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07100000038

第38章 魏王与官

魏昭王欲与官事,谓孟尝君曰:“寡人欲与官事。”君曰:“王欲与官事,则何不试习读法?”昭王读法十余简而睡卧矣。王曰:“寡人不能读此法。”夫不躬亲其势柄,而欲为人臣所宜为者也,睡不亦宜乎?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五》

魏昭王想自己去仲裁(参与官府的事情),于是唤来宰相孟尝君说:“我想干点基层工作,亲自处理裁决之事,体验一下什么滋味。”孟尝君说:“那就去读读法律吧。”魏昭王摊开厚厚的法典,刚读了十几简就打起了瞌睡。他说:“不行,乏味,我干不了这事。”

一、乱了名分

魏昭王心血来潮,想体验一下一般干部的工作滋味。

看来,魏昭王是不太懂如何用权运权的。一个国王,不想做自己分内的事,却想去做别人的事,比齐桓公差多了。齐桓公把政事一股儿脑丢给管仲,自己整天在内宫与妻妾们鬼混,而齐国却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后来的明朝嘉靖皇帝一心修玄,尊道教、敬鬼神、求长生、烧药炼丹,不问朝政,但牢牢控制着用人大权。

魏昭王的做法实际上是极其危险的。为什么?乱了名分。

什么是名分?名分就是分配利益。这个世界上每个人作为“人”都拥有自己的名分拥有占有物质中一些利益的占有权,而这种名分的划分则衡量在利益的多少上,就是分配利益。

所以,一定要正名。就是要辨正名称、名分,使名实相符。

在《论语·子路篇》理,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路有一段关于“正名”问题的深入讨论: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问孔子:“卫国国君等你去治理政事,你先做哪件事?”孔子回答说:“一定是纠正各种名分。”这令子路无法理解,不敬之辞竟然脱口而出:“真的是这样吗?老师你迂腐了,为什么要去纠正名分?”

孔子大怒:“子路,你真粗鲁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持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紧接着,孔子对子路的无理冲撞提出批评:“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

在这里,孔子讲到了正名的重要性,并推导出了名不正的一系列后果。

既然“正名”如此重要,那么,“正名”究竟应该“正”什么?

笔者个人认为主要“正”两个方面:一是正名分;二是正责任。

名分和责任是管理的基础。

名分不正必然会导致职责不清,职责不清,就会导致“言不顺”。

责任不正则会导致很多人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那么,《论语》中是如何进行正名分和正责任的呢?

《论语·雍也》里说:“觚不觚,觚哉?觚哉?”

《论语·颜渊》里,齐景公问政时,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季康子问政时,子曰:“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觚不觚,觚哉?觚哉?”一句。直译出来毫无意义,但结合“正名”来看,我们便明白,事实上,孔子是在感叹:“君王不像君王,臣子不像臣子,这个世界能不乱吗?”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更是强调了名分的重要性:只有君王像个君王,臣子像个臣子,父亲像个父亲,儿子像个儿子,社会才会稳定,国家才会发展。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身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而非不顾名分,胡乱行动。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仅是要明确名分,更是要明确责任。“君王”、“臣子”、“父亲”、“儿子”要承担起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唯有如此,才可以使下属恪守职责。

“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意思是领导以身作则了,下属还有谁敢不严格履行职责呢?

所以,正名分与正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又是缺一不可的。一旦做到了这两点,则可谓“为政有道”

由此可见,“魏昭王欲与官事”,乱了名分,糊涂之至。所以,孟尝君毫不客气地给了他一个软钉子。韩非评论:作为国君不亲自操控他的权柄,却想参与臣下该做的事情,睡着了也是正常的了。

后世比魏昭王更糊涂、也更愚昧的君王大有人在。

譬如明武宗朱厚照,“玩”之一字贯穿了一生。关于他的种种“玩”行,多有评论,此不赘述。单说他视国事朝政为儿戏,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凡往来公文一律以威武大将军钧帖行之,后来又加封自己为“镇国公”,令兵部存档,户部发饷。自古以来,还没有哪个皇帝自降身份自己称臣的。《明史·武宗本纪》评论说他“然耽乐嬉游,昵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鲁迅先生在给曹聚仁先生的信中有一句话:“古人告诉我们唐如何盛,明如何佳,其实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无赖儿郎”四字,用在朱厚照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二、乱了方针

