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与其他领域的创新一样,都是开拓性的工作。任何开拓性的工作都不会是轻而易举、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障碍。要想最终成功地实施教育创新,我们就必须勇敢地面对、并克服这些困难与障碍。那么在我们进行教育创新的道路上,有哪些困难与障碍呢?这是我们进行教育创新时应该弄明白的。只有知道有哪些困难和障碍,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去想办法克服它们。
第一节 当前教育创新面临的困难与障碍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今后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面临的困难是多方面的。就当前而言,整个教育系统,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下列因素无疑构成了广大校长在实践中进行教育创新的困难与障碍。
一、教育自身发展起点低
教育创新虽然并不要求一定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但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是,教育条件好、起点高的地区或学校,教育创新就相对容易开展一些,而教育条件差,起点低的地区或学校,教育创新则较难开展。从全国来讲,我们广大中小学校长进行教育创新所面对的第一个困难和障碍,便使我们的教育起点非常低。邓小平同志在1987年曾指出:“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整整落后了二十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人口文化素质较低。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15岁以上人口中的文盲、半文盲有15亿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为1588%,在农业人口中专门技术人才很少,每万人中有66人,每467公顷耕地有1人。经济部门的职工,初中和初中程度以下的占了70%,技术工人4000万,三级工以下的占70%。
二是教育质量亟待提高。5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质量虽然不断提高,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合格的劳动后备军和专门人才。但从总体上来看,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而且各地悬殊较大。我国小学入学率虽然已达到9795%,但流失率较高,初中入学率不到70%。有的地区按时毕业率只有30%左右,甚至不足10%。
三是办学条件不足。从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以小学为例,由于经费不足,多年来一直强调实行“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师,人人有课桌凳)的低标准,即使这样,在我国农村的不少地方,至今都还没有解决。农村多数中小学没有实验室、图书室。由于生活待遇偏低,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同时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也亟待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外流、缺少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另外,在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在这样的教育起点上进行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必定要做许多艰苦的工作。
二、科学技术落后,经济效益差
教育的发展同科技、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紧密相联的。科技、经济的落后必然会给教育创新和发展带来影响。而我们面临的现实恰恰是科学技术落后,经济效益差。中国同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实质是在科学技术方面,中国经济最大潜力也是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1949年,中国在工业技术和经济社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的总差距约150—200年。而40多年后的今天,约为20—30年。其中农业方面的差距为10—15年,军事装备和技术方面的差距为10年。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取得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沿着一条高消耗、低效益的路子走过来的。
例如1952—1987年,我国同民收入增长了8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期钢铁消耗量增长29倍,有色金属消耗量增长23倍,原材料消耗量的增长大大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我国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的原材料投入系数很高,如钢材比国际先进水平多1—4倍,水泥多1—11倍,化肥多1—13倍。
中国社会科学院同美国哈佛大学一起,对中、美、日三国的生产率与经济增长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40多年来的经济增长因素中,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占90%,技术进步约占10%。而在改革开放10年中,由于我们重视技术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占30%,1984年上升到36%。可见,我国80年代经济的迅速增长与技术的长足进步是密切相关的。
我国60—80年代,用于科学研究和发展的经费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6%—08%,“六五”期间提高到1%。美国从60年代以来科研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5%—31%;英国近20年为23%;日本从60年代初的13%,最近上升到25%;前苏联60年代中期为35%,1985年则提高到55%。韩国1973年为037%,1985年提高到2%。
三、教育经费长期投入不足
教育创新是需要经费支持的,但我国的教育经费长期投入不足,给教育创新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努力增加教育投入是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根本措施,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十多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以极大的努力增加教育投入,教育经费有了明显的增长。国家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从1978年的77%提高到1988年的1218%,绝对数从7623亿元提高到321亿元,增长32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546%,高于财政增长速度。此外各种教育税收、企业教育支出、校产免税,加上群众集资,也有很大增长。
据1988年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我国预算外的教育资金收入,1986年为8631亿元,1987年为9541亿元,1988年为12722亿元。但是,由于教育经费的基数偏低,而且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由1987年的26%下降到1988年的247%;同时加上物价上涨,教职工调整工资等因素,教育经费中人头费的比重日益增大,生均公用经费明显减少,1990年与1984年相比,中学由3531%下降到244%,小学由2473%下降到1649%。在公用经费中,大部分又用于水电和修缮等,用于教学业务的经费过少,这对保证教育质量是极为不利的。
1991年我国教育经费总额为73151亿元,比1980年增长4倍,其中财政预算支出4822亿元,比1980年增长33倍。尽管如此,由于我国经济落后,教育规模大,基础薄弱,教育投入仍然处于较低水平。1991年教育经费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占预算内财政总支出的127%,均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988年发展中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是41%)。
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3—1985年统计口径计算,全世界平均为58%,其中发达国家为62%,发展中国家为4%,我国为27%。据三十八届国际教育大会的材料,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60年代为28%,70年代为33%—39%之间,80年代一直保持在4%的水平,均高于我国。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列举的埃及,人均收入超过400美元,教育经费占52%;人均收入低于我国的印度,教育经费占37%。
各国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世界各国政府教育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变动趋势为: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00美元时,教育投资比例应占33%;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00—500美元时,教育投资应占42%;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00—1000美元时,教育投资应占44%;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000—2000美元和2000—5000美元时,教育投资应占45%;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教育投资应占58%。
目前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00多美元,我国教育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应占45%,至少不应低于33%。可是多年来我国教育投资始终在3%以下徘徊,近年来虽以增长到3%以上,但还是明显低于大部分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这种状况不仅难以适应教育加速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现有教育事业的需求。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因此,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将始终是发展教育的一个难题。
四、国民、特别是农民的教育意识淡薄
教育创新的实施是否顺利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的教育意识,但我国国民、特别是农民的教育意识大多比较淡薄。
从5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全党工作的重点没有及时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教育事业不但长期没有摆到应有的重要地位,而且受到政治运动的频繁的冲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党中央对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新的决策,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恢复,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但是,轻视教育、轻视知识、轻视人才的错误思想仍然存在,教育工作受“左”的思想影响还没有完全克服,教育工作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特别是一些主要领导干部缺乏远大目光,没有认识到搞好教育工作是关系到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四化建设后劲的大事,在处理生产与教育的关系上,急功近利,重物不重人;有些基层干部没有把办好本地教育当作自己的职责,把管教育视为额外负担。实践证明,哪里领导重视教育,哪里的学校就办得好;否则,即使有钱也不肯往教育上花。
我国国民教育意识淡薄的另一个方面,是不少群众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对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认识不够,许多人把子女受不受教育作为自己的事情,没有把上学受教育看作是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还有的人,只讲受教育是自己的权利,不讲是自己的义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特别是大中城市居民的教育意识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但就全国和发展教育的而言要求而言,人们的教育意识仍然是影响学校进行教育创新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