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版图上,天水东接陕西,南临四川,北通宁夏,西达青海、新疆,正界于我国东西与南北的交汇处。天水横跨南北的地理位置,使当地气候和自然环境既有过渡性特征,又具有自身特色,从而形成了天水融北方雄浑与南方秀丽于一体的独特的自然景色和气候条件。
自古至今,天水为东入关中、南下川汉、北达塞上、西通西域的咽喉与锁钥,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古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西入甘肃,途经的第一重镇就是天水。天水东北、南部和西部分别为陇山、西秦岭和黄土梁山脉环绕,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属渭河和嘉陵江两大水系。渭河是最大的过境河。南部属嘉陵江上游西汉水流域。全年气候春季湿润,秋季凉爽,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由于其自然环境宜人,被誉为“陇上江南”。
一、天水古城沿革
古城是古民居的载体。天水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建城历史久远、独具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约在公元前1100年前,天水地域即出现了先秦西垂邑。西垂即后来的西犬丘,汉西县故址,今秦州区东南一带。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秦州,七年复置,并将秦州州治及天水郡治俱由冀城(今甘肃甘谷县)迁至今天水城区的上邦城,从此开始,上邦城即今天水城区,一直作为州、郡治所而成为陇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东晋惠帝末年后,少数民族建立的前赵、前后秦、大夏政权相继占据秦州。北魏王朝建立后,上邦因避拓跋珪之讳改为上封县,仍为州郡治。郦道元在《水经注》称上邽城“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水”,可见,北朝时的天水城即呈“五城相连”的特殊形制,但“五城”具体如何分布,已不得而知,惟史料中尚有东、西、南、北城之名而已,且东城与西城相连,仅一墙之隔。
唐时,秦州城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繁华之地。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秦州发生大地震,地震中心在秦州城,州城房屋多毁,吏民压死4000多人。第二年,只好将州治迁往成纪县(今甘肃秦安县)。由于秦州城遭到毁灭性破坏,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年),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忠嗣相继筑大城、雄武城(即东关城)。759年,杜甫流寓秦州时,有“降虏兼千帐,居民有万家”的诗句,秦州城已重建成一座完整、宏伟的城郭,并成为唐肃宗首开用茶帛向少数民族换马的大型茶马市场。
后经五代政权交替,秦州古城时有损坏、修复。
北宋时的天水城有内外城之分,知州罗拯重新修筑了东西二城,经略使曹玮筑了南市城。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秦州设立茶马司,作为正式的对外贸易口岸,与西夏进行茶马交易。
南宋时,州城屡遭浩劫。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正月城陷于金,四月收复。仅过三年,秦州又被金人所据,金将张中彦见城中无险可守,将州治徙于北山,因险为垒,又筑腊家城诸城寨,扼据入蜀之道,阻击宋军攻击。绍兴十二年(1142年),秦州名存实亡,金在西关城设立了榷场,为西北最大的一处贸易场所。
宋金在秦州的几次拉锯战,城郭兴废反复,经略使韩琦大举扩建秦州城,“增筑外城,乃广外城十一里,与内城联合为一城,高三丈五尺,秦民德之,号韩公城”。该城“广四千一百步”,周长折合今6.375千米,城高达10.88米,高大宏伟。当时,兰州古城仅“东西六百步,南北三百步”,规模远不及秦州城。所以,宋代天水的城市规模雄居西北城市之前列。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四月十八日,秦州城又遭到一次大地震,震级相当于7级,城郭基本毁坏,州城建设损坏严重。
