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忌思想禁锢。校长在学校工作的领导中,出现一筹莫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思想禁锢,缺乏思想的自由不能说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实真正美好的东西是不可战胜的,那些靠限制思想自由和“特保”而存活的东西是脆弱的。我们曾经保持过多少不值得保护的东西?对此,我们可以从狼和黄羊的故事中得到启示。狼是黄羊的敌人,但是在速度和耐力上均不是黄羊的对手,只能猎取黄羊中的一些病弱者。澳大利亚人为了保护黄羊而杀去了狼。但是,由于黄羊失去了威胁和狼对弱者的淘汰,黄羊体质下降,病弱者增加,头数减少,对此,澳大利亚当局又只好用飞机从非洲运来狼。因此,我们说,在校长领导的一个学校中,应当有一个思想自由、气氛和谐的环境,破思想禁锢,才能让非权力性影响力得以充分的发挥。
七忌不懂规律。校长作为搞教育的仅仅凭热心并不够,还必须懂得教育规律,如果不熟悉教育学、心理学,对教育理论没有研究,想充分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也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一个校长,如果他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较大,那么他的权力性影响力也会随之增强;反之,如果他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越小,就会使他应有的权力性影响力降低。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竞争机制不断加强的新形势下,校长应当正确地行使权力和时时注意自身因素的影响,以便能充分发挥权力性影响和非权力性影响的作用。
五、校长的非权力效应
所谓“非权力效应”,是和权力效应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并非由权力,而是由个人的道德情操、人格魅力、智慧才能等非权力因素所带来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同样的话,有的人说了就管用,而有的人说了却没人听;同样的事,有的人去办就顺利,而有的人去做就困难。比如,对于家庭矛盾、邻里纠纷一类的事,人们往往求助于一些德高望重的人。经他们一做工作,问题就解决了。反之,有些问题本来并不难解决,但如果让某些威信不高的干部去处理,群众却要“顶牛”。
对于一个校长来说,有权未必就有威。校长的权威不是天生固有的,也不是上级或组织恩赐的,更不是自封的,而是靠自己的思想修养、人格魅力、领导艺术、文化层次、群众关系等诸多因素塑造出来的。就像一位省领导所说,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靠上级“封”不来,靠权力“压”不来,靠宣传“吹”不来,靠耍小聪明“骗”不来,只能靠不断增强党性和以身作则、带头实践党的宗旨逐步树立起来。
近年来,时常听到一些基层干部感叹:现在基层工作没法干,老百姓不服管,不听话。其实,不是老百姓不听话,而是我们有些干部不像话。古人云:“政者,正也,己不正焉能正人?”“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立身。”群众不光听我们怎么说,更要看我们怎么做。试想,一个刚刚吃了请,就在台上酒气熏天地大讲拒腐蚀、永不沾的干部,怎么能让群众信得过?又怎能具有“非权力效应”?
那么,如何提升校长的“非权力效应”?一靠真理,二靠人格。具体来讲,就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要坚持以才服人。才从何来?来自学习。要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善于用科学理论之“矢”射工作实践之“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瞎指挥和决策失误,工作起来才能让人信服。
二是要坚持以情感人。校长要讲原则,但也要讲感情。一个高明的校长应当主动与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主动促进上下级之间感情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坚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与师生同呼吸、共命运。切忌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官僚主义。
三是要坚持以德感人。俗话说“人为本,德为先。”校长要身体力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个“廉”字。“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公生明,廉生威。”校长只要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就一定能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力量感染师生,树立良好的形象。
第二节 校长素质与非权力领导
一、校长素质略述
所谓“素质”,一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遗传素质,亦称“禀赋”,二是指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相对稳定的素养和品质,它是一种潜在的领导能力。校长素质的优劣高低,直接影响着关系着一所学校的成败。今天,我们正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一校之长,如何去应变呢?清正廉洁,率先垂范。古人入仕把恪守仁义作为为官修身的第一要务,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如诸葛亮主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唐太宗要求群臣:“位尊应不忘节俭,禄厚应不事奢靡”;包拯认为“廉者,民之表也,食者,民之贼也”;于谦以“两袖清风”为荣。作为现代领导者,要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气节,始终廉洁自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教职工能否被“黄金潮”冲倒,校长是关键,校长身正廉洁,率先垂范,各种腐朽思想就无法侵蚀,各类蛀虫就会被威严吓倒,自觉逃窜。
胸怀坦荡,知人善任。充分调动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既需要魄力和胆识,更需要博大的胸怀和气量。如青年教师刚刚进入学校,有很高的“角色期望”值,他们既想得到丰厚的物质待遇,又想得到社会和家长的人格尊重,对他们的这一期望,校长应正确引导,帮助他们认识教师必须具备的思想境界、学识水平、工作能力和言行风貌,让他们获得较清晰的“角色期望”。又如,在市场经济这把“双刃剑”的刺激下,一部分有专长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常因各种原因,产生干教师这一行没出息、无前途的想法,甚至想方设法跳槽。校长对这类中青年教师也应给予理解,为他们提供教学竞技机会,让其施展才华,获得成功,同时大胆选拔,用其所长。只有校长具备爱才、识才、护才的素质,人才才不外流,在“用人之长”中使其“长”更“长”,在容人之短中使其“短”变“长”,让众才齐心协力共兴教育。
听取意见,正确决策。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校长更须虚心纳言,广泛听取各种意见而获得比较全面可靠的信息,以便集众人之智慧,矫管见之偏差。倘若校长自以为是,唯我独尊,势必造成“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兼听则明”,领导只有虚心地听取群众的呼声、心声,才能了解群众的需要、困惑和疾苦,和群众打成一片,获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作为校长,若注意收集大量信息,听取各方意见,同时作周密细致的分析,作出的决策才会正确全面。