实际上,在“魏昭王欲与官事”故事里,韩非明确否定了“以身作则,事必躬亲”的领导方式。

所以,领导者要抓大事。这是为政的基本方针。

1.事必躬亲的弊端

事必躬亲,弊端有三:

第一,下属反感

对于事必躬亲的管理者,下属们也许会遵从命令,但不会把这当成一种关心或者好意,反而会被认为是多管闲事。在现实中,每一个员工每天都要做出很多管理者无法监控的事情。管理者不可能管理所有的事情,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细节。

宋代史学家范祖禹讲得很透彻:“欲以一人之智,周天下之务,而不能与贤人共天职也。”(《唐鉴·太宗下》)想以一个人的智慧来包揽天下的事物,不仅不可能,还会失去辅助人才,因为没有哪些贤人愿意与独揽一切的独裁者共事。

第二,自身疲累

领导者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他们的时间、体力、智力都不允许他们包揽一切。即便是智力过人、精力充沛的领导者,要以一应万,也是力不从心的。对在管理范围内的所有大小事情都下决定,不累死才怪。诸葛亮不就是累死的么。事无巨细,全部揽上身,黎明即起,深夜才睡,罚二十军棍以上的事,都要亲自过问,能不累死吗?

第三,扼杀创造

“君愈劳而臣愈惰,此治功所以不成也”。你什么都做了,你的下属做什么?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更多的是教会和监督下属怎么做,而不是自己做。如果一个驾驶教练总是在掌握方向盘而不让其他人接触,能培养出合格的驾驶员吗?

《尚书·益》就指出过这一点:“元首丛胜靓,股脸惰哉,万事堕哉。”意谓首领只包揽琐棒小事,下属必然怠惰,政事必然因此而荒废。

2.领导者怎样抓大事

实际上,领导者要抓大事,并不复杂:

第一,掌赏罚

“小智者治事,大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要治理好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就必须有严明的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分明、有效的赏罚。

具体说,就是“赏不越时,罚不迁列;行赏勿滥,用罚务速”。

“赏不越时”,才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罚不迁列”才能起到振动全局的效果。赏不忌小,才能取信于全体,罚不避亲、不畏贵,方可建立制度的权威性。行赏勿滥,滥则失去了吸引力。用罚务速,速则可以防止问题的蔓延。

当然,赏罚的引导作用,还在于它的公开性和透明性。赏要宣扬、罚要示众。只有这样,赏罚的力量才是最大的。

第二,善谋划

思考的重要性是可以引导人走向正确之路,管理者更需要有效的思考,才能保证组织管理的顺畅与成功。

李嘉诚曾说:“做生意一定要同打球一样,若第一杆打得不好的话,连打第二杆时,心更要保持镇定和有计划,这并不是表示这个洞会输的。就等同做人及生意一样,有高有低,身处逆境时,你先要镇定考虑如何应付。”李嘉诚非常善于谋划自己的商道,他认真思考自己的每一步战略,把事情的方方面面分析周全,然后再付诸行动。

第三,会授权

领导者的根本职责是管全局、干本行,就是既要抓大事、把方向,义要出思路、抓落实。一个领导者,自己要只做最重要的、下属做不了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完全可以授权下属。

《荀子·王霸》说“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意思是,领导者如果喜好的是抓关键、要领,那么各种事情都会办理得很详备;如果他喜欢事无巨细,什么事都详细过问,那么许多重要的事业就会荒废。

宋代陈亮《陈亮集》卷二《论执要之道》中提出:“操其要于上,而分其详于下。”意思是在上面掌握关键和原则,而把具体事务分给下面去做。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四则认为:“持其大纲,疏其节目,为政之上术也。”掌握住大的纲要,对于末节细目可以粗疏一些,这是从事政事的最高明的办法。

哪些是最重要的、下属做不了的事情呢?比如:调整任免于部、协调部门关系、争取外部资源、掌控前进方向。

第四,懂用人

做领导的,最紧要的不是自己去干,而是调动别人去做。领导自己忙碌未必是好事,能让下属忙碌起来,这样才是合格的领导。

《吕氏春秋·察贤》里有一个故事:

