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在45亿年前诞生的,生命是在35亿年前诞生的,经过漫长的演化,300万年前才出现人类。但人类是怎样诞生的?生命来自何方?这些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家、科学家感兴趣的问题。《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未道明生命是怎么来的。《圣经》说,上帝是用泥巴捏成亚当,后从亚当身上抽下一根肋骨做成夏娃,于是,有了人类。这只是神话。
美国化学家米勒证明,有机物可由氢、氮、碳等简单化学元素演化而来。1955年,米勒做了个名扬世界的实验,他把甲烷、氨、氢等气体混合,装入曲颈瓶中,制成人工的原始地球大气,然后在曲颈瓶中进行火花放电,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现象,并从曲颈瓶下部送入水蒸汽,模拟海水蒸发。结果成功地把大气中的简单分子合成为各种氨基酸、尿酸和有机酸等有机物。有机物是构成生命的原料,于是米勒认为,生命是由氢、氮、碳等简单化学元素演化而来的。按照生命的地球起源学说,闪电、太阳紫外线、宇宙线、热和陨石下降提供的能量,使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合成出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流入大海,海水保护它们免遭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破坏。海洋中有机物逐渐增加,很快形成核酸和蛋白质,最终形成生命。原始生命是像细菌那样的单细胞生物。仅由核酸构成的单细胞生物叫原核生物,核酸进入具有细胞核的生命载体就构成真核生物。原核生物进化到真核生物约需20亿年。真核生物诞生后,演化速度大大加快,原始的多细胞动物不久就诞生了。此后,一方面,海洋生物开始向陆上迁移:先是低等的羊齿类植物登上陆地,接着像昆虫那样以羊齿类为食物的动物也上了陆地。进而像蜘蛛那样以昆虫为食物的动物也上了陆地。另一方面在海洋中,生物进化为鱼后,鱼逐步进化为肺鱼,进而演化为两栖类,以后又分化为各种各样的生物。……最后,人类终于出现了。
生命的地球起源学说广为人们所相信,几乎已成定论。但也有另一种学说对它构成挑战,这就是生物的“宇宙胚种论”。率先提出这种观点的是瑞典化学家,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列纽斯。他认为,宇宙中存在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作为物种的孢子,在太阳光压力的推动下,被运送到遥远的宇宙彼方,若遇上类似地球这样的行星,就把生命播在那里。当代著名物理学家霍伊尔(英国)也积极提倡“宇宙胚种论”,他认为,生命是在彗星中诞生的,后传播到地球。后来他又认为宇宙尘埃中含有微生物。
宇宙胚种论需解决如下三个问题:一是确证宇宙空间存在生命;二是解释这些生命胚种是怎样掉到地球上来的;三是说明生命胚种是怎样活着到达地球的。对于第二个问题,阿列纽斯的光压力送种是可能的,而霍伊尔认为彗星是生命的传播媒介,也是可能的。为了回答第三个问题,格林别尔克(荷兰)等科学家把枯草菌放在人造的宇宙空间,作紫外线照射实验。人造宇宙空间的气压可低到7亿分之1个大气压以下,温度可降到-263℃。之所以选择枯草菌,是因为这种细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超真空环境下也能生存。结果表明,枯草菌孢子在实验宇宙空间最长可生存2500年。但若把枯草菌孢子放在可在星际空间作不规则移动的水、氨、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之中,格林别尔克认为,则枯草菌可生存450万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生物孢子迁移到其他星球是可能的。
