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罗马的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这样描写一段史实:“他们是我们不知道的一种人,突然出现,好像从天而降,他们像一阵旋风,所到之地寸土不留。”这位历史学家所指的就是北匈奴人。欧洲人称他们是“野蛮的民族”。
公元5世纪中叶,匈奴帝国国王阿提拉率50万大军入侵欧洲,所到之处令欧洲人闻风丧胆。许多人把匈奴人对欧洲的践踏,看作是上帝对违背誓言的基督徒和异教徒的惩罚。称施以惩罚的阿提拉为“上帝之鞭”。这自然是一种荒唐的、无可奈何的解释。
提起匈奴人,中华民族是非常了解的。汉人称之为胡人。战国时期活跃于燕、赵、秦以北地区。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各部,势力强盛起来,统辖了大漠南北的广大地区。汉初不断南下攻扰,汉朝基本上采取防御政策,汉武帝改变了对匈奴的政策,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使其受到很大打击。我国历史一些着名的历史事件和“修长城”、“白登被围”、“曼书之辱”、“公主和亲”、“马邑之谋”、“苏武牧羊”、“张骞通西域”等等,都是同匈奴战争与和平有关的历史故事。
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两部,南下归汉的称为南匈奴,北匈奴为东汉和南匈奴击败后,部分西迁。北匈奴经中亚细亚辗转迁移,至4世纪到达东欧,5世纪上半叶侵入中欧,以班诺尼亚(约当今匈牙利西部)为中心,建立起强大的匈奴帝国,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军事活动。到阿提拉统治的时期,势力所及东起里海,西至莱茵河,南抵阿尔卑斯山,北到波罗的海,为匈奴帝国的鼎盛时期。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为了继续扩大疆域,掠夺更多的财富。阿提拉利用罗马分裂的机会,首先发动了对东罗马的进攻。阿提拉智勇双全,匈奴骑兵膘悍善战,公元435年,一举击溃东罗马。东罗马被迫向匈奴称臣,每年纳贡黄金700多磅。443年,匈奴再败东罗马,掠夺黄金6000磅,又逼东罗马将岁贡增至每年2100磅。447年,匈奴人趁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和色雷斯地区发生地震,再度攻入东罗马,兵临君士坦丁堡。东罗马不得不将多瑙河以南、羊吉杜那木(今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以东300英里、南北100英里的土地割让给匈奴。
正当阿提拉踌躇满志,把进攻的矛头指向西罗马时,一桩艳福成了阿提拉进攻西罗马最好的借口。
原来,西罗马皇帝伐伦铁年三世有一个小妹妹,名叫荷诺丽亚。荷诺丽亚公主自幼便是一个风流女郎,16岁时便与宫中的一个侍从官有染,沸沸扬扬的丑闻被皇兄发现后,便将其监禁起来。这个水性扬花的妙龄女郎自然不甘寂寞,便心生一个浪漫的憧憬。她听说匈奴王阿提拉盖世无双,以为他一定是个体魄雄壮、器宇轩昂的英雄人物,美女配英雄这个时髦她非赶不可。其实,阿提拉身矮体胖,头大肩宽,胡子稀疏,长着一双小眼睛,鼻子又扁又平,是一个其貌不扬的人。但这些对荷诺丽亚都是个未知数。在芳心的躁动之下,她设法将一枚戒指差心腹之人转送给阿提拉,表示自己愿做他的妻子。
阿提拉喜出望外,立即派人出使西罗马,向荷诺丽亚求婚,并要求西罗马皇帝的一半的领土作嫁奁。伐伦铁年三世再惧怕匈奴帝国,也难以答应如此苛刻无理的要求。
公元451年,阿提拉便以西罗马拒绝许嫁荷诺丽亚为名,率领50万大军侵入西欧。罗马城危在旦夕,伐伦铁年三世请罗马教皇出面从中调停。罗马教皇使出浑身的解数,向阿提拉乞和。特别是恳求他不要破坏罗马城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并答应许嫁荷诺丽亚。阿提拉被教皇动听的言词所打动,才放弃了攻打罗马城。大军越过莱茵河,掠取高卢,准备一举征服西欧。
西罗马获得了喘息之机,联合日耳曼哥特人准备与匈奴决一死战。被匈奴人驱赶进入西罗马境内的日耳曼人,吸收了先进的罗马文化,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逐渐成了欧洲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他们积极支援屈辱的西罗马帝国抵御匈奴人。
公元451年7月,西罗马统帅埃齐乌斯联合在这一带定居的日耳曼族的西哥特人、法兰克人、勃艮第人,他们在自己的生存遭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与西罗马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双方在卡塔隆尼平原(约在今法国东北马恩河畔沙隆与特鲁瓦城之间)展开决战。结果阿提拉战败,匈奴势衰。
卡塔隆尼之战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欧洲的命运,它一方面使西欧免遭了匈奴的蹂躏,更重要的是阿提拉从此再也没有能力组织强有力的军队进攻西欧了。第二年,阿提拉为报西罗马之仇,娶得意中的情人荷诺丽亚,又率军越过阿尔卑斯山进攻意大利,虽已打到罗马城下,但遭到西罗马顽强的反击,恰在此时,他的军中又发生了瘟疫,士卒伤亡严重,粮草又接续不上,东罗马援军也赶来助战。阿提位只好掠夺一些财物后,返回老窝。公元453年,在行军途中,阿提拉暴病身亡,他活了47岁。
阿提拉死后,他的儿子们为瓜分帝国领地自相残杀,匈奴再也找不出一个像他那样精明强悍、能够主宰这个大帝国的继承人了。北匈奴人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他们就在多瑙河流域定居下来,不想再流动作战抢夺别人的财物了。北匈奴人在欧洲这块土地上驰骋了几十年,摧毁了很多城市,经济、教育都衰退了。然而落后的民族改变了战领地区的经济制度,使它渐渐摆脱奴隶制的束缚,向封建社会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