明初,始在破坏后的城旧址修复城郭。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千户鲍成在西城旧址筑大城,城周长四里一百零二步,城墙高三丈五尺,东西北三处池深两丈,南以南湖水为界。城门有四,东为长安门,西为咸宁门,南为环障门,北门未开。四门均有月城门。
明成化年间由吴钟重修东关城,城门有五。中城在武宗正德年间增筑,有城门五。万历年间中城城垣坍塌,由知州王吉人、州佐黄金殿组织督修,并修有城楼,曰鸣玉楼。中城西的小西关城(伏羲城),东西长一里,南北宽半里,有城门二。
清时秦州城在明时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修葺。东关城面积占全城一半,曾在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分别由知州王赐均、邵煜、陶模等重修,并筑了东门月城和南、北、东三面炮台。大城作为州城(州衙所在地),“周长达四里,城垣高三丈五尺,厚二丈三尺,城池深三丈三尺,有三门,东为长安门,西为西宁门,南为环障门,门上设有重楼”。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遭地震灾,城崩楼倾,由巡道宋琬捐俸,知州姜光胤督工修葺。同治二年(1863年),由巡道林之望主持对中城重修。西关城北通庵沟,西接伏羲城,咸丰、光绪年间有修筑。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州牧张珩主持,对大城城垣再次进行了修筑。小西关城在嘉庆、同治年间有修葺。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城内人口4850人。城内设三十二个里,有长安里、西厢里、西宁里、玉泉里、仁义里、中和里、坊下里等,里的管辖区域略小于今天的街道办事处。
明清时期的天水城是今天水城的前身,前后600多年,经过大大小小共计16次兴筑、扩建和增修,天水城又形成了新的“五城”格局。这时的新五城,在形制上已同北朝时候的“五城相连”结构不同。这时的五城是东西一字排开,形如串珠,城城相连。
民国时期(1912—1949年),天水城郭基本保持清代时的面貌。
东关城,西临大城,呈梯形,东西宽440米,西面宽544米,边长1000米,周长2984米,面积约为49.2万平方米。有东城门楼一、二层建筑,上悬“关陇重镇”匾额。东稍门外吊桥上亦设城楼。共有五门,北面正中有拱极门,东有广武门(一曰望垣门,或东稍门),南面正中有阜财门(位于今十福堂南),南有便门二。东门外有校场门,有砖刻“古成纪”。
大城(亦称州城),呈正方形,边长720米,面积45.27万平方米,周长2800米,北傍天靖山麓,南以南湖为界,东西南有月城,东西北墙外设壕沟,沟深一丈三尺,宽五丈五尺,城墙厚二丈三尺,高三丈五尺,墙体为锥体形,下宽上窄,上下坡度为1∶0.35。东城门三层门楼,阔约五间(四丈),进深约三丈,高二丈四尺,为四坡水重檐建筑,上悬“望垣巩固”匾额。西城门楼为两层(在今城壕),规模不详,曾居住过一连士兵。民国9年(1920年),孔繁锦部队200多人驻守大城西门。抗战前楼上置铁炮,午时鸣炮,百姓以此计时。大城城门有华清门(今青年北路北口)或曰北门,环门或曰南门(今青年南路南口交光明巷东口)。城门宽约一丈五尺,进深三丈至六丈,为长条砖砌筑。
中城,东临大城,呈长方形,南北长880米,东西宽约240米,周长2240米,面积20.12万平方米。有北城门楼,城门有四,北为中和门、北极门,南为南洋门、小城门。城门外为官泉水池。
西关城“高不及大城而广过之”,东临中城,城内主要为居民区和商贸区。其形似横向的梯形,东宽而西窄,东面宽1036米,西面宽280米,两边边长约860米,周长3034米,面积63.05万平方米。有城门楼二,即月城城楼(今自治巷北口大众浴池处)、双桥城门楼(今双桥十字),上有石刻“羲皇故里”。西关城墙厚度不及大城,月城处厚度只有六尺。有城门五,即北大庆门(今澄源巷北口)、南阜康门(今关爷巷南口)、西双城门(又名启汉门)、小北门(今姚家巷北)、小南门。西关城与中城“为天水商务繁盛之区”。
伏羲城又名小西关城,东临西关城。清代时,烟贩多集中于此城交易。其形呈倒“凸”字状,东面宽240米,西面宽184米,两边边长约640米,周长1784米,面积约20.19万平方米。有西稍门城楼,为一层楼,城门一,为西稍门。
