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病理房颤的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阵发性房颤可见于正常人,在情绪激动、手术后、运动或急性酒精中毒时发生。心脏与肺部疾病患者发生急性缺氧、高碳酸血症、代谢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时亦可出现房颤。持续性房颤发生于原有心血管疾病者,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以及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等。房颤发生在无已知心脏病变基础者,称为孤立性房颤,有学者认为这是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的心动过速期表现。
2.临床表现房颤症状的轻重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心室率超过150次/分,病人可发生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率慢时,病人甚至不觉察其存在。房颤时心房有效收缩消失,心排血量减少达25%或以上。房颤有较高的发生体循环栓塞的危险。栓子来自左心房或心耳部,因血流淤滞、心房失去收缩力所致。据统计,无心瓣膜病者合并房颤,发生卒中(中风)的机会较无房颤者高5~7倍。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脱垂合并心房颤动时,脑栓塞的发生率更高。对于孤立性房颤是否增加中风的发生率,尚无一致见解。心脏听诊第一心音强度变化不定,心律极不规则。当心室率快时可发生脉搏短绌,原因是许多心室搏动过弱以至未能开启主动脉瓣,或因动脉血压波太小,未能传导至外周动脉。当房颤病人的心室律变得规则,应考虑以下的可能性:①恢复窦性心律。②房性心动过速。③房扑及固定的房室传导比率。④发生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如心室律变为慢而规则(30~60次/分),提示可能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检查有助于确立诊断。房颤病人并发房室交界性与室性心动过速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其最常见原因为洋地黄中毒。
3.心电图检查心电图表现包括:①P波消失,心房除极混乱,呈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与振幅均变化不定,称为f波;频率350~600次/分,如f波细小,可经食管或右心房的电极进行记录。②心室率极不规则,房颤未接受药物治疗、房室传导正常者,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分之间,药物(儿茶酚胺类等)、运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均可缩短房室结不应期,使室率加速;相反,洋地黄延长房室不应期,减慢心室率。③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当心室率过快,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群增宽变形。
4.治疗与预防
(1)急性心房颤动:对于新发病例应努力寻找原发疾病和诱发因素,做出相应的处理。同时,按照病人的不同临床状况,决定治疗对策。若病人心室率很快,已出现急性心血管功能代偿不全症状与体征,应首选电击复律。心血管功能尚好者,最初的治疗目标为减慢心室率。应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或维拉帕米,使安静时心室率维持在60~80次/分,轻微运动后,心率加快不超过100次/分。洋地黄可单独应用,亦可根据需要与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联合应用。心力衰竭与低血压者忌用β受体阻滞剂与维拉帕米,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者忌用洋地黄与维拉帕米。房颤持续时间短于12个月者,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机会较大。药物与同步直流电均可用做复律治疗。IA类药物中以奎尼丁为最常用和有效,但可能导致室性致命性心律失常。普鲁卡因胺亦很有效。应用IA类药物复律前,应给予β受体阻滞剂减慢房室结传导,否则,在房颤转为房扑时,房室结隐匿性传导减弱,易导致心室率加速。IC类药物如氟卡尼、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与IA类相似,但亦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亦能有效转复心房颤动。当药物复律无效时,可尝试电复律。
(2)慢性心房颤动:在决定对慢性房颤病人进行复律治疗前,应充分考虑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后能否长久维持。房颤病程的长短(病程越长,复律后越难维持)、心房扩张的程度(心房越大,成功率越低)和病人年龄(老年病人成功率较低)均是影响复律后窦性心律能否维持的重要因素。慢性房颤病人有较高的栓塞发生率,特别是既往有栓塞病史、超声诊断左心房内有血栓、严重二尖瓣狭窄、接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者均属高危患者。原先无心脏病史、年龄在60岁以下者属低危患者。对于高危患者,无论是否接受复律治疗,一般主张应给予长期抗凝药物(肠溶阿司匹林每日300毫克或华法林),低危病人则不必长期应用。无论应用药物或直流电复律的房颤病人,病期超过3天者,复律前均应接受为期3周华法林治疗(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3~1.5倍),并持续至复律后2~4周。如需紧急复律,可用肝素抗凝。应当指出,对于房颤的长期抗凝治疗,应注意针对个体不同的情况,权衡利弊,并应充分考虑药物可能增加潜在出血的危险。许多老年房颤病人的心室率较慢,病人耐受性较好,通常无需接受治疗。对于不适宜进行电复律的病人,治疗目标为控制心室率,可选用洋地黄或与普萘洛尔、维拉帕米合用。
