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多方面提高知识质量的需要
学海固然浩瀚,但是如果小学生具有相当的自学能力,则可以在浩瀚的学海中尽情遨游,自由地汲取。不管知识更新的周期怎样缩短,都可以迎头赶上,适应周期变化,从而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随时遇到的新问题。
同时,因为具有自学能力,学习起来,得心应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速度必然如天马行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则如“笨鸟”,即使先飞,也赶不上具有自学能力的人,一步赶不上,则步步赶不上,所用学习时间相对加长,其知识的质量也远远不及具有自学能力的人。
(3)竞争社会独立工作的需要
21世纪的社会,需要每一个人独立工作、独立研究、独立处理纷呈复杂的信息,如果没有自学能力,何以独立工作与研究?未来社会竞争必烈,这种激烈竞争虽然是方方面面的,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而人才竞争的焦点在于素质竞争,素质竞争就是自学能力高低的竞争。在人才方方面面的素质中,自学能力是第一性的,是居于首要地位的。因此,我们教师应站在时代的高度,去认识理解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意义和功用。
16.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
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因人制宜
(1)要抓住小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心理学研究表明:5岁前儿童的智力获得50%,5岁到8岁又获得30%,还有20%则在8岁到20岁获得。九年基础义务教育期内,正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是:第一,观察与表达的自觉性和精确性日益提高。第二,意义记忆和词的抽象识记日益发展。第三,抽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在发展。第四,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有所提高。第五,自我意识增强,理想开始确立。所以,教师必须抓住这个“黄金季节”对小学生进行自学能力培养,切莫坐失良机。
(2)要掌握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
小学生的年龄偏小。知识面窄,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其家庭教育的方式、手段各异,造成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因此,教师要对其身心教育的状况进行调研和剖析,这样可对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收到良好的效果。
(3)要依据小学生能力的差异因材施教
差别总是存在的,小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做好学情调查,要“解剖麻雀”,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同时建立卡片档案。这样有利于因材施教,使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具有针对性而减少盲目性。
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稳定的学习环境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的行为受其思想的支配。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势必受其思想的左右。因此,教师欲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首先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为国家昌盛、民族振兴而学习。
同时要提高小学生对自学能力培养的意义认识。思想是内因,教师的教学与培养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教师要经常对小学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这样可使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情绪,对学习有一个持续而浓厚的兴趣,为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
加大课堂教学体系改革的力度
目前,在许多学校,受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学思维形成定势,教学方式方法仍是老一套:教师唱主角,学生跑龙套;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味同嚼蜡;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课程,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学生为分数和升学而学,不求学法……
这种极不科学的教学结构体系,既不指导自学,又不重视学法,更不考虑能力的培养,即使让学生自学也是放任自流。这种教学习惯于死记硬背,学生有疑而不质,有难而不问,根本不能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认为,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第一,调整教学中的讲授时间和学生自学时间的比例,前者须减,后者宜增。第二,变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结构体系为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结构体系。第三,采用“教师先列教学提纲,由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分析理解;教师归纳总结,学生质疑问难”的教学模式。
这样,久而久之,不仅培养了小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师生两轻松,何乐而不为?
组织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预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学知识、技能为新课做准备的自学活动,是学生自学求知、主动探索的重要步骤,其步骤在于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性,为教师的教创造条件。
可见预习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预习时,教师要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这个要求可以口头提出,也可以印发提纲。这种提纲可以是填空式的,也可以是图表式的。预习方法或浏览探讨,或个别钻研,或小组交流。
复习,是指每讲完、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的复习。“温故而知新”,揭示了复习的意义与作用,复习能对老师讲授的内容起到反刍消化的作用。
预习、复习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不可以放手不管,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离学生左右,有错即纠,有漏即补,有疑释疑,有难解难。这样可保证自学效果,同时也保证了学生自学的科学性、思维性,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给小学生科学的思维和学习方法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大脑对书本进行有效加工的过程,而科学的学习方法则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学习中具体运用,这两者之间是紧密相关的。