深入基层,体恤下情。校长为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目标,必须把关心下属作为自己必备素质。因为,我们的管理对象是人,人是有感情的,只有校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教师交朋友,为教师之忧而忧,为教师之乐而乐,缩短上下级距离,教师才能心悦诚服地拥戴你,服从你的管理。
办事果敢,镇定自若。校长是学校的主心骨,没有坚毅果敢的气魄,没有从容镇定的风度,遇到冲击就会惊慌失措。一个好的校长必须具备果敢、镇定的素质。校长遇事果敢、镇定,给人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果敢坚毅的性格。镇定自若的态度会给教师以依靠感,使身边聚集着一股力量。这股力量的存在,可以使一个人不可能做到的事,在众人努力下获得成功。如果校长没有很好的决断能力,遇事顾虑重重,优柔寡断,就会失去与下属合作的魅力。
二、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本素养
“要让教师有危机感”,这是某些学校校长改革的动机和目标。他们以为,教师只有在校长的权势下,战战兢兢地工作,才是最佳的管理状态;因此动辄以“不聘”或“缓聘”来威胁教师,把教师和校长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相互提防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紧张的学校往往留不住有能力的教师,但这样的校长自己还不服气:“我的学校是老牌学校,岗位津贴也不错,可是还是留不住教师”。这表面上是学校管理、用人方法上的问题,其实背后却是校长素养问题。
学校在很多地方与机关、企业不同,它是一个充满知识、文化、思想的场所,它需要思想的交流、文化的沟通和知识的对话;对于教师的管理要既有激励手段,又充满人文关怀,“既要让教师有危机感,又要有安全感”。一方面要让教师对待事业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要让教师感到学校是可以依靠的大树,校长是可信赖的人。教师对学校有心理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就会对校长有由衷的敬佩感和信服感。
校长的行政权力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但学校校长的领导主要靠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又称自然性影响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威信”,是从校长内在素质和修养中自然渗透出来的精神感召力,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校长行政权力性影响力的基础要素并制约着权力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比权力性影响力更持久,更有感染力;同时,又有助于发挥权力性影响力。这就要求学校校长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本素养。
1.良好的政治思想与法律意识。
带好教师,办好学校,关键在校长。对中小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的政治思想素质对形成优良的学校集体具有较大的作用,因此,校长要注重政策水平的提高,要有对国家政治环境的理解、适应和判断能力。忠诚于教育事业,把学校当成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舞台,从本校实际出发,坚持教育思想领先,立足于学校发展,形成学校特色。同时,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必须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相一致,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校长治校应当牢固树立法制观念,通过建章立制,实现依法治校。当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就以法律为武器,坚决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2.良好的个人品德与健康心理。
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校长良好的个人品德比言语教育和规章制度管理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它对学校师生的影响也更持久、更深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校校长,要公道正直,严于律己;言行一致,宽厚待人。要经常与教师谈心,不摆架子,不训人,不骂人,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尽可能地要求每一位教师,也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位教师”,坚持以德治校。在与教师交流时,多采用经验交流式的、和风细雨式的谈话,要富有人情味,心中装着教师。真正做到以情待人,以情暖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使教师和校长之间实现零距离的思想交流,产生良好的心理共鸣,树立校长的“教师贴心人”形象。
3.过硬的学科教学能力与岗位业务本领。
苏霍姆林斯基说:“想成为一位好校长,先得成为一位好教师,一位好的教学专家。”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与帮助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位好教师不一定能成为一位好校长,但一位好校长应该是一位好教师:“中小学校长必须懂教育、会管理、能兼课”。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应注意大权不独揽,小权都分散。权力是激励人最有力的武器,应当做到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同时,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越俎代庖,是否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自觉做到大事不独断,琐事不纠缠,难事不推诿,好事不抢先,以及失误不埋怨。
4.知人善任和善与人同。
知人,就是要知人之所长和知人之所短;善任,就是用其所长而避其所短。知人善任,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潜力和积极性,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和容人之长、容人之才、容人之短,不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学校校长不仅要知人善任,还需要善与人同:要能善于和教师求同存异,注意对不同思想、不同观念、不同行为的理解和支持。把工作成绩和利益与教师同享,不能把功劳全部归于自己,把错误和“残羹剩饭”留给教师,否则就会丧失威信、丢失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搞好上下左右的团结,使大家同心同德,这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真理。
5.公正无私与作风务实。
校长是学校全体教师的校长。要坚持一心为公,待人公正,处事公平。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一定要胸怀大局,力争一碗水端平;待人、接物、处事要公道正直,无论亲疏一视同仁,不送空头人情。学校校长应当做铁面无私的“包公”和刚正不阿的“海瑞”。此外,学校校长要多深入第一线了解实情,掌握第一手资料,多倾听教师的呼声,认真解决教师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多与教师交流,关注教师的成长。要让教师感到自己将来业务上有发展,工作上有奔头。不仅如此,作为一校之长,还应当敏锐地抓住教育的未来走向和社会发展提供的机遇,实事求是地设计本校发展的蓝图,并使之付诸实施。
6.多谋善断与廉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