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顺畅沟通,讲究方法
与人沟通能力的强弱,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成败。
能够很好地与人沟通,会使你柳暗花明,左右逢源;与人沟通无方,会使你四处碰壁,寸步难行。因为不懂得沟通的技巧,不知干了多少事倍功半的事情,走了多少冤枉路;而拥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人,可在谈笑之间说服对方,使事情得到解决。
顺畅沟通,讲究方法
人心藏于胸腹,不易为他人所理解。但是从内心来说,每个人还是渴望人与人之间不只是紧张和防备,而能够得到心灵的沟通与交流。沟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打破堆砌在彼此间的壁垒,实现没有限制的对话,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从学会倾听开始
交往的双方缺一不可,既有说话者,也有听话者,而且每个人都应轮流扮演听话者的角色。人人都希望提高自己听的效率,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好的倾听者善于从讲话者的话里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他们把听人讲话当成增长知识或了解情况的机会,从不放过任何信息;他们明白自己也有个人的偏见,因此总是尽量避免主观臆断;他们避免让对方的话影响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冷静与客观态度;他们重视谈话者的独到见解,而不是斤斤计较现实上的对与错、可行与不可行;他们在交谈之后愿意花时间去回顾交谈的全部内容,整理出自己的想法,以便为下次双方交谈作准备;他们在心里把一段话的概要整理出来,把疑问提出来,同时也能洞察对方口头上未表达出来的意思。
在与人交谈时,若想取得顺畅沟通的实际效果,须注意——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所说的话上。既然每个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你在听话时就要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要努力把环境干扰压缩到最小限度,避免走神分心。积极的姿势有助于你把注意集中在对方所说的话上。
努力理解对方的言语和情感,这就是说,不仅要听对方传达的信息,而且要“听”对方表达的情感。例如,假设一个工作人员这样说:“我已经把这些信件处理完了。”而另一个工作人员却这样说:“谢天谢地,我终于把这些该死的信件处理完了!”尽管这两个工作人员所出发的信息的内容相同,但后者与前者的区别在于他还表达了情感。一个不仅倾听工作人员讲话的内容,而且理解他的情感的细心的领导者,在下达新的任务以前,就已经取得了交往的高效率。
要观察讲话者的非语言信号。既然交往在很多时候是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的,那么,就不仅要听对方的语言,而且要注意对方的非语言表达方式,这就是要注意观察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如何同你保持目光接触、说话的语气及音调和语速等,同时还要注意对方站着或坐着时与你的距离,从中发现对方的言外之意。
在与人交谈时,要努力弄明白对方的感觉如何,他到底想说什么。如果你能全神贯注地听对方讲话,不仅表明你理解他的情感,而且有助于你准确地理解对方的信息。
要倾听自己讲话。倾听自己讲话对于培养倾听他人讲话的能力是特别重要的。倾听自己讲话可以让你了解自己,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是很难真正地了解别人的。倾听自己对别人讲些什么,是了解自己、改变和改善自己听的习惯与态度的一种手段。如果你不倾听自己如何对别人讲话,你就不会知道别人应如何对你讲话,你当然也就无法改变和改善自己听的习惯与态度。
不要假装听。假装听是有害而无益的。不论你如何伪装,如果你对对方的话没有兴趣、感到无聊,这种假装的听不可避免地会在面部表情或手势、姿势上表现出来。一旦对方看出你是在假装听,他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甚至认为你的表现是对他的莫大侮辱。如果你实在不愿意听对方所讲的内容,可以婉转地要求改变话题,或者是找个借口而停止交谈。