我国已故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任何课程,“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门了、上路了,他们能在繁杂的学习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用不着再讲再教了?这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达尔文说得好:“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教给小学生科学的思维和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重要一环,这如同交给小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关于学习方法,我们可以借鉴:第一,南宋时期的学者朱熹的二十四字朱熹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本察、着紧用力、居教持志。第二,目前在美国乃至于世界盛行的“SO3R”学习方法,即纵览、提问、阅读、背诵、复习五步骤。
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小学生自学能力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包括:纯正的学习动机、饱满的学习热情、坚强的学习信心、顽强的学习意志、勤奋的学习精神、谦虚的学习态度等等。人们对这些非智力因素有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这里我把它们合在一起做一个比喻,如果说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小学生遨游知识海洋。达到美好彼岸的聪明才智之舟,那么这些非智力因素就是舟之舵、舟之帆、舟之桨。
北宋文学家苏轼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小学生的学习如果有“坚忍不拔之志”,学习一定好。换而言之,如果我们老师有这种“坚忍不拔之志”,那么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一定可以成功。
17.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学习方式的改变越来越予以关注。如今听课时常会听到有人私下议论:这节课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够。然而究竟什么是自主学习?课堂上又如何实施自主学习?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含三个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现代学习论认为,无论是最聪明的教学法还是最愚蠢的教学法,所有学生的学习都是自学,学习本身就是学生主体的成长过程,自我建构过程,教师只是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激发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
(1)学习行为的自觉性
《标准》明确地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一个重要纬度纳入教学的整体目标。语文教学首先要把学生看成人,要立足于人的发展,把语文教学看成是学生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成长过程。语文是表达思想感情、进行社会交际的工具。语文的生命在于它对主客观世界的生动反映与表现。
如果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完美的个性品质,缺乏主人翁的角色意识,形不成自觉、清醒的“自我知觉”和“社会知觉”,没有产生自身的心理需要,那就无法去能动地“反映”和“表现”主客观世界,也无法顺利地参与人际间的沟通。
“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灵性和创造性的独立个体,学习是他们有目的的自觉行动,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活动从始至终都必须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明确的目的意识和积极能动的主体状态。
《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帮助学生在学习交往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有意识地调整自我,随时都能清醒、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地位和存在价值,从而大力释放自身的生命潜能。
有效的语文教学必须把学生带入主动学习的“有我之境”,让他们把语文学习与“自我”联系起来,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联系起来,在学习和语文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化其感知力、想象力、思考力与创造力,读书时,能从学习语言的角度,把课文作为一种学习资源,一个言语的“范型”,一个可供观察、认识的对象和借以进行实践对象,自觉调动背景知识和已有经验,“潜心”进入课文情境,灵活转换视角,全方位、多层面地获取真切感受,做到“我心入书,书入我心”。
作文时,能站在交际主体的地位,从交际的实际需要出发,表达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感受。同时有明确的读者意识和对方意识,能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和目的,选用合适的内容和形式,做到真写实练,学习以致用。
(2)学习活动的自为性
《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以“语文实践”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这就使语文本体的根本属性“交际性”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夸美纽斯说过,“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现代儿童语言教育应将儿童看作语言的使用者,明确儿童是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语言来学习语言的。
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习和发展”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别人不能也无法代替,学习过程本来就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过程,教师只是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激发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遵照《标准》精神,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光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实践,让他们动眼、动口、动手、动脑,既充当实践的主体,又充当思维的主体。
现代语文教育强调语文主要是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学行为,语文教学是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学习语文是一种主体内化、自我建构的过程,也就是将表达思想的言语同自己的思想联结成为一体的过程。
实现这一过程,不是靠看词典的注释和听教师的讲解,而是靠个体心灵对于语言材料或言语行为的直接接触,亲身感受与体验。书要靠他们自己去读,语言运用之妙要靠他们自己去感悟,语文能力要靠他们自己去建构,语文素养、文化底蕴,要靠他们自己去积淀。
一句话,语文教学必须遵循主体内化、自我建构的原则。有人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语文教学如同一个人的吃饭与长大,“吃”是自身行为,“吃什么”、“吃多少”是自主选择。别人的活动诸如进食环境的创设、食物种类的提供等,充其量只是一个外部影响罢了,是不能代替这个人的吃饭、长大的。
在这里,“吃”就是实践活动,没有“吃”永远长不大。这是一个十分简单、人人皆知的常识。遗憾的是过去许多所谓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恰恰颠倒了这一关系,将教师的“教”放在了主要位置,学生的“学”放在了次要位置,“学”从属于、依附于“教”,学生完全沦为“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陪衬。这就等于是用教师的“吃”来代替学生的“吃”,于是教师“吃”得津津乐道,学生却饥肠辘辘,这样怎能健康地长大。
众所周知,儿童学前口语学习的成绩是非常出色的。儿童口语能力是在广泛的言语交际实践中,不断听取,不断体悟,不断模仿运用,大胆试讲并及时矫正,在不知不觉中习练成功的。这是一个不断接纳外在语言,通过内化转换、从而生成自己语言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