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生气时,不要拿孩子发泄不良情绪。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也要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时刻想着教育的目的,选择最佳的方式,以免孩子受到伤害,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天放学后,我正准备回家,学生洋洋来到我的办公室门口。
“林老师,我能耽误您一点时间吗?”洋洋在门口扫了一下办公室,看只有我一个人,鼓起勇气说。
“进来,坐在凳子上,有事慢慢讲。”我温和地对洋洋说。洋洋坐下来,看了我一眼,又急忙把头低下去,小声说:
“林老师,我觉得妈妈还不如您对我好呢。她和爸爸总吵架,然后就拿我出气。不管我做得对或错,她都胡乱地把我批评一通。”
洋洋说到这里,眼泪流了出来。我轻轻地拍打着洋洋的肩膀,安抚他的情绪。
洋洋一下抱住我,大声哭着说:“老师,我多么希望爸妈以后不要再拿我当出气筒,能像您这样对待我啊!那样我就会感到无比幸福。”
听着洋洋的话,我的鼻子也开始发酸,决定尽快抽时间找洋洋的父母聊一聊,探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希望不久之后,洋洋能感觉到来自父母的爱与温暖。
父母因为生活不如意、感情遇挫折,或者工作上有压力等,拿弱小的孩子出气,是非常愚蠢的做法。这不仅会恶化亲子关系,还会给孩子留下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并严重影响对孩子以后的正常教育。
一个周一下午,我正在给学生上课,有一个调皮的男生,一会儿伸头与左边的同学说话,一会又伸手碰右边的同学一下,还动不动用脚去踢前面的同学。
学生几次向我举手告状,我怒火中烧,心里想:这孩子不仅自己学习不用心,还影响别人,打扰我正常讲课。
我很生气,命令他走出教室,站在离教室门大概一米的地方听讲。之所以这样做,还是怕他影响学生上课,也想给他一个惩罚。
接下来,一节课顺利地上了下去。
此后,我发现这个学生对我疏远了许多。我也反省了自己的行为:孩子外向,天性调皮,并不是什么大的错误,我因为一时的气愤,让他站在教室外很远的地方,他不仅听不清讲课的内容,还被来回走动的老师看到,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后来,我接受了教训,不管多么生气,都会体谅孩子的心情、处境,再也没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去惩罚过学生。
父母和老师一样,不能无缘无故地朝孩子发火。即便孩子犯了错,也要避免自己带着情绪去惩罚孩子。不管孩子犯了多大的错误,你所采取的批评或者惩罚手段,都应该以使孩子变得更好为唯一目的,而带着情绪去惩罚,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有一次,我去朋友李冉家,我们两个人坐在沙发上,一边喝茶,一边开心地聊天。她的女儿艳艳在旁边写作业。
过了一会,艳艳写完了,就拿着作业本让妈妈检查。李冉看着,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变得越来越严肃。艳艳胆怯地看着妈妈的表情,不安地搓着手。
“你是怎么做的作业?五道题目,只做对了一道。回去找个本子重写!”李冉说着,把手中的本子撕了个粉碎,扔到女儿的脸上。
我想阻止,但已经太迟。我注意到,艳艳的眼泪无声地流了出来,她怨恨地看了妈妈一眼,不敢反抗,哭着翻书包找本子,重新做作业。
“这孩子,太不让人省心了。”李冉见女儿走远,一边说着,一边给我倒茶。
“谁家的孩子不让父母操心?你撕了孩子的本子,还把它扔到孩子的脸上,虽然你发泄了情绪,但孩子心里会怎么想?孩子成绩不好,做错了题,你因此生气,我可以理解,但因此摔打女儿,伤她自尊,你觉得这是在教育孩子吗?”
我压低声音对李冉说,生怕孩子听到。
李冉听完我这番话,眨巴着眼睛认真想了一下,说:“唉,还别说,你讲的是有些道理。只是,看孩子做错题,我的火就往头上涌,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她批评一顿,都成习惯了,也没有想过有什么不对。今天你这么一说,我还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既然发现了问题,就应该及时改正,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不要再伤害她的心灵。”我说完这些话,就起身告辞了。
父母生气时,不能拿孩子发泄不良情绪;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也要控制住自己的负面情绪,时刻想着教育孩子的目的,选择最佳的方式,避免孩子受到伤害,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