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07100000017

第17章 治事之“道”(2)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四回有诗云:“甘罗早达子牙迟,迟早穷通各有时;请看春花与秋菊,时来自发不衍期。”甘罗十二岁就拜为秦国上卿,而姜子牙年八十才当上西周宰相。

《庄子·外篇·达生》里有一个“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的故事: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孔子在吕梁山游览,看见瀑布有几十丈高,流水的泡沫溅出三十里,鼋鼍鱼鳖也不能游动,却看见一个男人在那里游泳,以为他是因痛苦而想自杀的人,便叫弟子顺着水流去救他。谁知这个人游了几百步又出来了,披着头发唱着歌,在塘埂下漫步。

孔子赶上去问他说:“我以为你是鬼怪呢。但仔细看你,仍然是人。请问游泳有道术吗?”那人说:“没有,我没有道术。只不过我小时候的经历,成长过程中的习惯,乃至于让我养成了一种顺乎自然的感觉。与旋涡一起进入水流的中心,与涌出的流水一起浮出水面,顺从水的流动方向而不另出已见,这就是我游泳的方法。”

孔夫子听了以后,似明白非明白,或者是为了让他的弟子听得更明白,又问:“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那人说:“我生在山区安心住在山上,长在水边安心住在水边,顺着水的本性成长,不知不觉就成功了。之所以得,成就于自然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才华,开始形成的时候往往是偶然因素促成的,后来的发展壮大全靠个人努力,至于最后是不是有所成,则要看有没有机会。在没有机会的时候就要学会“等”。

苏轼《贾谊论》:“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一旦有变化,就会有新的机会到来。

《隆中对》千古绝唱,诸葛亮给刘备出的主意,其核心实际上就是五个字——待天下有变。

想当年,毛遂在平原君赵胜那里做了三年食客,默默无闻。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秦围邯郸,平原君赴楚求救,想从自己庞大的食客群里挑选20人陪同前往,可挑来挑去,只挑了19个人。毛遂自荐同往。到楚国后,毛遂凭自己的机智和无人能敌的辩才说服楚王与赵结盟,共同抗秦。毛遂因此名闻天下。毛遂隐忍三年“待天下有变”,一朝把握机会施展才华,才惊四座,位列上宾之席。

在《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司马迁如此评论伍子胥:“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白公如不自立为君者,其功谋亦不可胜道者哉!”

意思是:当伍子胥在江边困窘危急的时候,在路上沿途乞讨的时候,他的心志难道曾经有片刻忘掉郢都的仇恨吗?所以,克制忍耐,成就功名,不是刚正有气性的男子,谁能达到呢!白公如果不自立为王,他的功业和谋略恐怕是说也说不完啊!

伍子胥隐忍克制,“待天下有变”,终于成就大业,名垂青史。

等,是“潜居抱道,以待其时”(《素书》原始章)。盛衰有道,成败有数,治乱有势,去就有理。如果时势不宜,不能出仕,就守道隐居,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潜居抱道”并不是赋闲在家、无所事事,而是要加强自我修养,提升自身能力,不断积累经验。

等,是磨剑。再伟大的英雄,也有磨剑的岁月。再风流的剑客,也有寂天寞地的岁月。关键是如何在等待中积聚崛起的力量。

人总是会遇到挫折的,人总是会有低潮的,人总是会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人总是有低声下气的时候,这些时候恰恰是人生最关键的时候,因为大家都会碰到挫折,而大多数人过不了这个门槛,你能过,你就成功了。在这样的时刻,我们需要耐心等待,满怀信心地去等待,相信,生活不会放弃你,机会总会来的。至少,你还年轻,你没有像陈廷敬那样坐牢,没有医治不了的病,没有欠还不起的债。比你不幸的人远远多过比你幸运的人,你还怕什么?路要一步步走,虽然到达终点的那一步很激动人心,但大部分的脚步是平凡甚至枯燥的,但没有这些脚步或者耐不住这些平凡枯燥,你终归是无法迎来最后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

逆境,是上帝帮你淘汰竞争者的地方;等待,是老天让你集聚勃发的力场。在逆境中学会充满希望的等待,这是陈廷敬告诉我们的道理:成功属于那些善于等待而有耐心的人。(《大清相国陈廷敬的为官之道〔一〕》,《焦作日报》2010年9月28日)