心房颤动与心房扑动有什么区别
心房颤动房颤与心房扑动(房扑)关系密切,但房扑极少见。房颤、房扑不同点为房颤折返环不是一个,它有多个折返环发生在左心房和右心房,此为子波折返,折返径路不固定,但也可沿解剖学路障而折返。近年也报道了不少局灶性起源的房颤,其房颤的起始灶90%以上都位于肺静脉口内。其中以左上和右上肺静脉口内居多,其次是左下肺静脉口内,右下肺静脉口内发生率较少,也可在左、右心房的其他位置,但很少。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是发生于心房的快速异位心律失常。心房扑动时,心房内产生快而规则的冲动,心房收缩快而协调。心房颤动时,心房内产生350~600次/分的不规则冲动,心房内部分肌纤维极不协调地乱颤,心房失去了有效的收缩功能。心房颤动是仅次于过早搏动的常见的心律失常,远较心房扑动多见。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各有阵发性和慢性2种类型,以慢性的较为常见。心房颤动是一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心律失常。通常绝大多数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以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为最常见,其次为冠心病、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偶可发生于无器质性病变而病因不明者称特发性心房颤动。
1.临床表现
轻者发作时仅有心前区不适、心悸、气促;有严重心脏病心室率极快者,可出现心绞痛、晕厥、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心房扑动时,心率较慢而规则;心房颤动时,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脉搏短绌。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都容易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脱落后可引起动脉栓塞,以脑栓最为常见。
2.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检查可以做出诊断。
(2)心电图特征1)心房扑动: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间距及振幅均绝对规则,呈锯齿状的心房扑动波(P波),频率为250~350次/分;最常见的房室传导比例为2∶1,其次是4∶1。
2)心房颤动: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及规律不一的颤动波(f波),频率为350~600次/分;QRS波群间距绝对不规则,其形态和振幅可略有不等。
3.治疗
(1)首先应注意寻找和去除病因及诱发因素,其次是考虑心律失常时心室率的控制、心律失常的转复以及复发的预防。心房扑动发作时心室率快的,宜选用洋地黄治疗,使之先转为心房颤动,然后再转复为窦性心律。
(2)阵发性心房颤动者除针对病因(如感染、缺钾、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外,可选用西地兰静脉注射以减慢心室率,亦可考虑静脉注射乙胺碘呋酮或心律平复律。
(3)慢性心房颤动者有恢复正常窦性心律指征时,可选用电击复律或药物复律,药物多用奎尼丁、乙胺碘呋酮等。不适合复律治疗的心房颤动,主要是控制心室率,可适当选用洋地黄类制剂,使心室率维持在60~70次/分。
房室扑动与颤动的临床表现
(1)心房扑动:房扑本身不产生症状,但心率快时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眩晕等症状。听诊心跳快而均齐。
(2)心房颤动:有无症状决定于心室率及有无心力衰竭,心率快时有心悸、气促、心前区压迫感等。心律绝对不齐,心脉率不一致。
(3)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一旦出现,病人神志很快丧失或抽搐,心音消失。
心房颤动的分类与治疗
1.心房颤动分类从临床实用的观点出发,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持久性房颤。
阵发性房颤为房颤发作持续数秒到数天,但可自动转复成窦性心律;持续性房颤为房颤发作后不加干预,不能自动转成窦性心律,形成慢性房颤;持久性房颤为慢性房颤,因多种因素已不能复律,房颤为其终身心律,治疗以抗凝和控制心室率为主。
2.房颤治疗的目标除了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以外,仍为注意控制心室率、恢复窦性心律并防止其复发。用于房颤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2类:
(1)转复房颤和预防复发的药物,包括IA类(如奎尼丁)、IC类(如普罗帕酮、莫雷西嗪)和Ⅲ类(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它们主要作用于心房,以延长心房不应期或减慢心房内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