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必须是有利于完成任务,落实目标的。因此,它应该具有可检性、可行性和使动性。既是经得住检查的,又是行得通的,尤其应具有行动意义,使之成为落实目标的驱动力量和导向机制。所以,它应该围绕目标和任务的落实,一般可考虑:①调整组织机构或人员组合,以增强活力;②制定相应的政策或必要的规章,以引导或规范人们的行为;③安排必要的活动,以激励人们的主观能动性;④深化改革,以激发人们的创造性;⑤更新观念,不断学习,以适应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⑥开展科研,以提高人们的思想、学术水平,增强人们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等等。
(郭振武)
四、学校管理中的模糊管理方法
(一)使用模糊方法的必要性
模糊数学理论引入学校管理,已显示出它所占据的应有位置和实际意义。
1.模糊性是反对形而上学的僵化概念和绝对化的好形式学校教育质量的多因性和后显性,决定了学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比如教学评价,教师课堂授课的效果由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考核反馈,以及该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学生的基础等多种一定和不定的因素构成。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标准当然是清楚的。但是好就十分的好,差就无限的差,以固定的精确尺度去衡量,就不符合客观实际了。
人的认识活动,其实就有大量的模糊性概念。比如关于学校领导体制中的“中心”与“核心”之说,学校管理的“理论”与“经验”之说,等等。在考查、审核、界定一些特定事物的唯一属性时,倒不如对这些不能精确解释清楚的问题,运用模糊方法,进行模糊判断和推理,再使用模糊语言进行表述。这样,一定会显得更自然妥帖些。学校领导者完全可以借助“模糊方法”的一臂之力,渡过许多看似已逢绝境,然而却又柳暗花明的境地。
2.模糊方法的运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模糊方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无视细微差异。使用模糊方法可以使学校管理者摒弃大量繁琐的事物,通过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管理工作效率自然会得以提高。
当前的热点,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量化,量化分析方法是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它来源于教育统计和教育测量理论。运用检查、考核、评价、统计、测量的一定数值进行分析,确实能够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但对一些管理现象,目前实行量化,实在是无能为力。在一些问题上适度地粗,以及恰当地宽,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3.模糊是形成学校团结和谐环境的前提之一群体团结环境和谐,是以目标认同为大前提的。它要求个体参与群体的共同活动,又有经常性的思想沟通,以及接纳群体内的其他成员的相容气氛。学校群体特点是结构复杂,思想活跃,即使在教育目标一致的前提下能够形成一体,但在一些局部问题上也还可能出现裂缝和摩擦。领导者善于使用模糊艺术,往往可以淡化矛盾,避免问题和事件趋于激烈。学校管理者有责任和义务端正这些不良倾向,而比较好的办法,也许应该教育他们使用模糊方法,正确对待一些本来就应该模糊的东西。大家在评判一些难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事情时,使用“大体”、“相当”、“基本”、“一般”等标准测量,心理也许会得以平衡。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上”。先人早已为我们指出了使用模糊方法处理人际关系的道理。只要准确得当地使用模糊方法进行学校管理,一定会促进学校安定团结局面的形成,希望各级管理者,特别是校长能够引起重视。
4.由精确到模糊也是一个发展方向传统的学校管理方法一般都强调由模糊到精确是学校管理的发展方向。新的学校管理方法往往却认为,由精确到模糊同样也是一个发展方向。这是因为,学校管理中模糊性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在大量的定量分析中,还隐藏着一定量的模糊现象,这些模糊现象又是当代科学技术所无能为力的。学校管理不正视这些问题,就会在管理过程中遇到许多棘手而难以对待的问题。
模糊数学理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学校管理引入模糊数学理论,运用到学校管理实践中去,虽然还刚刚起步,但已看到它的实用价值和生命力的所在。进一步探索并完善这一方法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显然是必要的。
(二)模糊方法的应用
模糊方法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如何给予科学的总结,并使之更加准确地、有效地运用,是学校管理应该探讨研究的问题之一。
1.教师管理中的模糊方法教师的劳动是一项极其复杂而又富于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他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开发人的智力,启迪人的思想,培养人的劳动观念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的劳动绩效就不是能用简单的数量关系全部概括的。
衡量教师个体的标准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显性标准。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简况、职务级别、出勤率、课时工作量、备课的数量及所表现的一般质量,课堂教学的一般标准、作业的适量、辅导的人次、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的次数和一般表现,以及教学效果中的总分、总评、及格率、优秀率和校内外平行班级的比较,还有教师的各项考评打分等等。