子贱理单父,弹琴,身不下堂,单父理。巫马期以星出,以星入,而单父亦理。巫马期问其故。宓子贱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劳,任人者逸。”

子贱和巫马期先后做了单父邑的长官,也都一样治理得井井有条。但两人的劳逸却差别很大。子贱很轻松,在官邸弹弹琴就治理了。而巫马期却整天披星戴月。巫马期向宓子贱请教,宓子贱说:“我注重用人,你注重自己操劳;亲自操劳当然辛苦,善于用人当然就轻松。”

子贱此话的真谛是:当领导的最高境界是善于任用人才。

三、乱了章法

韩非说:“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不自操事,而知拙与巧;不自计虑,而知福与咎。是以不言而善应,不约而善增。”(《韩非子·主道》)

在韩非子看来,领导者的控制之道,应该以冷静退让为最重要的准则。领导者不必亲自操劳事务,照样能知道下属的事情是办糟了还是办好了;不必亲自出谋划策,照样能知道下属所提供的计谋是得福还是得祸。所以,领导者虽然不说话、不布置,下属同样能很好地提出自己的主张;领导者虽然对下属分管的工作不做任何硬性规定,但下属同样也能尽力。

由此可见,韩非的所谓“不躬小事”,绝不意味着管理者可以无所事事,而是要求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懂得通过充分授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下属的智慧、能力与积极性,以实现“无为而治”的目的。

这才是领导者的基本工作章法。

其实,“不躬小事”的控制之道绝不仅仅是东方人的“专利”,现代西方管理理论同样对此津津乐道。

法国管理科学专家法约尔就曾明确指出:“领导不要在工作细节上耗费精力。”他还说:“在部下的条件和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领导可以交给他们尽可能多的工作,这样领导可以发挥他们的首创精神。”

劳伦斯·米勒在他所著《美国企业精神》一书中记载了一位企业总经理的体会:“管理人员必须完全摆脱幻想。完全控制——事事都要插手,既不可能又不需要。有趣的是,我们的管理人员发现,不试图完全控制,反而能得到更多的权力——完成事情的权力”、这大概可以算作是对韩非“不躬小事’的控制之道最好的现代诠释了。

道理其实很简单,领导的任务就是管人,所以没必要事必躬亲。一般来说,做领导的应该注意抓大事、放小事;注意不要越级干涉下级的事务;同时能放手的尽可能对下属放权,自己不费吹灰之力,照样把事情办好,这才叫高人。比起那些连上厕所都管得死死的领导,肯给与下属更多事务和人事上自由的领导,常常在工作上更有成效。

办法和技巧并不复杂:

“招亲信”。组建工作中可依靠的核心与骨干班子,保障工作中个人意志的顺利贯彻执行。用心培养下属,通过培训将你自身的工作理念复制,给他钥匙和方法、“鱼网”和“鱼经”。

“指方向”。给下属提供工作的标准、方法、目标,过程让他们去完成,自己抓好监控和反馈,及时地帮助下属纠正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积极为下属提供必要的帮助。

“明功过”。对于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员工,绝对不能吝惜物质奖赏和精神上的鼓励。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成员积极投身于工作的热情。下级出了问题,也要毫不犹豫地惩罚,扣奖金、记大过,甚至撤职查办。

“耍威风”。通过开会,获得对于自身权威的认可。通过在公共场合对某些不合理的人事进行公开的批评,敲山震虎、杀鸡骇猴甚至杀猴骇鸡,以树立和巩固自己在团队中的权威与权力。亲自下基层检查工作,发现毛病予以揭批,改进工作作风,树立威信。严格审批,下属有不合理的要求,要坚决予以拒绝。

“和稀泥”。善于协调内部矛盾,善于挖掘并阐发团队的共同价值取向,抬高大家的士气。

同类推荐
  • 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与理论武装(2019年修订)

    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与理论武装(2019年修订)

    重视理论创新,推动理论武装,加强思想建设,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经验。本书共八章,主要围绕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武装呈现新面貌、充分发挥思想建设的基础性作用、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推动全党来一个大学习等方面展开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武装的推进历程和实践走向,内容丰富、主题鲜明、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针对性,能够给读者带来深刻启发、巨大激励,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战后国际关系透视