没有太大必要时,不要打断别人的话。大多数人在社会交往中常常打断别人的话,自己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一般说来,领导者打断下级人员讲话的时候比较多,而下级人员打断领导者讲话的时候则比较少;男人打断女人讲话的时候比较多,而女人打断男人的讲话的时候比较少。如果在严肃场合你必须要打断对方讲话,那么,你说完后要帮助对方恢复被你打断了的思维过程。
不要带着偏见听人讲话。偏见是影响你与他人关系的因素。如果你对某人有偏见,在听他讲话时也就往往会带上偏见,就会从心里认为他的话没有什么吸引力,不值得一听,或者认为他的话句句带刺,是针对你而说的,因此你就不能客观地听他说话。即使他的话对你很重要,你也不会从他的话里获得有益的信息,这样就会影响你与他的交往。所以,在听人讲话时首先要尽量排除偏见。
当你从内心里不同意讲话者的观点时,对他的话也不能充耳不闻,不能只等着自己发言。一旦发生争论,也不能一心只为自己的观点找根据而把对方的话当做耳旁风。如果你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也一定要认真听完对方的话,完全弄明白你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同意对方的观点。等对方说完以后,你再阐述自己的观点。
提问题不要太多。为搞清对方所说的话的含义,提出问题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具体的、需要对方明确回答的封闭性问题,必须压缩到最低限度。同时,对于那些能鼓励说话者详细说出自己思想的开放性问题,也应谨慎提出。提问题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对方受到压抑,并且退居防御地位。
任何时候也不应对讲话者说:“我很理解你的心情。”通过这种声明使对方相信你在听他讲话,那是多余的。实际上,要想准确知道对方的心情怎么样、感觉如何,这是很困难的。况且,这种表示理解对方的答话会导致对方对你产生怀疑,使谈话很快终止。在听情绪激动的人讲话时,要小心谨慎,不要受他的情绪影响,而应集中精力体会他所说的话中的含义。如果你自己也受对方情绪的影响,就会妨碍你对必须客观了解的事情的理解。
对方没有提出要求时就不要出主意。一般来说,只有那些从来不帮助别人的人,才会主观地、不负责任地出一些别人不需要的主意。但是,在人家真心实意向你请教的情况下,就要弄清对方到底要求你出什么样的主意。
作为一个听话者,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如果你不明白对方说出的话是什么意思,你就应该用各种方法使他知道这一点。你可以向他提出问题,或者积极地表达出你听到了什么,或者故意说错让对方纠正你。
怎样让别人同意你
无论是推销商品,还是说服人做某事,我们都要记着这个原则——我们要让别人同意自己,就要考虑到对方和我们一样,有好胜的愿望,有受到尊重的需求,有需要顾全的脸面。我们如果不考虑到这些,即便我们的用心是好的,也可能不但把事情办砸,还得罪了对方。
有一个汽车推销员,很少能成功地卖出汽车。他很喜欢和人争执。如果一位未来的买主对他出售的汽车说三道四的话,他就会恼怒地截住对方的话头,与对方辩论。每次他都能把对方驳得哑口无言,但同时,他也没能卖给对方一点东西。
卡耐基说:“你不能辩论得胜。因为如果你失败,你就失败了;如果你得胜,你还是失败的。”为什么?你将他的理由击得漏洞百出,你觉得很好,他则觉得自尊受到了伤害,他要反对你的胜利。而“一个人被逆着自己的意见说服了,但仍固执着他本来的意见”。卡耐基的结论是:天下只有一种方法能得到辩论的最大利益,那就是避免辩论。
在你进行辩论时,你或许是对的;但在改变对方的思想上来说,你将大概毫无所得,一如你错了一样。
要让对方同意你,你就要谦和。人心都是好胜的,但如果每个人都以好胜之心应付对方,事情非失败不可。与人相处都是喜欢对方谦和的,只有以谦和的态度对待别人,才能让对方倾向你的看法,才能把事情处理好。千万不要一上来就宣称:“我要证明什么什么给你看。”那等于是说:“我比你聪明,我要让你改变想法。”诗人波普说:“你在教人的时候,要好像若无其事一样,事情要不知不觉地提出来,好像被人遗忘一样。”伽利略说:“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
楚庄王有一匹心爱的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结果这匹马因为喂得太肥,反倒死了。楚庄王非常痛心,欲以“棺椁大夫礼”为死马举行丧事。左右力劝,庄王不听,以致动怒,下令道:“谁敢再来谏我葬马,就处以死。优孟听知此事,进得殿来,仰面大笑,庄王诧异,问其缘故,优孟答道:“这是大王您最喜爱的马呀!我们楚国堂堂大国,什么排场摆不出来呀,而大王只以大夫的丧礼来葬马,太寒酸了!我看应以国君的葬礼来安葬它。”
庄王问:“那该怎么办呢?”