上述五城,有一条东西向主干道与各城大小街巷相连,环城有门21座,把主干道与各街、巷连成一个整体,形如串珠。大城是全城的主体,其余4座城都是大城的“附郭”,“相属以拥州城”。五城东西长3.38千米,南北宽240~880米,全城总面积约1.99平方千米。虽然民国时期天水古城保持着“五城”格局,但从1922年起陇南镇守史孔繁锦主政,大举改造城市,开了天水通往周边各县的公路,拆除了大城城垛和东西月城、东关城、东门月城,将五城各街巷改造为马路。由此,天水城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与此同时,邮电通讯、银行、学校、电力、火柴、印刷及小工商业等也开始兴办,并有了初步发展。
二、天水古民居的历史追寻
1989年,武山桦林乡发现距今约38000年前的旧石器晚期人类居住遗址3处,说明当时天水先民已经开始了原始居住活动。进入新石器时代,在利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构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浅穴居,并逐渐发展为地面房屋,形成聚落。
大地湾遗址位于秦安县城东北约40千米的五营乡邵店村,清水河南岸二阶、三阶台地上,遗址时间跨度达4000年之久,占地总面积11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2万平方米,共清理出房址250多座,灰坑340多个,墓葬79座,窑址38处,1988年1月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地湾建筑一期文化遗存(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7350年~7800年),以穴居住宅(竖坑穴居)为主,穴底直径在2.7米~2.9米,形成底大口小的袋状地穴,面积6~7平方米。曲转的门道呈斜坡状旋至穴底,门道设有门棚。这已经具备了人工建筑物的基本要素,即空间与形体。进入仰韶文化早期,住宅从穴居走向半穴居,圆形住宅改为方形、半方形住宅。内部有室内地坪、墙壁、门道、灶坑等部分,面积为20平方米左右。地坪面和穴壁皆抹有草泥,门道呈斜坡式,部分为台阶式,上设门棚。屋顶直接落于地表。至仰韶文化中期,方形、长方形地穴式住宅面积增至60平方米,达100多座。细部结构上,在灶坑与门道间增设了风洞。“部分屋壁为红烧土壁,草泥地面上又用料礓石抹铺,亦有用木骨泥墙”,在空间、通风、防寒潮等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到仰韶文化晚期,房屋以平地建筑为主,房柱及柱基础多样化,公共建筑以室内大柱及顶梁柱、附壁柱、室外柱和架设其上的梁架组成木构架,地坪由白灰或料礓石、细砂铺垫,形制为长方形,这一建筑形式开创了后世木结构建筑的先河,为后代的名堂(大室)提供了祖形。F405房址建筑面积270平方米,室内面积150平方米,平地筑高台起建。室内增设附壁柱,木骨柱泥墙高达3米以上。布局前宽后窄,东西两侧有檐柱28根,中间两柱直径分别为0.75米、0.81米。地坪、墙壁、木柱和灶台外表均用厚0.4~0.7厘米的白灰粉饰。正门开在北壁正中,东西两壁各开一个侧门。F901房址则以长方形主室为中心,两侧有与主室相通的东西侧室,主室后又有一单独后室。主室前有附属建筑和宽阔场地。主室总面积131平方米,室内面积126平方米,形成一个以主室为中心的建筑群体。
秦州区西山坪和师赵村房屋遗址时间跨度达:3000年之久。师赵村遗址地处秦州区西约7千米的西河北岸第二级台地上,“总面积20万平方米,已揭露面积5400平方米,发现齐家文化早期阶段房址36座,窑址5座,窖穴49座,墓葬19座,出土石骨陶等器物1000多件”,其房址有两种形式,一为硬土面半地穴式,一为白灰面半地穴式。均为单室,呈方形或长方形,面积5~6平方米,穴壁坚硬,地面经夯实与烘烤,并平铺草泥土,然后抹1~2毫米厚的白灰面。门朝南或朝西,门道呈长方形、梯形。居住面中央有圆形灶址。
西周以后,天水一带森林茂密,木构架建筑有了新的发展,民居多以木板盖屋,根据当时镐京、洛邑一带的建筑推断,建筑形式为古代推行的井干式(用圆木交互叠垒和木板做成房壁)或干栏结构房屋。
秦汉时期的建筑只能根据天水墓葬中出土的画像石砖、饮器陶屋等分析。住宅建筑构造多采用木构架抬梁式和穿斗式,墙体用夯土或井干式壁体,建筑呈方形或长方形。门为板门,在屋前正中。窗为横长方形或圆形。屋顶为悬山式、圆囤式和攒尖式,大型建筑采用庑殿顶。
到了东汉,则大量使用成组斗拱,木构楼阁增多,廊檐式、砖石式建筑出现。院落布局多为三合式院、“日”字形院或四合院。
南北朝以后,中经隋、唐、宋代,受佛教的影响,天水崖阁建筑、城堡建筑相继出现,砖塔、庙宇增多。进入明清时期,官式、宗教、民居建筑类型众多,布局、造型、装饰等方面独具特色,现存的单体、成组明清建筑遗留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