    战后国际关系透视

    本书是作者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的多年教学中的知识积累和观点思考。它既基本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的面貌,又不是简单地按照《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体系编写的教材,而是作者对该门课程基本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因此有关章节具有相对独立性。
  • 俄罗斯十年:政治经济外交(上卷)

    俄罗斯十年:政治经济外交(上卷)

    本书是中科院重大课题,学术专著。主要论述俄罗斯十余年叶利钦时代和普京执政前两年的政治、社会、经济、外交等领域的发展历程,决策得失,以政治为主。有重大事件的记述和俄发展战略的评述,努力找出规律性,对我学术研究和国家政治、经济政策改革有参考价值。
  • 大暗杀

    大暗杀

    《大暗杀》讲述了世界上著名的40桩暗杀事件。提及暗杀,人人都会心生恐惧,同时对其背后的神秘内幕也充满了好奇。
  • 施米特文集:合法性与正当性

    施米特文集:合法性与正当性

    《合法性与正当性》收入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三种:《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合法性与正当性》、《从囹圄中获救:1945—1947年间的体验》;主题围绕施米特作为宪法学家的思考与命运。《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尖锐提出议会民主制的法理学和政治学困难,既立足于现实政治问题,又具有思想史视野。《合法性与正当性》为宪法学和政治学的经典文献,是施米特在魏玛宪政危机关头书写的法学名作,堪称挽救魏玛民国宪政的“绝望尝试”,明确主张对反魏玛宪法的政党(纳粹)实行党禁。然而战后,施米特却吊诡地被贴上“第三帝国桂冠法学家”的标签,1945年被盟军当局拘押近两年。其间,施米特写作六篇随笔,结集为《从囹圄中获救:1945—1947年间的体验》出版,篇幅虽小,但在施米特研究中征引率却很高,因为从中可以看到施米特因欧洲法学传统的彻底崩溃而深感无奈。
热门推荐
  • 秦宫日记

    秦宫日记

    皇帝是女人,全国无大臣,如何撑天地
  • 今日树作媒

    今日树作媒

    保媒妁之言,传奇葩经典,为人间情侣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娱乐圈联萌

    娱乐圈联萌

    从前有一个歌手,怎么着他都不红。从前有一个演员,怎么着她都不红。后来,他们在一起了。再后来,他们就红了。娱乐圈最萌CP真相:许凡熙:演了几年根正苗红的小白花没什么反响,接了个反派却一炮而红,天天有人到微博里问候。这世界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b薛克己:写得了段子,掉得了节操,唱得好情歌,开得了火锅店。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选择靠才华╮(╯_╰)╭
  • 夕夕不好惹

    夕夕不好惹

    在那个绿意浓浓的夏季,俞夕与陈程相遇。隐瞒的情绪,伪装的笑容,不经意的视线相触,莫名的情愫在心底潜滋暗长。最终是分道扬镳,写下遗憾还是吐露内心,走在一起?敬请期待!
  • 灵荒大陆之救赎

    灵荒大陆之救赎

    天地混沌后,万物皆赋灵性。各界安于现状,人类以修仙为信仰。突然一个惊天秘密的发现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当权利与欲望交织成网,上古神器、长生不老、巅峰...贪欲一旦被激起,必然引起浩劫。弱小的人类啊,你们选择死去还是救赎.....
  • 总裁的贴心助理

    总裁的贴心助理

    职场小菜鸟苏可可,突然变成总裁的私人助理……
  • 轩辕英杰传

    轩辕英杰传

    章桓宇应聘一份工作,却被送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完成一项任务,随着对这个世界一步步地认识了解,他不由自主地融入了这个世界,完成的也不再是一项任务,他要登上这个世界的巅峰。
  • 符纹图腾

    符纹图腾

    男儿一世,要么轰轰烈烈的活着,要么轰轰烈烈的死去!
  • 鬼魂的眼泪

    鬼魂的眼泪

    陌恋落入海中:“父亲母亲,对不起,陌陌不能为你们报仇了。”流下了在人世的最后一滴眼泪,成了鬼魂,夜羽,我以为,我能一直陪着你,你为什么要离我而去?
  • 你好3019

    你好3019

    2019年,祁泽患不治之症,由于技术不发达,被冰冻,等到技术发达后在解冻。在3019年,祁泽被解冻,这是科技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父母也早已离世。主要讲了他与3019年的高科技物品发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