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教育管理创新
第一节 教育创新呼唤学校管理创新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与学校管理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学校教育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依据,学校管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保证。学校实施创新教育就必须有与之相应的学校管理来保证。下面我们就从保证创新教育有效实施的角度来阐述几个管理问题。
一、学校管理观念创新
上面已阐述过教育观念的创新。为保证其顺利实施,学校管理观念也必须创新。
(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管理观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管理观念既是现代管理理念中“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的体现,也是创新教育理念的反映,更是“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在学校管理上的体现。学校管理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意味着,学校内一切资源(人、财、物、时、空、信息等)的开发利用,都要围绕促进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校就是要通过加强和改善内部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资源配置等来促学生的发展。
应该强调,校长的管理成功就是让教师教育成功,教师教学的成功就是让学生学习成功。说到底,校长、教师的成功就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的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
(二)树立“既开放又封闭”的管理观念
学校要办好、办活,在狠抓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中,让学校师生员工在接触社会、努力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创新,必须恰当处理开放与封闭的关系。从学校内部运行的机制来说,学校必须形成一个封闭的管理回路。否则,学校内部就会成为职权不清、责任不明、监督不力的低效或无效的管理状态。何况封闭也是为了排除一切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影响(黄、毒、赌等负面影响)。但从学校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关系来看,从创新教育实施的要求来看,学校管理也必须是开放的管理。因为,开放是为了吸收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先进管理思想和先进管理经验。
事实上,全封闭的管理,会失去与社会的必要联系,必然失去创新的激励、创新的内容、创新的动力;全开放的管理,当然谈不上创新教育和创新管理,因为那样就没有了学校。所以必须牢固树立开闭结合的观念。处理开放与封闭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当闭则闭,当开则开,封闭是为了更好地开放,开放是促进封闭系统的健全与完善。
(三)树立“民主管理”的观念
民主管理的观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所必须,也是培养提高每个人的民主意识之所需,更是保证创新教育得以实施所必须。它要求在学校各类人员中强化民主意识,将民主的思想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即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各个基本环节都应贯穿民主的精神。通过完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使学校师生员工在学校管理活动中都成为活动的主体,校长及其他管理人员为办学的主体,教师为教育主体,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当然,我们是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谈民主,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没有集中指导,就取消了管理。所谓民主管理,是强调要在民主的基础上来实施的管理,进而激发师生员工的创造潜能。
二、强化民主管理措施,提高师生参与创新教育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一)健全民主管理机构
在教育创新的要求下,学校除完善、改进教代会(或教职工大会)、校务委员会、学代会外,应建立与完善家长委员会、社区代表会,让大家平等地参与学校管理。
(二)健全各民主管理机构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如各民主管理机构的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及其职、权、责的规定。尽可能不独断处理班级事务,力避班主任或班长个人决策指挥班级的各项活动。学生的事尽量让学生按一定的民主程序自行立事、自行决策、自行执行、自行评论与总结,班主任、老师从旁指导。应使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为班级服务,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动态地处在管理与被管理中,这也有利于消除学生的“官瘾”。
(三)建立有利于创新教育的民主管理流程
即“领导与教职工共同议定办学目标与教育教学目标‘教职工根据认同的目标各自设计有个性、有差异的实施方案,领导努力发现教职工在实施中展现出来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行为’领导与教职工共同评价”。这样的管理流程其理论基础是目标管理理论与管理过程理论,其基本要求是教职工自觉控制工作行为。照此流程进行管理就可以将教职工“导活”,而不是将教职工“管死”,它还可以充分发挥教职工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这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关键。
(四)实行校务公开
校务公开是学校民主管理创新的措施,也是各级政府实行政务公开的管理经验在学校管理中的推广和应用。实行校务公开的基础在于广大师生员工民主意识的增强,关键在学校领导的决心与恒心,重点在公开的内容。就当前的情况看,学校宜公开的内容应是学校的大事,是师生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如学校发展的规划与计划、人事任免、经费收支、干部廉政建设等。
三、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尽力增加素质优良的教师的数量创新教育需要大批有创新意识的、素质优良的教师来实施。创新教育所需要的素质优良的教师的条件除《教师法》中规定的以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较强的创新意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兴趣;乐于接受新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如开设新的综合性强的课程,用双语进行学科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微型科学研究等;善于发现并赞许学生富有新意的想法和做法;理解、宽容学生在创造过程出现的错误;尊重并欣赏学生的个性;坦诚、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不嫌弃暂时在某方面后进的学生;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适宜于创新教育的宽松气氛;具备引导、激发和鼓励创新行为的能力。
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学校就必须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使优质教师进得来、留得住、用得活。学校宜建立的保障措施主要有:(一)依法认真实行教师资格制、聘用制已拥有人事自主权的学校,应尽可能扩大教师聘任的范围,创造条件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以便择优选用。对决定聘用的教师应依法签约并认真执行。