二、守:“知其所止”

“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缘自《大学》里的经典论句。

知其所止,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的地方,即我们常说的选择好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找准自己的位置和立足点。

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汉高祖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扶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可见张良才智过人。但是张良很聪明,从来不卖弄。他为了增加自己谋略的说服力,减少猜忌,从来不说是自己的开创,而是托于黄石公的传授,并且编造了一个拾鞋得书的神奇故事。张良此计甚至骗倒了司马迁。司马迁尽管对张良的拾鞋故事表示怀疑,但还是把它写入了《史记》。

三国时的贾诩更是个聪明人。易中天先生评论说:“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贾诩可能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实际上,“守”的问题也是“收”的问题。

放得开,是才华;收得住,是智慧。

譬如养生,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就说:“毛就是主宣散这一部分,皮就主收敛这个层面。从我们人体上来讲,我们东方人不像西方人毛那么多,所以,东方人就是收敛一定要大于宣散,就是我们人体,你收得住这个精,你才能继续往下活呀。”

譬如作画家,专家就说:“作画时,收得住心,沉住气。收则住心为静,沉则住气则练,自然得骨趣神韵于笔墨之外。”

实际上,“守”的问题也是“忍”的问题。

“忍”也许是只言片语中讲清的道理,也许是究其一生也难读懂的理论。只有忍于凡事才有成大事之胸,只有敢于平静地隐于山林才会有威震朝野的再度出山。忍耐并不是一种妥协,而是一种以退为进。伟人的隐忍是为了伟业,凡人的隐忍是为了事业。忍耐是成功人士所不可或缺的品质,在凡事中的那一些低调忍耐是日后成功最牢固的基石。俗话说得好,小不忍则乱大谋!在这个需要细细探究曲直的世界里学会暂时的卑微,学会谦逊的处世,谦和的做人才能成于大事: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这简直就是说“厚积薄发”了。

三、度:“把握平衡”

所谓“把握平衡”,说的是把握“显”与“隐”的平衡。

“把握平衡”,得有度。

从本质上说,“显”与“隐”是由世界的丰富多样性、复杂性,以及认识、思维、语言之间的客观矛盾所造成的,是万物一体的思想的反映。

从实践上讲,“显”与“隐”的处理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的外在反映。

1.重“显”于“隐”

战国时楚国隐士鹗冠子的《鹞冠子·世贤第十六》里面记载了一个“魏文王问扁鹊”的故事,是庞暖给卓襄王讲的:(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魏文王问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魏王不解。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魏王大悟。

问题是,我们生活在一个靠印象决定一切的现实中。如果都是大智慧大技巧,把问题消于无形,那么你不是扁大就是扁二,不会被大家认同。所以,在处理日常工作的时候,必须把握“显”与“隐”的平衡。也就是要把握好火候,“不到火候不揭锅”,时机成熟再解决。

冯梦龙《智囊·上智部·见大卷》里面有一个“使马圉”的故事:孔子行游,马逸食稼。野人怒,絷其马。子贡往说之,果词而不得。孔子曰:“夫以人之所不能听说人,臂以太牢享野兽,以《九韶》乐飞鸟也。”乃使马圉入,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予不游西海也,吾马安得不犯子之稼?”野人大喜,解马而予之。

评:人各以类相通,述《诗》《书》于野人之前,此腐儒之所以误国也。马圉之说诚善,假使出子贡之口,野人仍不从。何则?文质貌殊,其神固已离矣。然则孔子曷不即遣马圉,而听子贡之往耶?先遣马圉,则子贡之心不服;既屈子贡,而马圉之神始至。圣人达人之情,故能尽人之用。后世以文法束人,以资格限人,又以兼长望人,天下事岂有济乎!