优孟说:“应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调动大批士卒修坟,征用大批百姓负土。送葬时,让齐日、越国的使节列于前,韩国、魏国的使节翼随于后;再给它造起祠庙,祀以太牢之礼,奉以万户之邑。这样一来,诸侯各国就都知道大王您把人看得轻贱,而把马看得很尊贵了。”
庄王一听,突然醒悟过来,深责自己险些铸咸犬错,遂打消了以大夫礼葬马的念头。
庄王葬马,本来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而拒听劝谏,更是蛮横无理。这时候,任何人再一味地正面规谏,都是不识时务,其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优孟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没有继续强行直谏,而是采用顺水推舟、火上加油的策略,把貌似合理的东西作了极端的夸张,顺着庄王荒谬的思路向前延伸,让庄王本人也认为这是荒谬至极,才心悦诚服地弃非从谏。
你要促成别人的意见同你一致吗?下面是卡耐基总结的十二项原则,可以细细玩味:
——得到辩论最大利益的惟一方法,就是避免辩论。
——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
——如果你错了,迅速而真诚地承认。
——以友善的方式开始。
——要立刻让别人说:“是的,是的。”(这是苏格拉底的方法,他问些对方同意的问题,让对方不断地回答“是”,等到对方觉察到时,你们已经得到一致的肯定绪论了。)
——使对方多说话。
——让别人觉得那是他们的主意。
——真诚地尽力以对方的观点看问题。
——同情于对方的意念及欲望。
——诉诸高尚的动机。(一位先生发现报上登了一幅他的照片,他便写了一封信给报纸。他没有说“请别再刊登那张照片,因为我不喜欢”!而是说“因为我母亲不喜欢”。)
——使你的意念戏剧化。(这是表演的时代。为增加说服力,有时需要表演。)
——提出一个挑战。(这特别是针对那些有精神的人、有血气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激将法”)
看透对方的心理战术
要实现与对方的成功沟通,开启了对方的心扉,只能说成功了一半,我们还必须进一步看透对方的心理,否则将无法有效地说服对方,达到我们社交的目的。
人心藏于胸腹,不易为他人所理解,但是,不知是幸抑或不幸,人的心思却可由显现于外的表情、动作、言谈等流露出来。即使是极端型的面无表情者,其心理状态也无法完全不表现在其举止之间。
如果与人见面时,对方表现出闻一知十的态度,你在心里须先设戒心。因为对方对你的个性、情绪毫无所知,却表现出闻一知十的样子,其意义大多表示不想倾听你的谈话而拒绝的姿态。只是对方似乎碍于礼仪或情面,不好直接表明。但是,如果话才说出,对方即频频点头表示了解,您不可缄默其口,而要坚持地说完您的话,让对方“更加了解”。
通常,见面双方都应该持着该有的礼仪待人,若是对方态度异常的冷淡无礼,正说明了他的内心隐藏着不安,为了掩饰其弱点,便采用这种扰乱战术。你可不要被对方的假面具所吓退,此时以冷静的态度应付,才是上上之策。
面无表情的表情,正是其内心无言的表达。当人类强烈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或心底充满敌意与不欲为人知的情感,不敢直接表露而努力压抑时,就会变得面无表情。所以,无表情并非内心毫无所感,而是波涛暗涌,畏于表现出来。在他们没有表情的面孔下,实则深藏着不为人知的想法。
如果人变得突然多话时,并非只是在他想表达自我时,相反地,想打断或想结束某话题时也是如此。所以当对方突然高谈阔论起来时,仔细想想是否提到他们不愿触及的问题呢?话多并不表示能言善道,只不过是掩藏自己的烟幕罢了。
面对对方亲切无比的应付态度,若是认为自己交际成功而沾沾自喜,那真是大错特错。对方过度亲切时,必须怀疑对方是否为了掩饰内心的不安才如此呢?此时,你应该若无其事地转变话题,以探知对方的真意。
香烟乃是对方用之不露痕迹地表示对己方的意思的一种信号。因此,若是推拒了对方所递过来的香烟,而取出自己的香烟来抽的话,会被认为是不接受对方的一种拒绝态度。
不论何人,为了要解除内心的紧张,大都会做出解除肉体紧张的动作。他将手插入裤袋中,也只不过是要借着触摸自己身体中易于接触的位置,来提高与自己的亲密性,进而消除紧张。初次会面的对象,即使他做出违反礼仪的动作,若因此责难他并非上策。接受对方的那些信号,并使其紧张得以缓和,这才是要引出对方真心话的一个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