(二)完善学校内部的激励机制,它包括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两个方面在完善激励机制中,应为有特殊才能的优秀教师创造特殊的工作条件,诸如从事创新教育的专用场所与设施,必要的专项研究经费或活动经费;在有突出贡献时给以特殊的奖励,如各级政府发给的特殊津贴,给予高薪,或如有的省(市)已推出的对优秀教师实行的年薪制;有的学校将享有各种荣誉的、卓有成就的优秀教师肖像挂在教学楼醒目的地方,将他们的事迹载入校史,既激励教师本人继续努力,又推动了其他教师的奋起直追。
(三)创造一个宽容优秀教师个性的学校氛围,使优质教师“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做法有存在、实验的可能,不至于被扼杀在萌芽中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舆论环境。学校的各种宣传工具(广播、墙报、黑板报等)都要为教师的创新思想与行为鼓与呼,学校领导宜利用各种教师集会,理直气壮地宣传教师的创新思想与活动,力排其中的阻力。
四、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在计算机普遍进入中小学的今天,学校除了将计算机用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用于辅助其他学科的教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设施辅助学校的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
(一)在辅助行政管理方面
可以用其协助完成大量的日常文书工作。如会议安排、成绩报表、财务支出、物质管理、人员管理等一系列工作。还可以使多个办公室共用一个数据库,以减少重复劳动。再如在复杂的教务行政管理中,也可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教务管理的好帮手,如用于录取新生、编班、学生选课、排课、学生个性化学习课程表的编制、学籍管理等。在教育评价方面,可用计算机做收集评价信息、定量分析数据,打印处理结果等大量工作,既可减轻工作人员繁重的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减少主观因素干扰,使教育评价更客观、更有说服力。
(二)在辅助教学管理方面
学校可以选购适用于教学管理的硬件和软件,或自行开发、研制软件,用于考试试题编制、阅卷、评分,考试成绩统计与分析等管理工作,以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上
通过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合理配置,便可用其为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供平台,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够选学到最有利于其发展的课程、科目,听到世界上最好的教师的讲授。
五、切实“减负”,给学生以培养兴趣,发展创造力与个性特长的条件“减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之一,也是创新教育的突破口之一。爱因斯坦曾在应《纽约时报》教育编辑的请求而写的声明中,痛心疾首地指出:“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当前十分重要的是抓实“减负”。要抓实“减负”,从学校管理角度来说,就要下决心严格执行新的教学计划,切实减少课程,减少上课时数,严禁在双休日对全体学生大面积“补课”和增加学科教学课时,并减少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减负”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育人素质。为此,学校就要狠抓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工作行为(备课、上课、辅导、作业与批改),向45分钟(小学)或50分钟(中学)要质量。在“减负”的同时,学校领导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和公益劳动。只有通过上述的“减负”,学生才有可能在课余进阅览室、电脑室、实验室与运动场、馆,才有可能根据自身条件参加一项或几项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包括社会公益活动),才有可能从中激发创造热情,发展特长。“减负”的落实,还有赖于管好学生在校活动的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时间管理本身就是学校管理的内容之一。学校领导有责任帮助和指导师生管好时间。既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又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
六、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教育的环境
(一)创造积极、宽松的社会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的创造应该强调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在校园里应该有对人类发展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及模范人物的塑像或肖像画,有在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校领导、教师、学生、校友的形象,有对他们成就的具体介绍,能到处反映出追求创造成就的价值倾向,切不可让世俗的荣耀占据过多的空间。同时学校要着重营造勇于提问、勇于探索、勇于争论与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学习氛围。并且让校园里充满尊重、理解、信任等的人文精神,建立起富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
(二)拓宽创新教育的空间
创造环境,要求能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可以手脑并用,可从事实践活动的场所,让学生有更多可能去学习各种技艺以发展创造力。如开辟各种专用教室或场所,让学生学习手工艺、园艺、烹饪、绘画、书法、陶艺等。还可以通过调整教室的讲台、课桌椅的位置,让教师能走到学生中间去,从而扩大师生交互活动、学生交互活动的空间。尽可能改变成班额高的局面。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实行小班化教学。这既可以拓宽教室的空间,又使教师有可能在顾及一个面的同时,有条件去个别辅导,有利于逐步做到教育的“个体化”,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三)创造优美的学校自然环境
各个学校宜在现有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甚至香化的基础上,锦上添花、推陈出新。尽可能在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渗透人文因素,让优美的自然环境发挥其生态作用的同时,更发挥其无声的教育作用。如在花、草、树旁挂牌,用中、英文介绍其名称、特性、产地、作用;或在树边、草坪边立牌写上与该植物相应的人生格言、处世警语,如松柳、梅、竹拟人品格、小草的顽强特性等等;或在整体布局上引导人的审美品味;如此等等。总之,重在对师生员工的感染。
综上所述,创新的教育呼唤学校管理创新。成功的关键在于拥有放眼世界,把握国际国内教育创新动向的校长以管理者的社会视野,广揽国内外有关创新教育的信息,分析、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把学校办成党和人民所期望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校。
第二节 管理创新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学校管理创新包括管理观念、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风格、管理模式、管理技术、管理制度、管理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其策略主要是寻找机遇,提出构想,快速行动,持之以恒,全员参与等。
一、学校管理创新的内涵与本质
创新,在我国学校管理界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二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益影响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科学技术进步,愈来愈明显地牵动了世界产业发展规律的全球性思考。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化,创新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种战略型管理研究之中,并且正逐渐成为科技思想和管理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