加赞赏,题写了“海内第一名塑”赞辞,后人刻碑立于殿门外。
辟支塔是灵岩寺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千佛殿的西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