至关重要的是要确证宇宙空间存在生命。率先作出肯定回答的是霍伊尔等。19世纪末,天文学家发现,宇宙星光在传播途中因星际物质吸收减弱了,这就是星际消光现象。用人造卫星接收宇宙星光,通过光谱分析,发现在红外区域的3.1微米,9.7微米,6~6.7微米和紫外区域的0.22微米各波长处有强烈吸收带。天文学早期提出,造成消光现象的星际物质或者是石墨、或者是硅酸盐、或者是带苯核的有机物。但经实验检验,它们都不是。霍伊尔认为,造成星际消光的罪魁祸首是像地球细菌那样的微生物。人们周围充满从病毒到酵母菌的各种微生物,它们具有惊人的繁殖能力。例如,一个大肠杆菌在营养丰富的条件下20分钟就能分裂,若环境良好,一周内就可繁殖充满全球。微生物还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有些细菌即使在-200℃以下也能生存,重回适宜环境后仍能繁殖。高空飞行的喷气飞机燃料箱中可找到微生物。100℃以上的温泉中也可找到微生物。因此,环境良好的宇宙必充满微生物。
而星际消光现象则是宇宙中存在微生物的证据。他们用大肠杆菌作实验,发现在其紫外区域0.22微米处找到了与星光相吻合的吸收带。
稍后,日本的薮下倍助等科学家对大肠杆菌的吸收光谱作了全面研究,结果在红外领域3.1微米、9.7微米和6~8微米之间均找到了吸收带,与星光的红外吸收带基本相吻配。但发现在紫外区域虽然与大肠杆菌的吸收(减光)曲线与星光的很相似,其峰值却不在0.22微米处,而是0.19微米,与霍伊尔的实验结果稍有不同,相差0.03微米。尽管实验结果与事实出入小(仅0.03微米),却也是致命的,科学家由是无法最终肯定宇宙胚种说。但科学家毫不气馁,希望在红外区域十分吻合的条件下,再加把劲,解决紫外区域的困难。
变性的奥秘
不仅动物界有雌雄互变的现象,而且在我们人类中也不乏男变女、女变男的事。
有的男人成年以后,其体格形态、心理素质和性格特征突然发生与男性截然不同的深刻巨大变化:不长胡须,没有胸毛,说话嗓音尖细,全身皮下脂肪增多,乳部、腹部、臀部有较多脂肪,乳腺组织发达,肩膀狭,骨盆大,喉头软骨不凸出,头发多而长,身体变成丰满柔美,近似女性体态,男人终于变成了女人,甚至可以怀孕、生儿育女,做妈妈。这叫做男人女性化。
有的女人成年后,其体格形态、心理素质和性格特征突然发生与女性截然不同的深刻巨大变化:长胡须,身上有类似男性体毛长出,喉头软骨突出,嗓音变粗,乳腺组织衰退,性格变成像男人一样刚烈、勇猛,体形因肌肉及骨架变化而近似男人,甚至可以像一般男子一样娶妻子,生育后代,做爸爸,这叫做女人男性化。
我国古籍记载,战国时期魏襄王十三年(公元前306年),魏国有“女子化丈夫”,这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记载的女子男性化的事例。
男女互变(即男人女性化或女人男性化)虽然是人类性别史上极个别的一种异常现象,少而又少,但古今中外却屡有发现。请看下面的事例:
澳洲妇人珍·韦伯做梦也想不到她结了婚、生下了一个女儿之后,竟渐渐变成男人。
珍出世时,是一个正常的女婴,逐渐成长为一个美丽的中学生,后来她参加了澳洲的空军。在服役期间,开始对其他女性产生魅力。她很害怕,就匆匆结婚生孩子。希望通过这些让生活纳入正常的轨道。可是她还是没有逃脱厄运。当她生下女儿之后,她就有一种恐怖的感觉,知道自己的身体正在发生一些奇怪的变化,后来变化愈来愈明显,脸上开始长毛,身体器官由女性变成男性。
澳洲的医生对她毫无办法,便推荐她去英国找专家诊治。于是她飘洋过海来到了伦敦著名的佳氏医院。那里的医生也从未见过这种情况,医案中也从未有过这样的纪录。经过一番检验之后,医生们发现她有独特的染色体,可能就是这种独特的染色体改变了她性别的命运。
1980年,在湖南湘潭大学的一次婚礼上,38岁的新娘竟是从前做爸爸的男子汉。
10多年前,她本是一个地道的男子汉,结婚生子后,不知什么缘故,男性生殖系统逐渐衰退变成了女性,乳房膨大,像少女一样突起,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变性手术,变成了地道的女性。
这种变化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医生们对此做了多方探讨。
有人从人体激素方面进行分析,雄激素在构成雌雄差别方面是起决定性因素的。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体内肾上腺皮质能产生少量的雄激素,这在正常情况下不起主导作用。雄激素是促使机体男性化的激素,它在体内过多或过少都是不正常的。女人体内肾上腺皮质正常时分泌少量雄激素,这不会引起男性化。但在不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女人体内的雌激素衰退或消失,而她体内肾上腺皮质却分泌大量雄激素,就可在她身上引起男性的外部形象表现,变成近似男性体态。相反地,如果男人体内睾丸组织的间质细胞遭受到严重损坏,睾丸功能衰退或消失,不仅失去了产生精子的能力,也失去了分泌雄激素——睾丸酮的来源,同时他体内却分泌大量雌激素,这样就可在他身上引起女性的外部形象表现,变成近似女性体态。