第二,隐性标准。衡量教师劳动的隐性标准,表现为一定的模糊性特点。如教师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知识的实际水平、钻研业务的刻苦精神、授课艺术技巧、批改作业和辅导的实际效果、师生关系、劳动表现、群体意识、交往心理,以及教育教学的潜在质量等等。
学校管理者要想准确把握教师队伍,既激励起旺盛的士气,提高工作效率,又需要稳定教师队伍,同心同德。在管理方法上,不妨引进点模糊理论。
(1)不能教师要求“金要足赤”“人要完人”。“足赤”和“完人”当然更好,但世上哪里去寻?学校领导将模糊方法引入人事管理,就是把人事管理指标努力提高到接近水平。接近值越高,管理指标就越理想。对于接近值以外的部分,还是要运用模糊方法给以容忍。
(2)评价教师不能过细过繁。教师工作评定的数量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它能提高学校管理的精确性和严密性。但是,绝对不可以过细过繁。学校质量管理中的最终评价,一般以优、良、中、差或者使用文字评语等方法,就是这个道理。
(3)显性标准中渗透模糊方法。一般地说,衡量教师的显性标准中的一些项目,测算实在,可信程度高,比如教师考勤,课时工作量等。但是,一些测量分值,比如教师互评、学生及家长民意调查摸底,以及领导意见,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水分”。教师绩效的显性标准中渗透一定的模糊性,有利于评定客观,有利于互相参照比较。
(4)隐性标准中贯穿模糊性。教师的工作有时很难用一系列数量标准来界定。比如教师劳动的工作时间数量和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很难用比例推算。隐性标准一般排斥分值的最终表示。在工作中使用一定的模糊概念,可使隐性标准既不牵强附会,又能说明问题。比如用较好、尚不错、基本可以等的评语来使用划分等级的方法,既能达到评定档次级别的目的,又不至于陷入吹毛求疵的尴尬境地。
2.学生管理中的模糊方法在学生管理中运用模糊方法,有时可以收到奇效。
中小学生的可塑性大。根据学生身体和心理的生长发育还不成熟,争强好胜和自尊心强烈的特点,在表扬与批评时,对于优点和长处,要恰当而有分寸地给以正面诱导和疏通;对其缺点和不足,巧妙地施以模糊性,使之能乐于接受,得以及时纠正和遏制。
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都具有错综复杂和多方面制约影响的特点,同时思想品德教育又具有效果的迟缓和不稳定的特点。因此,对于中小学生的德育评价,有的部分应该力求精确,以体现级差,促进学生竞争心理的形成。但在品德总的评定上则宜使用操行评语和评定操行等级的方法。过繁过细会招引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影响评价的实际效果。
3.学校管理中人际关系和管理语言上的模糊方法学校管理的接触面甚广,管理者的责任就是协调全局,同心协力落实完成教育目标所规定的任务。
有这样一位校长,他上任伊始就当众宣布:“我的治校原则就一句话‘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就是这个“大事清楚”,学校新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教学设备等硬件建设一流,学校软件也快步跟上,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小事糊涂”带来的最大效益就是学校人心稳定,士气较高。这个“小事糊涂”的提法,其实就是模糊理论在学校管理上活的运用。
学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能够深层次地挖掘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人际关系中有许多微妙的东西,比如行为、态度、友情、气氛、冲突、障碍、需求、沟通等。人的个性差异也是多种多样的。它通过能力、气质、性格等差异表现出来,一般都具备较为稳定和顽强的表现性。就隐蔽程度讲,这些现象,有些可以说清楚,有些一时还说不清楚,有些甚至很难说清楚,学校管理者如果不采用宽宏和兼容的态度,淡化或隐去一些无原则纠纷,扬其所长,限其所短,量才录用,各得其所,那么,势必导致学校人际关系恶化,直接影响学校安定团结。
“难得糊涂”是当代一些青年人崇尚的信条。岂不知当年郑板桥的名言,包罗的哲理就是使用了模糊理论的概念。它可以从三个方面解释:难得糊涂,可见平常是不糊涂,这是前提;遇到一些糊涂事应该糊涂这是第二;第三,遇难办的事需要暂时糊涂。
管理语言的模糊方法,运用得当,有时可以收到一石二鸟的效果。例如,有一位校长,在教师大会上批评一位教师批阅作文太马虎,校长只讲该教师存在问题,而隐去了名姓。这对其本人触动很大,会后就找校长承认错误,感谢校长给留了面子。不久,又有几位老师分别找校长也承认错误,以为校长批评的是自己。
表态,显得非常果断敏捷,当然很好。但有时遇到了一时难于辨清或难于启齿的事情,不妨来一点模糊,以找台阶。如果什么事情都搞个水落石出,闹不好就会出现人人自危的局面,对学校安定团结反而不利。
幽默,也不失为一种模糊的管理语言。学校领导常会遇到一些偶发事件,采用一点曲折隐晦的形式,开一两句玩笑,说一两句看来不着边际的话,缓和一下气氛,以赢得理顺思路的时间。这样,可以使不便直说或不容易去说的事,用模糊的方法说出来,达到缓解、淡化矛盾的目的。
模糊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广泛运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使用模糊方法也不是任意滥用,它只有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才能有效。对于学校的大政方针、涉及原则方向的大是大非问题则模糊不得,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三)几种区别界限
学校管理中的模糊理论虽然早已有之,但作为一种科学方法有意识地引入,也只是近年的事。在模糊方法上区别一些糊涂观念还是很有必要的。
(1)要同模糊观念相区别。模糊观念的产生,是由于对确切的事物在认识上还没有深入而产生的误解,它的关键是认识没有深入因而不是方法问题。
(2)要同本来就应有明确是非界限的事物区别开来。
(3)模糊方法的随机和灵活性要同任意和没有边界的瞎诌胡说区别开来。
(4)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模糊方法同清醒地把握方向、原则等大是大非问题区别开来。
(腊寂山)
五、质量管理要不要有“量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