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主要是商代王室刻在卜问用过的龟甲兽骨上的记录,是公元前1300多年到公元前1100多年之间通行的字体。1899年首次在河南安阳殷墟(殷王朝都城遗址)发现,字数大约有3500个。甲骨文的特点是:图形性很强,象形字比例很高。比如“射”字,甲骨文写作:一张竖放的弓,中间横搭上一枝箭。笔画的线条细瘦,圆转与方折相同,方笔居多,字形瘦长。甲骨文的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字的方向可以变换,偏旁可有可无,点数可多可少。甲骨文不仅有大批象形文字,还有大量的指事字,如“末”“本”二字,是在象形字“木”上添加符号而成:“木上曰末”
,就是木下加一横表示树根。还有为数不少的会意字,如“休”,表示人在树旁休息。同时甲骨文还有一定的数量的形声字。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发达的一种文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