还有学者从染色体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决定男女性别的不仅是性染色体,胎儿在胎内6个星期前足以具有共同的性腺原基发育,其后,X染色体从其共同的原基打开通向卵巢的道路。Y染色体打开通向睾丸的道路,Y染色体从睾丸分泌出男性激素,形成外性器官。当男性激素的功能不正常时,便产生外性器官女性化,因而出现半阴阳的现象,这是人类性别上的一种阴差阳错。除纯粹的阴阳人外,还有出生时性器官分不清男女,长大后才知道是半阴阳人的现象。
还有人认为某些药物也可促使性别的变化。
以上是部分科学家对男女互变问题的一些分析和论断。由于男女互变是人类性别上一种极个别但又颇复杂的异常现象,其中还有不少疑谜尚待科学家们今后继续努力去深入探索和研究。我们相信随着科学的发达,将会进一步彻底揭开这种性别上的畸形之谜。
两性人之谜
在植物界有两性花,在动物界也有两性巢,而在我们人类当中也不乏两性人,只不过这是一种病态,是由于胚胎的畸形发育而形成的具有男性和女性两种生殖器官的人,通称“二倚子”,也有人将他们称之为“第三性人”。
两性人在社会上一般都受到歧视和讽刺,他们自己往往也有很强的自卑感。据报道,这种两性人在印度的加尔各答就有四五千人。往往他们10~30人麇集在一起,以称为“母亲”
的人为头领,组成自己的大家庭,过着群体生活。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土耳其南部靠近地中海沿岸的安塔利亚省的根多乌穆什县,有一个相传150多年历史的两性人村——阿克亚勒村。这个山村有200户人家,1600口人。据统计,这里每生10个孩子就有两个是两性人。当记者1976年5月第一次访问这里时,村子里有50多名两性人;而到1982年,这个村子两性人的数量却比6年前又增加了一倍,几乎每户都有一两个孩子是两性人。当地人为这种生理上的怪现象所苦恼。
有些医生认为:造成如此多的两性人的原因是近亲通婚。但也不尽然。27岁的妇女米吕韦特对记者说,她和她的丈夫没有什么亲戚关系,婚前他们分别生活在两个村子里,素不相识,但婚后却生了一个两性人。
这种疾病在阿克亚勒村已相传了150年。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胚胎发育异常?在遗传上有什么特点?这都是有待进一步探讨的。
安卡拉大学医院所做的调查表明,这个村子性别上的混乱症是不能治疗的,这种情况只能通过控制婚姻才有可能得到制止。
另外,两性人的生理机能也是医学界研究的一个问题。一般人们都认为两性人是不能像动植物那样用一体两性器官自身繁育的,但近来的一则报道使人们对此又有新的认识。
罗伊·纽桑是世界上极少见的两性人。他在36岁时,利用自身两性器官使自己怀孕,产下一个两性人。一年后,纽桑用同样的方法再次怀孕,目前医生们正对他进行专门研究,如果此事被证实,无疑是对人体探究的深入。
肤色不同的孪生子之谜
美国马里兰州一对黑人夫妇生下一黑一白孪生子。这一奇闻不仅使医院上下为之震动,人们也都议论纷纷,很多人怀疑这对孪生子的父亲是否同属一人。
这对黑人夫妇的另外5个孩子都是黑皮肤。母亲泰莉莲这次剖腹产子发烧,与新生孪婴隔离3天,当她目睹事实时被惊呆了。而她的丈夫罗伦斯若不是亲见接生过程,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据分析,这种情况可能与他们家族有白人血统有关。
1978年5月,在英国出生了一对孪生姐妹,她们的面孔几乎一样,但另一些特点却截然不同。姐姐凯利,蓝眼、金发、白皮肤;妹妹卡莱,栗色眼、黑发、黑皮肤,这种极罕见的孪生出现,引起了各国遗传学家和妇科专家们的极大兴趣。
姐妹俩的父亲是一个铁路工人叫史密斯,33岁,英国籍黑人,母亲帕特丽夏,英国白种人,27岁,是一个家庭妇女。当这对孪生女儿出生后,很长时间内他们对外界保密,怕把孩子当成“展品”,但当一家英国报纸《每日晚报》出高价采访时,夫妻俩让步了。这一珍闻一公布,在他们简陋的住房里,世界各地的杂志、报纸的采访记者和摄影记者纷至沓来,应接不暇。意大利一家杂志作了长篇新闻报道。
无独有偶,1984年在英国伦敦,另一对黑白孪生儿又呱呱坠地了,哥哥威斯利,白皮肤,淡褐色头发;弟弟皮肤乌黑,黑头发,深棕色眼睛。其父是英国人,母亲是尼日利亚人,二人是大学同学。