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帮助孩子主动进步,让孩子有更多的自控力,对自己的事情有更多参与、决定的权利,做自己的主人。这比整天对孩子唠叨,把孩子困在紧箍咒中,更容易得到孩子的共鸣。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小的时候,总是被父母无处不在的唠叨所包围?你是否也曾对那些不断重复的叮咛烦不胜烦?你是否急于摆脱父母永不厌倦的唠叨?
是的,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的唠叨就是一种无法摆脱的紧箍咒,让我们头疼不已。
现在,我们做了父母,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接过了上辈父母的接力棒,对着我们的孩子也唠叨起来。
我在工作的过程中,也遇到过许多这样的事例。
一次,我布置了一篇名为《父母的爱》的作文,一个学生的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时侯,我放学回到家,书包还没有放下,父母就问怎么今天这么晚才放学,一个女孩子这么晚回来很危险的。
平时一大早,就听他们唠叨‘快点起床了,再不起床就迟到了!’
冬天的时候更烦,他们会说‘多穿几件衣服,天气变冷了。’
吃早餐时说‘快点吃,快上课了,不要慢吞吞的了。’晚上又说‘你不用做功课呀?你不用复习吗?怎么还有空看电视?’
这些都是父母日复一日唠叨的内容,我明白这些都是出于父母对我的爱,可是我真的快受不了了。
“所以我不想回家,回到家就没有了自由,就像坐牢似的!真的没有一点私人空间,很想父母不唠叨,给我点自由。”
看了这个孩子的作文,我突然发现,父母的唠叨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有资料显示,九成以上的孩子认为父母“太唠叨”,尤其是母亲,唠叨成了孩子用在母亲身上最多的形容词。
也许父母完全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护和关心,但是,用唠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就会让孩子反感。
实际上,父母对于孩子的关心呵护,可以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在适当的时机、语气温和地表达。
比如,在孩子出门前,蹲下来亲亲他,对他说:“宝贝,妈妈爱你,不希望你生病,多加一件衣服好吗?”
这样的表达,会让孩子感到温暖,比起喋喋不休的唠叨效果更佳!
为了了解孩子们对父母唠叨的态度,我在班里开了一次小型班会。
我给孩子们一个平台,让他们尽情发泄对父母唠叨的不满。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开始抱怨起来。
“我的妈妈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唠叨,像个复读机一样!”
“我爸爸也是,好像他不说话我就会忽略他的存在一样!”“我现在最讨厌回家了,只要在家,我耳边就像有好多蚊子一样嗡嗡嗡地叫!”
“有的时候我刚刚到家,正想歇一会儿再去写作业,我妈妈就唠叨开了!我气得真想和她大吵一架!”
“对,她越唠叨我就越不想顺着她的意思!”
听了孩子们的抱怨,我陷入了沉思。
随后的一次家长会上,我向家长们提出了这个问题,没想到家长们也是一肚子的委屈。
“林老师啊,不是我愿意唠叨,我们家的孩子自觉性真的太差,我唠叨是想督促她做事有效率!”
“林老师,我们家的孩子坏习惯太多,我多说几遍是希望他能记得住!”
“林老师啊!我每天上班很累,回到家里,看见孩子拖拖拉拉的就生气,已经习惯每天和她唠叨了!”
也许,家长和孩子都有自己的苦衷,但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设身处地地为孩子想一想。
比如,你在单位工作,领导把本来很简单的工作一遍遍不停地向你重复,你的心里一定不舒服。我们的孩子也是这样。
很多家长的唠叨是催促、命令式的,认为孩子做事拖沓,需要不断提醒和督促。可是,这样的效果并不好。如果能够换一种方式,和颜悦色地指出孩子的毛病,也许会比喋喋不休的效果更好。
小然小时候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做事拖拖拉拉,没有计划。一次,我要小然帮我整理一下我的试卷,把相同等级的试卷放在一起。
这是一件并不复杂的工作,可小然却用了一下午的时间也没有弄完。
我对小然说:“小然,你是值得妈妈骄傲的好女儿,不过,我却发现了你一个小毛病,不知道你想不想听妈妈讲?”
小然听我这么说,也认真起来,对我说:“妈妈,虚心使人进步,我愿意听妈妈对我的建议!”
我说:“小然哪里都好,就是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的。妈妈小时候也有这个毛病,姥姥就每天在我的耳边提醒我要快一点,妈妈慢慢就改过来了。”
小然眨了眨眼睛,我知道她听进去了,就接着说:“可是我觉得小然是大姑娘了,要是我每天在你耳边唠叨,你一定会烦的。”
小然点点头,说:“那样妈妈也太辛苦了。那要怎么样才能帮我改掉坏习惯呢?”
我说:“小然,妈妈跟你约定一个暗号,以后要是你再慢腾腾的,妈妈就这样用拳头敲一敲你的手背,这样你就知道应该快一点,不用妈妈天天在你耳边唠叨了,你说这样好不好?”
小然搂着我的脖子,开心地说:“妈妈,你真伟大,发明了这么好的办法!”
我说:“乖女儿,你也要加油啊,快点改掉坏毛病,否则妈妈的手敲断了就没人给你做饭了!”
小然认真地说:“妈妈放心,我一定尽快改掉坏毛病!”
从那以后,小然果然做事越来越有效率,我使用暗号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平安、顺利成长,但是,唠叨不是呵护孩子的途径。不断重复同样的话语,会让孩子有种想逃避的感觉。
父母要帮助孩子主动进步,让孩子有更多的自控力,对自己的事情有更多参与、决定的权利,做自己的主人。这比整天对孩子唠叨,把孩子困在父母的紧箍咒中,更容易得到孩子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