孔子出游,途中马偷吃了农夫的庄稼,农人很生气,捉住马并把它关起来。子贡知道后,前去恳求农人放马,没想到农人根本不予理会。孔子说:“用别人听不懂的道理去说服他,就好比请野兽享用太牢(祭祀时所用的最丰盛的牺牲),请飞鸟聆听九韶(优美音乐名)一样。这是我的不对,并非农人的过错。”于是命马夫前去。马夫对农人说:“你从未离家到东海之滨耕作,我也不曾到过西方来,但两地的庄稼却长得一个模样,马儿怎知那是你的庄稼不该偷吃呢?”农人听了觉得有理,就把马还给马夫。

冯梦龙评论道:物以类聚,在粗人面前谈论诗书,这是不知变通的读书人所以误事的原因。马夫的话虽然有理,但这番话若是从子贡口中说出来,恐怕农夫仍然不会接受。为什么呢?因为子贡和农夫两人的学识、修养相差太远,彼此早已心存芥蒂;然而孔子为什么不先要马夫去,而任由子贡前去说服农夫呢?——若一开始就让马夫前去,子贡心中一定不服!如今不但子贡心中毫无怨尤,也使得马夫有了表现的机会。圣人能通达人情事理,所以才能人尽其才。世人常以成文的法规来约束他人,以资格来限制他人,以兼有所长来期望他人。这样,天下事哪有成功的希望呢?

2.重“隐”干“显”

重“隐”于“显”说的是,在该退的时候,审时度势,急流勇退,见好就收!在潮落之际乘时而退,不仅保全自身,还使人生得到升华。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就告诉我们: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未雨绸缪”远远胜于“亡羊补牢”。

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年轻的一定代替年老的,后来者一定居上。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任何人也改变不了。所以,退而让贤,是顺应规律。顺应规律,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才能发扬光大。这是其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炙手可热、权势熏天之时,切勿以为稳如泰山,须知锦绣荣华背后可能隐伏危机。灭吴之后,文种不忍退隐,被越王赐死。范蠡功成身退,乘舟浮海,离越适齐,化名“鸱夷子皮”,经商治产,获利千万,受任齐相。后弃官散财,问行至陶,逐什一之利,复赀累千万,自号陶朱公。这是其二。

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都是身外之物。目标实现、目的达到,就要急流勇退。这是个“势”。急流勇退,未必就是怯弱无能、遇难畏惧、临阵脱逃。急流勇退常常是心灵跨越、睿智思索、明智抉择。学会急流勇退,不是看破红尘、与世无争,而是清醒明智、宁静致远。学会急流勇退,不是不近人情、自负清高,而是为人有道,胸怀达观。这是其三。

3.“隐”、“显”并重

领导干部在为政上,则要“隐”、“显”并重。

日常表现有“显境”与“隐境”。为政者日常工作大都处于“隐境”,干什么、怎么干、干得如何,外界不大了解。而在重大关头和危机险要时刻,则身处“显境”,举手投足都在众目睽睽之下。

同类推荐
  •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一)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一)

    本书内容包括: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和作用,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公务员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务员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关要求,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做法,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和实现途径等。
  • 互联网治理的中国经验:如何提高中共网络执政能力

    互联网治理的中国经验:如何提高中共网络执政能力

    解读大数据时代党执政的机遇和挑战展现互联网治理的中国经验读懂中国共产党的“互联网思维”本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分别从“如何总结互联网治理的中国经验”“如何推进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如何保障中国国家大数据安全”“如何保障大数据时代党的执政安全”“如何运用大数据科学推进反腐倡廉”“如何以大数据提升公共决策科学化水平”“如何保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等12个方面,深入解读大数据时代网络执政力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加强互联网治理,推进网络强国战略。
  •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有恶性的,也有良性的。恶性的较量大概就是政治博弈,良性的就是大家有事无事坐在一起,谈谈人生观与宇宙观。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用“桃子”做武器,杀死了三个力敌万人的武夫,这是中国最出色的刺杀事件;专诸刺王僚的故事想必人尽皆知,显而易见,在饭桌上革别人的命远比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来得直接,来得有效;赵匡胤用一顿饭就把武将手中的兵权轻松解下……毛主席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从历史上著名的几场饭局来看,有时想要革命,还真得请客吃饭不可。因为往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都摆不平的事,一顿饭就搞定了。
  • 正说历代君臣治世之略

    正说历代君臣治世之略

    所谓治世,就是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它以用人灵活、成事为本,以谋事到位、高效为准。的确,从许多成功的案例中,都可以看到这两方面的惊人智慧。其实,古代那些君臣相处、君臣相谋、君臣相助的种种关系就是最好的参照坐标。天下事,总有万端,所以治为第一,包括治已、治人,治败、治险,治大、治小与治退、治危等等,可以概括为治世。治是一种智慧,一种战术,绝非小打小闹,更非小儿科之类的游戏。古代君臣——尤其是那些融诸多治术于一身者,更是尤如兵家之于战场,总能运筹出超乎寻常的种种智慧。
  • 红灯传奇

    红灯传奇

    本书通篇以“红灯”为主线,通过一幕幕光明与黑暗生死较量的传奇场景,颂扬了红灯从“点亮”到“照亮天地”再到“光芒四射”的光辉历程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到带领人民走上今天复兴之路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热门推荐
  • 当你看到流星时,那是我

    当你看到流星时,那是我

    “帅哥,你风流倜傥,英俊潇洒……”“说人话。”“我杀人了。”“我来善后。”“我肚子里有小宝宝踢我。”“说人话。”“我饿了。”“走,吃饭去。”“好孤独啊。”“说人话。”“帮我暖床。”“好,回家暖床加造人!”
  • 这是修仙是个鬼啊

    这是修仙是个鬼啊

    #这世界上还有混的比我惨的穿越者吗?##除了不死属性以外好像就没什么了。##不死个蛋啊!死了就重头再来没什么问题但是你也给我存档往前点啊混蛋!直接成受精卵是个鬼OTZ##还在麻麻肚子里就因为身体承受不住精神力gameover读档重来大侠请重新来过多少遍了,卧槽Σ(°△°|||)︴好像数不过来了_(:3」∠)_原因呢,话说真佩服啊其他穿越者还能在麻麻肚子里修炼,我连把精神力稍微的整理整理都做不到,做到了就死死完了精神力又变多,话说为何没有系统,求功法啊!#
  • A市风云

    A市风云

    “早已失去,何必在进行挽留,朋友归朋友,恋人归恋人,早已经过去了,不想在进行回忆了,时宇,放弃吧,我现在和嘉坤过得很好。而且我们的事业正处于巅峰时期拜你所赐我现在成为了真正的SuperSate......”依诺说完之后一直低着头。“依诺我现在知道错了,那时候年少无知,现在真的很后悔,我很爱你真的,依诺。可不可以原谅我......”说完之后李时宇正打算去牵依诺的手。此时霍嘉坤正好路过看见李时宇和依诺正在谈话上去就向李时宇挥了一拳头说着:“我像你说过只要你在见依诺我就会打死你,但是我怕你的粉丝伤心之地你是个负心汉!”说完之后霍嘉坤就拉着依诺的手走,狠狠地看了一眼李时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帝至尊之脱胎换骨

    女帝至尊之脱胎换骨

    她,惊语先祖的女儿,南宫凰,天赋绝顶,为了自己哥哥去逆天改命,遭到天谴,失去记忆投胎到凤凰大陆,成为了凤凰大陆的主宰者,从来不受谁的威胁,她只有父母没有心没有爱,他,北辰王朝的遗孤,从小无父无母,受到无尽的唾骂,有天,无意中他遇到了南宫凰的二哥南宫慑,被南宫慑带回,成了男宠,慢慢培养起了自己的势力,他不甘心,决心在南宫凰的生日宴上趁乱离开,结果撞到了南宫凰,他们的爱情纠缠分割从现在开始.......
  • 一枕忘川

    一枕忘川

    忘川彼岸途,十里杏花旁,她酌一盏酒,明眸桃面。她本是地藏菩萨身后的一缕佛光,奈何一往情深深几许,便义无反顾与一同他坠入忘川往生崖下。从放浪形骸、不拘男女之间的公子爷程怀璧,到一念忘情的大朝遗女沅歌;她一路大隐于市,只为家国中犹记的血泪仇恨。却怎料这一世的万般疾苦皆只因他一人而起。重入凡间的江无期,终究逃不过她的眉眼袅袅,可大任于斯;弃她念她、护她弑她;终会与她一步忘川,重归原点。沅歌已记不得这是第几次偷吻他了,可无论多少次,每一次她暗暗靠近都有如第一次一般,脑海空白,心中回响。江无期俯瞰脚下幽幽忘川,同她语:“沅儿,昨晚我梦见你了,不知是你想我了,还是我想你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张三物语

    张三物语

    一些作者的脑洞,以张三作为主角的短片小故事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